第 224 章 鍋鏟都快冒煙了

字數:7288   加入書籤

A+A-


    四月的白水縣,空氣中已經開始彌漫節日的氛圍。
    距離五一黃金周還有幾天時間,但白水這座小城已經做好了準備。
    街道兩旁整齊的懸掛著紅燈籠,主要幹道插上了彩旗,沿街商鋪的櫥窗上都貼著“歡迎來到白水”的標語。
    清晨,汽車站迎來了當天第一批旅客。剛從長途車上下來的遊客們驚喜地發現,車站廣場旁停著五輛公交車,車身上貼著“白水縣免費旅遊專線”的醒目字樣。
    每輛車前都站著兩名身穿紅色馬甲的誌願者,正微笑著迎接旅客。
    “您好,歡迎來到白水!”一個二十出頭的誌願者小夥子迎上前來,遞給剛下車的一對年輕情侶每人一瓶礦泉水和小冊子,“這是免費的旅遊專線車,可以帶您到縣內各主要景點。
    如果需要住宿谘詢,我們也可以幫忙。”
    從省城來的張偉和王雨羽驚訝地接過材料。
    “真的全部免費嗎?”王雨忍不住確認道,她去過不少旅遊城市,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待遇。
    “當然!”誌願者笑著指向車身標語,“這是縣裏統一安排的。連這礦泉水都是本地企業免費提供的,不用擔心。”
    這樣的場景從四月底就開始每天上演。經過半年多的宣傳動員,白水縣的居民們都表現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縣城的主要街道上,私家車明顯減少,更多的是自行車和電動車。
    就連平時開車上下班的機關幹部,也主動改用其他交通方式。
    52歲的王大媽現在每天都步行去菜市場:“縣裏領導這麽努力為咱們發展,我們老百姓也得配合。
    路就這麽寬,少騎一天車,就能給遊客多騰點地方。”
    變化隨處可見。主要路口除了交警外,還有誌願者協助維持秩序。
    以前常有老年人不守交規橫穿馬路,如今這些老人都會被家人反複叮囑。
    70歲的張大爺樂嗬嗬地說:“我閨女天天念叨,可不能給白水丟人。現在我都老老實實等綠燈,還得走斑馬線呢!”
    沿街商鋪也更加注重誠信經營。在老街開雜貨鋪的李老板悄悄收起了那杆用了多年的老式秤,換上了嶄新的電子秤。
    “以前總覺得缺斤少兩是常事,現在想想真不該。縣裏這麽下力氣發展,咱可不能拖後腿。”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些曾經無所事事的年輕人也改變了。
    24歲的小王剪掉了誇張的發型,在老街開了家奶茶店。
    “看著縣裏一天比一天好,咱也不能落後。現在生意不錯,比整天閑逛強多了。”
    外來遊客一到白水縣,首先感受到的就是這種無處不在的熱情。
    “真的很不一樣唉,”一位來自大城市的遊客在微博上寫道,“這裏的熱情是發自內心的,不像有些旅遊城市那麽商業化。
    昨天我問路,一位大媽直接把我帶到了地方,還邀請我去她家吃飯!”
    消費環境也讓人放心。所有商品明碼標價,貨真價實,完全沒有宰客現象。
    先到的遊客把這些經曆發到網上,立刻引起了熱烈反響。
    “白水現象”、“最暖心旅遊目的地”等話題在社交媒體上持續升溫。
    原本還在觀望的人們紛紛訂票,都想親眼來看看是不是真像網上說的那麽好。
    四月底,白水縣的住宿就開始緊張起來。
    各家賓館陸續掛出“滿房”牌子,連平時生意一般的招待所都一床難求。
    李毅飛接到旅遊局的報告後,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馬上聯係市裏,”李毅飛對徐誌國說,“請求支援,開通市區到白水的專線班車,把部分遊客分流到市區住宿。
    絕不能出現遊客來了沒地方住的情況。”
    市領導接到報告時頗為驚訝。在這個各地都在爭搶客源的時期,居然有人主動把到手的遊客往外送?
    當即批示全力支持,並通知各區縣做好接待準備。
    這個消息傳開後,其他區縣的負責人對李毅飛都十分讚賞。這也為李毅飛今後的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
    四月三十日晚,李毅飛主持召開了最後一次籌備會議。
    “同誌們,明天就是檢驗我們工作的時候了。”他神色凝重地說,“我們必須做好萬全準備。
    徐縣長負責總體調度;
    周書記帶領紀委的同誌全程監督,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五月一日清晨五點半,白水縣已經蘇醒。誌願者們早早到崗,做最後的準備工作。
    令人感動的是,許多普通居民也自發參與進來。
    退休教師趙老師帶著二十多名學生組成“小導遊團”,準備為遊客提供免費講解服務。
    “同學們,我們要展現出白水最好的形象!”趙老師鼓勵道。
    “放心吧老師!”初二學生李曉明信心滿滿,“我們都準備很久了!”
    剛過7點,第一批遊客就抵達了。來自省城的劉先生一家是最早的一批。
    “我們特意起個大早,就是想親眼看看網上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他們一出車站,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街道整潔幹淨,誌願者們笑臉相迎,免費公交車排列整齊。
    最讓人驚訝的是,每個路口都有誌願者提供谘詢服務。
    “您好,需要幫助嗎?”一個穿著校服的中學生禮貌地問道,“我是白水一中的誌願者,可以為您介紹景點。”
    劉先生八歲的兒子興奮地拉著爸爸的手:“爸爸,這裏的哥哥姐姐真好!”
    中午時分,政府食堂迎來了第一批體驗“機關飯”的遊客。
    食堂裏人頭攢動,但秩序井然。誌願者們耐心引導遊客排隊,解答問題。
    後廚更是忙得熱火朝天,飯菜一盆接一盆地往外端。
    “這鍋都快抄冒煙了!”炒菜師傅老張一邊揮勺一邊笑道,“但看到遊客吃得這麽香,再累也值!”
    原本計劃下午兩點結束供餐,但看到外麵排起的長隊,食堂不得不緊急調配物資,增加人手繼續供應。
    辦公室工作人員全都上陣幫忙,有的打飯,有的維持秩序,有的收拾餐桌。
    這一幕被遊客拍下傳到網上,立刻引發新一輪熱議。
    “沒想到政府食堂真的對外開放!”“15元兩葷一素,太實惠了!”
    “在這裏感受到了尊重,而不隻是被當做賺錢的對象。”
    當晚統計數據顯示:首日接待遊客12萬人次,創下曆史記錄。更難能可貴的是,全天零投訴,零事故。
    第二天,客流量再創新高。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蜂擁而至,都想親身體驗這個“網紅縣城”的魅力。
    李毅飛看著監控畫麵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既欣慰又擔憂。
    “發個聲明,”李毅飛指示宣傳部,“建議遊客分流到周邊區縣,理性出行。”
    沒想到這個聲明反而起了反效果。
    “誰見過把遊客往外推的?”網友們熱議,“就衝這份誠意,非去不可!”相關話題意外登上熱搜。
    客流量不降反升,李毅飛隻得再次向市裏求援。
    市裏也是頭一回遇到這種“幸福的煩惱”,急忙加派人手到白水縣支援。
    其他區縣對李毅飛更是感激。
    好幾個區的領導直接給李毅飛打電話:“李書記,夠意思!以後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五月三日下午,正在古鎮巡查的徐誌國突然接到緊急報告:一名老年遊客在參觀時不慎扭傷了腳踝。
    徐誌國立即趕往現場,同時通知醫療隊。
    到達現場時,隻見一位老太太坐在地上,表情痛苦,兒女圍在旁邊焦急萬分。
    令人感動的是,周圍的遊客自發圍成一圈,為老人遮擋陽光,還有人遞來礦泉水。
    “大媽,您感覺怎麽樣?”徐誌國蹲下身輕聲詢問,“醫療隊馬上就到。”
    就在這時,一位穿著白大褂的醫生擠進人群:“讓一讓,我是縣醫院的張醫生,今天休息來做誌願者的。”他仔細檢查後說,“應該是扭傷,需要立即冰敷。”
    更讓人感動的是,旁邊商鋪的老板主動拿出自家冰櫃裏的冰塊:“用這個,盡管用!”
    這段救助過程被遊客拍下傳到網上,再次引發熱議。
    “這才是真正的服務型政府!”
    “連縣長都親自關心遊客的小傷,太暖心了!”
    當晚,李毅飛召集緊急會議。
    “雖然今天的事情處理得當,但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李毅飛嚴肅地說,“要進一步加強安全保障,每個景點都要配備專業醫療人員,成立應急小組,24小時待命。”
    五月四日,客流量達到頂峰。據統計,當天進入白水縣的遊客超過15萬人次。
    整個縣城就像一個熱鬧的大家庭,本地人和遊客融洽相處,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但在這熱鬧的背後,李毅飛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晚上,李毅飛把徐誌國和周天宇叫到辦公室。
    “這幾天雖然順利,但不能掉以輕心。”李毅飛說,“我擔心兩個問題:一是持續的高強度工作,幹部們會不會產生疲勞和鬆懈;
    二是這麽好的局麵能維持多久?五一過後怎麽辦?”
    徐誌國點頭:“確實,有些幹部已經連續工作好幾天沒休息了。
    而且這種高強度的接待,長期來看難以持續。”
    周天宇補充道:“我還擔心另一個問題:現在全縣上下都在為遊客服務,但五一過後,這種熱情能保持嗎?會不會又回到老樣子?”
    李毅飛沉思片刻:“這樣,徐縣長你安排幹部輪休,確保每個人都能得到休息。
    周書記你帶紀委的同誌,注意觀察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提醒。”
    五月五日,黃金周最後一天,白水縣迎來了又一波客流高峰。
    許多遊客想抓住假期的尾巴,來體驗這個被稱為“最暖心旅遊目的地”的地方。
    李毅飛站在辦公室窗前,望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百感交集。
    這五天的經曆,既讓他看到了白水縣的巨大潛力,也讓他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
    晚上八點,最後一批遊客開始離去。
    誌願者們仍然堅守在崗位上,為離去的遊客送上溫馨的祝福和小紀念品。
    許多遊客感動地說:“一定再來!白水是我們第二個家!”
    當晚的總結會上,徐誌國匯報了令人振奮的數據:“五天共接待遊客68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突破8000萬元,是去年同期的十五倍。更重要的是,我們收到了5000多封感謝信和表揚信。”
    但李毅飛的表情依然嚴肅:“成績值得肯定,但問題也不容忽視。
    這五天裏,我們發現了50多個需要改進的地方,發生了8起突發事件。
    更重要的是,這種接待模式不可持續。”
    他頓了頓,繼續說:“五一過後,我們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二是建立長效機製;三是思考如何將短期火爆轉化為長期發展。”
    就在這時,李毅飛的手機響了——是上級領導來電。
    “毅飛啊,你們白水這次可是出了大風頭!”領導的聲音帶著笑意,“連省裏都在問,白水模式能不能在全省推廣。不過...”
    領導話鋒一轉:“也有不同聲音,說你們這是搞形象工程,浪費財政資源。你要有所準備。”
    掛斷電話,李毅飛陷入沉思。白水的成功引來了關注,但也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如何在保持特色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質疑和批評?
    窗外,白水縣的夜空格外明亮。這座小縣城因為一個五一黃金周而聲名鵲起,但未來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