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章 突然順暢的發展
字數:4727 加入書籤
自從那次省城茶室裏的倉促決策之後,一股微妙而顯著的變化,如同初春解凍的溪流,雖無聲無息,卻堅定地浸潤著白水縣的方方麵麵。
時值2016年12月,年末的氣氛本該帶著總結與衝刺的忙碌,但今年的白水,卻透著一絲不同尋常的“順暢”。
以往那些在省市各個部門之間來回“踢皮球”、卡了數月甚至更久的項目申請報告,如今卻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推動著,一路綠燈,以令人咋舌的速度獲得批複。
規劃、國土、環保、發改……以往需要反複溝通、甚至需要李毅飛親自出麵協調的關卡,如今都變得異常通融。
省裏、市裏那些以前隔三差五就下來“調研”、“指導”、“檢查”的各路隊伍,也仿佛約好了一般,突然變得稀疏起來。
即便偶爾來了,領隊的領導也多是和顏悅色,言辭間強調“服務基層”、“排憂解難”,對於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細枝末節問題,也是點到即止,絕不再像過去那樣吹毛求疵,甚至帶著放大鏡找問題。
這種突如其來的“順風順水”,並沒有給白水縣委大樓帶來多少喜悅,反而像一層薄薄的霧靄,讓這裏的空氣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詭異和靜謐。
每個身處其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嗅覺靈敏的官員,都能感受到這種異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是浸淫官場多年者最基本的生存常識。
大家行事反而更加謹慎,互相打探著消息,試圖解讀這背後隱藏的風向。
白水縣委大樓,書記辦公室。李毅飛又是一夜未歸,隻在休息室那張狹窄的床上囫圇了幾個小時。
窗外天色微亮,透著一絲冬日清晨的清冷。
李毅飛已然坐在辦公桌後,眼中帶著熬夜留下的血絲,但目光依舊如鷹隼般銳利,審閱著桌上的文件。
桌麵上,左邊攤開著的是周天宇連夜整理好的、準備上報省紀委的關於劉處長及其外甥張磊、空殼公司複雜資金往來的補充材料摘要,條理清晰,證據鏈環環相扣。
右邊則放著縣公安局送來的一份簡短報告——關於那個威脅電話的調查,內容依舊令人失望,黑卡無法追蹤,線索看似清晰卻又斷得幹幹淨淨,仿佛撞上了一堵無形的牆。
就在這時,辦公室主任陳建國端著剛從食堂打來的熱豆漿和幾個包子輕輕推門進來。
看到李毅飛疲憊的神色和桌上幾乎沒動過的茶水,他忍不住勸道:“書記,您又是一夜沒回去?
這樣連軸轉,鐵打的身體也扛不住。”他的語氣裏帶著真切的關心。
李毅飛抬起頭,揉了揉發脹的眉心,接過那杯還冒著熱氣的豆漿,感激地笑了笑,仰頭喝了一大口。
溫熱的液體順著喉嚨滑下,稍稍驅散了熬夜帶來的疲憊和寒冷:“沒事,老陳,習慣了。
省紀委那邊的材料是關鍵。”李毅飛頓了頓,眼神掃過窗外漸漸開始忙碌起來的縣城,語氣帶著一絲深思,“最近這風向……有點怪。
雖然不知道上麵到底發生了什麽,但白水的發展機遇窗口可能真的來了。
以前求爺爺告奶奶、磨破嘴皮子都批不下來的項目,現在幾乎是一路暢通,這種時候,我們不能浪費這個機會,前幾個月被耽擱的時間,必須得搶回來。”
他說著,拿起一份關於縣開發區產業升級和環保配套的規劃文件,用筆尖在上麵點了點:“建國,你安排一下,今天上午親自去一趟市環保局,找趙局長。
不要用縣委辦的公函,就以老同事、老朋友私人拜訪的名義。
一是代表我,再次感謝他上次在關鍵時刻給出的提醒,這份人情我們白水記著。
二是……順便探探口風,閑聊一樣問問省廳那邊,尤其是劉處長回去後,有沒有什麽新的動靜或者…異常的指示。
我總感覺,省廳那邊壓過來的力道,可能悄然鬆動了。”
陳建國立刻領會了領導的意圖,點頭道:“明白。趙局長這人重舊情,為人也比較正直,上次能透底,這次應該也能說點實在話。我這就去安排車。”
“嗯,”李毅飛身體前傾,鄭重叮囑道,“把握好分寸和火候。
我們不是要打探什麽內部機密,隻是需要通過他,感受一下上麵的風向,做到心中有數,提前應對。”
陳建國領命而去。李毅飛埋首處理了幾件需要立即批示的日常緊急公務,但心思卻難以完全沉浸其中。
這種突如其來的“順風順水”,並沒有讓他感到絲毫輕鬆,反而像是一塊無形的巨石壓在心口,沉甸甸的。
上午十點左右,辦公室的寂靜被一陣清脆的手機鈴聲打破。
李毅飛瞥了一眼來電顯示,是一個來自省城的陌生號碼,但那個特殊的、帶有標識性的號碼段,
他認得,通常隻屬於省裏某些重要實權部門。
李毅飛目光一凝,深吸一口氣,將手頭正在審閱的一份農業補貼發放報告放下,調整了一下呼吸,才不慌不忙地接起電話,語氣平穩如常,聽不出任何情緒:“您好,哪位?”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略顯嚴肅但明顯克製著保持禮貌的男聲:“是白水縣委李毅飛書記嗎?”
“我是。您是哪位?”李毅飛冷靜地回應,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輕輕敲擊。
“李書記,您好。我是省委組織部幹部二處的王濤。”對方清晰而正式地報出了單位和姓名,語氣公事公辦,聽不出太多親疏遠近的情緒,“打擾您工作了。
給您來電,是想依據部裏的工作安排,跟您做一個簡短的非正式電話調研,簡單了解一下您個人近期的工作情況和思想動態,方便嗎?”
組織部?幹部二處?李毅飛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微微加速了幾分。
這個部門主要負責省管幹部的考察、任免協調以及地市領導班子的宏觀管理,平時與一個縣委書記的直接交集並不多,通常溝通會通過市委組織部進行。
在這個省紀委調查劉處長的敏感時間點,這樣一個直接來自省組二處的電話,其背後意味絕非尋常。
但他聲音依舊沉穩,不見絲毫波瀾,仿佛隻是接到一個普通的工作電話:“王處長您好,方便的。您請講,我如實匯報。”
隨後,那位王處長提出了一係列問題,聽起來確實像是組織部門常規的調研套路:主持白水縣全麵工作以來的主要感受和遇到的最大挑戰、對當前縣域經濟發展和重點工作的思考、個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上有無什麽實際困難或需要組織上協調解決的問題等等。
李毅飛打起十二分精神,字斟句酌,謹慎地回答每一個問題。
他著重闡述了白水環保問題的曆史包袱和複雜性、整治過程中遇到的內外阻力與艱難、目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效以及未來建立長效機製的規劃,所有表述都嚴格基於事實和數據,不刻意誇大表功,也不回避曾有的困難和不足,同時清晰表達了縣委縣政府持續推進綠色發展、徹底解決汙染問題的決心。
涉及到個人方麵,他隻泛泛表示一切服從組織安排,會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感謝組織關心,絕口不提任何具體訴求。
結束時,那位王處長說道:“好的,李書記,您談的情況我們都大致了解了。
您年輕有為,在基層踏實肯幹,敢於擔當,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組織上是看在眼裏的。
好了,就不多耽誤您寶貴的工作時間了。再見。”
電話掛斷的忙音響起,李毅飛握著手機,眉頭卻不自覺地微微蹙緊。
這個電話,來得太突兀,時機太微妙了。
非正式調研?
偏偏選在省紀委即將對劉處長動手、省裏暗流湧動的這個節骨眼?
內容看似常規,但特意點出“環保整治”,詢問“個人思想動態”和“有無困難”,這本身就耐人尋味。
這究竟是組織部常規流程裏一次偶然的、恰巧抽到自己的抽樣?
還是某種來自更高層的不便明說的信號?
是一次委婉的預警式提醒?
還是……別有用意的試探?
李毅飛沒有猶豫,立刻拿起手機,給伊春濟發了條信息:“老師,剛接到省委組織部幹部二處王濤處長電話,進行非正式電話調研,詢問工作思想情況,重點提及了環保工作。
您那邊是否有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