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自律會招新(一)
字數:4645 加入書籤
法律係的小會議室裏,橢圓形的會議桌旁,坐著江芸、潘禹會,以及各位班主任陳秋銘、婁越、翁斯桐,還有溫宜。這是係裏一次小範圍的工作例會。
窗外的陽光被厚重的窗簾過濾後,隻剩下慘淡的光暈投在深色的桌麵上,照亮了空氣中緩慢浮動的微塵。江芸和潘禹會麵前擺著自己刻有自己名字的茶杯,裏麵泡著茶葉,熱氣直冒,其他人則沒有這樣的待遇。
江芸坐在主位,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每一個人,最後落在麵前的一份文件上。她清了清嗓子,用那慣有的沉穩幹練的語調開口,打破了沉寂:“今天叫大家來,主要是落實學校關於進一步加強學生自我管理的工作要求。按照慣例和學校部署,係裏的學生自律委員會,要進行新一輪的成員招募和補充了。”
她抬起頭,看向潘禹會:“自律會一直是由潘主任主要負責管理和指導的。這次招新工作,也依舊由潘主任全權負責。希望各位班主任積極配合,做好宣傳和動員,把真正優秀、有責任心的同學推薦到自律會這個平台上來鍛煉。”
潘禹會聞言,微微挺直了腰板,臉上露出一種當仁不讓的鄭重表情。他習慣性地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刻板:“江主任放心,自律會的工作我一直高度重視。這個組織,說到底,就是我們老師的眼睛和手臂,是協助係裏、協助各位班主任嚴抓紀律、管理學生的重要力量!是實現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徑!”
他的目光掃過陳秋銘、婁越和翁斯桐,尤其在新來的陳秋銘臉上多停留了一瞬,仿佛在強調某種權威:“現在的學生,個性強,想法多,自由散漫的風氣有所抬頭!光靠我們老師管,是管不過來的!必須充分發揮自律會的作用!所以這次招新,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嚴格把關!一定要把那些思想過硬、敢於負責、敢於同一切違紀違規行為作鬥爭的同學選拔進來!要讓我們法律係的自律會,成為全校紀律最嚴明、作風最硬朗的標杆!”
他揮舞著手臂,語氣越來越激昂,充滿了某種戰鬥檄文般的味道。婁越低頭看著自己的筆記本,翁斯桐則不安地推了推眼鏡,偷偷瞟了一眼陳秋銘。
陳秋銘一直安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聽到這裏,他微微蹙起了眉頭。潘禹會這番話,將自律會完全定位成了一個高於普通學生、專門“管理”甚至“鬥爭”學生的機構,這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學生組織初衷,似乎有些背道而馳。
他想起金葉子、鄭燚和男生們偶爾提及的,以及他自己隱約觀察到的一些現象。趁著潘禹會話音落下的間隙,他抬起頭,語氣平和卻清晰地開口:“潘主任,關於自律會,我有一點不同的想法,正好借這個機會和大家探討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到他身上。潘禹會的臉色肉眼可見地沉了一下,眼神銳利地看向他,帶著明顯的戒備和不悅。
陳秋銘無視他的目光,繼續說道:“自律會既然是學生組織,首要的職能應該是服務同學、聯係師生,而不是單純的‘管理’甚至‘鬥爭’。我最近聽到一些反映,也觀察到一些現象。我們係裏某些自律會的成員,似乎模糊了自己的定位,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傾向。”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江芸和其他人,看到他們都在認真聽,便繼續說下去,語氣依舊平靜,但內容卻像投入靜水的石子:“比如,有的成員對普通同學頤指氣使,官威十足,把檢查紀律變成了炫耀權力;有的濫用職權,對和自己關係好的同學就包庇縱容,對不服管或者看不順眼的同學就故意針對、小題大做;甚至,我還聽說有個別成員,借檢查衛生、考核評分之機,暗示或明示地向同學索要好處……”
“胡說八道!”潘禹會猛地打斷他,臉色漲紅,手掌“啪”一下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蓋叮當作響,“陳秋銘老師!你這些話有什麽根據?你這是聽誰說的?是不是又是你們班那些不服管的學生編出來的?啊?”
他情緒激動,聲音提高了八度:“自律會的同學辛辛苦苦、任勞任怨,協助係裏做了大量工作,得罪了多少人?他們維持紀律,保持一定的權威性是正常的!必要的!沒有權威怎麽管理?你說的這些,根本就是子虛烏有!是那些違反紀律、自由散漫的學生為了給自己開脫而編造的謊言!是他們的托詞!你怎麽能聽信這些一麵之詞,就在這裏質疑自律會的工作?質疑我的管理?”
會議室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婁越和翁斯桐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出聲。江芸的眉頭也微微皺起,看著激動的潘禹會,沒有立刻說話。
陳秋銘並沒有被潘禹會的暴怒嚇住,他等潘禹會發泄完,才冷靜地回應道:“潘主任,您先別激動。我並沒有全盤否定自律會的工作,也承認很多同學是辛苦的。但我所說的現象,並非空穴來風。我們可以深入去了解一下,如果確實沒有,那正好還自律會一個清白;如果確實存在,那就要及時糾正,防止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防止學生組織滋生官僚習氣,這本身就是在保護自律會的聲譽和健康發展。我們不能因為怕聽到批評,就選擇性地失明失聰。”
“你……”潘禹會還要反駁,臉氣得通紅。
就在這時,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聲音響起了,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冷硬的力度。
“我覺得陳老師說的有道理。”
眾人愕然望去,說話的竟然是一直沉默不語的溫宜!
溫宜放下手中的筆,臉色嚴肅,她甚至沒有看陳秋銘,而是直接看向潘禹會和江芸,語氣是她一貫的那種直接甚至有些衝,但內容卻清晰無比:“潘主任,陳老師說的這些情況,我也聽說過,甚至……親眼見過。不是所有自律會成員都這樣,但確實有一部分人,官不大,官癮不小!檢查宿舍時趾高氣揚,好像他不是學生而是主任;打分考核全憑個人喜好,跟自己關係好的,垃圾桶沒倒都能得優,看不順眼的,地拖得再幹淨也能挑出刺來!這種風氣,確實要不得!這不是在幫助學生管理,而是在製造矛盾,激化對立!我支持陳老師的看法,這種現象必須警惕,必須糾正!”
溫宜的話像一塊巨石投入本就不平靜的水麵,激起了更大的波瀾。
潘禹會徹底愣住了,張著嘴,難以置信地看著溫宜,仿佛不認識她一樣。他大概萬萬沒想到,這個一向在管理學生上同樣強調“嚴”、甚至有時比他還強硬的溫宜,這個之前還因為陳秋銘“推翻”她的處分決定而對其不滿的溫宜,此刻竟然會站出來,支持陳秋銘的觀點!
陳秋銘自己也感到十分意外。他看向溫宜,看到她臉上那種慣常的、略顯刻板的嚴肅,但那雙眼睛裏,此刻閃爍的卻是一種清晰的、不容置疑的正直之光。他忽然意識到,或許溫宜之前的某些做法,並非出於私心或者純粹的僵化,而更多的是方法問題,是她那種“刀子嘴豆腐心”、恨鐵不成鋼的急躁和某種思維定式導致的。在她的內心深處,同樣有著一份對教育公平、對學生公正的樸素堅持。她之前對四班的管理或許是真的被蒙蔽,或許是她認為那種“嚴格”就是對其他學生的負責。而一旦意識到真正的症結所在,她的正義感便會壓倒其他情緒。
這一刻,陳秋銘對溫宜的印象有了些許微妙的改觀。他們之間或許仍有理念和方法上的差異,但至少在反對“學生官僚”這一點上,他們站在了同一戰線。
江芸的目光在陳秋銘和溫宜臉上來回移動,沉吟了片刻,終於緩緩開口,一錘定音:“陳老師和溫老師反映的情況,很重要,也值得警惕。學生組織一旦沾染上官僚習氣,危害很大,會直接損害公平公正,破壞同學之間的團結,也會讓我們的管理工作失去公信力。潘主任,自律會是你直接分管的,在這方麵,你確實要高度重視,加強教育和監督,對於確實存在的問題,要敢於糾正,絕不姑息。招新的時候,也要把品行端正、懂得服務而非炫耀權力作為首要標準。”
江芸的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陳秋銘和溫宜的意見,給了潘禹會明確的指示,又沒有完全否定潘禹會和自律會的工作,維護了大局的穩定。
潘禹會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胸口劇烈起伏著。他顯然極不甘心,但在江芸明確表態、溫宜又意外倒戈的情況下,他孤掌難鳴,隻能極其憋屈地咽下這口氣,從喉嚨裏硬擠出一句:“……好的,江主任,我會……注意的。”
會議的氣氛變得更加微妙。潘禹會似乎為了找回場子和主導權,強壓下怒火,生硬地轉換了話題,開始詳細介紹自律會的部門設置和招新要求:“我們係自律會,下設紀律部、生活部、學習部、體育部、考核部等幾個主要部門。這次招新,主要麵向大一大二的同學,原則上要求學業成績良好,無違紀記錄,有責任心……各位班主任回去後,要廣泛動員,鼓勵符合條件、有服務意識的同學積極報名……”
他照本宣科地念著招新計劃,但顯然心思已經不在這上麵,語氣幹巴巴的,失去了之前的激昂。陳秋銘、溫宜等人靜靜地聽著,沒有再打斷。
最後,江芸做了總結發言,再次強調了招新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位班主任配合潘主任完成好任務,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學生動態,防範任何形式的不正之風。然後宣布散會。
眾人起身離開。潘禹會第一個鐵青著臉快步走了出去,沒有看任何人。溫宜收拾好東西,麵無表情地也離開了。婁越和翁斯桐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了一絲如釋重負和心有餘悸。
陳秋銘走在最後,心情有些複雜。這次會議,意外地得到了溫宜的支持,也讓江主任聽到了不同的聲音,但顯然,他與潘禹會之間的理念之爭和矛盾,也因此更加公開化和尖銳化了。關於自律會的鬥爭,恐怕才剛剛開始。他知道,潘禹會絕不會輕易改變他的那套做法,未來的摩擦和衝突,隻怕會隻多不少。
他走出小會議室,窗外陽光正好,但他卻感覺肩上的擔子又沉重了幾分。前方的路,依然布滿了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