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冬至

字數:6012   加入書籤

A+A-


    冬至前夜,細雪悄然而至,為龍城大學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銀裝。清晨六點半,陳秋銘被窗外異常的寂靜喚醒。他推開211宿舍的窗戶,一股凜冽而清新的空氣撲麵而來,帶著寒冬特有的幹淨氣息。遠處的屋頂、樹梢都染上了白色,校園裏偶有早起的學生踩著積雪匆匆走過,嗬出的白氣在寒冷的空氣中凝成薄霧,宛如一幅動態的水墨畫。
    窗台上的那盆綠植似乎也被寒意驚醒,葉片微微卷曲。陳秋銘輕輕撫過葉片,心想該給它換個暖和的位置了。這時,他的目光落在牆上的日曆——冬至兩個紅字格外醒目。
    期末考試結束了,同學們還有三天就要離校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他喃喃自語,一個念頭在心中萌生。
    陳秋銘站在343教室的講台前,看著底下或昏昏欲睡或竊竊私語的學生們,故意清了清嗓子:“同學們,安靜一下。明天就是冬至了。”
    底下響起幾聲懶散的回應:“知道啦銘哥...”“要吃餃子...”
    陳秋銘微微一笑,提高音量:“我已經和食堂溝通好了,明天下午放學後,咱們全班一起去食堂包餃子,聚餐!”
    話音剛落,教室裏先是寂靜了一秒,隨即炸開了鍋。
    “太好了!我最愛吃餃子了!”林曉安第一個跳起來,動作太大差點碰倒桌上的水杯,幸好旁邊的段雪平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祁淇眼睛亮晶晶的,雙手合十:“銘哥,真的嗎?我們可以自己包?我一直想學包餃子!”
    金葉子笑著揶揄她:“你會包嗎?別包成一鍋片湯。我記得上次烹飪課你連麵條都煮糊了。”
    “我可以學嘛!”祁淇不服氣地嘟起嘴,臉頰鼓得像個小包子,“再說有銘哥在,怕什麽!”
    李一澤難得地主動開口,聲音不大卻很有分量:“包餃子我在行。以前每年冬至都要幫家裏包好幾簾。”
    典晨陽立即接話,帶著幾分挑釁:“巧了,我也是!我奶奶是山西人,包餃子的手藝在老家那是一絕。要不咱們比試比試?”
    鄭燚推了推眼鏡,平靜地加入戰局:“既然如此,我來負責調餡吧。我叔叔家以前開過餐館,有獨門秘方。保證讓大家吃了念念不忘。”
    班裏的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要什麽餡料,誰能包什麽形狀,仿佛明天不是簡單的包餃子,而是一場重要的比賽。同學們熱絡交流起來,場麵好不熱鬧。
    陳秋銘看著這群突然精神百倍的學生,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他拍拍手讓大家安靜:“好了,具體安排明天再說。現在先上課!誰要是再討論餃子...”他故意停頓一下,看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就負責明天洗碗!”
    教室裏頓時響起一片哀嚎,但隨即又被笑聲取代。然而整個下午,課堂上的注意力明顯渙散了不少。陳秋銘在講《法治思想》時,注意到不少同學在筆記本上偷偷畫起了餃子的圖案;做案例分析時,有人傳紙條討論餡料的選擇;甚至在他提問時,有同學脫口而出“韭菜餡的”,引來哄堂大笑。陳秋銘看在眼裏,隻是無奈地笑笑,沒有點破。
    第二天下午,最後一節課的鈴聲剛剛響起,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湧向食堂。食堂的阿姨們已經準備好了幾個長桌,上麵鋪著幹淨的保鮮膜,旁邊擺放著麵團、擀麵杖、餡料盆等工具。四大盆餡料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讓人食指大動。
    “哇!太香了!”林曉安第一個衝到桌前,深深吸了一口氣,“鄭燚,你這餡調得絕了啊!光是聞著就流口水了。”
    鄭燚得意地推推眼鏡,開始分發一次性圍裙和手套:“那是,祖傳秘方。我今早五點就起來準備了,肉餡要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半小時才能上勁,白菜要擠幹水分但又不能太幹...”
    陳秋銘挽起袖子,係上圍裙:“來吧,同學們,各自找位置,開始包餃子!會的同學帶帶不會的同學,今天要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自己包的餃子!”
    食堂裏頓時熱鬧起來。會的同學自然成了主力,李一澤手法嫻熟,擀麵杖在他手中飛快旋轉,一張張中間厚邊緣薄的餃子皮如雪花般飛出;典晨陽包餃子的速度驚人,一捏一個,整齊劃一,每個餃子都如複製粘貼般相似;段雪平雖然話不多,但包的餃子個個精致,邊緣褶子細密均勻,宛如元寶。
    不會的同學則顯得有些手忙腳亂。祁淇努力地想學著李一澤的樣子擀皮,卻總是擀出不規則的形狀,有的太薄一拎就破,有的太厚像小餅,引得大家哄笑。
    “這擀麵杖不聽使喚啊!”祁淇哭喪著臉,鼻尖上還沾著麵粉,像隻小花貓。
    金葉子嚐試包餡,不是餡太多合不攏,就是餡太少包成了“枕頭”,好幾個餃子都在她手中“露餡”了。
    “葉子,你這包的是餛飩吧?”林曉安打趣道,順手幫她補救了一個快要散架的餃子。
    陳秋銘走到她們身邊,拿起一張餃子皮:“來,我教你們。餡要適中,差不多小半勺就好。先對折,然後從一邊開始捏褶,拇指和食指要這樣配合...”
    他耐心地示範著,手指靈活地動作著,一個漂亮的月牙餃很快成型,邊緣的褶子均勻細膩,立在案板上穩穩當當。
    “銘哥,沒想到你還有這手藝!”金葉子驚訝地說,嚐試著模仿他的動作。
    陳秋銘笑了:“以前在家常幫奶奶包餃子。她總說,包餃子的手藝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急躁的人包得快但容易破,耐心的人包得慢但結實好看。”
    慢慢地,不會的同學也開始上手了。雖然包出來的餃子形態各異,有的胖乎乎站不穩,有的扁塌塌像被踩了一腳,有的奇形怪狀根本看不出是餃子,但大家都樂在其中。食堂裏充滿了歡聲笑語,麵粉在空中飄散,不少同學臉上都沾了白粉,互相指著笑作一團。
    蔣子軒和洪茂別出心裁,開始創作各種奇形怪狀的餃子:有的像小兔子,用紅豆做眼睛;有的像向日葵,用玉米粒點綴;甚至還有包成足球形狀的,用韭菜汁染成綠色。
    “你倆這是要開動物園啊?”陳秋銘打趣道,卻也沒有阻止他們的創意,“不過這些創意餃子誰包的誰負責吃啊!”
    就在大家忙活的時候,潘禹會突然出現在食堂門口。同學們頓時安靜下來,手上的動作也僵住了——畢竟在食堂這麽“鬧騰”是否符合規定,大家心裏都沒底。幾個同學下意識地把自己的“失敗作品”藏到身後。
    潘禹會板著臉掃視了一圈,目光落在那些奇形怪狀的餃子上,眉頭皺得更緊了。他走向陳秋銘:“陳老師,這是...”
    陳秋銘正要說些什麽,鄭燚機靈地端著一盤剛剛煮好的餃子走上前:“潘主任,今天是冬至,同學們一起包餃子過節。您嚐嚐?這是傳統豬肉白菜餡的。”
    餃子的熱氣騰騰,香氣撲鼻。潘禹會的表情稍微緩和了些,接過筷子嚐了一個,細細咀嚼。
    “嗯...味道不錯。”他點點頭,又看了一眼那些創意餃子,居然露出一絲難得的笑意,“創意也不錯。你們繼續吧,注意保持食堂衛生。”臨走前,他還特意看了看那些造型各異的餃子,搖了搖頭,卻帶著笑意。
    潘禹會離開後,食堂裏爆發出歡呼聲。大家更加放開了,甚至有人唱起了歌來。林曉安偷來了典晨陽的藍牙音箱,播放起輕快的音樂。在音樂的伴奏下,包餃子的效率似乎也提高了不少。
    餃子一批批下鍋,在滾水中翻騰,如同白鵝戲水。煮好的餃子撈出鍋,白胖胖、熱騰騰地擺在桌上,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同學們圍坐在一起,迫不及待地品嚐著自己的勞動成果。
    “哇!這個向日葵餃子是我包的!”祁淇驚喜地叫道,小心翼翼地夾起那個造型獨特的餃子,雖然煮過後有些變形,但還能看出大致輪廓。
    林曉安夾起一個兔子形狀的餃子:“這隻是我做的!誰都不許搶!”結果餃子太燙,他在手裏倒來倒去,惹得大家大笑。
    就連平時沉默的米冠軍也活躍起來,指著一個小巧精致的餃子:“這個...這個是我包的...”聲音雖小,卻帶著難得的自信。
    陳秋銘看著眼前熱鬧的景象,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敲了敲杯子,食堂漸漸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同學們,”陳秋銘的聲音溫和而有力,“冬至是一年中黑夜最長的一天,但從明天開始,白天就會慢慢變長,陽光會越來越多。這就像我們的生活,有時會遇到困難和黑暗,但隻要堅持,光明總會到來。”
    他舉起杯子,目光掃過每一張年輕的麵龐:“今天,我們不僅是在包餃子、過冬至,更是在傳承一種文化,凝聚一種精神。願我們法律四班就像這餃子一樣,雖然個個不同,但緊緊團結在一起!祝大家冬至快樂!”
    “冬至快樂!”同學們齊聲響應,舉杯相慶。杯子碰撞的聲音、歡笑聲、祝福聲交織在一起,溫暖了整個食堂。
    飯後,大家意猶未盡,開始玩起了遊戲。有人提議比賽誰包的餃子最好看,李一澤和典晨陽的餃子難分高下;有人比賽誰吃得多,林曉安當仁不讓地拿了第一,吃了整整三十五個餃子;還有同學開始用剩下的麵團捏小麵人,創意百出。金葉子捏了一個小小的陳秋銘人偶,雖然造型抽象,但那個灰白頭發和黑框眼鏡的特征抓得極準,讓大家捧腹不已。
    窗外,夜幕早已降臨,寒風依然凜冽。但食堂內溫暖如春,歡聲笑語不絕於耳。陳秋銘靠在椅子上,看著這群可愛的學生,忽然感到一雙雙眼睛在看著他。
    他轉過頭,發現金葉子、祁淇、鄭燚、李一澤、典晨陽、林曉安...幾乎全班同學都在看著他,眼中滿是溫暖和信任。
    “銘哥,謝謝你。”金葉子輕聲說,聲音有些哽咽,“這是我過得最溫暖的冬至。以前在家都是吃現成的餃子,第一次體驗包餃子的過程,雖然笨手笨腳,但是很開心。”
    “是啊銘哥,”李一澤難得地接話,聲音比平時柔和許多,“以前冬至都是一個人過,第一次這麽熱鬧。感覺...像個大家庭。”
    祁淇眼睛濕潤,聲音顫抖:“我覺得咱們班真的像一個大家庭。銘哥就像我們的...”
    她沒說完,但所有人都明白那個詞——家長。
    陳秋銘感到喉嚨有些發緊,他深吸一口氣,微笑著說:“我也要謝謝你們。是你們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他看向窗外的飄雪,“你們就像這冬至裏的陽光,雖然微弱,但足夠溫暖。”
    活動一直持續到食堂關門的時間。分別時,大家依依不舍,相約明年冬至還要一起包餃子。幾個女生甚至已經開始計劃要嚐試什麽新餡料,男生們則相約要比賽誰包得又快又好。
    回宿舍的路上,雪又開始下了。陳秋銘獨自走在校園裏,雪花落在他的肩頭,他卻感覺不到寒冷。耳邊依然回響著晚上的歡聲笑語,眼前浮現的是學生們燦爛的笑容。那個捏得歪歪扭扭的小麵人被他小心地放在口袋裏,仿佛是什麽珍貴的寶物。
    回到211宿舍,他打開手機,看到群裏已經炸開了鍋:各種餃子的照片、包餃子時的糗照、大家的合影...每一張都記錄著這個特別的冬至之夜。
    鄭燚發了一條消息:【今天是我在大學裏過得最溫暖的冬至。感謝銘哥,感謝四班的每一位同學。原來餃子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下麵跟了一長串的“+1”和心形表情。
    陳秋銘微笑著打下一條消息:【餃子會吃完,但溫暖會一直留在心裏。晚安,我的孩子們。】
    放下手機,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這個冬至,因為有了這群可愛的學生,變得格外溫暖。他知道,這份溫暖將伴他度過整個寒冬,成為記憶中永不褪色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