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學雷鋒活動
字數:8955 加入書籤
法律係的小會議室裏,周一的上午陽光正好,透過潔淨的玻璃窗,在深色的會議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氣裏彌漫著舊書籍、茶葉和淡淡木質家具混合的味道。新學期的第一次學生管理工作會議即將在這裏召開。
江芸坐在主位,麵前放著筆記本和保溫杯。她的左右兩側,分別坐著潘禹會、溫宜,以及婁越、翁斯桐和陳秋銘。氣氛略顯沉悶,隻有紙張翻動和偶爾的咳嗽聲。
潘禹會清了清嗓子,率先開口,目光直接投向陳秋銘,語氣帶著慣有的審視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發難意味:“陳老師,開學報到統計我看了。聽說你們四班,有四名本省的學生,沒有按照學校規定的周六晚上之前返校,而是拖到周日,和外省同學一起回來的?怎麽回事啊?這個情況,你需要解釋一下。”他特意強調了“聽說”和“解釋”,仿佛抓住了什麽了不得的把柄。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集中到陳秋銘身上。溫宜低頭抿了口茶,看不清表情;婁越和翁斯桐則顯得有些緊張。
陳秋銘麵色平靜,迎著潘禹會的目光,語氣從容不迫:“潘主任,是的,確有此事。顏心心、時麗雯、韓靜、馮欣鈺四位同學,是周日返校的。這是因為她們整個寒假期間,都作為誌願者服務亞洲冬季運動會,基本上沒怎麽回家,真正在家的時間加起來可能也就一周左右。我認為,讓這些為學校、為龍城爭得榮譽的孩子們多休息一天,多陪陪家人,在不影響正常上課的前提下,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我特批了他們延遲一天返校。我認為這完全正常,沒有任何問題。”他的聲音清晰沉穩,理由充分,帶著不容置疑的坦然。
潘禹會的臉色沉了下來,顯然對陳秋銘這番“頂撞”很不滿意,他提高了聲調:“合情合理?陳老師,你這是擅自做主!無組織無紀律!學校的規定是麵向所有學生的,你憑什麽搞特殊?你這樣做,讓其他班級那些按時返校的同學怎麽想?會不會覺得係裏管理不公平?會不會有樣學樣?你這個頭開得很不好!”
會議室裏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就在這時,主位上的江芸開口了,她的聲音溫和卻自帶分量,一下子打破了僵局:“潘主任,我認為秋銘老師的處理方式沒有問題。”
她一句話,讓潘禹會愣住了,張著嘴還想反駁,卻被江芸抬手製止了。
江芸環視一圈,繼續說道:“參加亞冬運誌願服務的同學們,確實非常辛苦。我了解過,他們幾乎是晝夜顛倒,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和繁重的工作。在不影響整體教學秩序的情況下,給予他們一點人性化的關懷和照顧,是應該的,這也體現了我們管理的溫度。”
她話鋒一轉,語氣中帶上了讚許和驕傲:“而且,我剛剛接到學校的表揚通報。我們法律係誌願者團隊,在紅燈籠體育場的安檢工作中,表現極其出色,實現了零失誤、零投訴,不僅受到了盧市長的點名表揚,更幸運地得到了前來觀摩賽事的沈同誌的親切接見與合影!這是我們整個法律係的榮譽!市政府和學校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她的目光掃過陳秋銘和翁斯桐:“這份沉甸甸的榮譽,離不開陳秋銘老師、翁斯桐老師、王春雨老師的辛勤付出,更離不開每一位誌願同學的汗水與努力!所以,潘主任,”她看向臉色變幻不定的潘禹會,“不僅不該批評,我們還應該在接下來的評優評獎、綜合測評中,對這批表現出色的誌願者同學們予以充分的傾斜和照顧!要把這種奉獻精神樹立成我們係的榜樣!”
江芸一錘定音,潘禹會啞口無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最終隻能悻悻地哼了一聲,低頭翻看手裏的文件,不再說話。溫宜始終麵無表情,婁越和翁斯桐則明顯鬆了口氣,向陳秋銘投去佩服的目光。
會議接著進行。翁斯桐傳達了學校學工處關於開展“學雷鋒活動月”的要求,要求各班級自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做好事活動。
潘禹會似乎又想找回場子,立刻接口道:“這有什麽難的?讓學生們去打掃打掃圖書館、擦拭一下行政樓的玻璃、幫後勤拔拔草就行了!就是個形式,走個過場,應付過去就完了,沒必要搞得太複雜。”
陳秋銘微微皺眉,立刻反駁道:“潘主任,我不讚同。既然學校要求開展學雷鋒活動,我們就應該讓它真正有意義,而不是流於形式。應該讓學生們通過活動,真正體會到雷鋒同誌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核,而不是簡單地完成一次勞動任務。這既是對學生的教育,也是對雷鋒精神的尊重。”
“你……”潘禹會又想發作。
江芸再次出麵調和:“好了,兩位老師說的都有道理。活動形式可以多樣化,各班級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創新。如果有的班級想到校外去開展更有意義的活動,係裏也會統一協調,盡量解決課程調整的問題。總之,目的就是要讓活動落到實處,讓學生有所收獲。”
散會後,陳秋銘回到辦公室,心裏已經有了計劃。他拿出手機,撥通了李天帛的電話。
“天帛老弟,忙不忙?”
“老哥?不忙不忙,有啥指示?”李天帛的聲音總是那麽熱情。
“是這樣,我們係要組織學雷鋒活動,我想帶同學們出去做點實實在在的好事。想到你的地盤壽楊區了,方便不?幫我們聯係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麽我們能搭把手的?”
李天帛一聽就樂了:“哎喲!老哥你這電話打得太是時候了!我們城管隊正搞‘清理城市牛皮癬’專項行動呢,就是清理那些亂貼亂畫的小廣告,頭疼得很,正缺人手!你們來的話,可是幫我們大忙了!這可是真正的學雷鋒,美化市容環境!”
陳秋銘一聽,正中下懷:“太好了!這個活動有意義!那就這麽說定了!你幫我們準備好鏟子、噴壺、抹布這些工具,協調好地點和時間。”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李天帛拍著胸脯保證。
敲定了活動內容,陳秋銘又去找江芸匯報。走進係主任辦公室,發現王春雨也在。
“江主任,王老師。”
“秋銘老師來得正好,”江芸笑道,“春雨老師正和我商量,心理谘詢室想和我們係聯合開展一次學雷鋒主題活動,正在琢磨形式呢。”
陳秋銘眼睛一亮:“那太巧了!我剛聯係好了。我打算明天一早,帶四班同學去壽楊區,參加城管隊的‘清理城市牛皮癬’行動,真刀真槍地幹一場學雷鋒。工具、地點他們都安排好了。”
江芸聞言十分滿意:“這個活動好!既有社會實踐意義,又切切實實做了好事,還能讓學生們體會到城市管理的不易!比在校園裏拔草有意義多了!我支持!”
王春雨也微笑道:“這個形式確實很棒。那就算我們心理谘詢室和法律係聯合活動吧,我也一起去,正好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和引導學生。”
“歡迎之至!”陳秋銘笑道。
活動內容定了,陳秋銘又開始琢磨細節。他一個電話打給了張得民。
“得民,忙呢?”
“秋銘?咋了,難得主動給我打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張得民帶著笑意的聲音。
“有個正事找你幫忙。係裏組織學雷鋒活動,我帶隊出去,得有點氣勢。你集團底下那麽多合作品牌,幫忙讚助一下?給孩子們弄一套統一的活動服裝,再做一麵班旗,拉一個橫幅,另外,安排一輛大巴車。”
張得民一聽,爽快答應:“就這事?好辦!什麽時候要?”
“衣服比較急,最好今天晚上之前能送到學校,尺碼我馬上讓統計了發你。大巴車、旗子和橫幅明天一早到位就行。”
“今晚?秋銘你可真會給我出難題……行吧,誰讓你開口了。包在我身上!”張得民嘴上說著難,答應得卻毫不含糊。
“不急還能顯出你張公子的本事?”陳秋銘笑著打趣。
“得嘞,您就瞧好吧!”
掛了電話,陳秋銘立刻讓宣萱去統計全班同學的服裝尺碼。宣萱辦事極其利落,不到半小時,一份詳細的尺碼表格就發到了陳秋銘微信上。陳秋銘轉發給張得民。
張得民立刻一個電話打到了與長治集團有長期合作關係的359度運動服裝品牌負責人那裏。那邊一聽是張大少的緊急任務,立刻調動所有資源,加急定製。果然,剛吃過晚飯,一輛印著359度標誌的貨車就開到了龍城大學宿舍樓下。四班的同學們興奮地領到了嶄新合身的湖藍色誌願者T恤和運動帽,衣服上還印著“龍城大學法律四班”的字樣,一個個喜笑顏開。
陳秋銘在班群裏發布通知:“明天下午一點,西門集合,統一著裝,我們去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學雷鋒,清理城市‘牛皮癬’!”
群裏瞬間沸騰了。
“收到!”
“太棒了!”
“期待!”
“終於可以出去活動了!”
就連在家養傷的金葉子也冒泡:“[哭哭]我也想去我也想去!可惜我的腳……銘哥你為什麽不早點組織!”
陳秋銘回複:“@金葉子下次一定專門為你組織一次!這次好好養傷!”
第二天一早,一輛車身印有“長治集團”標誌的豪華大巴車準時停在西門口。陳秋銘和王春雨到達時,司機立刻下車,恭敬地打招呼:“陳老師您好,張董事安排的車,今天全程聽您指揮。”
同學們穿著統一的湖藍色T恤,戴著帽子,精神抖擻地陸續登車。大巴車緩緩啟動,駛向壽楊區。車窗外,春光明媚,街道兩旁的樹木已冒出嫩綠的新芽。
車廂裏,氣氛熱烈得像是在郊遊。諸葛寧靜和祁淇自發擔任起主持人,組織大家唱歌。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經典的旋律響起,仿佛把大家帶回了軍訓時光。
接著又是《強軍戰歌》、《團結就是力量》、《打靶歸來》,歌聲嘹亮,充滿了青春的激情。
唱完了集體歌曲,又進入個人才藝展示環節。鄭燚落落大方地唱了一首《鴻雁》,嗓音悠揚,引來滿車掌聲。段雪平被起哄推出來,憋紅了臉唱了一首《青花瓷》,可惜全程跑調,笑得大家前仰後合。林曉安嚎了一首《愛江山更愛美人》,王大成立刻在旁邊擠眉弄眼地喊:“安哥,你愛哪個美人啊?是不是姓祁啊?”引來一片哄笑和祁淇的追打。典晨陽在諸葛寧靜和孫有誌的鼓動下,硬著頭皮來了一段節奏感極強的喊麥,雖然有點尬,但氣氛徹底嗨到了頂點。
大家紛紛起哄:“銘哥來一個!王老師來一個!”
陳秋銘笑著連連擺手:“我真不行,五音不全,別嚇著你們。”
王春雨見狀,微笑著解圍:“那我替陳老師唱一首吧。”她清了清嗓子,唱了一首老歌《萍聚》,聲音溫柔而富有感染力,唱完後收獲了熱烈的掌聲。
一個小時的車程在歡聲笑語中飛快過去。大巴車在壽楊區的平頭街路口停下。李天帛和兩名城管隊員已經等在路邊,旁邊還停著一輛城管皮卡,車鬥裏放著水桶、鏟子、噴壺、抹布等工具。
“老弟,辛苦你了!”陳秋銘下車和李天帛握手。
“老哥你這說的哪裏話,你們來是幫我們大忙了!”李天帛笑著,然後轉身對好奇張望的同學們大聲說,“同學們!歡迎來到壽楊!今天咱們的任務,就是讓這條‘花臉街’變回‘淨臉街’!看到那些牆上、電線杆上、甚至地上的小廣告了嗎?我們的目標就是——消滅它們!工具都在這兒,大家注意安全,特別是用鏟子的同學,小心別傷到手!”
典晨陽、諸葛寧靜、鄭燚、宣萱立刻行動起來,快速分工,組織同學們領取工具,幾人一組,分段包幹。很快,整條街上就布滿了湖藍色的忙碌身影。有的用噴壺先噴濕小廣告,有的用鏟子仔細刮鏟,有的拿著抹布擦拭殘留的膠印。雖然動作略顯生疏,但每個人都幹得極其認真。
祁淇和林曉安則負責拍照錄像,記錄下大家勞動的精彩瞬間。
陳秋銘看著熱火朝天的場麵,很是欣慰。他走到李天帛身邊,發現他雖然看著同學們幹活在笑,但眉宇間似乎鎖著一絲愁容。
“怎麽了,老弟?看你好像有點心事?”陳秋銘關切地問。
李天帛歎了口氣,指了指不遠處一片老舊的居民樓:“唉,老哥,不瞞你說,是有點鬧心。我包保負責的一戶低保戶,老王家的。就一個父親帶個女兒,家裏挺困難的。女兒學習挺好的,挺懂事一孩子。可老王,有點老思想,總覺得女孩上學沒啥用,不如早點出去打工掙錢貼補家裏。我去做過幾次工作,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效果不大。看著那孩子渴望上學的眼神,我這心裏挺不是滋味的,可我又不是搞教育的,說道理總說不到點子上。”
陳秋銘一聽,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當什麽事呢!這好辦啊!我們這兒有專業人士!”他轉頭喊道,“王老師!您過來一下!”
王春雨聞聲走過來。陳秋銘把情況簡單說了一下。
王春雨立刻說:“走,帶我去看看。這種情況,需要專業的心理疏導和家庭教育觀念引導。”
陳秋銘又叫來了正在認真鏟小廣告的米冠軍:“米冠軍,你來,和王老師一起去完成一個特殊任務。”
米冠軍有些茫然地放下鏟子,跟著王春雨和李天帛的一名隊員,走向那片居民樓。
來到老王家,王春雨沒有直接說教,而是溫和地和王老哥拉起了家常,慢慢引導他訴說生活的困難和內心的想法。米冠軍在一旁,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己家似乎更困難的環境,聽著老王那些熟悉的、認為讀書無用的言論,她感同身受。
她鼓起勇氣,輕聲細語地開口:“王叔叔,我家……我家條件也很不好。我爸媽身體都不好,為了我上學,他們吃了很多苦。我也曾經覺得,要不就別讀了,出去打工吧。”她的聲音不大,卻吸引了老王的目光。
米冠軍繼續說著,語氣真誠而堅定:“但是我真的想上學,我想看看外麵的世界,我想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想讓爸爸媽媽以後過上好日子。上了大學以後,我發現世界真的很大,機會也很多。學習好,以後就能找到好工作,才能真正地幫到家裏,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隻能幹著急……陳老師、王老師,還有同學們都幫我,我覺得隻要努力,一定有希望的。”她說著自己的經曆,眼圈微微發紅,卻格外有說服力。
王春雨適時地介入,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耐心分析女孩受教育的長遠好處,以及父親的支持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在王春雨專業的引導和米冠軍真情實感的“現身說法”下,老王沉默了很久,最終長長歎了口氣,粗糙的大手抹了把臉,說道:“王老師,米同學……你們說得對……是俺老糊塗了,光看眼前了……俺就是再難,砸鍋賣鐵,也供俺閨女上學!不能耽誤了孩子!”
任務完成。王春雨和米冠軍回來時,陳秋銘和李天帛正在看著同學們勞動。街道已經煥然一新,原本布滿“疤痕”的牆麵露出了本來的顏色。
王春雨對陳秋銘說:“秋銘老師,你們班這個米冠軍同學,真不錯!有耐心,有同理心,說話能說到人心坎裏去,很有做心理工作的潛質。”
陳秋銘有些意外,看向旁邊有些不好意思的米冠軍,笑著問:“是嗎?米冠軍,沒想到你還有這天賦。怎麽樣?有沒有興趣競選一下班裏的心理委員?為同學們服務服務,也鍛煉一下自己?”
米冠軍驚訝地抬起頭,臉一下子紅了,連忙擺手:“我……我不行的陳老師,我太內向了,不會和人打交道……”
王春雨鼓勵道:“內向不代表不能溝通,剛才你和老王說得就很好。你有傾聽的耐心和共情的能力,這是很難得的。”
陳秋銘也點頭:“我相信王老師的眼光,也相信你。試試看?就當是幫我一個忙,也多一個平台鍛煉自己?”
米冠軍看著兩位老師鼓勵的眼神,又想起剛才幫助到別人的那種滿足感,猶豫了一下,最終小聲但堅定地說:“如果……如果同學們信任我……我願意試試。”
“好!”陳秋銘欣慰地笑了,“過幾天開班會談這個事。”
這時,整條平頭街的清理工作也進入了尾聲。同學們看著自己勞動的成果——整潔一新的街道,雖然累得腰酸背痛,手上甚至磨出了水泡,但臉上都洋溢著自豪和喜悅的笑容。
“集合!拍照留念!”陳秋銘大聲招呼。
同學們迅速聚集起來。李天帛主動拿起相機。林曉安和典晨陽一人一邊,扯開了紅底白字的橫幅——“龍城大學法律係學雷鋒誌願服務隊”。李一澤默默地走到隊伍最前麵,有力地舉起了那麵鮮紅的、印著“龍城大學法律四班”字樣的班旗。
同學們自動以煥然一新的街道為背景,站成了三排。陳秋銘站在了中間位置。祁淇自然而然地、笑嘻嘻地站到了他的左邊。王春雨老師則微笑著站到了祁淇的左邊。
陳秋銘站定後,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右邊的位置——那是空的。沒有一個同學站過去。他瞬間明白了,那個位置,在四班所有同學的心中,是留給那個雖然缺席但無處不在的團支書——金葉子的。即便她不在,這個屬於她的位置,大家也默契地為她保留著。
這一刻,陽光灑在每一個穿著湖藍色T恤的年輕臉龐上,灑在嶄新的街道上,灑在迎風招展的班旗和橫幅上。陳秋銘看著鏡頭,看著身邊這些可愛、純粹、正在成長的孩子們,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感動與力量。
“哢嚓!”李天帛按下了快門,將這充滿了勞動成果、青春奉獻與溫情默契的瞬間,永遠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