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紅歌會(一)
字數:9322 加入書籤
211宿舍,陳秋銘躺在床上,此外,不大的宿舍空間裏,或坐或站或靠地還擠著典晨陽、段雪平、林曉安、諸葛寧靜和李一澤五人。
陳秋銘清了清有些幹啞的嗓子,聲音帶著病後的虛弱,但語氣還算清晰:“找你們幾個來,沒別的事。這馬上就到七月一號了,黨的生日。咱們班得辦個紀念活動,不能就這麽悄無聲息地過去了。”他頓了頓,目光在幾人臉上掃過,帶著一絲歉意,“這事吧,按理說應該把金葉子、鄭燚她們幾個主要班委都叫上一起商量。奈何我這身子不爭氣,實在不方便出去找她們,隻能先咱們幾個碰個頭,定下個大概方向,然後再通知她們具體執行了。”
諸葛寧靜向前傾了傾身子,聲音溫和而清晰:“銘哥,關於辦活動,您心裏有什麽初步的想法或者方向嗎?我們也好順著您的思路往下討論。”
陳秋銘微微側過頭,看著天花板上那片因為潮濕而微微泛黃的汙漬,沉吟著說:“我考慮……是不是可以辦一個詩詞朗誦會?主題就定紅色經典。讓同學們自願報名,上台朗誦一些革命詩詞、領袖詩詞什麽的,既能紀念七一,也能陶冶情操,展現一下我們法律係學生的精神風貌和文化底蘊。”
他話音剛落,段雪平就微微蹙起了眉頭。他性格沉穩務實,考慮問題往往從實際可行性出發。他輕輕咳了一聲,聲音不高卻很有分量:“銘哥,這個想法……好是好,但操作起來,恐怕有些難度。”他見陳秋銘投來詢問的目光,便繼續解釋道,“咱們班的情況您也了解,有朗誦特長、敢上台、還能不怯場把詩詞情感表達出來的很少。我印象裏,除了鄭燚確實功底不錯,還有米冠軍多才多藝……除此之外,真想不出還有誰了。到時候萬一沒人報名,或者硬推上去的同學在台上磕磕巴巴、忘詞卡殼,那場麵……反而不好看,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陳秋銘聽了,眉頭也皺了起來,他確實忽略了學生特長和意願這個現實問題。“鄭燚……米冠軍……”他喃喃著這兩個名字,似乎在掂量著僅靠這幾個人能否撐起一場朗誦會。
典晨陽見狀,試圖打個圓場,提出一個折中方案:“銘哥,雪平說的也是實情。不過,要是真想辦,也不是完全沒辦法。咱們可以硬性要求,每個宿舍至少出一個節目,這樣湊一湊,十個宿舍怎麽也能湊出七八個節目了吧?再加上班委,數量上應該夠了。”
他這話剛說完,坐在地板上的林曉安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他扭過頭,臉上帶著誇張的表情看著典晨陽:“我的大班長哎!你快拉倒吧!還每個宿舍出一個?你讓咱們宿舍出誰?出孫有誌啊?”
陳秋銘下意識地接話:“孫有誌……也行啊?我看他挺踏實的。”
“銘哥!您可饒了他吧!也饒了我們的耳朵吧!”林曉安立刻做出一個捂住耳朵的痛苦表情,繪聲繪色地學舌道,“孫有誌那口大舌頭啷嘰的南方普通話,‘四是四,十是十’都說不利索,平時跟他說話都得連蒙帶猜,您讓他上台朗誦詩詞?那不得成了全場最大的笑話啊!到時候台下肯定憋笑憋出內傷!”
他學得惟妙惟肖,連靠在牆邊的李一澤嘴角都幾不可察地抽動了一下。陳秋銘想象了一下那個畫麵,自己也忍不住苦笑起來,無奈地搖了搖頭:“也是……是我想當然了。朗誦這個,確實需要點天賦和基礎,強求不來。那這個方案,pass掉。”
他揉了揉依舊有些隱痛的腹部,換了個思路:“那……唱歌總行了吧?我看你們平時周末,出去一個個嚎得不是挺起勁的嗎?”他說著,故意用了個誇張的貶義詞,臉上卻帶著善意的調侃。
段雪平這次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唱歌這個……確實比朗誦的可操作性強多了。至少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哼幾句,膽子也大些。”
典晨陽眼睛一亮:“銘哥,那唱啥歌都行嗎?流行歌也可以?”他似乎已經在心裏開始盤算自己的歌單了。
他話音剛落,林曉安立刻抓住機會,猛地從地板上竄起來半截,一手假裝握著麥克風,一手誇張地揮舞著,學著典晨陽平時在KTV裏唱那種節奏強勁、帶著社會氣息的“喊麥”歌曲的樣子,扯著嗓子就開始表演:“‘刀!怒斬雪翼雕!山!豪邁衝雲霄!’……是不是這種風格的,班長大人?”他擠眉弄眼,表情浮誇到了極點。
“滾蛋!”典晨陽被他臊得滿臉通紅,抓起手邊的一本舊雜誌就扔了過去,笑罵道。
陳秋銘也被林曉安這活寶樣兒逗得笑了起來,連忙抬手製止:“行了行了,曉安你別鬧。”他收斂笑容,正色道,“當然不能隨便什麽歌都行。我們這是紀念七一的主題團日活動,內容要積極向上,要貼合主題。就唱紅色歌曲,或者那些充滿正能量、主旋律的勵誌歌曲!對!”他越說思路越清晰,猛地一拍床板,定了下來,“這個活動,名字就叫‘紅歌會’!怎麽樣?”
一直靠在窗邊沒怎麽說話的李一澤,這時忽然開口,言簡意賅地吐出了兩個字:“霸氣。”算是投了讚成票。
“好!那就這麽定了!”陳秋銘一錘定音,“就辦紅歌會!要求每個宿舍至少出一個節目,形式不限,獨唱、合唱、小組合都行。然後,班級幹部們集體再出一個節目。這樣算下來,十個宿舍加上班委,起碼有十一個節目了吧?撐起一場晚會足夠了。”
段雪平在心裏默算了一下,提醒道:“銘哥,咱們班一共是十個宿舍。男生四個,女生六個。”
典晨陽補充了一句:“不過,‘三劍客’那個宿舍……估計夠嗆,平時活動都很少參加,這次估計也……”
陳秋銘聽得有些疑惑:“三劍客?”
諸葛寧靜小聲解釋了一下:“就是範思聰、餘銳和柳玉希三個人,她們關係特別好,自成一體,所以大家私下裏叫她們‘三劍客’。”
陳秋銘恍然,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也沒強求:“行吧,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不勉強。九個宿舍加班委,節目也夠了。”
這時,諸葛寧靜又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銘哥,那是不是得選幾個主持人啊?串場、報幕都需要人。”
“對對對!主持人!差點把這個忘了。”陳秋銘拍了拍腦門,“要選形象好、氣質佳、口齒伶俐、臨場不慌的。男生女生各選兩個吧。”
典晨陽立刻推薦:“男生這邊,穀江河可以!他上次主持過係裏的音樂會,效果不錯,有經驗。”
林曉安也積極提議:“女生那邊,苗婉婷行!個子高挑,形象好,跳舞的人形體也好,說話也利索。”
陳秋銘目光轉向窗邊:“一澤,算你一個。”
李一澤似乎愣了一下,抬眼看向陳秋銘,確認道:“我?”
陳秋銘挑眉:“怎麽?有問題?你這外形條件,往台上一站就是焦點。”
李一澤與陳秋銘對視了兩秒,隨即移開目光,恢複了那副懶洋洋的樣子,但語氣卻沒什麽猶豫:“沒有。服從安排。”
“好!”陳秋銘很滿意,“那男生就定穀江河和李一澤。女生還缺一個……”
段雪平沉吟了一下,說:“由冬冬可以。她性格挺穩的,說話也清晰。”
陳秋銘對由冬冬印象不深,但相信段雪平的眼光:“行!那就這麽定了!主持人:苗婉婷、穀江河、由冬冬、李一澤。你們幾個分頭通知下去,讓各宿舍開始報節目,至少一個,多報不限,形式內容必須符合紅歌會主題!”
……
傍晚時分,天色尚未完全暗下來,211宿舍的門又被敲響了。林曉安和諸葛寧靜一起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張寫得密密麻麻的A4紙。
“銘哥!節目單初稿出來了,各個宿舍和班委報上來的,您過目一下!”林曉安語氣興奮地將紙遞到已經能勉強坐起來的陳秋銘手中。
陳秋銘接過來,借著窗外最後的天光,以及桌上台燈的光暈,仔細看了起來:
法律四班紅歌會節目單
主持人:苗婉婷穀江河由冬冬李一澤
開場:奏《國際歌》(集體儀式)
《保衛黃河》——全體班級幹部(合唱)
《我的中國心》——孫樂樂(獨唱)
《精忠報國》——林曉安、諸葛寧靜、孫有誌、靳皓(男生小合唱)
《外婆的澎湖灣》——祁淇(獨唱)
《強軍戰歌》——蔣子軒、韓靜、梁曉青、蘇星晚、時麗雯(小組唱)
《年少的你啊》——苗婉婷(獨唱)
《人民軍隊忠於黨》——典晨陽(獨唱)
《紫荊花盛開》——洪茂(獨唱)
《團結就是力量》——穀江河、博川、邢文槊、楊昊(男生小合唱)
《平凡之路》——段雪平、華清寶、王大成(合唱)
《學習雷鋒好榜樣》——穀江河(獨唱)
《改變自己》——吳語然、莊榮傑(對唱)
《無名之輩》——祁淇、林曉安(對唱)
《我是如此相信》——樸宇(獨唱)
《一路生花》——米冠軍(獨唱)
《夜空中最亮的星》——李一澤、袁友三(合唱)
結尾:《歌唱祖國》——在場全體人員,蔣子軒、樸宇領唱。
陳秋銘的目光一行行掃過,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明顯。節目數量遠超預期,形式也多樣,獨唱、合唱、對唱、小組唱都有,選的歌曲雖然不全是傳統紅歌,但都符合正能量和主旋律的要求,甚至有些歌曲的選擇還透露出學生們細膩的小心思帶著對溫暖的向往。
“很好!非常不錯!”陳秋銘滿意地點點頭,將節目單遞還給諸葛寧靜,“節目很豐富,安排得也很有層次。你們辛苦了。”
林曉安嘿嘿一笑:“大家積極性還挺高的!估計是憋久了想找個機會熱鬧一下。”
陳秋銘看著節目單,心思又活絡起來,他摸著下巴說:“我在想……咱們辦得這麽正式,節目也不錯,要不要……邀請一些領導來看看?也算是展示一下我們班級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麵貌。”
林曉安立刻表示讚同:“可以啊銘哥!讓領導們也看看,咱們四班在您的帶領下,那可是朝氣蓬勃、多才多藝!”
諸葛寧靜考慮得更周全一些,問道:“那……具體邀請哪些領導呢?係裏的江主任和潘主任肯定要請吧?”
“這是自然。”陳秋銘點點頭,腦子裏飛快地轉著,思考著還能請動哪些領導來給班級活動增光添彩,“還可以再想想有沒有其他人選……”
就在這時,他放在枕邊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鈴聲在安靜的宿舍裏顯得格外突兀。陳秋銘拿起來一看,屏幕上跳躍的名字讓他微微一怔——江芸。
他連忙對林曉安和諸葛寧靜做了個噤聲的手勢,清了清嗓子,接通了電話,語氣恭敬:“江主任,您好。”
電話那頭傳來江芸溫和但依舊帶著領導氣場的聲音:“陳老師,聽說你昨天吃東西不太舒服,休息了一天,現在怎麽樣了?”
陳秋銘心裏一暖,連忙回答:“感謝江主任關心!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就是還有點沒力氣,讓您費心了。”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定要注意。”江芸客氣了一句,隨即轉入正題,“是這樣的,陳老師。剛剛學校的胡書記——胡國華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他辦公室打電話過來,說想見一下你。你看看方不方便現在過去他辦公室一趟?”
胡國華書記?陳秋銘心裏咯噔一下,這位可是學校領導班子裏的實權人物,平時極少直接接觸他們這些普通教師。他不敢怠慢,立刻答道:“方便!江主任,我馬上過去!胡書記之前……之前確實提過有機會要見見我,我這就去。”
掛了電話,陳秋銘也顧不上身體那點虛弱感了,立刻從床上翻身下來,對林曉安和諸葛寧靜說:“你們先按計劃準備著,領導邀請的事等我回來再定。胡書記找我,我得馬上過去。”
他迅速打開衣櫃,取出一件熨燙得筆挺的淺藍色襯衫和一條深色西褲,換下了身上的休閑睡衣。又對著鏡子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那頭標誌性的灰白頭發,盡量讓自己看起來精神些。
看著陳秋銘匆匆離去的背影,林曉安和諸葛寧靜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好奇與猜測。胡書記親自召見,這可是大事。
……
南區行政樓,是龍城大學最高也是最威嚴的建築。陳秋銘乘坐電梯直達頂樓,走廊裏鋪著厚厚的地毯,腳步落在上麵悄無聲息。兩側辦公室的門都緊閉著,顯得異常安靜肅穆。他按照指示牌,找到了掛著“副書記辦公室”銘牌的房間,深吸了一口氣,輕輕敲了敲門。
“請進。”裏麵傳來一個沉穩有力的中年男聲。
陳秋銘推門而入。這是一間十分寬敞的辦公室,視野極佳,透過巨大的落地窗可以俯瞰大半個校園。裝修風格簡潔莊重,巨大的紅木辦公桌後,坐著一位看起來五十多歲、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戴著金絲邊眼鏡的中年男子,正是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胡國華。
“胡書記,您好!我是法律係的陳秋銘。”陳秋銘上前幾步,微微躬身,態度不卑不亢。
胡國華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頭,目光銳利地上下打量了陳秋銘一番,臉上露出一絲公式化的笑容,伸手指了指辦公桌對麵的椅子:“陳秋銘老師,坐。”他的聲音不高,卻自帶一種久居上位的威嚴。
待陳秋銘坐下後,胡國華雙手交叉放在桌上,身體微微前傾,開門見山地說道:“陳秋銘老師,我對你是有印象的。”他語速不快,每個字都咬得很清晰,“你曾經在新州市教育局工作過,後來調動到新州市偵查委,在裏麵工作了將近七年時間,然後才通過人才引進,到了我們龍城大學。你看,我記得對不對?”他竟然將陳秋銘的簡曆關鍵節點一字不差地說了出來。
陳秋銘心中一震,臉上難掩驚訝之色,他沒想到胡國華會如此了解他的過去。他連忙欠身回應:“胡書記,您……您居然把我的簡曆都背出來了?我真是……受寵若驚,沒想到您工作這麽繁忙,還會關注我這樣一個普通教師。”
胡國華淡淡一笑,擺了擺手,那笑容裏帶著洞察一切的意味:“當時教師工作處的孫處長去新州考察你之後,回來就跟我詳細匯報過。他說,可是發現了一個難得的人才,尤其是像你這種,有過多年實戰經驗的成型偵查幹部,那可是太難得、太寶貴了。”他頓了頓,目光變得更加深邃,直視著陳秋銘,“你也知道,我們學校紀委,不像地方紀委那樣規模龐大,機構健全。我們下麵攏共就三個科室,人員編製有限,而且基本都是校內老師或者行政人員轉崗過來的,真正科班出身、精通偵查業務的……鳳毛麟角。”
他身體靠回椅背,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遺憾和期待:“所以,我一直就有個想法,想把你這樣的人才,調到我們學校紀委來工作,充實我們的專業力量。你的那份冷靜、敏銳和對紀律規則的深刻理解,正是我們需要的。”說到這裏,他話鋒一轉,露出一絲無奈的表情,“但是呢,似乎你們法律係的江芸主任那邊,很舍不得放你走,幾次溝通,她都表示你是教學和學生管理的骨幹,不肯放手。所以啊,這個事情,就暫時擱置下來了。”
陳秋銘靜靜地聽著,心裏快速消化著這些信息。他之前隱約聽說過學校紀委想調他,但沒想到是胡國華親自關注,而且阻力來自愛才的江主任。他略一思索,謹慎地回答道:“感謝胡書記的賞識和厚愛!我在目前的教學和班主任崗位上,確實也感覺挺充實,能和學生們在一起,看著他們成長,很有成就感。當然,如果學校黨委和紀委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安排,我作為一名黨員,隨時聽候組織調遣,保證完成任務!”
他的回答既表達了安於現狀的滿足,也表明了服從組織安排的覺悟,滴水不漏。
胡國華對他的回答似乎還算滿意,點了點頭:“嗯,有這個態度就好。”他換了個話題,“對了,上次我看過你替校辦撰寫的那份關於校園安全管理的調研報告,思路清晰,分析透徹,建議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我很滿意。所以啊,以後學校層麵,特別是黨委這邊,還有一些重要的文字材料,可能就要多拜托你了。”
“胡書記您太客氣了,這是我應該做的。”陳秋銘立刻表態,“隻要領導信得過,我一定盡力寫好。”
“好!”胡國華臉上露出了更真切一些的笑容,“正好,我最近在構思一篇關於高校基層學生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的調研報告,需要一些一線的、鮮活的情況和案例。你正好是班主任,又帶著班級,對這方麵應該有很多直接的了解和體會。這個任務,如果沒問題的話,就交給你了,怎麽樣?”
“沒問題!”陳秋銘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個任務,這既是信任,也是機會,“我一定深入調研,認真思考,爭取拿出一份有分量、有參考價值的報告!”
“很好。”胡國華讚許地點點頭。
陳秋銘看著時機成熟,便順勢提出了邀請:“胡書記,正好有件事想向您匯報一下。我們法律四班,為了紀念建黨日,準備在這周舉辦一個紅歌會主題團日活動。同學們積極性都很高,準備了不少節目。您看……您到時候能不能百忙之中抽空,賞光去參加一下,指導指導我們的工作?我想,同學們要是知道您能來,一定會非常開心、非常鼓舞的!”他語氣誠懇,帶著期待。
胡國華聞言,頗感興趣地挑了挑眉,笑道:“哦?紅歌會?這個形式好啊!既弘揚了主旋律,又貼近學生生活。我最近也正琢磨著要多參加一些基層的黨團活動,深入了解學生們的思想動態和精神麵貌呢。你們這個活動,可真是一個好機會!行,我記下了,隻要沒有緊急會議衝突,我一定去!”
“太好了!太感謝胡書記了!”陳秋銘心中大喜,連忙起身道謝。有了胡書記這尊“大佛”坐鎮,他們班的紅歌會,想不引起重視都難了。
又簡單交談了幾句,陳秋銘便知趣地告辭離開了。走出行政樓,傍晚的涼風吹拂在他臉上,帶來一絲清爽。雖然身體還有些虛弱,但他的心情卻如同這夏夜的微風,輕鬆而愉悅。不僅解決了紅歌會的領導邀請問題,還在胡書記那裏掛上了號,得到了一份重要的調研任務。他抬頭看了看已然亮起繁星的天幕,感覺前方的路,似乎又清晰、開闊了幾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