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巨人山,英靈殿
字數:4653 加入書籤
這是開拓的時代,也是流血的時代。
趙旭軍橫刀立馬,染血米倉!
徐少兵周旋於西方鞏崍山,幾度喋血垂死!
秦衛東帶頭攻入巫山老林時,被一條森林巨蚺纏上,待馮小俊等人趕上,率眾救下他時,他已是奄奄一息!
趙晨琳在貢嘎遭遇人麵毒蛛,被消魂蝕骨的毒液毀去尊容,劇痛穿心,美人遲暮!
鍾楓於川西大山中以身飼虎,卒於荒野!
趙耀、雷洪於大巴山圍殺狂暴棕熊,趙耀,殘!雷洪,亡!
大渡河畔,濁浪滔天,鄭亦瑤力戰水怪,最終精疲力盡,倩影隕落於滾滾波濤!
蕭立輝,馬革裹屍,卒!
邱啟華,血灑疆場,卒!
方蕾,魂斷異鄉,卒!
........
這一幕幕,一聲聲,皆是悲歌!
真可謂是一寸青山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
然而,烈火鍛真金,血與火的洗禮,生死間的磨煉,催生出新生一代的強者,如雨後春筍,似井噴湧現,光芒萬丈,閃耀川蜀之地:
那個膽小的馮小俊已不再唯唯諾諾,在秦衛東重傷昏迷那段黑暗時期,他肩扛重任,心性與實力皆如春筍破土,急速成長,如今已是能獨鎮一方的年輕高手,氣度沉穩,鋒芒內斂!
穿插於川西綿陽,在九頂山遭遇荒狼群,憑借過人機警與一絲僥幸才得以逃出生天的陳誌恒,在岷江地界設伏、追蹤、獵殺,與荒狼周旋數月,手下亡魂狼影無數,闖出了“荒狼殺手”的赫赫威名!
英姿颯爽的鄧沛兒,巾幗不讓須眉,沿著徐少兵、鍾楓先前用鮮血與生命劈開的西進通道,犁庭掃穴,將古成都境內的殘餘荒獸清剿一空,隨後,她並未停歇,沿著崎嶇險峻的古蜀山道,一路向西,最終與徐少兵匯合於鞏崍山脈四姑娘山。
潛龍在淵,厚積薄發的賀文傑,沿沱江順流而下,清掃瀘州!
大器晚成的馮宏,性格堅毅如山,背靠天險岷江,如一尊鐵塔般拒守在涼山隘口!
古靈精怪,擅長奇謀的柳依丹,如暗夜精靈般遊走於廣安的崇山峻嶺之間,利用地形與智慧,以最小代價殲滅荒獸!
與此同時,後方傳來消息,有人曾在北方目睹趙旭軍的蕭索背影。與趙旭軍一同自華北之地輾轉遷移而來的生死兄弟鄒啟東、白誌勇等人,聞訊立刻沿嘉陵江北上廣元,支援趙旭軍。
.........
無數成長起來的年輕一輩,源源不斷的自川蜀之地,朝著四周輻射,支援四方。
大豐十三年,賀文傑自瀘州南下,與拒守涼山的馮宏成倚角之勢,夏蚩肩頭壓力驟然減輕,持續兩年的高強度浴血奮戰,讓他的武道修為瓶頸鬆動,隱有突破之兆,夏蚩當即決定,返回武閣進修。
大豐十四年,柳依丹憑借其神出鬼沒的身法,成功從廣安穿插滲透到達州腹地,與據守在巫山險境的秦衛東和馮小俊等人勝利匯合。秦衛東因先前與森林巨蚺一戰,傷及根本,體內留下了難以根除的沉屙舊疾,時常咳血,在馮小俊和柳依丹的力勸之下,回返“錫安城”,尋求醫治。
同年,鄒啟東、白誌勇一行人曆經艱辛,終於在米倉山一處隱秘山洞中,找到了形容枯槁,宛如野人般的趙旭軍。此刻的趙旭軍,因修煉的是剛猛無儔的外家橫煉功夫,在長時間不間斷的高強度戰鬥下,生命本源已然嚴重透支,令人心痛不已。
“旭軍哥!跟我們回去吧!你的身體……”鄒啟東聲音哽咽,虎目含淚。
趙旭軍擺了擺手,聲音沙啞卻異常堅定:“北境未平,何以家為?我趙旭軍,尚能戰!”
兩人苦勸無果,趙旭軍固執如牛。鄒啟東與白誌勇對視一眼,無奈之下,心一橫,趁著趙旭軍運功調息的間隙,暗中出手,將其強行製住,用特製繩索捆綁結實。隨後,由白誌勇暫時留守北方,繼續清剿殘獸,鄒啟東則親自押送趙旭軍,星夜兼程,將其送回錫安城,強製休養。
大豐十五年,春風微拂,遊走於岷山地界的陳誌恒,殺盡荒狼,他仰天長嘯,繼續南進,向著鞏崍山脈進發。
在那裏,他意外地碰到了已有身孕,卻依舊獨自堅守此地的徐少兵夫婦。
三年的生死相依,三年的朝夕相處,徐少兵和鄧沛兒情根深種,在那純潔無瑕的四姑娘雪山見證之下,私定終身,許下了一生一世的諾言。
陳誌恒凝視著眼前滿臉風霜,眼角布滿細紋,再無半分昔日少年青澀模樣的徐少兵,心中百感交集,沉聲勸道:“徐少兵,弟妹她……已有身孕,此地凶險,你還是盡快帶她返回錫安城,那裏更安全。”
徐少兵轉頭,望向簡陋帳篷內,鄧沛兒恬靜的睡顏,眉宇間寫滿了憂慮與不舍:“我若走了,此地防線便會出現缺口,高原上那些饑餓的荒獸,便會源源不斷地湧下山,再次闖入川西腹地……”
陳誌恒聞言,猛地一拍自己堅實的胸膛,發出咚咚悶響,斬釘截鐵:“不是還有我陳誌恒在嗎!這裏,交給我!”
“可是……”徐少兵仍有遲疑,他深知高原荒獸的恐怖。
陳誌恒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眼中閃爍著嗜血的光芒,打斷了徐少兵的話:“放心吧!我‘荒狼殺手’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那些畜生,來多少,我殺多少!”
徐少兵深深吸了一口氣,凝視著陳誌恒堅定的眼神,終於重重點頭,向陳誌恒鄭重行了一禮:“那好吧,此地,就拜托你了!陳兄大恩,徐某銘記在心!待沛兒順利生產之後,我徐少兵,必定回來,你……務必等我!”
陳誌恒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催促道:“安心去吧,婆婆媽媽的,這裏有我,萬無一失!”
翌日,天光剛亮。徐少兵小心翼翼地攙扶著鄧沛兒,迎著初升的太陽,踏上了返回錫安城的漫漫長路。
傍晚時分,夕陽如血,殘霞滿天。徐少兵路過一處荒涼山坳,此地,正是鍾楓壯烈犧牲之地。
空氣中,似乎還隱隱回蕩著鍾楓臨終前那帶著無盡期盼與遺憾的聲音:
“少兵……當那盛世來臨,一定要記得回來帶我回去看看啊!”
徐少兵腳步猛然頓住,高大的身軀微微顫抖,他沉默良久,而後緩緩蹲下身,從戰袍下擺撕下一角,用那粗糙的布料,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抔染血的熱土。
“鍾叔……”徐少兵的聲音嘶啞,淚水模糊了雙眼,“我徐少兵,來帶您回家了!您親自來見證這盛世的來臨吧。”
大豐十五年,八月流火。徐少兵一手懷捧著英靈魂土,另一手牽著愛妻鄧沛兒,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錫安城”。
城門下,望著熟悉而又帶著些許陌生的城牆,徐少兵感慨萬千:
“千帆曆盡,歸來已不再少年心!”
歸來後,徐少兵並未立刻享受安寧,他將那抔魂土,鄭重地葬在了巨人山之巔,親手為鍾楓立下了一座衣冠塚,讓英雄的忠魂,得以遠眺這片他用生命守護的土地。
大豐十五年,九月,秋高氣爽。安頓好一切的徐少兵,召集了夏蚩、秦衛東等戰友袍澤,說道:
“戰士血可染江河,但魂需歸故裏!”
他提議,於巨人山山腳下,修建一座“英靈殿”,用以供奉所有為開創這片新天地而犧牲的族人英靈,以供族人祭念。
眾人皆讚許。
大豐十五年,十二月,凜冬已至,年關歲末。於巨人山那巍峨的山腳之下,一座風格古樸、簡約而又透著無盡肅穆莊嚴的“英靈殿”,完工落成。
徐少兵有感,提筆於殿前石碑之上,奮筆疾書,留下兩行血淚交織的題祠:
一寸青山一寸血!
一抔熱土一抔魂!
字字千鈞,力透石背!
也仿佛是冥冥中的約定,就在這同一年的最後幾天,一個清脆的嬰兒啼哭聲,劃破了錫安城的寧靜。
鄧沛兒順利產下一子,母子平安。徐少兵凝視著繈褓中那張酷似自己的小臉,又想起了為救自己而犧牲的鍾楓,虎目含淚,為其取名“徐鍾佑”,以此紀念鍾楓的恩情。
說來也巧,好似約好的一樣,就在“徐鍾佑”出世的第二天,閉關多年的王三豐,破關而出,自武閣之內,緩緩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