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不屈的脊梁,重拾華夏史

字數:4180   加入書籤

A+A-


    大豐十四年,王三豐就已經以自身磁場交互地磁,應合到了巴蜀之地。
    然而,也僅止於此了。他像走到了懸崖邊,前路並非斷絕,卻被無形的壁障阻隔,再也無法踏出下一步。
    不是他的路子走錯了,而是他的體魄無法支撐他繼續交互下去,這具凡胎肉體,已經承載不了更深層次的交融。
    隨著他將自身磁場應合到巴蜀之地,一種令人心悸的變化悄然發生。他能清晰地察覺到,自我意識正在被那磅礴無邊的天地磁場所同化,仿佛一滴水將要匯入大海,自我都在趨化迷失,這種感覺讓他悚然。
    因此,這最近一年光景,他幾乎將所有心神都用在了對抗這種同化上。他小心翼翼地收束、逆轉自身的磁場,阻止自己繼續趨同於天地。
    他明白,應合到巴蜀之地,已是他精神和體魄的極限了。
    他需要另尋他法,繼續提升自己體魄和精神才能繼續前行,否則,便是自我毀滅。
    “看來,是我太過急切了。”王三豐在靜室中睜開眼:“我以為可以憑此法應合中原大地,乃至擴散於天下的野望,有些太想當然了。”
    大豐十五年,寒冬臘月,將近歲末,王三豐出關,走出武閣。
    抬眼望去,不遠處一座嶄新的建築巍然矗立,肅穆莊嚴,正是剛剛落成的“英靈殿”。
    王三豐走去,隻見許多錫安民眾聚集在那裏,神情哀戚,正在為這三年來在與核獸的慘烈戰鬥中犧牲的戰士們豎立牌位,焚香祭奠,空氣中彌漫著悲傷。
    一朝閉關,出關時,昔日生龍活虎的族人,如今已盡化為英靈。
    “華夏兒女啊……”他低聲喟歎,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苦澀:“無論身處何等絕境,總有人不問前程,不計生死,奮不顧身的扛起責任,負重前行!不管什麽苦難,都會有些“高大”的“巨人”站出來,為同胞托起一片天空。”
    “如今的華夏族人,雖已經遺失了曆史,但,銘刻在骨子裏的精神,從未斷絕!”
    “人族的脊梁還在,華夏的意誌還在!”
    “這片大地,還是華夏人的大地!”
    這一刻,王三豐有一種強烈的衝動,他想給這些迷失的同胞們,述說祖輩的榮光!他想為這些無根的浮萍,找回那失落已久的曆史!
    他邁步上前,在肅穆的人群中站定,低沉而有力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帶著安撫人心的力量:
    “族人們,我們是偉大的華夏民族,我們,從不怕任何挑戰!”
    “我們有著5000年的悠久曆史,5000年的歲月中,幾多災劫?幾多苦難?泯滅了多少族群?”
    “隻有我們華夏,從古至今,延續了下來。血脈從未斷絕,文明從未熄滅!”
    “五千年曆史?”人群中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許多人臉上露出茫然和渴望。他們沉浸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此刻卻被王三豐的話語深深吸引。有人忍不住圍攏過來,帶著期盼和一絲卑微。
    一個失去了兒子的老者,聲音沙啞地問:“王師傅,您能……您能給我們講講嗎?講講我們祖輩的曆史嗎?”
    “是啊,我們…我們好像把先輩的榮光,都弄丟了。”一個年輕人哽咽著補充,眼中充滿了對過去的迷惘。
    王三豐環視著眼前這些麵孔,他們是如此的熟悉,卻又如此的陌生。他們是華夏的後裔,卻遺忘了自己的根,他心中充滿了憐惜。
    “是的,我們有5000的曆史,有各朝各代,有千古人傑,有百家諸子.....”
    “自大禹治水,始有祖夏源流.....”
    “有天降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
    “大周八百載,烽火連天,諸侯景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春秋戰國,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幹,誓不休戰.....”
    “秦時明月,諸子百聖。老子紫氣東來三萬裏,一卷道德經古今共尊。孔聖門徒七十二,周遊六國,半部論語可治天下。千古奇人鬼穀子,縱橫捭闔,為百家稱祖。始皇泰山封禪,敢問蒼天可有仙.....”
    “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漢初三傑智慧通天,烏江河畔霸王隕落。.....”
    “武帝雄踞天下,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封狼居胥,飲馬瀚海,千古冠軍,不許人間見白頭.....”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天畫戟所向睥睨,青龍偃月,夜讀春秋,關羽斬華雄.....”
    “當陽橋上,張翼德大吼一聲,震殺曹將,老黃忠定軍山箭射夏侯,長阪坡中,趙子龍七進七出,百萬大軍不能擋.....”
    “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鷹視狼顧,五丈原孔明歸天.....”
    “壯闊山河,盛世大唐。有內外諸夷敢稱兵者,皆斬.....”
    “有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
    .........
    王三豐的聲音時而激昂,時而低沉,時而惋惜,時而讚歎。他仿佛化身為曆史的說書人,將那一幕幕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畫卷,展現在眾人眼前。
    英靈殿前,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聽著,臉上的悲傷漸漸被一種複雜的情緒所取代——震驚、自豪、向往,以及一種血脈深處被觸動的共鳴。仿佛有什麽沉睡已久的東西,正在他們的身體裏緩緩蘇醒。
    “這就是華夏先輩嗎?”
    夏蚩熱血沸騰,恨不得能穿越時空,瞻仰沐浴先輩的榮光:“這就是我們的華夏史嗎?”
    “大夏殷商八百周,春秋戰國大一統。秦漢唐宋元明清,民國共和帝王休。”
    王三豐不由自主的吟唱起前世讀到的一句歌謠,那時的他除了練武,最喜歡的就是看那些曆史書了,每每讀到那些可歌可泣的曆史人物,他都忍不住心情彭拜。
    “十朝十一世,煌煌諸夏史。”
    “道不盡天下英雄,訴不完華夏諸賢。”
    “這片大地,承載著華夏璀璨而厚重的曆史與榮光,凝聚著無數先輩的夢想與希望,秉承的是祖先的榮耀。”
    “這是我們永遠的祖星,永遠的華夏!”
    ........
    “我們的祖星…我們的華夏?”人群中響起一片喃喃自語,那聲音起初還帶著一絲不確定,但很快,就像燎原的星火,變得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堅定。
    “對!這是我們的祖星!我們的華夏!”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緊接著,更多的人跟著呐喊起來,聲音匯聚成一股洪流。
    他們的目光越來越堅定,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量。
    “是的,這是我們的祖星,我們的華夏!”
    “我們一定會將核獸驅除殆盡,收複這萬裏河山!”
    徜徉在族人的呐喊聲中,王三豐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想幫族人重拾起華夏曆史!
    他想幫同胞尋到自己的根!找到民族精神的源泉!
    他將目光投向了東北的陰世:
    “或許,陰世那裏,還存留著一些曆史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