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獻策有功

字數:8038   加入書籤

A+A-


    韓通愣在原地,直到郭宗訓走出營門,徹底消失在視線中,他才恍恍惚惚地從懵比狀態走了出來。
    當初得知陛下帶著六歲的皇子北伐時,他甚至一度覺得陛下實在太寵溺郭宗訓了,任由其胡來!
    後來得知梁王那些被譽為“神童”的具體事跡,比如組建內閣,比如處理棘手政務等等,他的確十分震驚。
    但畢竟沒有親眼見識,他心中多少是存疑的。
    現在第一次與變成“神童”的梁王接觸,他很確定,這個小孩的確不一般。
    倒不是相信他說的那些話,隻是覺得這個小家夥看上去與其他的小孩不同,言談舉止間透著一股莫名的成熟……
    可已故皇後托夢說自己為梁王的腰膽,這件事實在很難讓人相信!
    而且梁王還說讓自己取代趙匡胤成為水路都部署,保證自己能屢建奇功,這更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怎麽可能的事?
    戰場瞬息萬變,後麵會是什麽情況誰都不知道,梁王就算是神童,那也不是神仙啊,怎麽可能未卜先知?
    不過要是能取代趙匡胤還有點意思的……
    想到此,他低頭看向手中的錦囊,剛要打開看,卻又聽到外麵傳來了通報聲:
    “韓將軍,軍議馬上開始,還請速速前往……”
    “好,這就來!”
    韓通又看了看手中還未打開的錦囊與那個精美的腰帶,不由地搖了搖頭,喃喃道:
    “終究是稚子之言,當不得真……”
    說著,便將那兩樣東西塞進懷中,大步走了出去。
    殊不知。
    郭宗訓也早就想到這番粗暴的拉攏很有可能起不到效果!
    但還是那句話,時間太緊了!
    沒記錯的話,曆史上郭榮到達滄州後,隻是稍微停頓便立刻率大軍北上,日夜行軍,完全沒有片刻休息!
    而攻下寧州後,更是抓緊一切時間整頓大治水軍,隨即立刻繼續揮師北上。
    可以想見的是,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老爹郭榮一定會很忙!
    洗澡就別想了,午休就更別談了!
    老爹隻要忙起來,他手底下的大將們肯定也閑不下來!
    自己能再與韓通私下麵談的機會定然少之又少。
    所以隻能利用這次機會,簡單粗暴地拉攏韓通,也可以為韓通爭取更多的準備時間。
    就算韓通不相信自己,他也有辦法獨自說服老爹郭榮!
    郭宗訓很清楚,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很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趙匡胤日後能否發動陳橋兵變的關鍵時期!
    也是自己能否改變命運的關鍵時期!
    因為曆史上,趙匡胤就是通過這次北伐,再次立功,徹底贏得郭榮的信任,以至於郭榮預感自己要病逝後,便讓趙匡胤成為殿前都點檢。
    這也是趙匡胤能陳橋兵變、奪取皇位的關鍵因素!
    而老爹郭榮會不會像曆史上那樣在這段時間生病?
    他到底是怎麽生病的,是真的染上癰疽還是被人下毒?
    點檢作天子的木牌事件又到底是不是真的?
    病龍台的傳聞又到底是不是真的?
    自己又能否徹底改變命運?
    ……
    這所有的疑問,都將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內得到答案!
    想到此,他的神情愈發嚴肅。
    時間終究是太短了!
    盡管從京都大梁到滄州的這十多天,他每日都在思索如何改變命運,並為此做準備、擬方案,可真到了北伐開打的這一天,他還是有些信心不足!
    趙匡胤的人脈的確太強大了!
    老得郭榮對他也實在太信任了!
    而自己就算立住了神童的人設,可終究隻有六歲……
    但很快,他的目光又再次堅定了起來:
    啊呸!
    六歲又如何?
    即便做不到勝天半子,老子也絕不坐以待斃!
    趙大,這次北伐,你休想再像曆史上那樣立功!
    曆史上,你搶走了本該屬於郭宗訓的皇位!
    這一次,本王會想盡一切辦法搶走本該屬於你的功勞……
    中軍大營內。
    張永德、趙匡胤、韓通等一眾大將全都神情肅穆地端坐在兩側的椅子上。
    郭宗訓靜靜地坐在角落,看著一身明光鎧甲的老爹郭榮正在豎立的巨大地圖上指點江山!
    不久後,郭榮做了最後的總結:
    “接下來,我們要抓緊一切時間行軍,盡快趕到乾寧軍,然後一舉拿下寧州!”
    “記住了,此戰是我們北伐的首戰,一定要大獲全勝!”
    “而這次取勝的關鍵便是兩個字——突襲!”
    說到此,郭榮的目光依次掃過那群將領,大聲道:“各位有什麽要補充的嗎?”
    張永德等人紛紛恭敬行禮:“陛下英明!”
    韓通卻不由地愣了愣,竟悄悄瞥向角落裏旁聽的郭宗訓:沒想到梁王說著了,陛下竟然真的要立刻率軍北上乾寧軍,奇襲寧州!
    莫不是陛下早就與梁王說過?
    嗯,應該是如此……
    正想著,趙匡胤突然說道:“陛下,首戰寧州,末將願為先鋒……”
    見狀,郭宗訓挑了挑眉:
    趙大啊趙大,你還真是立功急切啊!
    可這一次你想得太美了!
    這首戰父皇定會親征!
    耶穌來了都攔不住,我說的……
    額……不對,曆史資料說的。
    此次北伐,收複燕雲十六州當然是最重要的目的,但他很清楚,作為帝王,作為老爹郭榮,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立威!
    作為五代時期的帝王,特別是中原政權的帝王,在這個“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的亂世,隻有通過親征立威才能坐穩自己的皇位!
    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漢高祖劉知遠……
    包括後周太祖郭威!
    這些君王哪個不是通過不斷的親征,來豎立自己的威望,穩固自己的皇位?
    當然,這也是因為五代的帝王幾乎都出身武將,親征既是他們鞏固權力的手段,也是應對亂世的必然選擇。
    身為“五代第一明君”的老爹郭榮,又怎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也是為何他會不斷的南鎮北戰……
    所以,以老爹郭榮的個性,首戰他絕對要親自出征的,不然他如何立威?
    趙大啊趙大,你也不想想,如果有可能勸動老爹,我早勸了!
    讓韓通、張永德哪個去代替父皇攻打寧州不行?
    怎麽可能把機會留給你……
    果然!
    郭榮大笑兩聲,睥睨天下般自帶威嚴:“笑話,朕既親征,何須你們打先鋒?”
    “此戰,朕就是先鋒!”
    趙匡胤聞言,也不再爭取,無比恭順地領命。
    郭宗訓再次挑了挑眉:
    碰壁了了吧?
    焉了吧?
    接下來看本王表演……
    “父皇,孩兒有個建議,不知行不行?”
    安靜的中軍打仗,突然響起郭宗訓的聲音。
    所有人都齊刷刷看向他,都知道他是神童不假,但難道這梁王連軍事都懂?
    莫不是他想上戰場?
    開玩笑,他才六歲,就是他想,陛下也不可能同意啊……
    郭榮皺了皺眉,道:“軍事上的事你懂什麽,讓你旁聽已經是特例了,休要胡鬧!”
    郭宗訓故作委屈,道:“爹爹,誰說孩兒不懂!”
    “是,孩兒之前的確不太懂,但這段時間跟著曹彬曹都監也學了不少!”
    “孩兒曾與曹都監私下探討過,曹都監說此戰最好的戰略就是突襲!”
    “因為寧州本屬漢地,而寧州刺史王洪他也有所耳聞,此人乃漢人,未必會盡心效忠遼賊!”
    “隻要大軍能奇襲至寧州城下,王洪定然會懼我大周之威,甚至有可能不費一兵一卒便能讓其開城投降!”
    聞言,中軍大營瞬間爆發出一陣嘈雜的議論聲:
    “開城投降?”
    “這怎麽可能?”
    “這不是開玩笑嗎,寧州雖然以前是漢地,但早已被遼國占據,作為遼國與大周的門戶,必定會讓信得過的官員把守,怎可能輕易投降?”
    “就是,這曹彬簡直異想天開……”
    然而,就在議論之際,兩個人卻都不約而同地皺了皺眉,心中更是都冒出了同一個疑問:
    這話真的是曹彬說的?
    這二人正是大周皇帝郭榮,與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
    郭榮了解曹彬,更了解自己的好大兒,所以震驚之後,他很快就意識到,這番見解肯定就是好大兒郭宗訓自己想出來的!
    畢竟他已經見識過很多次郭宗訓驚為天人的才華!
    他欣慰地看向他的好大兒:
    不錯!
    知道藏鋒,還知道為心腹攬功,看來是真的又長進了……
    而趙匡胤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並不是因為他太了解郭宗訓,而是因為他認真觀察了郭榮的反應,以及認真思考後才有這樣的疑惑:
    如果真是曹彬說的,怎麽可能到現在才說出來?
    梁王之前可是幾乎隨時都與陛下在一起,如果曹彬私下說過這些話,梁王肯定早就告訴陛下了。
    陛下也絕不可能會有如此震驚意外的神情!
    此時,郭榮的聲音再次響起:“有道理,此戰必勝!”
    “所以,你的建議是什麽?”
    郭宗訓正色道:“其實並不是孩兒的建議,是曹都監的建議!”
    “他建議突襲寧州最好做到車駕所過,民間皆不之知!”
    “可以用棉布裹著馬蹄、車輪,盡量減小行軍的動靜,在路線選擇方麵,也盡量不要走人多的路!”
    “輕裝前進,盡可能避免遼賊耳目……”
    話音未落,郭榮突然興奮地大聲說道:“妙!”
    “此計甚妙!”
    “就這麽定了!”
    “眾將聽令!”
    “立刻去按照曹彬的建議準備,一個時辰後,朕要親率騎兵出征!”
    說完,又補充道:“曹彬獻策有功,擢升為皇子行營兵馬都部署,同三品!”
    “若寧州真能不戰而投,待北伐結束再行賞賜……”
    聞言,趙匡胤皺了皺眉:
    梁王果然不簡單!
    唉,當初我要是負責貼身保護梁王該有多好,當時怎麽就不爭取一下呢?
    也不至於現在時刻擔心梁王是不是真的已經知道了結義的事情!
    而與此同時,韓瞪眼也皺了皺眉:
    曹彬真這麽厲害?
    ……
    “啊啾……”
    另一邊,等候在中軍大營外的曹彬突然打了個噴嚏,擦了擦鼻子,隨即看向麵前的三人。
    笑道:“抱歉,各位,在下可能是有點著涼了……”
    三人中間的那人笑了笑,道:“曹都監怕是又要有好事發生了……”
    ——————————————
    說明:
    1、“河北州縣非車駕所過,民間皆不之知”這句話出自《資治通鑒?後周紀五》。
    這句話是對後周世宗柴榮北伐時軍事行動隱蔽性的描述。顯德六年(959年),柴榮親率步騎數萬從滄州啟程,直趨契丹之境,由於采取了突然襲擊的策略,除了皇帝車駕經過的州縣,河北其他地區的百姓都不知道大軍的行動。
    2、皇子行營都監為五品官員,皇子行營都部署為四品,同三品是指享受三品官員的待遇與職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