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睡王駕到

字數:8225   加入書籤

A+A-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麽扛著炸藥包……
    郭宗訓哼著小曲兒,精神抖擻地隨大軍進入涿州城。
    他當然知道老爹郭榮是在幫自己軍中立威,但如果此次幽州拿不下來,那就真的辜負老爹的一片苦心了!
    嗯,父子齊心,其利斷金!
    郭宗訓不再想別的,全身心投入到後續的部署中。
    原本還打算讓韓通去部署,因此特意給了韓通錦囊。
    可不曾想,老爹如今讓自己當三軍統帥,而且在背後給自己撐腰。
    既然如此,那錦囊就當做是送給韓通的紀念品吧!
    所有的部署本都統一手抓……
    進入涿州後,郭宗訓甚至都不曾歇腳,當即帶著人巡查了涿州的城防。
    加固城防、統籌物資、建造攻城器械……
    這些在他腦海裏早已反複打磨無數遍的操作都被推進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緊盯這些部署的進展,靜待那位“睡王”的到來!
    至於幽州最後能不能順利拿下,還是那句話:盡人事、知天命……
    殊不知,他的這些操作卻讓大周皇帝郭榮愈發欣賞:
    若說之前的計策都隻是動動嘴皮子,可現在真到了處理實際事物的時候,這六歲的小家夥竟也表現地如此完美!
    甚至不用自己提醒就能麵麵俱到!
    不隻是郭榮,就連殿前都點檢張永德也再一次刷新了對郭宗訓的認知:
    之前,他隻覺得郭宗訓有著遠超常人的頭腦,但陛下讓郭宗訓以六歲之身統領三軍,他實在有些不看好。
    還是那句話,行軍打仗畢竟不是兒戲,任何疏漏都可能導致無數將士白白犧牲,甚至可能直接影響戰爭結果。
    可現在看來,自己的顧慮簡直就是多餘!
    什麽是神童?
    那就是無所不精……
    一念至此,他突然想起昨晚這個臨時都統單獨約見自己時說的話:
    “姑父,把您留在訓兒身邊一起守涿州,您不會有意見吧?”
    “姑父,不瞞您說,去西北阻擊遼國援軍固然有機會立下奇功,但涿州才是此次計劃的根基所在,隻有您這樣老成沉穩的大將幫訓兒鎮守涿州,訓兒才放心啊!”
    “姑父放心,訓兒可以向您保證,此戰若能成,姑父殿前都點檢的位子將無任何人可以撼動……”
    這些話讓張永德感動不已,殊不知,這兩年因為趙匡胤的起勢,他早已感覺到自己這個位置遲早會易主。
    說不擔心那是假的,可讓自己去為此做些什麽,也實非自己所願!
    如今,小小年紀的郭宗訓不僅一口一個“姑父”,對自己尊敬有加,更是暗中對自己頗為照顧。
    上次納降瀛、莫兩州,若不是這小家夥幫自己出主意,自己怎能被陛下重重賞賜?
    甚至自己都能感覺到,上次過後,不少人都對自己的態度有了微妙的變化。
    這次,既然小家夥如此說了,自己又怎能不盡全力?
    至於趙匡胤那邊……
    嗯,還是一樣,都保持好關係就行了!
    殊不知,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的心理已經與之前有了微妙的變化……
    而與此同時。
    正在向北急行軍的“黑大王”——侍衛司都指揮使李重進,也不約而同地回想著昨夜郭宗訓單獨見他時的場景。
    “之前表叔忙於軍務,訓兒也忙於內政,實在沒多少機會私下拜見表叔,還望表叔見諒!”
    “表叔,訓兒想讓您去西北阻擊遼國援軍,不知您是否願意?”
    “表叔,實不相瞞,此次北伐事關重大,訓兒能信任的也隻有像您這樣的自家人。”
    “敵軍西北路援軍很有可能是遼國皇帝親自率領的,其難度也隻有讓您這樣驍勇的將軍去,訓兒才能放心。”
    “此去路途凶險,表叔一定要保重,即便任務不能完成,也決不能受傷。”
    “訓兒向您保證,若成,您必定是此次北伐的首功,即便不成,訓兒一定親自為您請功!”
    “訓兒知道這些年父皇的重心基本都放在殿前司了,訓兒已經建議父皇,待此次北伐後,便全力整頓侍衛司,傾盡資源將侍衛司打造成我大周最鋒利的尖刀……”
    回想著這些話,李重進突然笑了出來,喃喃道:“臭小子,首功不首功的倒是其次,算你還有良心,還記得我這個表叔……”
    於是,他的目光充滿了期待:
    若真能傾盡資源整頓侍衛司,當真是一件美事……
    想那殿前司的前身不過隻是禦前班直,而那殿前都點檢張永德,明明與自己這個侍衛司都指揮使是同級別的。
    可如今,因為陛下的整頓,與那趙匡胤的異軍突起,侍衛司的風頭早已被殿前司徹底壓住了。
    更他娘可恨的是,在不少人眼裏,他張永德竟然比自己還高半級!
    憑什麽?
    你張永德是先帝的女婿,老子還是先帝的外甥呢!
    誰他娘的還不是皇親國戚?
    論血脈,老子比你張永德還親好嗎……
    當初咱倆一同受先帝所托輔佐陛下,同為輔政大臣,可如今你他娘的憑啥壓老子一頭?
    我是功勞比你少嗎?
    一念至此,他突然再次喃喃道:“好侄兒,你可一定要說到做到……”
    殊不知。
    比起張永德,郭宗訓其實對李重進更有好感。
    因為曆史上李重進在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大宋後,不僅沒有接受趙匡胤的安撫,甚至密謀反宋,消息泄露後,他又直接起兵,最後兵敗,攜全家自*焚於揚州城!
    曆史資料證明,此人對大周、對郭榮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
    隻是,史料記載此人過於剛愎,甚至有可能就是他誣陷張永德謀反。
    郭宗訓實在不確定此人會不會服自己!
    更不確定,如果曆史上郭榮死後,趙匡胤沒有陳橋兵變,那此人會不會也來一場兵變,奪取皇位……
    不然的話,郭宗訓肯定會把他當做心腹。
    不過現在倒是無所謂,畢竟有老爹郭榮沒有像曆史上那樣生病,有老爹在,不擔心他不服自己。
    自己也可以好好拉攏這個“表叔”了。
    而他之所以一直沒有私下拜見李重進,也確實是因為北伐一開始的時候,李重進並沒有隨郭榮一起,而是直到瀛、莫兩州投降後才率軍從淮南一帶趕來。
    而他那個時候又正為避免老爹郭榮像曆史上那樣生病而緊張,既沒有心思,也沒機會私下接觸。
    後來就開始攻打幽州,李重進又被當時的“總指揮”趙匡胤安排出去了。
    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郭宗訓知道李重進與張永德早有矛盾,史書上都記載得清清楚楚,二人一直在暗中較勁……
    話說此時。
    除了大周禁軍的這兩大統領在想著咱們的太子爺郭宗訓,還有一個人對他也是念念不忘!
    “兄長,這太子實在太過分了!”
    “竟然讓你這個殿前都指揮使駐紮固安,還讓你沿水道向東北進發阻擊遼國援軍。”
    “這不擺明了把你排擠在外,讓你撈不到功勞嗎?”
    趙大沒好氣地白了眼自家弟弟:“你懂什麽?”
    “這是我自己爭取的!”
    趙匡義愣了愣:“你自己爭取的?瘋了嗎……”
    趙大現在對趙匡義是越來越沒耐心了,像看白癡一樣瞥了眼趙匡義,甚至都懶得和他說話。
    於是趙匡義隻能悻悻看向趙普,趙普捋捋胡須,微笑道:“若跟隨太子殿下守涿州,明公更撈不到功勞!”
    “單獨行動才是最好的,若真有機會攻下幽州城,明公說不定能拿個先攻的功勞!”
    趙匡義皺了皺眉:“好像是這個道理……”
    此時,趙普來到趙匡義身邊,輕聲問道:
    “明公,您說之前韓通說太子是因您私交的事情針對您,這句話到底是真是假啊?”
    趙匡義也不由地豎起了耳朵。
    趙大緩緩道:“他能讓韓通提前攻下涿州,那就說明這些話就是太子故意讓他告訴我的!”
    聞言,趙普皺了皺眉:“所以,太子這是故意在提醒您,他知道您私交一事?”
    趙大點點頭:“以太子那深不可測的心思,隻怕他不止知道私交的事……”
    趙匡義瞬間瞪大了眼睛:“看吧,我就說過他肯定知道兄長你結義的……”
    話音未落,趙大便喝道:“滾!”
    趙匡義狠狠白了眼趙大:“滾就滾……”
    見狀,趙普歎息道:“那我們就更危險了!”
    趙匡胤深深看向趙普:“你是不是覺得我太優柔寡斷了?”
    趙普搖搖頭:“屬下知道,明公從不是優柔寡斷之人,更不是賭徒,明公目光之長遠,絕不允許賭!”
    趙匡胤臉上露出了感動的目光:“知我者,則平也……”
    五月中旬。
    在經曆了幾次伏擊戰後,遼國的那位“睡王”耶律璟終於率領大部隊來到了幽州。
    幽州的守軍也瞬間暴漲十多萬!
    更是集結了耶律撻烈為首的等一眾遼國大將!
    一時間,幽州的守軍士氣大振,幽州的契丹人更是將久久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然而。
    此時卻有一個人惴惴不安、誠惶誠恐!
    幽州行宮的議事大廳內。
    所有幽州官員全都靜靜地看向站在大廳中央的那道身影,目光複雜,大氣都不敢出。
    此人正是南京留守兼兵馬都總管蕭思溫!
    隻見他低著頭,恭敬地站在原地,衣領已然被汗水浸透。
    因為在他麵前的主位上,坐著的正是遼國皇帝耶律璟!
    “說說吧!”
    “涿州為何會丟?”
    蕭思溫猛地一怔,當即跪倒在地,顫抖地說道:“陛下,臣的確有想過救援幽州,甚至都已經擬好了作戰方案。”
    “可臣再三思量後,還是覺得不能冒險,涿州雖然是幽州門戶,又是重要的糧道樞紐,但幽州可是我大遼南京所在。”
    “萬一周軍有陰謀,故意引我軍出擊,那幽州豈不……”
    正說著,耶律璟突然冷笑一聲:“陰謀?”
    “什麽陰謀?”
    說著到此,他突然猛地站了起來,將一團紙狠狠砸向蕭思溫的臉,暴喝道:
    “你好好看看,這就是你所謂的周軍陰謀……”
    麵對砸來的紙團,蕭思溫本能地想躲,但還是用臉接了下來。
    等他打開一看,卻直接僵在了原地……
    ……………………………………
    說明:
    1、關於李重進:
    李重進(約 919 年-960 年),滄州人,後周太祖郭威的親外甥(母為郭威四姐福慶長公主),五代十國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武將之一。
    李重進出身將門,自幼隨郭威征戰,因身材魁梧、皮膚黝黑,被稱為“黑大王”。郭威稱帝後,他憑借外戚身份與戰功,曆任殿前都指揮使、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等禁軍最高職位,成為後周“開國元勳”級人物。
    郭威臨終前,特意命李重進向養子柴榮行“君臣之禮”,以定名分,此後便一直忠心跟隨柴榮南征北戰。
    顯德六年,在柴榮生病後,認為其長期掌管侍衛親軍,對郭宗訓即位是一個巨大威脅。因此,柴榮雖讓李重進仍擔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但將其晉升為歸德軍節度使兼同平章事,即 “使相”,同時外調為淮南節度使,駐守揚州,使其遠離中央權力核心。
    2、關於李重進反宋:
    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大宋後,李重進計劃與北方的澤潞節度使李筠南北夾擊趙匡胤,派親信翟守珣前往聯絡。然而翟守珣早已被趙匡胤收買,將密信轉交朝廷,並按趙匡胤授意謊稱“李筠不可信”,成功拖延李重進出兵時間。四月,李筠按原定計劃起兵反宋,因孤立無援於六月兵敗自*焚。而李重進因翟守珣的誤導,直至九月才以“誅逆賊趙匡胤,複立郭氏”為口號,在揚州正式起兵。但最終在趙匡胤的親征督戰下兵敗。李重進攜全家自*焚於揚州城,其親信及族人被宋軍處決。
    沒錯,這個李筠就是文中,郭宗訓讓其攻打北漢遼州的李筠。
    3、《續資治通鑒長編》評價其“重進守薛公之下策,昧武侯之遠圖,憑恃長淮,繕修孤壘。無諸葛誕之恩信,士卒離心;有袁本初之強梁,計謀不用。外絕救援,內乏資糧,急攻亦取,緩攻亦馭。”
    《涑水記聞》載其“重進,周太祖之甥也,有膂力,善騎射。世宗時,屢立戰功,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太祖受禪,重進不自安,遂反。然其起兵非為己利,實欲複周室耳。”
    《五代史補》稱“李重進之叛,非其本意,實太祖猜忌逼之。重進素忠周室,及太祖代周,重進以甥舅之親,手握重兵,安得不疑?其反也,乃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