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夜探書房,暗格遭撬

字數:3839   加入書籤

A+A-


    子時的梆子聲剛過,將軍府徹底沉入寂靜。更夫的腳步聲從遠處傳來,又漸漸消失在回廊盡頭,隻留下燈籠的光暈在石板路上緩緩移動。劉芸繡換上一身玄色夜行衣,將匕首藏在袖中,手裏緊緊攥著那把黃銅鑰匙——劉忠給的書房鑰匙,冰涼的金屬觸感讓她紛亂的心緒安定了幾分。
    從她的院子到劉承業的書房,要穿過三道月亮門,繞過兩處侍衛的崗哨。白日裏她已借著散步摸清了路線,甚至算準了侍衛換崗的間隙。此刻她像一道影子,貼著回廊的柱子移動,腳下的軟底鞋踩在青石板上,沒有發出一絲聲響。
    前世在特種部隊訓練的潛行技巧,此刻派上了用場。她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呼吸聲,與風穿過樹葉的沙沙聲融為一體。經過第二道崗哨時,兩個侍衛正靠在柱子上打盹,涎水順著嘴角流下,腰間的佩刀隨著呼吸輕輕晃動。劉芸繡屏住呼吸,從兩人中間的空隙滑過,動作快如狸貓,連燈籠的光都沒驚動。
    劉承業的書房在府中最僻靜的角落,是座獨立的小院,院門上著鎖。劉芸繡用鑰匙打開鎖,推門時特意避開會發出吱呀聲的合頁,悄無聲息地閃身而入。院子裏種著幾株梧桐,樹影婆娑,將月光切割成斑駁的碎片,落在書房的窗紙上。
    書房的門是梨花木做的,厚重而堅固。劉芸繡再次用鑰匙開鎖,轉動鎖芯時,她刻意放慢了速度,隻聽“哢噠”一聲輕響,門開了。一股混合著墨香、舊書和淡淡黴味的氣息撲麵而來,那是屬於劉承業的味道,原主的記憶裏,這味道總與溫暖的午後、父親低沉的教誨聯係在一起。
    她沒有開燈,借著從窗欞透進來的月光,看清了書房的布局。正對著門的是一張寬大的紫檀木書桌,桌上擺著硯台、毛筆和幾本攤開的兵書,仿佛主人隻是暫時離開,隨時會回來繼續批閱。書桌後麵是頂天立地的書架,塞滿了書籍,從《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到各種地方誌、輿圖,琳琅滿目。
    劉芸繡的目光落在書架最上層,那裏整齊地擺放著一套《孫子兵法》,共十三冊,藍布封皮,邊角已有些磨損——正是劉忠說的那套被移動過的兵書。她搬來一張矮凳,踩上去仔細查看,果然在第七冊的書脊上發現了一道新鮮的劃痕,像是被什麽堅硬的東西刮過,邊緣還殘留著木屑。
    她將第七冊《孫子兵法》抽出來,入手比其他幾本沉些。書頁泛黃,上麵有劉承業用朱筆寫的批注,字跡蒼勁有力。她一頁頁翻看,沒有發現異常,直到翻到最後一頁,才注意到封底內側貼著一張薄薄的宣紙,宣紙邊緣有細微的褶皺,像是被人動過。
    劉芸繡小心地揭開宣紙,下麵露出一個指甲蓋大小的圓形凹槽,凹槽裏有個極小的凸起,像是個按鈕。她心中一動,想起劉忠說的“暗格”,用指尖輕輕按了下去。
    隻聽“哢噠”一聲輕響,書架側麵的一塊木板緩緩彈開,露出一個一尺見方的暗格。暗格裏麵空蕩蕩的,積著薄薄一層灰塵,顯然已經很久沒人動過——不對,灰塵分布不均勻,靠近邊緣的地方有明顯的擦拭痕跡,像是被人強行撬開過。
    劉芸繡皺起眉,伸手摸向暗格內側。指尖觸到一處粗糙的地方,她湊近一看,暗格的木框上有幾道深深的刻痕,邊緣還殘留著木屑,顯然是被人用工具強行撬開的。劉承業的暗格設計精巧,必須按動機關才能打開,能撬開它的人,要麽是對機關術極為精通,要麽就是有備而來。
    她蹲下身,借著月光在暗格底部仔細摸索,希望能找到些蛛絲馬跡。指尖忽然觸到一個小小的硬物,她用指甲摳出來一看,是一片金色的流蘇碎片,大約指甲蓋大小,邊緣繡著一個模糊的“懷”字紋樣。
    懷王府的東西!劉芸繡的心跳驟然加速。這碎片的材質、繡工,都與她在將軍府見過的物件不同,反而與那日梁偉腰間係的流蘇相似。看來,撬開暗格的不是別人,正是懷王府的人!
    他們拿走了劉承業藏在暗格裏的鐵盒子!盒子裏到底裝著什麽?是能證明懷王通敵的密信,還是劉承業查到的證據?劉芸繡隻覺得一陣心急,指尖微微顫抖。
    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重新檢查書架。既然懷王府的人能找到暗格,說明他們對劉承業的書房很熟悉,甚至可能知道暗格的存在。是誰泄露了消息?是老夫人?是劉福?還是……劉仲文?
    她的目光掃過書桌,看到桌角放著一個硯台,硯台旁邊壓著幾張廢紙。劉芸繡拿起廢紙,借著月光辨認上麵的字跡,大多是些無關緊要的草稿,隻有一張上麵寫著“落馬坡”三個字,字跡潦草,像是倉促間寫下的。
    落馬坡?她想起王婉君說過,劉承業戰死那天,援軍統領趙奎聲稱在落馬坡遇襲迷路。這兩者之間有什麽聯係嗎?劉芸繡將這三個字記在心裏,小心地將廢紙放回原處。
    她又檢查了書桌的抽屜,裏麵放著一些舊信件、賬本和幾枚印章。其中一本賬本記錄著將軍府的收支,看起來沒什麽異常,但劉芸繡注意到,劉承業出征前一個月,有一筆五十兩銀子的支出,用途欄隻寫著“急用”,沒有明細。
    五十兩銀子不是小數目,劉承業向來清廉,不會無緣無故動用這麽多錢。這筆錢用在了哪裏?與他的死有關嗎?劉芸繡將賬本放回抽屜,心中的疑團越來越多。
    就在這時,院外傳來輕微的腳步聲,腳步聲很輕,卻瞞不過劉芸繡的耳朵——那是有人刻意放輕了腳步,正在靠近書房。
    劉芸繡迅速關掉暗格,將《孫子兵法》放回原處,吹滅剛點燃的油燈,閃身躲到書架後麵。書架與牆壁之間有一道狹窄的縫隙,剛好能容下一個人,從這裏能看到門口的動靜。
    門被輕輕推開,一個黑影閃身進來,手裏拿著一盞小巧的燈籠,光線被他用袖子擋著,隻能照亮腳下的一小塊地方。黑影徑直走向書架,動作熟練地抽出第七冊《孫子兵法》,按動機關,打開了暗格。
    “還是空的……”黑影低聲咒罵了一句,聲音沙啞,卻帶著一絲熟悉。他在暗格裏摸索了半天,又翻查了書架上的書,似乎不甘心什麽都沒找到。
    劉芸繡從縫隙裏仔細觀察他的身形、動作,忽然認出他是誰——劉福!
    果然是他!劉芸繡的眼神瞬間變得冰冷。這個平日裏對老夫人畢恭畢敬的管家,竟然是懷王府的人,還在暗中監視書房,顯然是在找懷王府的人沒找到的東西。
    劉福在書房裏翻找了半個時辰,把書架上的書翻得亂七八糟,又檢查了書桌的抽屜,甚至連地板都敲了敲,最後似乎什麽都沒找到,罵罵咧咧地離開了。
    等劉福的腳步聲徹底消失,劉芸繡才從書架後走出來。她看著被翻亂的書房,心中一片冰涼。懷王府的人如此急切地尋找暗格裏的東西,說明那鐵盒子裏的證據一定非常重要,重要到他們必須趕在她之前找到。
    她重新整理好書架,將暗格恢複原狀,又仔細檢查了一遍,確保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離開書房時,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第一縷晨光透過窗欞照進來,落在書桌上,照亮了空氣中飛舞的塵埃。
    劉芸繡站在書桌前,看著劉承業的硯台,仿佛能看到他伏案疾書的身影。父親,您放心,無論懷王府的人拿走了什麽,無論他們想掩蓋什麽,我都會查出來。您用性命守護的東西,我會替您守護到底。
    她最後看了一眼書房,轉身消失在晨光中。回到自己的院子時,春桃還在熟睡,她換下夜行衣,將那片金色流蘇碎片藏進貼身的錦囊裏,與那絲暗紅色碎屑放在一起。
    這兩樣東西,是目前唯一的線索。它們像兩把鑰匙,雖然還不能打開真相的大門,卻已經讓她看到了門縫裏透出的光。
    劉芸繡坐在窗前,望著漸漸亮起來的天空,眼神堅定。懷王府越是急切,越是說明他們心虛。她有的是耐心,一步一步,總能找到他們的破綻,讓他們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而第一步,就是查清那筆五十兩銀子的去向,還有那個神秘的落馬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