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簪花宴
字數:5356 加入書籤
前日,王家眾人剛梧桐裏小院,確認了王明遠隻是風寒加上磕碰並無大礙,王金寶懸著的心才算是真正落回了肚子裏。
他立刻拉著張伯父商量,兩人合計著得趕緊給村裏和家裏報個平安信。
“張老弟,得勞煩你派個腳程快的,幫忙往清水村捎個信兒!”
王金寶搓著手,黝黑的臉上帶著後怕和慶幸,
“得趕緊告訴在家老二媳婦,讓她別慌!
就說三郎沒事,虛驚一場!
咱們等院試放完榜,看了結果就一起回家!”
張伯父拍著胸脯應下:“金寶老哥放心!這次本就是我的問題!我這就安排最快的人,騎快馬回去!保管把話帶到!”
——————
今天,就在王家眾人沉浸在王明遠考中的喜悅中時。
永樂鎮清水村王家小院,那風塵仆仆的送信人才到。
錢彩鳳正抱著剛滿月不久、小名喚作“豬娃”的兒子,在院子裏踱步哄睡。
小家夥剛吃了奶,正眯著眼打盹盹。
錢氏她娘也來清水村了,在旁邊幫著照看,這會正看著滿地亂跑、追著雞咯咯笑的豬妞。
“王家有人嗎?彩鳳侄女在家嗎?有信!府城來的信!”院門外傳來喊聲。
錢彩鳳心頭一跳,連忙抱著孩子快步迎出去。
送信的是鏢局一個相熟的鏢頭,姓吳,她從小在鏢局長大也認識。
“彩鳳侄女!府城張老板讓我帶的消息!
你家三郎沒事!虛驚一場!王家大哥大嫂他們都好著呢!讓家裏別擔心,等放完榜就回來!”
吳大哥看到來人,嗓門洪亮,一口氣把話喊完。
錢彩鳳聽完,隻覺得胸口那塊壓了好幾天的大石頭,“噗通”一聲落了地,整個人都鬆快下來。
她長長籲了口氣,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老天保佑!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旁邊的小豬妞雖然不太懂具體發生了什麽,但聽到“三叔沒事了”,也跟著高興地拍手跳起來:“三叔沒事啦!三叔沒事啦!”小臉蛋笑得像朵花。
錢母也雙手合十,連聲念著“阿彌陀佛”。
錢彩鳳低頭看著懷裏小小的兒子,小家夥似乎也感受到了母親的輕鬆,小嘴無意識地咧開,露出一個甜甜的、無齒的笑容,像是在附和著家裏的喜訊。
“娘,您看,豬娃也笑了呢!”錢彩鳳心裏暖暖的。
吳大哥又被錢母拉著喝了碗茶水,歇了會,說了幾句閑話才告辭離開。
錢彩鳳抱著孩子站在院門口,望著府城的方向,心裏默默念叨:
三郎,家裏人都等著你中了秀才的好消息呢!
她對王明遠能考中秀才這事,心裏一直篤定得很。
————————
府城這邊,王明遠一家人看完榜,簇擁著新晉的秀才老爺王明遠,一路歡聲笑語地回到了梧桐裏小院。
王明遠剛在堂屋坐下,院門就被敲響了。
來的是個穿著皂青色衙役服色的年輕漢子,腰板挺得筆直,臉上帶著公事公辦的嚴肅,但眼神掃過王明遠時,還是透著一絲對讀書人的客氣。
“王秀才安好。”衙役抱了抱拳,“奉學政大人令,特來知會。今晚戌時,在府衙後園設簪花宴,宴請本屆新晉秀才。請王秀才務必準時赴宴。”
衙役說完,又補充了一句:“學政大人和知府大人都會親臨。”
“簪花宴?”衙役一走,院子裏立刻炸開了鍋。
趙氏一臉茫然又緊張:“啥是簪花宴?吃席嗎?是不是要戴花?三郎頭上還有傷呢……”
王金寶皺著眉頭,努力回憶著:“好像……好像聽誰提過一嘴?是不是考中了秀才都要弄這麽一出?”
王明遠看著家人好奇又緊張的樣子,解釋道:
“爹,娘,大嫂,簪花宴是慣例。
每年院試放榜後,學政大人和知府大人都會設宴款待新晉的秀才們。
一來是嘉勉,二來也是讓同科學子互相認識認識。算是個……嗯,慶功宴吧。”
他頓了頓,想起府學柳教諭課上提過的一些細節,又補充道:
“席間,上官們會勉勵一番,說些‘勤學上進’、‘報效朝廷’之類的話。
若是……若是真有學問人品都極出眾的,運氣好,說不定還能被哪位大人看中,收為門生弟子。”
“收為門生?!”最後這句話,像是一塊燒紅的烙鐵,瞬間燙得全家人跳了起來!
娘親趙氏眼睛“唰”地亮了,聲音都拔高了八度:
“收徒?當官老爺的徒弟?!天爺!那……那三郎你……你可是第三名啊!是不是有希望?!”
她猛地湊到王明遠麵前,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他額頭上那幾個雖然消腫不少、但依舊清晰可見的暗紅色印記和微微凸起的包塊,臉上滿是擔憂和急切:
“哎呀!這可怎麽好!三郎這額頭……這紅印子還沒消透呢!看著多礙眼!這要是……要是上官老爺們講究個儀表堂堂,看著不順眼可咋辦?”
她越說越急,一拍大腿,
“不行!娘這就去街上胭脂鋪子!買點上好的麵脂回來!給你抹抹,遮一遮!保管看不出來!
對了,你病剛好,氣色看著也不好,娘再給你買點上好的胭脂,給你塗上看起來麵色紅潤點!
我家三郎長得俊朗,得打扮的和年畫上的俊朗小娃娃一樣才好看,這樣喜慶,上官肯定喜歡!”
王明遠一聽“麵脂”和“胭脂”,頭皮都麻了,連忙擺手:“娘!使不得!萬萬使不得!”
他哭笑不得,“這簪花宴是正經場合,講究的是學問人品,又不是選美!
哪有塗脂抹粉的道理?而且打扮成年畫娃娃,那才真是要貽笑大方了!
再說了,上官們收徒,看的是才學、品性、潛力,樣貌隻是最末等的東西。
我這傷無礙的,過些日子自然就好了。”
劉氏在一旁也插話道:“三郎說得對!娘,塗脂抹粉那都是大姑娘小媳婦的事!咱三郎是讀書人,不興那個!”
她眼珠一轉,又有了新主意,
“不過……穿得精神點總沒錯吧?
三郎,你這身衣裳都不是新的,要不……嫂子去成衣鋪子買件現成的!
人靠衣裳馬靠鞍嘛!
嫂子昨日就在巷口的成衣鋪子裏瞧見一身玫紅色的成衣,那顏色,真鮮亮!看著我都喜歡!
嫂子這就去給你買回來,穿上後再給你好好的打扮一番,定叫你成為整個簪花宴的焦點!”
王明遠看著大嫂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心裏又是一陣無奈。
大嫂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豔麗的顏色,大哥應該是沒有告訴過她這“玫紅”色長衫的囧事。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這件雖然不是很新、但幹淨整潔的靛靛藍直裰裰,搖頭道:
“大嫂,真不用。這身就挺好,幹淨清爽。再說了,簪花宴重在心意和學問,不在這些虛的。”
他見母親和大嫂臉上還是帶著不甘和擔憂,又放軟了聲音安撫道:
“你們就放心吧。柳教諭在府學都講過規矩,我心裏有數。
再說了,您兒子是憑真本事考上的秀才,又不是靠臉吃飯的。”
王金寶在一旁抽著旱煙,聽著母子幾個的對話,這時才“吧嗒”一聲磕了磕煙鍋子,甕聲甕氣地開口:
“行了!都聽三郎的!他讀書多,懂規矩!你們娘倆別瞎折騰了!淨添亂!”
趙氏和劉氏被當家的這麽一說,互相看了一眼,雖然還是有點不甘心,但終究沒再堅持。
時間在王家人的忐忑和期待中一點點流逝。
日頭西斜,晚霞染紅了半邊天。
王金寶站起身,沉聲道:“老大,老二,你們倆送三郎去府衙!路上機靈點,照看好你們弟弟!”
“哎!”王大牛和王二牛齊聲應道,聲音洪亮。
暮色漸濃,華燈初上。
府衙那巍峨的輪廓在夜色中漸漸清晰,門口懸掛的大紅燈籠散發著溫暖的光暈。
衙門口已經停了不少車馬轎子,穿著各色綢緞長衫的新晉秀才們,在家人或仆役的陪同下,正陸陸續續地往裏走。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混合著興奮、緊張和矜持的特殊氣氛。
王明遠安頓好大哥和二哥,讓他們在門口找個吃飯的小攤等他。
他便整了整衣襟,邁步朝著那燈火通明的府衙大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