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崔知府的目標

字數:3250   加入書籤

A+A-


    長安府,距離那場地動山搖的“地龍翻身”,已經過去了小半個月。
    府城裏,雖然有些倒塌的房屋廢墟還沒來得及完全清理幹淨,但那股子末日般的恐慌和混亂,已經像退潮一樣,漸漸平息了下去。
    街上的人也多了起來,雖然大多行色匆匆,但也井然有序。
    粥棚前排著長隊,衙役們拿著名冊,挨個核對,按著登記憑條上的信息發放稀粥和雜糧餅子,秩序井然,沒人敢插隊,也沒人敢哄搶。
    穿著皂衣的衙役小隊,三人一組,五人一隊,在各處安置點巡邏,眼神警惕地掃視著人群,偶爾低聲嗬斥一聲,維持著基本的秩序。
    穿著一身特製白色長袍的郎中,帶著藥童,在臨時搭起的“疾疫觀察棚”裏忙碌,給那些咳嗽、發熱的人診脈開方,嚴重的立刻被帶到遠處單獨隔開的棚子裏。
    那些棚子還用紅漆塗上了大大的“+”,這是王明遠要求的,說這樣醒目。
    倒塌的房屋廢墟旁,有官府征召的民夫在清理,他們拿著簡陋的工具,喊著號子,汗流浹背,每清理出一片空地,旁邊就有人遞上一塊憑證,結束後可憑此牌去額外領一小塊餅子——這是崔知府定下的“以工代賑”。
    王明遠跟在師父崔知府身後,看著眼前這一切,心頭那塊沉甸甸的大石頭,終於稍稍鬆動了一些。
    那份由他提出框架、師父崔知府結合府情完善並強力推行的《救災策》,就像一副猛藥。
    雖然過程艱難,甚至伴隨著一些看不見的博弈和妥協,但效果是實實在在的。
    長安府城,這個一度瀕臨崩潰的龐然大物,在師父的鐵腕和這套務實的策略下,硬生生挺了過來,開始艱難地恢複著元氣。
    那份凝聚了師徒二人心血的《救災策》,也早已作為“長安府救災經驗”的核心部分,被崔知府整理成冊,快馬加鞭報送給了上級巡撫,甚至據說已經直達天聽。
    “仲默,”走在前麵的崔知府忽然停下腳步,聲音帶著濃重的疲憊,卻異常清晰,“下午申時初刻,巡撫和三邊總督大人一行人就會到府城。”
    王明遠心頭一跳,連忙應道:“是,師父。”
    他抬眼看向師父的背影,不過小半個月,師父的變化簡直天翻地覆。
    原本富態圓潤的身形,像是被抽走了一半的肥肉,官袍穿在身上空蕩蕩的,臉頰深深凹陷下去。
    眼窩底下是濃得化不開的青黑,嘴唇幹裂起皮,臉色蠟黃,整個人透著一股子心若枯槁的憔悴。
    這副模樣,任誰看了都得說一句“鞠躬盡瘁”。
    走到沒人處,崔知府轉過身,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看向王明遠,裏麵沒了平日的溫和笑意,隻剩下一種近乎燃燒的銳利和一絲……難以言喻的興奮?
    “為師收到確切消息,”崔知府的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種推心置腹的意味,
    “巡撫和三邊總督大人此行,一是巡查災情,二是要親眼看看咱們長安府這套‘救災新法’的成效,準備在整個秦陝行省受災州縣推廣!而且總督大人親臨,更是非同小可!這是天大的機遇!”
    他頓了頓,目光灼灼地盯著王明遠:“為師在知府這個位置上,已經熬夠了資曆。這幾年,該做的政績,該打點的關節,為師都沒落下。上頭……也透了些風聲給我。”
    王明遠屏住呼吸,他知道師父能量不小,消息靈通,但沒想到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崔知府嘴角扯出一個極其微小的弧度,帶著一絲誌在必得:
    “秦陝行省按察使司,有位老大人……年紀到了,馬上就要榮休,這個位置,盯著的人不少。
    但這次救災,咱們長安府是標杆!是頭功!
    隻要在巡撫和總督麵前把這場‘戲’唱好了,讓他們親眼看到咱們的‘功勞’和‘苦勞’,這按察使的位置……
    為師未必不能爭上一爭!這破格擢升,也並非全無可能!”
    按察使!主管一省刑名、監察的三品大員!
    王明遠心頭劇震,他雖知師父誌向高遠,卻也沒料到這次的目標是此位置,竟要爭那破格擢升!
    更沒想到師父竟如此直白地將這關乎前程的謀劃告知於他,這份信任,沉甸甸的。
    “師父深謀遠慮,學生佩服!”王明遠真心實意地說道。
    崔知府擺擺手,臉上那點興奮迅速被凝重取代:
    “深謀遠慮是虛的,眼下這場‘硬仗’才是實的!咱們這小半月,是實打實拚了命,流了汗,做了事的!
    可光埋頭做事不行,上官日理萬機,未必能事事看在眼裏。
    咱們得讓他們‘看見’!得讓他們‘記住’!看見咱們的付出,記住咱們的功勞!”
    他用力拍了拍王明遠的肩膀,力道不大,卻帶著千鈞重擔:
    “明遠,你記住,為官之道,既要能低頭拉車,更要學會抬頭看路!尤其是在這種關鍵時刻!
    接下來的半天,咱們師徒倆,得把‘拉車’的辛苦,‘看路’的本事,都亮給巡撫和總督大人瞧瞧!”
    王明遠看著師父那張憔悴得幾乎脫了形的臉,再看看他眼中燃燒的鬥誌,心中瞬間明悟。
    師父所謂的“抬頭看路”,就是要在這最後關頭,用最直觀、最震撼的方式,將他們的“苦勞”和“功勞”一並呈現在上官麵前!
    “學生明白!”王明遠重重點頭。
    “好!”崔知府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你隨我來。”
    兩人沒有回府衙,而是直接去了安置點附近一處臨時征用的民房,這裏是崔知府這段時間處理公務兼歇腳的地方,簡陋得隻有一張板床和一張破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