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經營管理課

字數:3374   加入書籤

A+A-


    日子一晃,便如指尖流沙,悄無聲息地滑過去一月有餘。
    王明遠的生活也回到了原本的節奏,隻是地點從嶽麓書院換到了長安書院。
    每日清晨,他依舊是天蒙蒙亮便起身,洗漱用過早飯後,便拎著那隻沉甸甸的書箱,步行前往離家不遠處的長安書院。
    行走在長安書院中,往來學子雖大多麵容樸實,不如南方士子精致,但眉宇間自帶一股秦陝子弟的沉穩踏實勁兒。
    書院也有一些年歲和他一般大的學子,不過大多都還在秀才班,努力考取舉人功名。
    舉人和他年紀一般大的基本沒有,而且因為他是走讀,也不用再住齋舍,不用和之前一樣去學舍上課,所以也很難再認識像之前的李昭一般,相處好幾年的同窗了。
    每日一來,他便徑直紮進藏書樓。
    他尤其留意《春秋》相關的注疏和論著,北方學子選《春秋》為本經者甚眾,書院山長、名儒每月定期的講經答疑,也多是圍繞《春秋》微言大義展開。
    王明遠次次不落,凝神靜聽,與南方不同的解讀視角和側重,常能給他新的啟發。
    他發現自己之前的一些見解,在北方學者看來或許失之空泛,需得結合更具體的史實和依據方能立得住腳。
    這讓他愈發沉下心來,埋首故紙堆中,如饑似渴地汲取著養分。
    除了書院苦讀,每隔三五日,他也會去拜見柳教諭,或是尋機去師父崔巡撫府上請教。
    崔巡撫公務雖然繁忙,但對這個弟子依舊關愛有加,抽空見他時,總會問及學業進展,對時政的看法,點撥幾句,往往切中要害,讓王明遠有茅塞頓開之感。
    師徒二人對坐書房,一壺清茶,幾卷書冊,窗外是長安城的暮色四合,時光靜好得讓人幾乎要忘卻外界的紛擾。
    有時,夜深人靜,王明遠獨坐書齋,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也會生出幾分貪戀。
    若一輩子能如此,家人安康,摯友在側,師長關懷,自己隻需安心讀書,探討學問,不必理會外間的風雨傾軋,該有多好?
    然而,這念頭往往隻是一閃而過。
    他想起柳教諭和周老太傅那沉甸甸的期許,想起二哥王二牛在邊關軍中,近來家書中提及邊境氣氛日漸緊張,小摩擦不斷……這些都像無形的鞭子抽打著他,提醒他肩上的責任。
    溫柔鄉雖是港灣,卻非久居之地。
    男兒誌在四方,唯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真正為家人、為心中所想撐起一片天地。
    與此同時,王家新宅裏,另一股熱火朝天的氣氛,正圍繞著即將開張的“好再來酒樓”洶湧澎湃。
    王明遠起初是真有點擔心,虎妞雖有熱情,張文濤有財力,狗娃有手藝,但這三人湊一起,怎麽看都像是“玩票”性質大於實幹。
    開酒樓可不是過家家,裏裏外外,采買、廚務、招待、賬目,千頭萬緒,稍有差池,賠錢還是小事,傷了和氣就麻煩了。
    於是,每日他從書院回來,晚飯後,便成了固定的“經營管理課”時間。
    課堂就設在家中的堂屋,學生是虎妞、張文濤,以及死活要擠進來旁聽的狗娃。
    用王明遠的話說,真是放一隻羊是放,放三隻羊也是放。
    他也不講什麽高深理論,就憑著前世記憶裏那些耳濡目染以及刷到的那些視頻講的餐飲門道,結合眼下實際,掰開揉碎了講給她們聽。不過他隻是告知於他們,自己讀過的藏書中偶有提及,或是偶然所想到的。
    “首先,這菜品要亮眼,但更得讓人放心。”王明遠一條條的說著,“咱們可以搞個明廚亮灶,就是把廚房弄得幹幹淨淨,亮亮堂堂的,至少靠近大廳的那部分,讓客人一眼就能看到裏麵是怎麽洗菜、切菜、炒菜的。
    再掛上醒目的標語,比如當日鮮肉,絕不隔夜。”
    虎妞眼睛一亮:“這個好!咱家做飯本來就幹淨,讓人看著更踏實!”
    狗娃拍胸脯保證:“三叔放心!灶上的事交給我!保證收拾得鋥亮,蒼蠅站上去都打滑!”
    張文濤連連點頭:“對!顯得咱們實在!我這幾日就去找工匠改造下!”
    王明遠又道:“光有吃的還不行,得讓人願意來,來了願意多花錢,花了還願意下次再來。這叫‘營銷’。”
    他頓了頓,盡量用他們能聽懂的話解釋,“比如,開業頭三天,可以搞個‘買一送一’,就是點一份招牌辣鹵,送一碗小菜或者豆幹。或者,吃夠一定的錢數,就送一張‘優惠券’,下次來能抵點錢用。”
    “優惠券?”張文濤撓頭。
    “就是一張小紙片,上麵寫明下次來吃飯,可以少付幾文錢。”王明遠比劃著,“而且上麵還有時間限製,讓人舍不得扔,總想著盡快再來吃飯用掉。”
    張文濤一拍大腿:“這主意絕了!”
    王明遠笑笑,繼續道:“還有,客人吃飯,‘翻台率’很重要,這影響咱們賺不賺錢!”
    “翻台率?”虎妞好奇。
    “就是一張桌子,一天能接待幾撥客人。要想辦法讓客人吃得舒服,但又不會一坐就是半天。比如,菜品出得要快,尤其是大廳的麵食、辣鹵。客人吃完,夥計要眼疾手快,趕緊收拾幹淨,迎接下一波。”
    王明遠甚至把前世快餐店那套流水線作業的理念也簡單說了說,洗菜、切菜、炒菜、上菜的人各司其職,分工配合提高效率。
    他還提到可以弄個“每日特價菜”,寫在木牌子上掛在門口,吸引客人。
    又建議張文濤可以考慮弄些小巧的、印著酒樓名字的茶具或者綢布手帕,作為小禮品送給消費高的客人,讓人能記著“好再來”這個名字。
    三人聽得兩眼放光,如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王明遠看著他們那股興奮勁兒,心裏那點擔憂倒也去了大半。
    菜式方麵,底氣主要來自狗娃帶來的那些寶貝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