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抵達嵩陽書院
字數:3116 加入書籤
隨著行程越靠近這中原腹地的省城,災情的痕跡終於是慢慢變淡,王明遠掀開布簾一角,看著外麵逐漸增多的人流和略顯規整的田壟,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是稍稍落下了一些。
王大牛坐在車轅上,扭過頭看向王明遠,臉上雖是顯而易見的疲憊,但眼神裏也透出幾分輕鬆。
這一路護衛,他的精神始終緊繃,尤其是經過災情嚴重那段,夜裏幾乎不敢深睡,生怕有什麽閃失。
又過了幾日,馬車最終停在了嵩山南麓,峻極峰下。
三人下車,抬眼望去,一片古樸莊重的建築群坐北朝南,被東、北、西三麵的山巒靜靜環抱著。
此時已是下午,陽光給這片建築的灰瓦白牆鍍上了一層暖色,院牆內古柏蒼勁的枝丫探出頭來,透著歲月的沉澱感。
高大的門樓之上,“嵩陽書院”四個鎏金大字鐵畫銀鉤,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自有一番不容小覷的威嚴。
車輛停穩後,王明遠率先下車,整了整因長途跋涉而略顯褶皺的青色長衫,大哥王大牛和狗娃也緊隨其後,三人一起邁步走向書院正門。
而那幾把惹眼的樸刀和殺豬刀,則被小心藏在了車廂角落,王大牛再三檢查了遮擋的布幔,生怕露了點寒光,讓人誤以為是來砸場子的。
王明遠走到門房處,遞上早已準備好的名帖和周老太傅的親筆書信,言明來意。
門房是個精幹的中年,掃了眼名帖,又仔細驗看了信箋上的火漆印,態度立刻恭敬起來,說了聲“王相公稍候”,便小跑著進去通報。
不多時,一位身著藏藍色直裰、麵帶和氣笑容的中年人便快步迎了出來。
他遠遠便拱手笑道:“可是長安府的王明遠王相公?久仰久仰!在下姓劉,忝為書院執事,專司接待安排諸位遊學士子。關於王相公的遊學之事山長早有交代,讓我定要妥善安置王相公。”
王明遠連忙還禮:“劉管事客氣了,明遠冒昧前來叨擾,已是惶恐,一切但憑書院安排。”
劉管事笑容更盛,側身引路:“王相公請,二位也請隨我來。咱們邊走邊看,容我先為相公略作介紹。”
他目光掃過王明遠身後如同兩尊鐵塔般的王大牛和狗娃,尤其是王大牛那即便刻意收斂也難掩的精悍之氣,眼角幾不可查地跳了一下,但臉上的笑容卻絲毫未減。
踏入書院大門,一股清幽古樸的書卷氣便撲麵而來。腳下是平整的青石板路,兩旁古柏參天,枝葉虯勁,灑下大片蔭涼。
劉管事一邊走,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起來。
嵩陽書院規製嚴謹,主要建築沿中軸線分布,先是供奉孔聖的先聖殿,然後是授課的講堂,祭祀儒家道統的道統祠,以及珍藏典籍的藏書樓。軸線兩側,則是程朱祠、麗澤堂、博約齋、碑廊等硬山式建築的配房,錯落有致。
“王相公如今是舉人功名,按書院規矩,無需再與秀才們擠那幾人一間的齋舍了。而且舉人學子數量少,且學問已到一定程度,更多是靠自家鑽研與同窗切磋,有時還需指點低階學子,故而書院會為各位安排獨居的小院,也方便些。”
王明遠點頭稱是,這規矩與其他書院相仿。
他在長安書院時,也曾去幾位舉人同窗的獨院中探討學問,確實清靜方便許多。
說話間,劉管事已領著三人穿過幾重院落,來到一處相對獨立的房舍前。
這小院環境頗為幽靜,推開虛掩的木門,裏麵竟有三間寬敞的廂房,還附帶一個小巧精致的書房,窗明幾淨,一應用具雖不奢華,卻也齊全整潔。
最讓狗娃和王大牛喜出望外的是,劉管事接著說道:“王相公的這兩位家人,可隨相公一同在此院居住,不必另尋他處。書院食肆也對相公及家人開放,一日三餐,皆可前往用飯,費用皆由書院承擔,算是本院一點心意。”
“免費?!”狗娃和王大牛幾乎同時失聲,兩雙眼睛瞬間瞪得溜圓,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難以置信的狂喜光芒。
狗娃下意識地咽了口唾沫,有些結巴地看向劉管事:“管事大叔,您、您是說……我們倆也能去吃?吃……吃多少都行?”
王大牛更是黑臉泛紅,搓著一雙大手,吭哧吭哧地補充:“這……這咋好意思?我們……我們飯量可不小,怕是……怕是……”
他“怕是”了半天,也沒好意思說下去,總覺得他們父子倆的飯量,可能會把這看似清貴的書院給吃垮。
劉管事顯然還沒領教過王家人的“實力”,隻當是尋常客氣,渾不在意地擺擺手,笑容可掬:
“無妨無妨!咱們嵩陽書院這點米糧還是供得起的。而且王相公還是周老太傅高足,更是書院的貴客,二位既是王相公家人,萬萬不可見外,定要放開了吃,吃飽才好!”
王明遠心中頓時了然,原來這一路來的特殊禮遇,這獨門小院的安排,家人同住並免費就餐的便利,根源都在這兒——周老太傅弟子這塊金字招牌。
若無這層身份,即便他是解元,恐怕也難有這般待遇。
他依稀記得在嶽麓和長安書院時,那些舉人們也未必能有帶獨立院落、家屬同吃同住的規格,最多就是個獨立的小院子,也沒有這個院子這般大。
“有勞劉管事悉心安排,明遠感激不盡。”王明遠再次鄭重道謝。
劉管事連稱分內之事,又交代了些書院日常作息、講學時間、齋舍管理等瑣碎事項,便笑著告辭,留他三人自行收拾。
院門一關,狗娃第一個蹦起來,繞著院子跑了一圈,興奮地壓低聲音對王大牛說:“爹!聽見沒?免費管飽!這書院可真是……太講究了!”
王大牛也咧開大嘴,重重點頭,眼中閃爍著樸實而熱烈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