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我們,還能教這些妖孽什麽?
字數:4331 加入書籤
龍河大學這場被學生們私下裏稱作“滅絕人性”的晉級大考,其卷起的風暴,並未隨著最後一名學生交卷而平息。
恰恰相反,一場真正的、無聲的颶風,正在醞釀。
當喧囂的考場歸於沉寂,哀嚎與拷問都已遠去,更加凝重、也更加緊張的氣氛,開始在各個學院的教授辦公室裏,無聲地蔓延。
閱卷工作,悄然展開。
在正式開始前,校長何宇,親自召集了所有參與閱卷的老師。
會議室裏,氣氛肅殺。
何宇沒有長篇大論,隻為這次大考,定下了一個冰冷到堪稱殘酷的基調。
“寧缺毋濫。”
他站在所有人的麵前,聲音平直得沒有一絲波瀾,像是一條被精密儀器拉直的金屬線,冰冷,堅硬,不帶任何可供轉圜的彈性。
“我預估,最終能夠達到‘S’級評價,順利晉級的學生,可能,不會超過總人數的一半。”
這句話,讓會議室裏響起了一片極力壓抑的、倒抽冷氣的聲音。
在場的許多年輕老師,臉色瞬間就變了。
一半?
這意味著將有數千名學生,麵臨重修的命運!
何宇的目光掃過全場,將每一張臉上那錯愕、不解、甚至隱隱帶著抵觸的表情盡收眼底,但他沒有絲毫動搖。
“我希望各位老師,嚴格按照我們共同製定的最高標準來評分。”
“龍河大學的二年級,不需要‘差不多’先生,也不需要‘還行’小姐。”
會議結束時,許多老師的後背,已經滲出了一層冷汗。
何宇校長那不到一半的預估,已經讓他們感到心驚肉跳。
然而,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現實,遠比最壞的預估,還要冰冷,還要……不近人情。
三天後。
閱卷工作結束,最終的統計結果,被匯總到了教務處的中央數據庫。
全校所有老師的個人終端,在同一時間,收到了一封來自教務處的加密郵件。
當他們懷著忐忑的心情,點開那份匯總報告時,整個龍河大學,所有教授辦公室,都在這一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屏幕上,那組冰冷的數字,帶著一種審判般的、令人窒息的壓迫感,灼燒著每一個人的瞳孔。
【龍河大學2025屆大一學年“晉級大考”最終結果】:
【全校參考學生總數:12,450人】
【最終評級“S”級(準予晉級)人數:4,357人】
【最終晉級率:35%!】
35%!
不是何宇校長預估的“不到一半”,而是,僅僅,隻有三分之一!
這意味著,有超過八千名學生,八千名在外界看來,已經是“天之驕子”中的“天之驕子”,將不得不在下個學期,無比羞愧地,重新回到大一的課堂,與下一屆的新生們一起,修讀那些他們本以為已經掌握的核心課程!
這個結果,殘酷得讓許多一向以愛護學生著稱的老教授,都下意識地閉上了眼睛,胸口一陣發悶,感到了一絲強烈的不忍。
這打擊太大了。
但,這還不是全部。
真正讓這些站在人類知識前沿的學者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從靈魂深處升騰而起的恐懼的,並非這個數字。
而是在批改那些,為數不多的、被最終評為“S”級的“神仙”試卷時,所感受到的那種,近乎於羞辱的、智商上的……
降維打擊!
物理學院的辦公室裏。
頭發花白,在國內高能物理學界被尊為泰山北鬥的李元忠院士,正死死地盯著麵前全息屏幕上的一份答卷。
試卷的題目是:“論‘天網’係統在宏觀生物學領域的應用與優化方案”。
而這份S級答卷給出的答案,卻是一套聞所未聞的,關於“利用量子糾纏效應優化人體大腦神經元信號傳導網絡”的全新算法模型。
李院士眉頭擰成了一個死結,他已經盯著這套模型,苦思冥想了超過半個小時。
他窮盡了自己畢生所學,卻發現自己對這份答卷的理解,竟然推進得無比艱難。
最終,這位德高望重的資深院士,臉頰微微發燙,帶著幾分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汗顏,打開了自己的個人終端。
他深吸一口氣,在搜索欄裏,有些生澀地,敲下了一行,他自己都感到無比陌生的關鍵詞——“前沿腦科學”、“神經元信號傳導”、“跨頻段生物電信號模擬”……
他,一個物理學院士,竟然需要臨時去查閱生物和醫學領域最前沿的學術論文,才能勉強看懂自己學生的考卷!
醫學院。
國內神經外科領域公認的第一刀,“神之手”陳啟明教授,在看到一份答卷時,椅子與地麵摩擦,發出一聲刺耳的尖嘯。
他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那份答卷,探討的是“利用生物電磁場原理對帕金森症進行非侵入式腦深部電刺激”的改良方案。
而那名學生,在答卷的最後,用一種極其大膽、甚至可以說是狂妄的筆觸,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改進方向——“跨頻段信號對衝”。
陳啟明在自己寬大的辦公室裏,激動地來回踱步,眼鏡下的雙眼,爆發出駭人的精光,嘴裏,在不停地,用隻有自己能聽見的聲音喃喃自語。
“天才……一個真正的天才……”
“這個思路……這個‘跨頻段信號對衝’的設想……它能完美解決現有DBS技術電場彌散和副作用的根本難題……”
“我怎麽就沒想到?!”
“我研究了一輩子腦深部電刺激,我怎麽就從來沒有往這個方向想過?!”
……
這樣的一幕幕,在計算機學院,在材料學院,在經濟學院……在每一個閱卷的辦公室裏,都在不斷地上演著。
許多教授,甚至包括那些在各自專業領域,已經站到了人類知識金字塔最頂端的國寶級院士,都羞愧地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知識壁壘,在這些年輕得過分的學生麵前,脆弱得不堪一擊。
他們麵對試卷上那些充滿了奇思妙想、粗暴地跨越了學科邊界的難題時,竟然,也感到束手無策。
甚至,需要臨時去翻閱自己專業之外的資料,才能勉強地,給出一個,看起來還算“標準”的答案!
這份,令人感到既驕傲,又無比恐慌的清醒認知,讓所有龍河大學的老師們,都產生了一股,極其強烈的危機感。
這不是教學。
這更像是一場,來自未來的、針對現在的、單方麵的知識碾壓。
這些孩子們……
他們,正在以一種,近乎於“非人”的、指數級的恐怖速度,瘋狂地成長著……
我們……
我們這些所謂的“老師”……
恐怕,很快,就不配,再教這些妖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