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諾獎得主的“死亡判決書”
字數:4421 加入書籤
在經曆了那場足以徹底顛覆他數十年學術認知的“即興討論”所帶來的巨大震撼之後。
沃森教授和他那支來自哈佛的代表團,終於徹底收起了所有源自世界第一學府的傲慢。
他們此刻的心態極為複雜。
那是一種混雜著敬畏、好奇,甚至帶著一絲朝聖般虔誠的情緒。
在這種情緒的驅使下,他們接受了何宇校長的邀請,即將體驗那傳說中的、被外界無數富豪用億萬美金都求之不得的“細胞活力”深度體檢。
這不僅僅是一次體檢。
對於沃森而言,這是對龍河大學那深不可測的技術實力的一次終極驗證。
半小時後。
沃森教授獨自坐在一間充滿了未來科技感的專屬休息室裏。
房間的牆壁是一種溫潤的乳白色材質,會根據室內的光線和人的心率,進行著肉眼難以察覺的、極其細微的色溫與亮度調整。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植物萃取物的淡淡清香,混雜著設備運行的、幾乎無法被人類聽覺捕捉到的低頻嗡鳴,共同構建出一種極致的寧靜與舒適。
一麵牆壁的麵板無聲地滑開,一個懸浮的金屬托盤緩緩延伸至他麵前。
托盤之上,靜靜地躺著一份剛剛打印出來的體檢報告。
報告的紙張觸感奇特,並非普通的紙,而是一種溫熱的、帶著一絲生物質感的複合材料。
沃森教授伸出手。
他用這隻手,解剖過無數精密的生物樣本。
他用這隻手,繪製過決定生命奧秘的雙螺旋結構草圖。
他用這隻手,握住過象征著科學界最高榮譽的諾貝爾獎章。
這是一隻屬於學術泰鬥的手,一隻見慣了無數生老病死、早已穩如磐石的手。
然而,就在他的指尖觸碰到那份報告的瞬間,那隻手,卻開始不受控製地劇烈顫抖起來。
一種不祥的預感,毫無征兆地攫住了他的心髒。
他拿起報告。
目光掃過紙麵的第一行。
【生理年齡:85歲】
他微微點頭,這與事實相符。
他的視線繼續下移。
【預計細胞年齡:98歲!】
沃森的瞳孔驟然收縮。
細胞年齡?
這是什麽概念?基於端粒長度?還是線粒體活性?或者是某種他所不知道的、更加底層的生物學指標?
九十八歲!
這個數字本身就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沉重感。這意味著他的身體,他這台運轉了八十五年的精密儀器,其內部零件的磨損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應有的負荷。
他的呼吸,在自己都沒有察明的情況下,變得急促了一分。
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用一個純粹科學家的審視目光,繼續向下閱讀。
下一行,是加粗的紅色字體。
【核心風險預警:經【羲和】係統深層掃描,檢測到您的胰腺組織細胞已出現不可逆的惡性突變前兆。】
轟!
沃森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
胰腺……
那個被稱為“癌王”誕生之地的器官。
他感覺自己的血液仿佛在這一刻停止了流動,四肢百骸瞬間被一股刺骨的冰冷所浸透。
他那張原本還保持著學者風度的臉,在一瞬間褪去了所有的血色,變得慘白如紙。
不可能!
他的第一反應是荒謬與否定。
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權威,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
他每年都會接受全世界最頂級的醫療團隊進行的全麵體檢,就在六個月前,他所有的檢查指標都還完美無缺。
胰腺的惡性突變前兆?這怎麽可能不被發現?
他的目光死死地釘在報告上,試圖從那些冰冷的數據中找出一絲一毫的破綻。
【突變細胞占比:7.3%】
這個精準到小數點後一位的數字,擊碎了他所有的僥幸。
常規的影像學檢查,根本不可能發現這種尚處於細胞層麵的微觀病變。隻有深入到基因與細胞活動的底層進行掃描,才有可能捕捉到如此驚人的細節。
而龍河大學,顯然擁有這種他無法理解的技術。
報告還在繼續。
如同一個冷酷的法官,在宣讀著不容辯駁的罪證。
【主要誘因:早年科研實驗中受到的長期高劑量同位素輻射影響,導致部分基因鏈出現結構性損傷。】
這一行字,徹底擊潰了沃森教授最後的心理防線。
如果說前麵的數據隻是讓他震驚,那麽這句對病因的精準溯源,則讓他感到了徹骨的恐懼。
是的,輻射。
在他年輕時,那個核物理與生物學交叉研究的蠻荒年代,為了追蹤DNA的複製過程,他曾大量使用磷32和硫35等放射性同位素作為示蹤劑。
那個年代的防護措施遠不如現在嚴密,受到過量輻射幾乎是每一位先驅者都無法避免的宿命。
這件事,是他埋藏在記憶深處的、早已被歲月塵封的往事。
除了他自己,這個世界上幾乎再無第二個人知曉。
然而,這份來自龍河大學的報告,卻將這份塵封的“原罪”赤裸裸地挖了出來,並將其與他此刻的身體狀況,建立起了無可辯駁的、最直接的因果聯係。
這不是猜測。
這是診斷。
報告上的每一個字,都化作了一記記沉重無比的巨錘,狠狠地敲擊著他那顆已經衰老的心髒,粉碎著他建立了一生的科學認知與尊嚴。
他感覺自己不是在看一份體檢報告。
他是在審閱一份由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為他撰寫的生命判決書。
而判決書的最後,還有最終的刑期。
那是由另一個名為【盤古】的、他完全無法理解的係統,根據他的身體數據和細胞衰變速度,所推演出的一個冷酷到讓他徹底墜入冰窟的“最終判決”——
【預估健康壽命:不足兩年!】
兩年。
不足兩年。
這幾個簡簡單單的字,卻擁有著足以壓垮一個巨人靈魂的恐怖重量。
那份如同“死亡判決書”一般,精準到連病因都給他分析得一清二楚的報告,讓這位為全人類的生命延續而奮鬥了一生的偉大的老人。
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如此無助地感受到了死亡那冰冷刺骨的、正在一步步逼近的恐怖氣息。
他手中的那份報告仿佛不再是一張薄薄的、帶著溫熱的紙。
它是一張由死神親手遞過來的、最後的通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