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龍河學生的“感動”
字數:3206 加入書籤
                    那場深夜會議的餘波,在第二天清晨的陽光刺破蘇黎世的薄霧時,化作了一場席卷整個校園的劇烈風暴。
    風暴的中心,是所有來自龍河大學的交換生。
    而風暴的具象化表現,則是一種一百八十度的、堪稱扭曲的態度轉變。
    前一天還彌漫在空氣中,那種禮貌但疏離、公式化卻帶著審視的刻板氛圍,一夜之間蒸發得無影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幾乎可以用“卑微”來形容的熱情。
    一種發自骨髓的、帶著討好意味的、不加掩飾的極度熱忱。
    清晨,當第一個龍河學生走出宿舍樓時,迎麵遇上了平日裏總是板著臉、目不斜視的物理係主任。
    對方停下腳步,臉上硬生生擠出一個燦爛到有些僵硬的笑容,主動躬身問好,甚至關切地詢問他昨晚是否休息得習慣。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那名學生在原地愣了足足半分鍾。
    緊接著,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了。
    校方的工作人員出現在他們麵前,用一種近乎是“懇請”的語氣,通知所有人立刻更換宿舍。
    他們被帶到了校園深處一棟獨立的、被靜謐湖光與阿爾卑斯山雪景環繞的建築群。
    這裏,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聖地。
    隻有獲得過諾貝爾獎的訪問學者,才有資格入住的地方。
    當厚重的實木門被推開,展現在他們眼前的,不再是標準化的學生公寓。
    那是一個擁有獨立書房、全景落地窗,甚至配備了一座小型高精度私人實驗室的豪華套房。
    一名金發碧眼的博士生站在門口,恭敬地遞上名片,自我介紹是他們的“私人學術助理”,二十四小時待命,負責處理一切學術研究之外的雜務。
    龍河大學的這群“學霸”們,徹底懵了。
    他們站在堪比五星級酒店總統套房的宿舍裏,麵麵相覷,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無法理解的困惑。
    然而,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當天下午,更大的“禮遇”降臨了。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校長,這位在歐洲學術界擁有崇高地位的老人,親自帶領所有龍河學生,走向了校園最核心的禁區。
    那是以這所學校最偉大的校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名字命名的中心實驗室。
    這裏是整座學府的心髒,保密等級最高,戒備森嚴。
    據說,即便是本校的許多教授,終其一生也未曾獲得過進入的許可。
    校長親自在虹膜掃描儀前驗證身份,厚重的合金閘門在一陣低沉的機械運轉聲中緩緩開啟。
    他領著這群平均年齡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走進了那個代表著歐洲基礎物理學最高水平的殿堂。
    參觀的最後,校長站在實驗室的中央控製台前,當著所有人的麵,用一種無比鄭重的語氣宣布。
    “從今天起,愛因斯坦中心實驗室,將對所有來自龍河大學的學者們,開放全部的、最高級別的權限。”
    “你們可以使用這裏的任何一台設備,查閱任何一份資料,不需要任何申請。”
    這句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深水炸彈。
    麵對這份突如其來,甚至已經超越了“厚愛”,達到了令人不安程度的禮遇,龍河大學的這群年輕人,他們那被無數公式和理論塞滿的大腦,再一次出現了美麗的“誤解”。
    他們的思維模式裏,沒有陰謀,沒有恐懼,更沒有所謂的“利益交換”。
    在他們純粹的、以學術為最高準則的世界觀裏,一切複雜的現象,都可以用最簡單的邏輯來解釋。
    他們考試的成績,展現了他們的學術實力。
    蘇黎世這所嚴謹的學府,見識到了他們的實力。
    所以,這所學府發自內心地將他們當成了可以平等對話,甚至需要仰望的、真正的“學者”。
    給予最高規格的待遇,開放最核心的實驗室。
    這,不是討好。
    這是對知識最高的尊重!
    是對真理最虔誠的敬意!
    這份認知,讓這群單純的“學霸”們心中所有的困惑與不安,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發自靈魂深處的感動。
    當晚,王浩站在他新宿舍那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蘇黎世的萬家燈火。
    他轉過身,看著正在整理文獻資料的林曉靈,臉上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認真與動容。
    “曉靈。”
    “我發現我開始有點喜歡這所學校了。”
    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種被認可、被理解的欣悅。
    “他們雖然有些刻板,但骨子裏是真正尊重科學、尊重人才的。”
    王浩的目光清澈而明亮,倒映著窗外的璀璨星河。
    “你看,我們隻是考了個試,他們就把我們當成了自己人。”
    這份美麗的“誤解”和純粹的“感動”,如同一顆種子,在這些年輕學子的心中悄然種下。
    讓他們對這所原本隻是抱著“完成任務”心態才前來的嚴謹學府,第一次產生了一絲發自內心的好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