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此計甚高,但格局小了”

字數:5231   加入書籤

A+A-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訪客專屬休息室。
    周思民院士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中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紅茶。
    窗外,是阿爾卑斯山脈連綿起伏的壯麗雪景,陽光灑在皚皚白雪上,反射出鑽石般璀璨的光芒。
    但他的目光,並未停留在這些舉世聞名的景色上。
    他的思緒,還沉浸在蘇黎世方麵那近乎“三顧茅廬”般的熱忱,以及自己剛剛完成的那份機密報告之中。
    這位在龍國學術界地位尊崇的國寶級院士,此刻的臉上,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如同老狐狸般的得意。
    他輕輕呷了一口茶,溫熱的液體滑入喉嚨,帶起一陣舒泰的暖意。
    一切盡在掌握。
    他打開手腕上的【個人終端】,淡藍色的光幕投射在空氣中,一行行嚴謹而精煉的文字已經編輯完畢。
    報告詳細敘述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如何從最初的矜持,到中期的試探,再到最後幾乎是放下一切身段,懇求龍河大學派出“學習小組”進行合作的全過程。
    這無疑是一次外交與學術上的巨大勝利。
    周思民的指尖在虛擬鍵盤上輕輕滑動,將報告拖到了末尾。
    他沉吟片刻,終究還是沒忍住,在報告的最後,加上了一段帶著些許“邀功”意味的個人評述。
    “校長,您看我這一招‘欲擒故縱,拋磚引玉’用得如何?”
    他寫下這句話時,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他遞交出去的那份所謂的“教學大綱”,看似是展現龍河大學的誠意,實則經過了精心的閹割與偽裝,僅僅是龍河大學現有理論體係中最基礎、最無傷大雅的一部分。
    可就是這部分“磚”,卻引來了蘇黎世這塊“美玉”。
    “既沒有暴露我們的真實意圖,又成功地打入了對方的核心項目,為我們下一步獲取他們的‘人造太陽’核心技術鋪平了道路。”
    寫完最後一句,周思民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反複審閱了兩遍,確認措辭沒有任何問題。
    既體現了成果,又展現了自己深遠的戰略考量。
    堪稱完美。
    他啟動了最高級別的加密程序,光幕上的文字瞬間分解成無數流竄的數據流,匯入一個不斷旋轉的金色龍紋圖案內。
    【加密信道已建立……】
    【信息發送中……】
    【發送成功。】
    做完這一切,周思民才徹底放鬆下來,靠在柔軟的沙發裏,靜靜等待著來自遙遠東方的回複。
    他幾乎可以預見到校長的批示。
    或許會是一句“周老辛苦”,又或者是一句“做得不錯”。
    對於那位總是能創造奇跡的年輕校長而言,這樣的成果,應該能換來一句肯定的評價。
    然而,等待的時間,比他想象中要短得多。
    短到讓他有些措手不及。
    幾乎就在他剛剛重新端起茶杯,準備再品一口的時候,【個人終端】發出了一聲清脆的提示音。
    一份回執文件,已經靜靜地躺在了他的收件箱裏。
    周思民的心跳微微加速。
    這麽快?
    他放下茶杯,坐直了身體,帶著一絲期待與鄭重,點開了那份回執。
    光幕展開。
    何宇的批示內容,隻有短短的幾句話,卻在映入周思民眼簾的瞬間,讓他整個人都僵在了原地。
    他預想中的任何一種褒獎,都沒有出現。
    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種讓他完全無法理解,甚至感到一絲荒謬的雲淡風輕。
    “周老,讓學生們去參與一下也好,就當是一次有趣的課外活動了。”
    課外……活動?
    周思民的眼角抽動了一下。
    他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時差還沒倒過來,看錯了文字。
    這可是“人造太陽”!是蘇黎世聯邦理工,乃至整個歐洲傾注了無數心血與資金的頂尖項目!是決定人類未來能源走向的史詩級工程!
    在他這位年輕的校長口中,竟然隻是……一次“有趣的課外活動”?
    周思民感覺自己的喉嚨有些發幹,他強迫自己按捺住心頭的波瀾,繼續往下看。
    “蘇黎世的那個‘人造太陽’項目相關的資料我看過了。”
    這句話,讓周思民的瞳孔驟然收縮。
    看過了?
    什麽時候?他從未提交過那些核心資料!難道……
    一個驚人的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
    “他們的整體技術路線從一開始就走偏了,最終必然會失敗。”
    失敗。
    這個詞,就像一柄無形的重錘,狠狠地砸在了周思民的心坎上。
    何宇用一種不容置疑的、如同宣判般的語氣,直接給這個牽動著全世界目光的超級工程,判了死刑。
    周思民的大腦有那麽一瞬間的空白。
    他引以為傲的“拋磚引玉”,他費盡心機想要獲取的“核心技術”,在校長的眼中,竟然是一條從起點就走錯了的死路?
    那他這幾天的奔波與謀劃,又算什麽?
    像個想去垃圾堆裏撿寶貝的傻子嗎?
    一種混雜著震撼與哭笑不得的情緒,在他的胸腔裏劇烈翻騰。
    他繼續讀下去。
    “讓他們提前去感受一下這種世界頂級項目的‘失敗’經驗,對他們未來的成長或許會更有好處。”
    這一刻,周思民徹底說不出話了。
    他終於明白了。
    何宇從一開始,就沒看上蘇黎世的任何技術。
    他之所以同意這次合作,竟然是為了讓自己的學生們,去親身體驗一次“世界頂級項目”是如何“失敗”的。
    用一個投資數百億歐元的超級工程,來給自己的學生當反麵教材,當“體驗課”。
    這是何等的手筆!
    這又是何等的……傲慢!
    一種近乎是上帝俯瞰凡人般的視角。
    “另外,請轉告王浩和林曉靈他們,別總盯著人家的那點能源技術,格局要打開一點。”
    格局……要打開一點。
    周思民感覺自己的老臉微微發燙。
    這句話,與其說是在敲打王浩和林曉靈,不如說是在點撥他這個自作聰明的老頭子。
    他那點“欲擒故縱”的小計謀,在校長那足以覆蓋整個星球的宏大視野麵前,確實是……格局小了。
    小得可笑。
    “我更希望他們能從蘇黎世學到一些我們龍河大學目前還比較欠缺的東西,比如他們那套傳承了上百年的嚴謹的工業化項目管理體係。”
    看到最後一句,周思民長長地、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
    那口氣,帶著無盡的感慨,也帶著一絲如釋重負的自嘲。
    原來如此。
    原來,在校長眼中,蘇黎世真正的“寶藏”,不是那套注定失敗的技術,而是他們那套曆經百年沉澱、嚴謹到刻板的管理體係。
    他想讓學生們去學的,不是如何“造太陽”,而是如何“管理”一個“造太陽”的大型項目。
    這份批示,字數不多,卻顛覆了周思民對這次任務的全部認知。
    他緩緩地靠回沙發上,摘下老花鏡,用手指使勁地按壓著自己的太陽穴。
    一種巨大的無力感混合著難以言喻的震撼,包裹了他。
    他再一次,無比深刻地體會到,在他們這位年輕得有些過分的校長眼中,世界的維度,似乎與常人完全不同。
    連“人造太陽”這種足以決定人類文明未來的史詩級超級工程,竟然都隻能勉強地算得上是一次……
    一次給學生們用來“體驗失敗”的“課外活動”。
    周思民拿起那杯已經微涼的紅茶,一飲而盡。
    苦澀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卻怎麽也壓不住他嘴角那抹越來越大的、哭笑不得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