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龍河大學太“胡鬧”了!

字數:3647   加入書籤

A+A-


    當“啟明一號”那不帶任何情感起伏的磁性嗓音,在宏偉的會場內緩緩消散時,空氣中仿佛還殘留著它每一個字節所帶來的、冰冷而精準的回響。
    教育部部長的呼吸,在這一刻,出現了極其短暫的停滯。
    他的大腦,這位在無數國家級會議上談笑風生、掌控全局的老人,此刻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運轉,試圖解析剛才那段話語背後,所隱藏的、那令人頭皮發麻的真實含義。
    接待和服務工作……
    由一群機器人……
    全部負責?
    這幾個關鍵詞,如同燒紅的烙鐵,在他的神經中樞上,狠狠地燙下了一道焦黑的印記。
    轟!
    仿佛有一股無形的熾熱氣浪,從他的腳底直衝頭頂。
    他臉上的血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因血液極速湧向心髒而呈現出的、鐵灰色的蒼白。
    緊接著,那蒼白又被一股洶湧而上的怒血染成了駭人的絳紫色。
    胡鬧!
    這已經不是胡鬧了!
    這是荒謬!是狂妄!
    他感覺自己的太陽穴,正被一柄無形的重錘,一下又一下地猛烈敲擊著。
    會場內那近百位院士,他們是誰?
    他們是龍國科技的基石,是民族智慧的巔峰,是撐起國家未來的擎天巨柱!
    其中任何一位,跺一跺腳,都足以讓整個國家的某個科技領域,發生劇烈的震動。
    而今天,這樣一場決定龍國未來三十年科技命脈、重要性甚至超越了國家最高戰略會議的峰會……
    龍河大學,竟然……
    竟然用一群冰冷的機器,來“伺候”這些國之泰鬥?!
    這不是羞辱,又是什麽?!
    這不是將所有人的尊嚴,都扔在地上,用那種名為“技術”的靴子,狠狠踐踏,又是什麽?!
    一股被極致輕慢所點燃的怒火,徹底燒穿了他理智的最後一道防線。
    他甚至能聽到自己胸腔內,心髒狂暴擂動的聲音,如同戰鼓!
    形象?
    風度?
    在這一刻,都化為了齏粉!
    他猛地轉過頭,銳利的目光鎖定在身旁,那位還在饒有興致地打量著“啟明”係列機器人,嘴角甚至還掛著一絲欣賞笑意的老友——周思民院士。
    那副悠然自得的模樣,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周老!”
    他沒有給對方任何反應的時間,強行將還在發懵的周思民,帶到了一個燈光昏暗、無人注意的角落。
    高大的立柱,遮擋住了絕大部分人的視線。
    “你……”
    周思民剛想開口詢問,卻被部長那雙幾乎要噴出火來的眼睛,給震懾住了。
    他從未見過自己這位身居高位、早已練就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老友,流露出如此失態的神情。
    “周老!你們……你們這是在做什麽?!”
    部長的聲音,有些焦急,他完全不信任這些鋼鐵怪物,哪怕他們……披著人類的皮。
    “何宇校長呢?!他人在哪裏?!”
    “這麽重要的場合,關係到國運的峰會!他作為東道主,作為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僅到現在連個影子都看不到!”
    “竟然還讓一群……一群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鐵皮疙瘩,來主持這種級別的會議!”
    “這簡直是胡鬧!是亂彈琴!”
    “你們龍河大學,未免也太不懂得分寸,太不把我們這些老家夥,放在眼裏了吧!”
    教育部長是真的有些惱怒了。
    在他的世界觀裏,規矩,就是天。
    尤其是在這種最頂級的、最嚴肅的場合,任何一絲一毫的差池,都可能被無限放大,甚至影響到國家的顏麵。
    他可以容忍龍河大學的“特立獨行”,他甚至可以發自內心地,去欣賞他們那種近乎炫耀的“技術展示”。
    因為那是實力,是底氣。
    但他絕對無法容忍,在這種事關國運的,最莊重、最神聖的場合,表現出任何一絲一毫的,不嚴謹,和不尊重!
    一個接待人員都沒,用一群機器人來接待。
    這根本就是一種,根植於骨子裏的,近乎傲慢的“怠慢”!
    是一種“我根本不在乎你們怎麽想”的極致狂妄!
    周思民院士被部長這一連串夾雜著怒火與質問的炮轟,打得有些發懵。
    手臂上傳來的劇痛,和老友臉上那漲得通紅、近乎猙獰的表情,讓他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回應。
    他張了張嘴,喉結滾動了一下,想要解釋些什麽。
    比如,告訴他,何宇的缺席,一定有比這場峰會更重要的原因。
    比如,告訴他,這些“啟明”機器人的能力,遠超他的想象。
    但話到了嘴邊,看著部長那雙因為憤怒而布滿血絲的眼睛,他又把話,一個字一個字地,咽了回去。
    最終,所有的解釋,所有的言語,都隻能在他的唇邊,化作一聲,充滿了無奈與些許自嘲的苦笑。
    他太了解自己這位老友了。
    固執,是他最大的優點,也是他最大的缺點。
    在他認定的“規矩”被打破時,任何解釋都隻會火上澆油。
    周思民在心裏,輕輕歎了口氣。
    看來,這個“結”,這個因認知差異而產生的巨大鴻溝,還是得由那個,總是能隨手創造奇跡、顛覆常理的年輕人,親自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