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一場跨越維度的“授課”
字數:6145 加入書籤
李默的手指懸停在鍵盤上,劇烈地顫抖。
屏幕上那行字,每一個筆畫都仿佛烙鐵,深深燙進他的視網膜。
“你的算法很有趣,但存在三百二十一個冗餘之處。想知道如何優化嗎?”
三百二十一個。
不是大概,不是許多。是一個精確到個位的數字。
對方隻用了一瞥,就將他數年心血的骨架拆解得一清二楚,連最細微的骨骼裂紋都數得明明白白。
這不是指點。
這是降維打擊。
李默的呼吸變得粗重,胸腔劇烈起伏,仿佛一個溺水者掙紮著浮出水麵,貪婪地呼吸著第一口空氣。他那顆被拒絕信碾碎,已經沉寂如死灰的心髒,此刻被這股從天而降的力量重新攥住,強行泵入了滾燙的血液。
他幾乎是撲向鍵盤的,因過度用力而發白的指關節敲擊著按鍵,發出一連串急促的聲響。
“想!請您指教!”
他甚至用上了“您”這個敬稱。
沒有等待。
在他按下回車的瞬間,對方的回複已經抵達。
那不是一行字,而是一個被壓縮到極致的數據包。
李默點開它。
一瞬間,他那台老舊電腦的散熱風扇發出了瀕臨極限的咆哮。屏幕上,無數行他從未見過的代碼結構,以瀑布般的氣勢瞬間展開,占據了整個視野。
那是一種他無法理解,卻能本能感受到其偉大的架構。
簡潔、高效、冷酷,充滿了超越時代的、絕對理性的美感。
如果說李默自己的代碼是一座用磚石和汗水堆砌的堅固堡壘,那麽對方丟過來的,就是一座用反重力金屬一體鑄造的、懸浮於空中的神殿。
根本不是一個維度的產物。
緊接著,第二個數據包傳來。
裏麵沒有代碼。
隻有李默原始算法中,那三百二十一個被標記出來的“冗餘之處”。
每一個標記都附帶著一段冷酷到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分析,精準指出了其邏輯缺陷、資源浪費,並給出了數種優化路徑的理論模型。
李默呆呆地看著屏幕。
他引以為傲的、在模糊圖像識別上的幾個創新點,被對方用一種更高維的數學模型,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徹底重構。
他嘔心瀝血想出的糾錯方案,在對方的邏輯裏,隻是一個可以被輕易取代的、效率低下的分支。
他感覺自己的大腦正在被撕裂,然後又被強行重組。
過去數年建立起來的知識體係,在這座神殿麵前,被碾成了齏粉。
但他沒有感到屈辱。
隻有一種近乎顫栗的、狂熱的興奮!
一個全新的世界,一扇通往真理的大門,在他麵前轟然洞開。
他忘記了時間,忘記了饑餓,忘記了窗外廢品回收站那永不停歇的轟鳴。
他的整個世界,都濃縮到了眼前這塊發光的屏幕上。
他像一塊幹涸到極致的海綿,瘋狂地吸收著來自另一個維度的甘霖。
他不知道對方是誰。
他隻知道,這是一場跨越了維度的“授課”。
而他,是唯一的學生。
三天三夜。
當李默終於從那台嗡嗡作響的電腦前抬起頭時,他的雙眼布滿了血絲,但眼底深處,卻燃燒著一股前所未有的、足以焚盡一切的火焰。
他站起身,身體因為久坐而僵硬,但他毫不在意。
他衝出房間,在那堆積如山的廢品裏翻找起來。
一個報廢的工業機械臂關節。
幾個從舊服務器上拆下來的步進電機。
一卷磨損嚴重的傳送帶。
他用東拚西湊來的零件,開始搭建一個簡陋得可笑的平台。
他將那個用報廢手機改造的攝像頭,重新固定在傳送帶的正上方。
一切準備就緒。
他回到電腦前,懷著一種近乎朝聖的心情,將那套已經脫胎換骨的係統,小心翼翼地部署到了這個小小的廢品回收站裏。
他深吸一口氣,移動鼠標,按下了啟動開關。
奇跡,在涼城這個被遺忘的山區角落裏,悄然發生了。
“嘎吱——”
老舊的傳送帶開始費力地轉動,混雜著塑料瓶、廢紙箱、金屬罐的垃圾洪流開始湧動。
攝像頭捕捉到第一個物體,一個被壓扁的易拉罐。
李默的心髒驟然一緊。
幾乎在同一時刻,屏幕上數據流閃過。
【識別完成:鋁製品,可回收。耗時:0.g003秒。】
指令發出。
那隻由各種廢舊零件拚湊起來的、原本笨拙的機械臂,猛地動了!
它的動作不再是遲鈍的平移,而是一種充滿了爆發力的精準抓取。
機械爪以毫厘不差的精度,瞬間鉗住了那個易拉罐,然後以一道迅猛的弧線,將其準確無誤地丟進了左側的金屬回收筐裏。
緊接著,一個沾著油汙的玻璃瓶滾過。
【識別完成:玻璃,可回收,注意碎片。耗時:g.gg2秒。】
另一隻機械臂彈出,用一種截然不同的、輕柔而穩固的力道,將玻璃瓶穩穩夾起,輕輕放入了右側的指定區域。
整套流程行雲流水,充滿了工業化的暴力美學。
那幾隻簡陋的機械臂,此刻不再是廢銅爛鐵,它們仿佛被注入了靈魂,化作最靈活的章魚觸手,精準、高速、毫厘不差地將奔湧而來的垃圾洪流徹底瓦解、重構。
李默的呼吸停滯了。
他顫抖著手,將回收站的實時運營數據,接入了【女媧計劃】的積分係統後台。
他隻想看看,這套係統,現在究竟能值多少分。
屏幕上,數據開始刷新。
當最終結果生成的那一刻,李默的瞳孔猛然收縮。
【項目:涼城廢品智能分揀係統】
【單位成本積分轉化率:9475.2%】
【當前全球排名:第一】
因為極低的能耗、幾乎為零的硬件成本,以及超高的分揀效率,他這個曾經被“規則”無情淘汰的項目,在“單位成本的積分轉化率”這一項最核心的指標上,創造出了一個全球最高的新紀錄!
這個數字,甚至超越了沙國那座投資了上千億美金、由【盤古】親自操刀設計的超級海水淡化工廠!
這顆被埋沒在沙礫中的珍珠,終於綻放出了它應有的、足以刺痛整個世界的光芒。
然而,地處偏僻的涼城,本不會有人關注到這個小小的奇跡。
轉機,來自於一個偶然。
一位網名為“老狗走四方”的自媒體視頻博主,為了尋找創作靈感,來到了涼城。他專門拍攝偏遠地區的風土人情,但涼城的貧困和閉塞,讓他有些審美疲勞。
聽鎮上的居民說起,有個“鼓搗機器的怪人”,把家裏的廢品站弄得叮當響。他便抱著打發時間的好奇心,走進了李默的廢品回收站。
眼前的景象,讓他當場石化。
刺鼻的氣味,堆積如山的垃圾,鏽跡斑斑的廠房。
這是一個破敗得如同末日廢土般的場景。
可就在這片廢土的中心,一套自動化水平高到令人發指的智能分揀係統,正在有條不紊地高效運轉。
這種賽博朋克般的強烈反差感,讓他大腦瞬間一片空白,緊接著,一股巨大的狂喜湧上心頭。
他立刻意識到,自己挖到寶了!
他舉起相機,用顫抖的手,記錄下了一切。
當晚,他將視頻配上了一個極具煽動性的標題,上傳到了網絡。
《爆改垃圾場!我竟然在貧困山區,發現了一位被世界遺忘的掃地僧!》
視頻,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深水炸彈。
一夜之間,引爆全網!
“臥槽!這是真的假的?這技術比特斯拉的工廠還科幻!”
“這機械臂的動作也太絲滑了吧!這是什麽神仙算法?”
“高手在民間啊!這哥們兒絕對是個被埋沒的天才!這環境,這設備,簡直是地獄難度開局!”
“這才是真正的科技改變生活!比那些虛頭巴腦的概念強多了!”
視頻的播放量以幾何級數攀升。
很快,就有好事的技術宅網友,根據視頻中一閃而過的電腦屏幕畫麵,以及涼城這個地名,在【女媧計劃】那對公眾開放的龐大數據庫裏,進行了一次地毯式搜索。
結果,他們找到了。
他們找到了李默那份被標記著鮮紅色【已拒絕】字樣的申請記錄。
輿論的風向,在沉默了短短幾秒鍾後,瞬間逆轉!
“什麽?!這麽牛逼的項目,竟然被龍河大學的官方係統給拒絕了?!”
“理由是‘項目規模過小’、‘硬件不達標’?我吐了,這是什麽官僚審核係統!”
“我收回剛才的話,龍河大學的審核係統簡直是有眼無珠!他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拒絕的是什麽!”
“幸好這個視頻火了,不然一個真正的天才,就要被這該死的‘規則’給徹底埋沒了!”
“涼城奇跡”,從一個對草根天才的驚歎與讚美,迅速演變成了一場對【女媧計劃】現有規則的、全網範圍內的公開質疑與激烈熱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