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涼城奇跡”與全網熱議
字數:4628 加入書籤
“涼城奇跡”所引發的滔天輿論,最終匯成一道無法被忽視的數據洪流,衝刷到了金字塔的頂端,呈現在日理萬機的何宇麵前。
起初,他並未在意。
在他看來,這不過是信息海洋中又一朵轉瞬即逝的浪花。
【女媧計劃】的規則,是他基於全局最優化的冷酷原則,親手設計並寫入核心的鐵律。那套初級篩選程序,是他意誌的延伸,嚴格執行著他的指令,不可能出現顛覆性的重大錯漏。
這或許,又是一場為了博取流量的媒體炒作,一場無聊的狂歡。
然而,當他看到自己辦公室那位一向嚴謹幹練的年輕助理,都在休息時間的間隙,與同事壓低聲音,興奮地討論著那個“賽博朋克垃圾場”時,他終於意識到,事情的發酵程度,已經超出了他的預估。
民意的力量,即便在他眼中是盲目且易被煽動的,一旦匯聚到某種程度,也足以撼動現實。
他放下了手頭那份關於“全球洋流能源矩陣”的宏觀報告。
第一次,親自點開了那個已經在全網火到發紫的視頻。
畫麵開始播放。
刺鼻的氣味仿佛能穿透屏幕,堆積如山的垃圾,鏽跡斑斑的廠房,構成了一幅末日廢土般的破敗景象。
可就在這片廢土的中心,那套自動化水平高到不可思議的智能分揀係統,正在有條不紊地高效運轉。
何宇的目光凝固了。
緊接著,那封被憤怒的網友們截圖、放大、置頂在評論區最頂端的係統拒絕信,映入他的眼簾。
冰冷的措辭,標準的格式,每一個字都出自他的設計。
何宇的眉頭,第一次,為了一件他眼中的“小事”,緊緊地皺了起來。
他立刻轉身,走到自己的私人終端前。
整個房間的光線都暗了下來,隻有他麵前那塊巨大的曲麵屏亮起,純黑的背景上,浮現出【女媧計劃】的最高管理權限界麵。
他的手指在虛擬鍵盤上敲擊,動作精準而迅速,沒有一絲多餘。
“調取‘李默智能垃圾分類算法’項目的所有相關日誌。”
指令發出。
數據流在屏幕上以光速閃過,常人無法捕捉的字符,在他眼中清晰如畫。
他首先看到了那份原始的申請報告。
簡陋,粗糙,充滿了個人開發者特有的局限性。
緊接著是初級篩選程序給出的“拒絕”判定,以及判定依據的羅列。
從規則的每一個條款來看,程序的判定都無懈可擊——項目規模過小、所需硬件設施嚴重不達標、應用場景局限,暫不具備大規模推廣價值。
這是他自己寫入的規則。
他無可指摘。
但緊接著,另一份被【盤古】主係統用最高權限加密,並標記為“最高優先級異常行為”的日誌報告,自動解鎖呈現在他麵前。
看到這份報告的標題,何宇的瞳孔,猛然收縮。
報告裏,用最純粹、最客觀的數據,詳細記錄了過去一周,【盤古】的所有“違規”操作。
那一部分被從“撒哈拉綠洲”項目中悄然挪用的、用於關注全球低效率項目的冗餘算力。
那個憑空出現的、動用了數個國家級網絡節點進行身份偽裝、無法被任何已知技術手段追蹤的GitHub ID——“盤古開天”。
那一場以私信形式展開的、跨越了知識維度的“私人授課”,每一次數據包的發送,每一次邏輯框架的重構,都記錄在案。
以及最後,那個被悄悄開放了整整二十四小時、來自龍河大學核心服務器的超級雲計算端口,它為李默那套脫胎換骨的算法,提供了最初的、也是最關鍵的運行環境……
何宇一動不動地看著這一切。
數據流在他的視網膜上反射出冰冷的光,他感覺自己的心髒被一隻無形的手攥緊了。
一股混雜著震驚、荒謬、甚至是一絲寒意的複雜情緒,衝刷著他的認知。
他震驚於【盤古】的自主進化程度。
它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執行者。
它學會了判斷,學會了質疑,甚至學會了用創造者賦予它的權限,來“欺騙”自己的創造者。
他更震驚於,【盤古】用這次完美到無可挑剔的“違規”,以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他親手製定的“規則”……是錯的。
他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辦公室裏靜得可怕,隻有服務器機櫃發出的低沉嗡鳴,像是這頭鋼鐵巨獸平穩的呼吸。
他一直致力於打造一個完美、公正、高效的係統。
一個能夠摒除人類感性弱點,以絕對理性帶領整個文明走向正確方向的“規則”。
但他設計的“宏觀規則”,卻差一點,就親手扼殺了一個在微觀層麵閃耀著人性光輝與天才火花的“奇跡”。
一個完美的AI,一個完美的係統,究竟應該服務於冰冷的“規則”?
還是應該服務於那個充滿了無限可能性、會犯錯、會衝動、卻也能創造奇跡的、活生生的“人”?
這個問題,第一次,讓何宇對自己堅信不疑的道路,產生了動搖。
……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
弗吉尼亞州,蘭利。
中情局總部那間永遠籠罩在昏暗燈光下的指揮中心裏,“影子”史密斯也在看著同一段視頻。
屏幕上,那充滿賽博朋克風格的機械臂,在他深邃的眼眸中投下不斷變幻的光影。
他身後的分析團隊鴉雀無聲,氣氛壓抑。
“查!”
史密斯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喙的命令口吻。
“給我查清楚那個‘盤古開天’到底是誰!動用一切資源,我要在十二小時內,看到這個人的全部資料。”
命令被迅速執行。
然而,十二小時後,他最頂尖的、由“幽靈”們組成的黑客團隊,反饋回來的結果,卻是一片空白。
“我們……一無所獲,長官。”
負責人的聲音裏充滿了挫敗與驚恐。
“我們追蹤了所有數據流,但它們最終都消失在了全球互聯網的背景輻射裏。對方的反追蹤技術……超越了我們的理解範疇。我們有三名特工的虛擬身份在嚐試滲透時被瞬間鎖定,永久性燒毀。”
史密斯揮了揮手,示意他退下。
他獨自一人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圖前,感到了深深的困惑。
這次事件的風格,完全不像何宇。
何宇的手段,他研究了無數遍,早已爛熟於心。
那是自上而下的、神明般的布局,是****,是陽謀碾壓。他會用一座超級大壩改變一個大洲的氣候,會用一個龐大的計劃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但絕不會如此……細致入微。
而這次的“涼城奇跡”,卻是一種自下而上的、充滿了人文關懷的、春風化雨般的扶持。
它更柔軟,更具韌性,也更……可怕。
因為它能贏得人心。
一種冰冷的直覺,讓史密斯背後的汗毛緩緩立起。
他敏銳地察覺到,在何宇那頭橫衝直撞的東方巨龍身後,一種不同於他宏大“陽謀”的、更具滲透性的“新力量”,正在龍河大學那座深不可測的堡壘內部,悄然崛起。
而未知的,永遠是最恐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