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為她眼中的光,他願意

字數:5281   加入書籤

A+A-


    她沒有取下花,隻是微微垂眸,耳根泛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緋紅。
    玲瓏在一旁看著,忍不住抿嘴偷笑,悄悄退開了幾步。
    就在這時,一個約莫五六歲、衣衫襤褸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從一堵斷牆後探出頭來,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好奇地望著雲錦鬢邊那朵美麗的小花。
    雲錦心中一動,對她溫柔地笑了笑,招招手。小女孩猶豫了一下,還是慢慢走了過來。
    雲錦蹲下身,與她平視,從袖中掏出一塊用油紙包著的、準備自己用的桂花糖,遞給她:“給你吃。”
    小女孩看看糖,又看看雲錦溫柔的眼睛,終於伸出小黑手,接了過去,飛快地塞進嘴裏,然後滿足地眯起眼睛。
    雲錦看著她天真滿足的樣子,心中柔軟成一片。她柔聲問:“你叫什麽名字?家裏人呢?”
    小女孩含糊地說:“丫丫……奶奶……沒了……”她指了指村子後麵那片墳地。
    雲錦心中一痛。
    戰爭,最苦的永遠是百姓……
    丫丫吃完糖,舔了舔手指,突然伸出小手,指了指雲錦鬢邊的花,又指了指自己枯黃的頭發,眼中流露出渴望。
    雲錦明白她的意思。
    她微微一笑,小心地將鬢邊的花取下來,輕輕地、鄭重地簪在丫丫亂糟糟的頭發上。
    丫丫開心極了,摸了摸頭上的花,對著雲錦露出一個燦爛無比的笑容,然後轉身跑開,像一隻快樂的小蝴蝶。
    蕭辰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幕。
    他看著雲錦蹲在那裏,陽光為她鍍上一層柔和的金邊,她對待那小女孩的溫柔,仿佛能驅散世間所有的陰霾。他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寧靜與滿足。
    他走上前,再次握住她的手,低聲道:“我們會讓這片土地,重新開滿鮮花,讓孩子們都能安然長大。”
    雲錦暖暖地回握著他的手,望著丫丫跑遠的背影,輕輕點頭:“嗯。”
    這一刻,家國天下,個人情仇,似乎在這平凡的溫暖中,找到共同的歸處。
    北境的風依舊帶著寒意,但相握的雙手,卻傳遞著足以抵禦一切寒冷的暖意。以後之路注定波濤洶湧,但至少此刻,他們擁有彼此,擁有這戰火餘生後,彌足珍貴的寧靜與希望。
    丫丫戴著那朵美麗花兒,像一隻快樂的小鳥飛起飛,留下雲錦和蕭辰站在斷壁殘垣間,心中卻因這短暫的溫暖而充滿力量。
    重建家園的意願,在親眼目睹民間的疾苦後,變得愈發迫切和具體。
    隨後的幾日,在秦鋒等人的高效執行下,安置降卒、發放初步賑濟、組織流民清理廢墟等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
    雲錦製定的屯墾章程被迅速推行,一些無處可去的降卒和流民被組織起來,在士兵的監督和幫助下,開始修複水利,平整土地,準備來年春耕。
    希望的種子,似乎正隨著寒冬的漸深,悄然埋入這片飽經創傷的土地。
    這日午後,雲錦正在帳中批閱各地送來的墾荒進度文書,玲瓏興衝衝地進來稟報:“小姐,外麵來了幾位村裏的長者,說是想見您和王爺。”
    雲錦有些意外,放下筆:“請他們進來。”
    很快,三位須發皆白、穿著雖破舊但漿洗得幹淨的老人,在侍衛的引領下,有些拘謹地走了進來。
    為首的一位,正是那日雲錦和蕭辰在村裏遇見的老嫗的兄長,姓李,是村裏如今最年長、也最有威望的人。
    “草民李老根,攜村中老朽,拜見王妃娘娘!”三位老人就要下跪行禮。
    雲錦連忙起身虛扶:“諸位老人家不必多禮,快快請起。玲瓏,看座,上茶。”
    老人們受寵若驚,連連推辭,最終才忐忑地坐了半邊椅子。
    李老根雙手捧著粗糙的陶碗,喝了一口熱茶,暖意似乎驅散了些許緊張,他開口道:
    “王妃娘娘,王爺,前幾日承蒙娘娘贈糧活命,又聽聞朝廷即將賑濟,幫助我等重建家園,村裏殘存的幾十口人,都感念王爺和娘娘的大恩大德!”
    “老人家言重了,此乃朝廷分內之事。”雲錦溫聲道。
    李老根搓了搓手,似乎有些難以啟齒,最終還是鼓足勇氣道:“娘娘,王爺,再過幾日,便是我們北地傳統的‘望朔節’。”
    “望朔節?”雲錦看向蕭辰,蕭辰亦微微搖頭,他們對中原節日熟悉,但對北地邊陲的特殊風俗知之甚少。
    另一位老人接口解釋道:“回娘娘,王爺,這‘望朔節’是我們這兒的老傳統了。
    每年冬月第一個月圓之夜,村民們便會聚在一起,燃起篝火,祭祀保佑本地風調雨順、驅散邪祟的‘荒火之神’,祈求來年水草豐美,人畜平安。
    也……也是為了在寒冬來臨前,大家夥兒聚在一起,互相取暖,鼓鼓勁兒。”
    李老根歎了口氣:“往年,村裏壯勞力都在,過節也熱鬧。可今年……村子破敗,人丁稀落,本不該再提過節之事。
    但……但大家想著,仗打完了,日子總還要過下去,這節骨眼上,更需要點精氣神。所以……所以我們幾個老家夥厚著臉皮,想邀請王爺和娘娘。
    若……若是不嫌棄,能否屈尊降貴,來村裏參加明晚的望朔節?”
    他說完,三位老人都緊張地看著雲錦和蕭辰,眼神裏充滿卑微的期盼。
    雲錦心中一動。她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個節日的邀請,更是當地百姓在經曆戰火摧殘後,試圖重新凝聚人心、點燃生活希望的一種儀式。
    他們邀請掌控他們命運的攝政王和王妃參與,既是感恩,也是一種象征——象征著官方對這片土地和其傳統的認可,象征著新生。
    她看向蕭辰。
    蕭辰身為攝政王,身份尊貴,曆來參與的皆是宮廷盛宴、國朝大典,這等鄉野小節的邀請,著實有些突兀。
    蕭辰接收到她的目光,又看了看眼前幾位老人那飽經風霜、充滿期盼的臉,他沉吟片刻,並未立刻回答,而是看向雲錦,低聲問:“你身體可能支撐?”
    他首先關心的是她的傷勢和疲憊。雲錦心中一暖,輕輕點頭:“無妨,隻是參加祭祀聚會,不勞累。”
    蕭辰這才轉向幾位老人,他麵容依舊冷峻,但語氣卻緩和了許多:“諸位鄉親盛情,本王與王妃,應邀前往。”
    三位老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一下,隨即激動得老淚縱橫,又要下跪磕頭,被蕭辰示意侍衛攔住。
    “不必多禮。告知村民,一切從簡,無需特殊準備。”蕭辰吩咐道。
    “是,是!謝謝王爺!謝謝王妃!”老人們千恩萬謝地退下。
    帳內恢複安靜,蕭辰看向雲錦:“北地風俗粗獷,明日之宴,恐怕簡陋,你若不適,不必勉強。”
    雲錦微微一笑,眼中帶著一絲好奇與期待:“入鄉隨俗,方能體察民情。況且,我也想看看,這能在戰火後依然被記掛的‘望朔節’,究竟是何模樣。或許,這正需要凝聚人心、安撫民心。”
    蕭辰看著她眼中久違的靈動光彩,心中微軟。——為她眼中的光,他願意……
    自重逢以來,她在身後為他為戰事背負太多沉重,鮮少有這般輕鬆期待的時刻。他頷首:“好,那便一同去看看。”
    翌日,天色剛暗,一輪渾圓的明月便懸掛在蒼茫的北境天空,清冷的光輝灑落在殘破的村落和連綿的軍營上。
    蕭辰和雲錦並未擺開王爺王妃的全副儀仗,隻帶了秦鋒和一小隊精銳護衛,身著常服,騎馬來到村中那片較為開闊的、曾被用作打穀場的空地上。
    此時,空地上已然聚集全村殘存的幾十戶人,多是老弱婦孺,但也有些在清理廢墟中傷了胳膊腿的壯年。場地中央,用撿來的斷木、枯枝堆起了一個巨大的柴堆。
    看到蕭辰和雲錦到來,村民們顯得有些緊張局促,在李老根的帶領下紛紛行禮。
    “大家不必拘禮,今夜隻論佳節,不論尊卑。”雲錦微笑著開口,聲音柔和,化解了些許尷尬。
    篝火被點燃了。
    起初隻是幾點火星,隨即在夜風的助力下,轟然騰起,熾烈的火焰躥起丈餘高,驅散冬夜的寒意,也映亮每一張帶著苦難痕跡卻又充滿期盼的臉。
    火焰跳躍,發出劈啪的聲響,仿佛荒火之神在回應信徒的祈禱。
    在李老根的主持下,簡單的祭祀儀式開始。
    村民們將帶來的、可能是家中最後一點像樣的食物——幾個粗麵餅、一壺濁酒、甚至幾顆野果,恭敬地投入火中,伴隨著蒼涼而古樸的吟唱,祈求神明庇佑,驅散戰亂帶來的死亡與厄運,賜予來年生機。
    雲錦和蕭辰靜靜地站在人群稍外圍的地方,看著這原始而虔誠的儀式。
    火光在雲錦清澈的眸中跳動,她感受到一種不同於廟堂之上、宮闈之中的純粹信仰力量,那是對生命最本真的渴望與敬畏。
    祭祀完畢,氣氛稍微活躍了一些。
    有村民拿出自製的、音色粗糙卻別有韻味的馬頭琴和皮鼓,開始演奏起節奏鮮明、帶著草原風情的樂曲。
    一些孩子,包括頭上還戴著那朵早已枯萎小花的丫丫,開始圍著篝火奔跑嬉笑,他們的笑聲清脆,暫時忘卻了戰爭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