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暗流與生機
字數:3923 加入書籤
趙家溝那漢子被放走後,村裏議論了好幾天。有人說蘇瑤心太軟,該狠狠教訓一頓;也有人覺得都是莊稼人,不容易。蘇瑤沒多解釋,隻是讓二柱子帶人在試驗田周邊又多加了兩道籬笆,夜裏值守的人手也添了幾個。
日子還得照常過。秧苗在六十倍稀釋的靈泉水滋養下,一天一個樣。那些原本僵硬的葉片徹底舒展開來,顏色從沉鬱的墨綠轉為鮮亮的翠綠,長勢雖然比正常苗區慢了一拍,但總算趕了上來。
這天清晨,蘇瑤正蹲在苗床邊記錄每株秧苗的高度,老周急匆匆從外頭進來,臉色不太好看。
“昨兒後半夜,又有人摸到田邊了。“老周壓低聲音,“好在咱們新設的鈴鐺響了,人沒逮著,但在籬笆外頭撿到這個。“
他攤開手心,是一小截被精心削尖的竹管,一頭還沾著新鮮的泥土。
蘇瑤接過竹管,在指間轉了轉。竹管內壁光滑,顯然是反複打磨過的。“取樣器。“她語氣平靜,“看來上次放走那個人,沒讓他們死心。“
二柱子湊過來看了一眼,火氣立刻上來了:“這幫人還沒完沒了了!蘇瑤,要不我帶幾個人,直接去趙家溝問問!“
“無憑無據的,怎麽問?“老周瞪了他一眼,“人家咬死不認,你能怎樣?“
蘇瑤把竹管收進衣兜:“他們越是這樣,越說明咱們的東西金貴。“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秧苗再養幾天就能移栽了,這段時間更要小心。“
她吩咐蘇婉把育苗棚的草簾再加厚一層,既保溫又遮光。又讓二柱子帶著年輕後生,每晚分成兩班,明暗哨交替值守。
然而就在移栽前三天,又出狀況了。
最先發現異常的是蘇婉。她在清晨澆水時,注意到幾株位於苗床東南角的秧苗葉片上出現了細小的黃斑,像是被什麽東西燙過一樣。
“蘇瑤姐,你快來看看這個。“蘇婉的聲音帶著緊張。
蘇瑤快步走過去,蹲下身仔細察看。黃斑很小,但分布很有規律,主要集中在葉脈附近。她輕輕撕下一小片帶黃斑的葉子,湊到鼻尖聞了聞,隱約有股極淡的酸味。
“不是病害。“她眉頭緊鎖,“倒像是......藥害。“
“藥害?“老周也趕了過來,“咱們從來沒打過藥啊!“
蘇瑤沒有說話,目光掃過育苗棚的每個角落。突然,她注意到東南角的草簾有一處不明顯的破損,大小正好能伸進一隻手。
“昨晚誰值的這一班?“她問。
“是我和二柱子的堂弟鐵蛋。“一個年輕後生答道,“沒發現什麽異常啊。“
蘇瑤讓人把鐵蛋叫來。鐵蛋揉著惺忪的睡眼,回憶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說:“後半夜......後半夜我好像聽見點動靜,出去轉了一圈,沒看見人,就回來了......“
“你出去多久?“蘇瑤追問。
“就......一炷香的工夫吧。“鐵蛋低下頭,“我尋思就一會兒,應該沒事......“
蘇瑤的心沉了下去。一炷香的工夫,足夠做很多事了。
她立即讓人把出現黃斑的秧苗全部移出,單獨放置。又取來清水,仔細衝洗每片葉片。做完這些,太陽已經升得老高。
“還能救嗎?“老周憂心忡忡地問。
“試試看。“蘇瑤抹了把額頭的汗,“好在發現得早,應該傷不到根係。“
她讓蘇婉取來最純淨的靈泉水,按八十倍的超高比例稀釋,輕輕噴灑在受損的葉片上。這是她從未嚐試過的濃度,但眼下隻能死馬當活馬醫。
接下來的兩天,蘇瑤幾乎寸步不離地守著這些“病號苗“。她每隔兩個時辰就給它們噴一次水,夜裏就睡在苗床邊。老周看不過去,要替她守夜,被她拒絕了。
“我得親自看著才放心。“她的眼睛熬得通紅,但眼神依然專注。
第三天清晨,第一縷陽光照進育苗棚時,蘇婉驚喜地發現,那些黃斑竟然真的開始消退了。
“蘇瑤姐,快看!黃斑淡了!“
蘇瑤湊近細看,確實,原本明顯的黃斑已經變成淡淡的痕跡,新長出的葉片更是完好無損。她長長舒了口氣,這才感覺渾身的骨頭像是散了架。
“總算......救回來了。“她啞著嗓子說,嘴角終於有了一絲笑意。
然而這份喜悅並沒持續多久。當天下午,二柱子從鎮上回來,帶回來一個讓人不安的消息。
“我在鎮上聽說,趙家溝那邊也在搞什麽"新品種試驗"。“二柱子喘著氣說,“他們從外地請了個技術員,據說很有來頭。“
老周皺眉:“他們哪來的錢請技術員?“
“說是幾個村子湊的錢。“二柱子壓低聲音,“我還打聽到,那個技術員前些天特意去供銷社問過靈泉水的事。“
蘇瑤正在整理移栽要用的工具,聽到這話,手上的動作頓了一下。
“看來,他們是鐵了心要跟咱們較勁了。“老周歎了口氣。
蘇瑤繼續手上的活計,語氣平靜:“田裏的莊稼,各憑本事。他們想學,就讓他們學去。“
“可他們這是偷學!“二柱子不服氣。
“偷學的永遠慢一步。“蘇瑤抬起頭,目光掃過育苗棚裏生機勃勃的秧苗,“咱們隻要跑得夠快,就不怕被人追上。“
話雖這麽說,當晚蘇瑤還是把值守的人手重新調配了一番。她讓經驗豐富的老周帶著幾個可靠的老人負責育苗棚,年輕力壯的二柱子帶隊巡視試驗田。她自己則準備了一套簡易的警報係統——在田埂下埋設細線,線上係著鈴鐺,一旦有人踩到就會發出聲響。
移栽的日子終於到了。這是個晴好的早晨,露水剛剛散去,陽光溫暖而不灼人。全體村民都來到田邊,看著那些在磨難中頑強存活下來的秧苗,每個人的眼神都格外認真。
蘇瑤親自示範移栽的要領:“根要直,土要實,水要透。每株間距保持一拃,不能多也不能少。“
她彎腰取出一株秧苗,手指輕輕理順根係,然後穩穩地插入水田中。動作流暢自然,仿佛已經重複過千百遍。
村民們學著她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將秧苗一株株移栽到田裏。陽光下,翠綠的秧苗在波光粼粼的水田中排成整齊的隊列,像是等待檢閱的士兵。
蘇瑤直起腰,望著這片新生的稻田。微風吹過,秧苗輕輕搖曳,仿佛在向她點頭致意。
她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田裏的秧苗要麵對病蟲害、風雨侵襲,而田外的暗流也從未停息。但她看著那些在陽光下舒展的葉片,心裏反而格外踏實。
這些秧苗經曆過幹旱、藥害,卻依然頑強地活了下來。它們的生命力,比任何陰謀算計都要強大。
“走吧。“她對身邊的蘇婉說,“去準備下一步的施肥方案。“
田埂上,她的腳步堅定而從容。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她就沒打算回頭。不管前方還有什麽在等著,她都要帶著這些秧苗,走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