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二物
字數:3411 加入書籤
回春穀的日子,仿佛與世隔絕的桃源。
柳殊謠拜師後,身體在沐春秋的精心調理下,以驚人的速度恢複著。
李虎則完全沉浸在新突破的三境修為鞏固中,每日在穀中僻靜處打熬筋骨,演練盾刀之術,氣勢日漸沉穩渾厚。
蘇岩雖也抓緊時間調息恢複,但心底始終有一絲隱憂。
攝魂珠這件異寶,威力固然巨大,但過度使用,尤其是強行動用其力量壓製十二萬亡魂的躁動、強行吸納氣運,已經在他的身體和神魂深處留下了細微卻不容忽視的暗傷。
起初並不明顯,但最近他感覺神魂深處偶爾會傳來針紮似的刺痛,體內真元運轉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滯澀感,尤其是在深夜。
這天清晨,沐春秋正在藥圃中侍弄一株罕見的九葉星魂草。
蘇岩緩步上前,恭敬行禮:“沐前輩。”
沐春秋頭也沒抬,隻是淡淡“嗯”了一聲。
“晚輩有一事,想向前輩請教。”蘇岩斟酌著措辭,“晚輩因一些際遇,體內寄有一件奇異之物,雖助益良多,但長久以來過度借用其力,似乎對肉身根基與神魂造成了些許侵蝕……不知前輩可有良策緩解?”
沐春秋這才停下手中的玉剪,轉過身,目光如實質般在蘇岩身上掃過。
那目光似乎穿透了皮肉,直達其丹田深處。
蘇岩感覺自己像是被徹底看穿,連識海中的攝魂珠都似乎微微顫動了一下。
“哼。”
沐春秋冷哼一聲,語氣帶著洞悉世事的淡漠,“身懷重器,福禍相依。你所說的侵蝕,並非尋常真元損耗或經脈損傷,而是本源之虧。那器物汲取之力,霸道絕倫,你強行容納驅使,如同稚童舞大錘,傷及自身根本是必然。長此以往,根基崩毀,神魂枯竭,淪為那器物的養料也未可知。”
蘇岩心中一凜,這正是他最擔心的:“前輩慧眼。可有緩解或根治之法?”
沐春秋走到一旁石凳坐下,示意蘇岩也坐。“緩解之法,有。第一,戒用。非生死關頭,絕不動用那器物之力,讓其自然沉寂,你的身體和神魂方能緩慢修複。第二,固本。老夫觀你肉身功法極為不凡,已得固本之精髓。但還不夠,需持之以恒,將根基打磨得如磐石,方能承載更多。第三,養神。我這裏有一道‘清心守神散’的方子,每日睡前以穀中靈泉化服,可助你穩固心神,抵禦外邪侵蝕。”
他隨手拿起一塊石片,指尖真元流轉,刻下一道藥方遞給蘇岩。
藥方上的藥材名字都頗為生僻,但看名字便知其珍貴。
“此三法,可助你穩住現狀,甚至緩慢修複暗傷。”沐春秋話鋒一轉,眼神變得深邃,“但若想根除隱患,甚至更上一層樓,與那器物達成真正平衡,難如登天!”
他看著蘇岩:“你的肉身功法已是頂尖,但想要完全契合並承載那器物的霸道本源,或許需要傳說中的‘混元仙蕨’重塑根基,或尋得能調和陰陽、熔煉萬物的‘大衍歸一訣’這類早已失傳的仙品功法,方有一線可能。此二者,隻存在於古老傳說與某些上古遺跡的零星記載之中,當世……恐已絕跡。”
混元仙蕨?大衍歸一訣?
蘇岩默默記下這兩個名字,心中沉甸甸,卻又燃起一絲希望。
無論如何,知道方向總比茫然無措好。
“多謝前輩指點迷津。”蘇岩再次深深一揖,“前輩大恩,蘇岩銘記於心。”
沐春秋擺擺手,不再言語,繼續侍弄他的藥草去了。
平日裏,沐春雨像隻快樂的小鳥,時常跟在蘇岩身邊。
她似乎對蘇岩身上那股特殊的氣息(攝魂珠與萬劫不滅體的混合)格外好奇和親近。
“蘇岩哥哥,你看!”沐春雨獻寶似的捧著一小杯晶瑩剔透的露水。
她眼睛亮晶晶的,滿是期待。
蘇岩不忍拂她好意,接過飲下。
一股清涼之意直透識海,那隱隱的刺痛感竟真的舒緩了許多。他由衷讚道:“好神奇的露水,謝謝你,春雨。”
沐春雨開心地笑了,隨即又有些落寞地坐在蘇岩旁邊的石頭上,晃著小腿:“蘇岩哥哥,外麵的世界……是什麽樣子的呀?是不是真的有像雲朵那麽大的魚在天上飛?有會唱歌的石頭?還有……比穀裏的花還要多的漂亮姑娘?”
她的問題天真爛漫,充滿了對外界無盡的向往。
蘇岩溫和地給她講述著江南的煙雨、塞北的風沙、登龍台的喧囂、運河的繁忙……
沐春雨托著腮,聽得入了迷,眼神時而驚歎,時而憧憬。
“春雨妹妹似乎……不能離開回春穀?”蘇岩試探著問。
沐春雨的笑容黯淡下來,小手指繞著衣角:“嗯,爹爹說過。她抬起手腕,蘇岩才注意到,她白皙的腕部皮膚下,隱隱流動著淡青色的脈絡,散發著純淨的生命氣息。
“我從小身體就很奇怪,隻能吸收穀裏這種特殊的草木精元靈氣才能活下去。外麵的靈氣對我來說,就像毒藥一樣,待久了會變得好虛弱好難受。”
她聲音越來越低,帶著一絲委屈和不甘,“爹爹采了好多好多的藥,才把我養這麽大,可我還是隻能待在這裏……”
蘇岩心中了然,同時也湧起深深的憐惜。
這種體質,既是天賦,也是無法掙脫的枷鎖。
她就像一株隻能在特定土壤裏生長的仙葩,美麗卻無法自由。
“雖然不能出去,但春雨你懂得好多啊。”蘇岩轉移話題,不想讓她沉浸在傷感裏,“那些藥草的名字、習性,你都記得清清楚楚。”
提到藥草,沐春雨又來了精神,開始興致勃勃地給蘇岩講解穀裏各種奇異植物的特性和藥性搭配,說得頭頭是道。
蘇岩雖然不通藥理,但也聽得津津有味,兩人之間的情誼在不知不覺中加深。
與此同時,在沐春秋那間充滿了藥香和古籍的茅屋偏室裏,柳殊謠的學習生涯正式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