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女扮男裝的算學天才

字數:3877   加入書籤

A+A-


    老嬤嬤起身,急切地說道:“沈姑娘,我住在城內,聽聞城外災民無數,您日夜操勞,我有個不情之請。”
    她頓了頓,側身讓開,露出一直跟在她身後的一個身影,“這是我的……兒子,名叫阿衡。略通些算學,人也還算機靈勤快。如今沈姑娘正是用人之際,我鬥膽想讓他來給您幫幫忙,跑跑腿,打打下手也好,總好過在家吃閑飯,也算是為城外災民盡一份心。”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阿衡身上。隻見他身材瘦小單薄,穿著一身粗布男裝,臉上還故意抹了些灰,唯有一雙手指,倒是纖細修長。
    沈桃桃看著這個身影,覺得有幾分眼熟,仔細回想,猛然記起。
    榮城破城那日,田德方府中大亂,她曾遠遠瞥見過他一眼,當時隻覺這嬤嬤的兒子過於清秀文弱,如今看來……
    阿衡感受到沈桃桃審視的目光,身體微微一顫,“小……小人阿衡,見……見過沈姑娘。”
    沈桃桃是何等眼力,一眼便看出這阿衡脖頸光滑,並無喉結,耳垂上雖有泥垢,卻隱約可見細小的耳洞痕跡。
    再聯想到田德方素有擄掠美貌少女的惡行,她瞬間明白了。
    這哪裏是什麽兒子,分明是個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女扮男裝的姑娘。
    老嬤嬤稱其為兒子,想必也是怕女兒身會謀不到差事。
    沈桃桃心中了然,卻並不點破。
    女子生存不易,這份小心謹慎可以理解。
    她心中微微歎息,麵上卻不動聲色,反而放緩了語氣,溫和地問道:“阿衡,不必緊張。嬤嬤說你懂算學?”
    阿衡見沈桃桃目光清澈溫和,輕輕點了點頭,“回……回沈姑娘話,略懂一些粗淺的算法。”
    “哦?”沈桃桃心中一動,眼下正是急需算學人才之際,她便有心考較一番。
    沈桃桃隨手拿起桌上一本記錄倉廩的糧冊,目光掃過幾個數字,便出了題目。
    她語速平穩,直指當前最核心的物資分配難題:“阿衡,你聽好。第一問:若我軍現有粟米五百石,需分給城外一萬五千流民,維持三日稀粥供應。你且算算,若要撐過三日,每人每日實際能分得多少合?是否夠用?”
    問題剛落,隻見阿衡在聽到數字的瞬間,肩膀微微一顫,她甚至沒有要紙筆,更沒有像尋常賬房那樣下意識地去摸算盤。
    僅僅是幾個呼吸的停頓,她便開口了,“回沈姑娘話。小人且算與沈姑娘聽。總米五百石。一石為十鬥,一鬥為十升,一升為十合。故五百石即為五十萬合。需供應一萬五千人,三日之需。”
    “然,”她話鋒一轉,邏輯極其清晰,“我軍現僅有米五十萬合,遠不足以按標準供應。故,需以現有米數,均分給一萬五千人,支撐三日。那麽,每人三日可得米數約為三十三合。”
    “再均攤至每日,便是每人每日十一合。”
    “故此,在當前糧儲下,若要維持三日,不得不降低粥的稠度,以量充饑,實為無奈之舉。若粥稀如水,十一合亦僅能吊命爾。”
    她不僅算出了結果,還一眼看出了數據背後隱含的困境和無奈。
    沈桃桃眼中訝異之色更濃,卻不露聲色,立刻拋出第二個更複雜的問題,涉及工程和人力估算:
    “好。第二問:若搭建一個可容百人的簡易棚戶,需木材二十方。現登記在冊的青壯流民約有八千人。若將這些青壯全部投入砍伐木材,每人每日平均可砍伐木材零點一方。你算算,一日之內,最多可獲木材多少?可搭建多少容身之所?”
    阿衡幾乎沒有任何停頓,立刻接口,心算速度快得令人咋舌:
    “回城主。青壯八千人,每人每日伐木零點一方,則一日總獲木量為八百方。”
    “每個棚戶需木二十方,則可搭建棚戶數為四十個棚。”
    “每個棚戶可容百人,四十個棚即可安置四千人。”
    “然,此僅為理想之數。需考慮木材運輸,搭建人工,以及非所有青壯皆能全日伐木,實際成效恐需打八折乃至對折。若按八折算,一日大致可安置三千二百人。”
    她再次不僅給出了理論數值,還考慮到了實際的損耗和效率問題。
    沈桃桃心中已是驚喜交加,但她壓住情緒,問出了最關鍵的第三問:
    “甚好,那麽第三問,依你之見,該如何設定這‘工分’?比如,砍伐一方木材,記多少工分?搭建一個棚戶,記多少工分?又如何與每日口糧掛鉤?需定出一個既能激勵勞作,又不會耗盡存糧,且相對公平的章程。”
    這一次,阿衡沉吟了片刻,顯然在腦海中構建一個複雜的模型。
    約莫十息之後,她再次開口:
    “沈姑娘,小人以為,工分製需簡易明了,便於核算。可設:伐木一方,記十分。參與搭建一個完整棚戶,記二十分。”
    “口糧兌換,不宜完全按勞分配,需兼顧人道。可定為:每日出工者,無論出力多少,皆先發放基礎口糧,如稀粥兩碗,吊命所需。超出基礎部分,再按工分兌換。”
    “例如:設定每十分工分,可多換稠粥一碗,或幹糧一塊。具體兌換比例,需根據每日糧食總支出倒推計算,確保收支大體平衡,略有盈餘以備不時。”
    “如此,壯勞力可多得食,老弱亦可憑力所能及之勞作換取基本生存,既能鼓勵勞作,又可避免強者通吃,弱者餓斃,維持大體穩定。”
    這一番話下來,不僅計算精準,更是考慮到了人性和可持續性。
    沈桃桃聽完,再也抑製不住心中的讚賞,“好!心思縝密,計算如神,更難得的是通情達理。阿衡,從此刻起,所有流民登記,物資調配,工分核算之事,便由你主要負責。你需要多少人手,需要何種協助,盡管開口。趙青,你務必全力配合阿衡。”
    阿衡被這突如其來的重用驚得愣了一下,隨即臉上泛起一絲激動的紅暈,深深一福:“阿衡必竭盡全力,不負沈姑娘的信任!”
    其心算之迅捷,邏輯之嚴謹,對數字之敏感,遠超尋常賬房,甚至讓在場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吏都自歎弗如。
    沈桃桃知道,她意外地挖到了一塊瑰寶,這為破解眼前的困局,增添了一份至關重要的力量。
    老嬤嬤見沈桃桃如此重用自己的“兒子”,激動得老淚縱橫,連連道謝。
    有了阿衡這個“人形計算器”的加入,繁瑣龐雜的數據處理工作頓時變得井井有條。
    她心思縝密,計算精準,很快就將混亂的流民信息初步歸類,並製定了清晰的物資分配和工分兌換方案。
    沈桃桃的以工代賑方案,終於得以迅速推行下去。
    青壯年被有效組織起來,砍伐木材,搭建棚戶。
    婦孺老弱也分配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如采集野菜,縫補衣物,照顧孤幼。
    秩序開始在混亂中建立,絕望麻木的氣氛中,開始注入一絲微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