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這身本事一點不含糊
字數:3404 加入書籤
阿婆聽得眉開眼笑,撩起圍裙擦擦手,走到背簍邊仔細瞧了瞧那幾隻肥兔子,連連點頭:“好,好!桃丫真是咱家的福星,手巧,心眼也活絡。”
她看向沈桃桃的眼神,慈愛裏又多了幾分讚賞。這丫頭,失憶歸失憶,這身本事卻一點不含糊。
“阿婆,是大壯哥眼神好,找到兔子道兒了。”沈桃桃被誇得有點不好意思,抿嘴笑了笑,把功勞推給大壯。
她走到灶台邊,吸了吸鼻子,“阿婆,您做的啥呀?這麽香,饞蟲都快被勾出來了。”
“還能是啥,燉小雞,炒了個秋葵,拌了個野菜。”阿婆笑著揭開鍋蓋,熱氣呼地一下騰起,香味更濃了。
隻見大鐵鍋裏麵是咕嘟咕嘟冒著泡的土豆燉雞塊,雞肉燉得爛糊,土豆吸飽了湯汁,看著就下飯。
旁邊小鍋裏炒著碧綠的秋葵,另一隻陶盆裏是焯過水拌了蒜泥的薺菜。
阿婆又從一個舊瓦罐裏小心地舀出三碗飯。一碗是雪白的精米飯,另外兩碗是紅褐色的高粱米飯。
她把那碗白米飯放到沈桃桃麵前,另外兩碗高粱米飯則是她和大壯的。
“桃丫,快,跑了一下午累壞了吧,趕緊吃口白米飯墊墊。”阿婆把筷子遞過來。
桃丫看著眼前那碗白得晃眼的米飯,又看看阿婆和大壯碗裏粗糙的高粱飯,鼻子有點發酸。
這精米,在這個家裏,肯定是金貴東西,平時舍不得吃的。
“阿婆,這不行。”沈桃桃把白米飯碗往桌子中間推了推,“咱們一起吃這個。您年紀大了,吃高粱米不好克化。大壯哥出力多,也得吃點兒好的。我……我也一起吃。”
大壯連忙擺手:“桃丫你吃你的,俺們吃慣了高粱米,扛餓。你這身子剛好,得吃細糧補補。”
阿婆也說:“就是,丫頭,別推了,給你吃的你就吃。俺跟你大壯哥身子骨結實,吃啥都一樣。”
“那更不行了,”沈桃桃態度堅決,直接拿過空碗,把那碗白米飯分成三份,每份雖然不多,但好歹都有。
她一邊分一邊說:“阿婆,大壯哥,咱們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好的東西要一起分享。身體是根本,您年紀大了,腸胃弱,吃細糧好消化。大壯哥天天上山下嶺,出力流汗,不吃點有勁道的,身子虧空了咋辦?我年輕,恢複快,但也不能搞特殊。”
她分好飯,抬起頭,看著阿婆和大壯,“咱們現在的日子是緊巴點,但正因如此,才更不能在吃上虧待自己。身體好了,才有勁兒幹活,才能多想門路賺錢。等以後咱們兔子養多了,雞鴨也多了,糧倉滿了,天天吃白米飯都行。但現在,咱誰也不能省,尤其是不能從牙縫裏省。”
一番話,說得阿婆和大壯都愣住了。
阿婆看著碗裏那撮白米飯,眼圈微微泛紅。這丫頭,心思咋這麽透亮,這麽疼人哩。
大壯更是心裏熱乎乎的,他看著沈桃桃,覺得這姑娘不光長得好看,心腸更好,處處為這個家著想。
“好,好,聽桃丫的,一起吃。”阿婆聲音有些哽咽,拿起筷子,“吃飯,吃飯!”
這頓飯,吃得格外香甜。燉雞軟爛入味,大米飯泡著雞湯吃,別提多美了。炒秋葵清爽,涼拌薺菜開胃。大家都吃得很滿足,心裏更是暖洋洋的。
吃完飯,天還沒完全黑透。
沈桃桃搶著幫阿婆收拾了碗筷,然後一抹嘴,對正在劈柴的大壯說:“大壯哥,趁天沒黑透,咱們把兔子窩壘起來吧?那幾隻新來的,還擠在臨時筐裏呢。”
“成。”大壯放下斧頭,走了過來。
壘兔窩的地方,白天沈桃桃就看好了一處院牆根,背風向陽,地勢稍高,下雨不積水。地方不大,但壘個兩層的小樓養個幾十隻兔子綽綽有餘。
“大壯哥,咱先清地基。”沈桃桃指揮著。
兩人把地上的碎石雜物清理幹淨,沈桃桃還用腳把地麵踩實了些。
“然後得挖個淺坑,做糞尿池,好清理。”沈桃桃拿來小鋤頭,在選好的位置下麵挖了個半尺深的坑。
大壯雖然不明白為啥要挖坑,但沈桃桃說的肯定有道理,他跟著幹就行。
接著就是壘牆。材料是現成的,院牆邊堆著不少碎石頭。
沈桃桃挽起袖子,一點不嬌氣。她先挑了些大塊平整的石塊,在挖好的淺坑四周壘了一圈地基,壘得嚴嚴實實。
她壘牆的手法很特別,不是胡亂往上堆,而是像搭積木一樣,講究個錯縫咬合。每放一塊石頭,她都要用手按按,左右看看,確保穩當。還會用小石塊塞進縫隙裏,讓牆更結實。
大壯主要負責搬石頭,和泥漿。
他看著沈桃桃熟練的動作,忍不住又問:“桃丫,你咋連壘牆都會?還壘得這麽板正?跟村裏老石匠似的。”
沈桃桃正拿著一塊不規則的石塊比劃,聞言手一頓,她自己心裏也納悶呢。這壘牆的活兒,她幹起來順手極了,好像天生就知道怎麽讓牆又直又穩。什麽“錯縫”,“咬合”,“重心”,這些詞兒自己就往腦子裏蹦。她甩甩頭,笑了笑:“可能……可能我上輩子是個泥瓦匠吧,別愣著,大壯哥,快和泥,泥要稠一點,抹上去粘得牢。”
兩人一個指揮一個幹,配合默契。
沈桃桃負責壘牆的主體和關鍵部位,大壯幫著填縫抹泥。
沈桃桃要求很高,牆縫要盡量小,泥要抹勻,不能留窟窿,說不然兔子容易打洞跑掉,也容易鑽風受涼。
壘到快齊腰高的時候,沈桃桃停了下來。她讓大壯拿來幾根粗細均勻的木棍,橫著架在牆上,棍子之間留出一定的縫隙。
“這是底層的隔板,兔子住在上麵,糞尿掉下去,保持幹燥衛生。”她解釋道。
然後在木棍上鋪了一層舊草席,接著繼續往上壘第二層牆。
第二層比底層稍小一圈,像個小閣樓。同樣在適當高度架設木棍做隔板。
最後,用幾根結實的木棍做梁,搭上厚厚的茅草,做成一個兩麵坡的屋頂,還用草繩綁得結結實實,防止被風掀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