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風調雨順,長安皇榜

字數:4361   加入書籤

A+A-


    此刻,薑宸的祈雨步驟依然沒有結束。
    在召至赤雷後,薑宸又依次踏步,麵朝西北。
    “雲飛碧落!”
    “雨降臨軒!”
    轟隆隆!
    驟然之間,天空烏雲匯聚,電閃雷鳴,無數赤黑白雷霆奔騰匯聚,好似有萬龍來朝。
    “急急如律令!”
    話音落下,原本的微風陡然間了狂風大作。
    空氣中似乎還彌漫著即將下雨的潤濕。
    緊接著。
    啪嗒!
    鑒真沒有防備之下,一粒豆大的雨珠從天而落,拍打在他的臉上。
    “薑道長,下雨了!”
    這滴雨水猶如訊號,緊接著便是傾盆大雨潑灑而下。
    雨水澆散了天地的燥意,也澆出了萬物的生機。
    薑宸的身影穩穩落在地上。
    一人之力召下這一場覆蓋整個豫州的瓢潑大雨,對於他而言還是有點吃力了。
    鑒真看出薑宸的麵色不對勁,趕忙過來扶了一把。
    薑宸揮揮手,示意不用,然後原地微微調息,很快,氣息再次強盛起來。
    鑒真有些看呆了,恢複真炁這麽快嗎?
    方才雖然消耗很大,但薑宸竭力感受那種天人交感的狀態,終於再次有了收獲。
    他又一次從冥冥命輪中觀看到那人形命輪,並且成功記住了一部分古老神秘的符文。
    這次的符文,和上一次記下來的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兩相對比,卻又截然不同,似是同源不同支。
    但想來,應該也能幫他將神通威能再提高一截。
    ......
    時間推移回幾十息之前。
    一裏開外,幾個不良人驚駭莫名地看著遠處,薑宸屹立於天地之間的身影。
    作為旁觀者,他們看的再清楚不過。
    其中,手持紙筆的不良人飛快記錄。
    記:“開元五年八月十九,茅山宗道士薑宸,於豫州祈雨,腳踏虛空,如履平地,逆四步而行。”
    “曰風來,於是巽位洞開,雲海翻騰!”
    “曰雷來,於是雷池傾覆,天鼓轟鳴!”
    “曰雨來,於是玄冥執圭,四海傾盆!”
    “頃刻之間,雨水沒地半指,豫州之旱災迎刃而解。”
    記錄完畢,其中一不良人乘上快馬,將已經記錄好的書簡帶上,快馬加鞭朝著長安趕去。
    此前唐玄宗曾交代他們,每三日將眾人的記錄呈報一份上來。
    ......
    豫州之旱已解,薑宸兩人則是繼續朝著災旱地區走去。
    此過程中,鑒真也沒有閑著。
    佛門雖然祈雨之法不如道門,但是論妙手回春之術,卻是絲毫不遜色於道門,其中一些法術,也有其獨到之處。
    例如剛到穎州時,薑宸他們就發現這個地方的旱災尤為嚴重。
    甚至一些地方由於一些屍體沒有妥善處理,汙染了水源,已經出現了瘟疫的症狀。
    而且還在不斷向外擴散。
    鑒於此情況,官府便將有症狀的人全都封鎖在了城外的一處村落當中。
    美其名曰是統一管理,方便救治。
    但是外麵站著的戴著艾草麵紗,穿著鎖子甲,手持長矛的士兵,幾乎把整個村落裏三層外三層給包圍了起來。
    任何想要出村的百姓,都會被趕回去,要是有想要逃跑的,更是會被軍卒當場擊殺。
    這讓村民們知道,他們已經被拋棄了,留在這裏,等死隻是時間問題。
    村落裏幾乎沒有多少吃食,唯一的水源,也隻是一口井,而且裏麵的水也不多了。
    值此關頭,鑒真義無反顧地去到村落中,去替那些患了瘟疫的百姓治病。
    而薑宸也在調製符水,光憑鑒真一個人的力量,恐怕就算是累死,也治不好村中這麽多人。
    薑宸倒是想用一些現代的科學手段來處理瘟疫。
    但是他隻知道一種天花的疫苗獲取方法,並不確定是否是現下這種。
    隻能是將一些常規的預防方法傳授給眾人。
    例如糞便統一隔離處理,水要燒開喝,平時在村裏多燒蒼術來消滅病毒。
    在求得大雨後,又在穎州待了數日之久,兩人才得以脫身。
    也就是在這時,長安一張皇榜也吸引得天下人注意。
    這日,幾騎快馬從皇城飛奔而出,快速分散跑到長安各個城門口。
    然後在城牆上張貼上一張榜單,引得許多百姓前來圍觀。
    “玄門......什麽榜?誰認識字的,可以念一下嗎?”
    這時,一個形同說書模樣的長須男子擠到眾人前麵,還有人不知道從哪兒搬來了凳子,讓他站在上麵,高出眾人一個腦袋。
    他張了張雙臂,示意眾人安靜。
    “諸位,這張榜單上張貼的,乃是玄門功德榜!上麵名列著當今佛道二門,對我大唐之貢獻德行!”
    底下有人就問了:“到底是什麽功德啊,居然讓皇上張貼榜單?”
    說書先生一笑,賣了個關子。
    “諸位稍安勿躁,且聽我慢慢道來,說起這功德榜啊,那就不得不提前些時日,中秋時節,聖人在皇宮舉辦的中秋盛宴!”
    “邀請佛道二門有名之士前去赴宴,嘿!您猜怎麽著,恰逢河南淮南兩道大旱,世間有妖邪作祟。”
    “這妖怪那端的是厲害無比,有三頭六臂,嘴裏長著三尺長的獠牙,兩顆眼睛像燈籠一樣大小,一說話,嘴裏就噴出一道火來!”
    淮南河南旱災?眾人聽到這事,一時間,個個心思各異。
    “諸位想想,這是不是天大的好事?”說書先生問。
    “都大旱了,怎麽還能算天大的好事呢?”底下人問。
    “欸,你想啊,要不是聖人舉辦這中秋盛宴,又怎麽能聚集到這麽多高人羽士呢?而這玄門眾人為了替聖人分憂,於是主動提出,要去往這旱災之地降妖祈雨。”
    “聖人聽後那是大喜,當即口念天銜。”
    “說要就這次的賑災祈雨降妖之事,將玄門諸人的功德偉績昭告天下!”
    頓時,台下人開始議論紛紛。
    “那上麵的榜單,到底寫的誰啊?”
    說書先生微微一笑,說道:“此榜單還不是最後的定榜,隻是列舉了一些羽士僧侶一路所為。”
    “在下白安,長住昭行坊太和樓,諸位要是得閑,也可來喝茶聽書,隻當聽個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