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司農曹嵩
字數:3823 加入書籤
足足看了這卷竹簡好一陣過後,這位陳留太守方才如獲至寶般激動開口道。
“這書簡上的行書之妙,雖與摹本略有差異,但傳聞《洛神賦》本就是泰山公子醉後一筆嗬成而書,兼之摹本終究難以盡得神韻……”
“而細細觀之,從筆跡細節便可斷定此就是泰山公子手書真跡。”
“更難能可貴的是,如今泰山公子手書真跡少之又少,此寶價值不菲啊!”
“而洛陽之內,怕是有不少貴人愛煞了泰山公子的行書,以此物運作一番,或許……”
說到最後之時,聲音已然漸小,張繆也連忙低頭,不敢再聽下去。
而後,張繆感覺到主公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渾身下意識地隨之一緊。
“做得不錯,且下去吧。”
不過,就在張繆即將退離大堂之時,再度響起了聲音將張繆叫住。
“等一下,你順便幫泰山公子把這事給辦了,那遊俠典韋乃是仗義殺人,情有可原,證據充足,依律撤銷對其通緝,下發文書去吧。”
“是。”
張繆連忙領命,心中也不禁歡喜了起來,明白這一次自己是做對,也將進一步得到主公的信任與重用。
“還有,這與泰山公子的聯係可不能斷了,再備上兩車禮物,你隨行送往泰山羊氏,待泰山公子歸鄉後,言明本府君的交好之意。”
張繆將每一字都記得清清楚楚,生怕有所疏漏之餘,心中又不禁對羊耽羨慕到了極點。
主公可是官至陳留太守,何等尊榮?
可這幫了泰山公子辦了事不說,還主動往泰山公子的家族送去兩車禮物以結交關係。
‘若能有泰山公子那般的才華,又何須屈居於府內為一刀筆吏?’
……
而發生在陳留郡太守府之事,不過是陽翟雅集的餘波漸漸擴散開來,所產生的一處小縮影罷了。
以潁川郡陽翟為中心,泰山公子羊耽之名經諸多士人主動宣揚,迅速外傳。
尤其是許多《洛神賦》的摹本開始流傳後,匯聚到陽翟的士人數量不僅沒有下降,反倒還有更多的士人正蜂擁而至,欲對《洛神賦》石碑一睹為快。
隱隱間,《洛神賦》不僅被盛讚為天下第一行書,更隱隱有著當世第一賦的美名,亦稱今才高八鬥之羊耽,遙可與五百年前的宋玉相媲美。
一時間,諸多《洛神賦》摹本,成了無數世家士人們所追捧之物。
在以潁川郡為中心卷起了名為《洛神賦》的熱度同時,也有一份份書簡如磚頭般砸向譙縣曹氏。
而在朝堂之中,由於崔烈於四月遷任太尉後便一病不起,已隱退年齡的曹嵩便趁機向西園進獻一億錢,已得了不日將能替代崔烈升遷為太尉的承諾。
須知昔日崔烈升三公不過耗費五百萬錢,曹嵩此次卻是進獻了一億錢,這個價格無疑是天子與十常侍都無法拒絕的。
曹嵩也知正值這敏感關頭需要低調行事,幹脆在交接大司農諸事後,便告了病休返鄉暫避風頭,等待合適時機再返回朝堂升任太尉。
即便如今的三公位高而權卑,近乎就是個橡皮印章。
可對於本就臨近退隱年紀的曹嵩而言,能在三公這個位置離開朝堂,這是每個漢臣都難以拒絕的誘惑。
而告病休返鄉的曹嵩仍是九卿大司農,在返鄉後自然也想著在沒有正式退隱之前,盡可能地多加利用手中的權力,以免過期。
起碼,進獻給西園的一億萬錢,曹嵩自然得想法子撈回一些。
在朝堂上,曹巨高自然得唯唯諾諾;
在地方上,大司農無疑能重拳出擊。
曹嵩這打的便趁還掛著九卿的名頭,為曹氏在譙縣狠狠地撈回一筆的打算。
因此,曹嵩衣錦還鄉的這幾個月來,那過得可是風光之極的舒坦日子。
不說許多周邊的世家豪強想要從曹嵩這位大司農這裏走門路的,少不了大量的好處。
還有許多譙縣的上田好地,那也被曹嵩扒拉了不少成為曹氏祖上傳下來的田地。
不過,就從三天前,曹嵩的好日子從一卷莫名其妙送到了府邸的謾罵書簡開始就嘎然而止。
那一卷謾罵書簡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
緊隨而至的,數十上百卷謾罵書簡那是接連送到,幾乎是無死角地將曹氏攻訐咒罵了一遍了。
尤其是曹嵩本就是個出了名的巨貪,所拜繼父曹騰雖說是宦官裏少有名聲不錯的,但終究是頂了個宦官之後的名頭。
那一卷卷謾罵書簡,既是以筆為刀不斷地捅著曹嵩的心窩子,更是將曹嵩罵得那叫一個不明就裏。
曹嵩自問自己也就是貪了點,但也沒做過多少天怒人怨的事情。
可在現在的朝堂上,本就是在夾縫中生存的曹嵩也不敢不貪,不能不貪啊。
自己不貪,下屬怎麽會用心辦事;
自己不貪,上級怎麽能放心使用;
自己不貪,又怎麽能為天子分憂,為家族壯大?
這朝堂上人人都是如此,怎麽就有這麽一夥士人如瘋狗那樣跳出來,像是老朽偷了他們的親娘那樣,逮著曹氏就是一通輸出。
尤其是謾罵書簡之中,不乏“偷”“賊”等字眼,曹嵩一開始還以為自己在洛陽常偷人妻的事發了。
可隨著無端謾罵的書簡還在不斷增加,曹嵩也是越發害怕了起來。
正值捐獻億錢圖謀三公之際,曹嵩害怕這是要被士人當成典型,在朝堂之中進行攻訐清算的苗頭。
就在曹嵩惶恐而不能度日,陽翟雅集的消息先一步傳到了譙縣。
且後續送來的一部分謾罵竹簡漸漸提到了緣由,這才讓曹嵩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好大兒曹操做的好事。
曹操在陽翟雅集上將泰山公子給“偷”走了,這自然是招了參與陽翟雅集士人們的眾怒。
一時找不到曹操與羊耽,自然就有一卷卷謾罵書簡先一步抵達了曹操的出生點。
當曹嵩不斷打探明白泰山公子的事跡,得知這是一位即將名揚大漢的大名士後。
曹嵩一時卻是轉怒為喜,屢屢對妻妾兒孫直讚“吾兒操有老夫的三分風姿”。
旋即,曹嵩即刻命人灑掃族地,備好迎客事宜,又派家仆守在譙縣西側各條官道的十裏亭,日夜打探曹操的行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