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再送一裏
字數:3953 加入書籤
這一夜,臨別之際。
羊耽與曹操在屋內暢談了許久,談了時局,聊了英雄,又推演了一番該如何平定幽州之亂。
最後,曹操又親自將羊耽一路送回了所住的小院,這才萬分不舍地告別。
不過,在羊耽經過荀攸所住的側房之時,簡單地披著外衣的荀攸拉開了房門,問道。
“莫非曹孟德不願放叔稷離去?”
“公達多慮了,孟德與我乃好友,又怎會因此而惱?”
羊耽笑著解釋了一句,然後讓荀攸無須擔心,好生歇息,這才回到了房間。
不過在脫了外袍後,僅是穿著一身中衣的羊耽推開窗戶,看著那高懸彎月,回憶今日所做之事,細細地整理著思緒。
這是羊耽的習慣,算不上是日三省吾身,但卻也是為了避免出現了什麽紕漏。
偶遇華佗,這對羊耽來說純粹就是個意外。
可在意識到醫道的不完善以及藥材的稀少昂貴後,深知局勢走向的羊耽就決意推動藥材的大規模種植。
在漢末亂世,人口暴降的間接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無非就兩點:饑餓與疾病。
尤其是瘟疫與傷寒,所造成的死亡數字是極其驚人的。
醫者不足,醫道不完善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藥材也遠遠不夠。
若是連藥材都不足,就算華佗等神醫有通天醫術,麵對大規模的瘟疫與傷害,也是無計可施。
為長遠計,為萬民計,為家國天下計,幾經思量的羊耽都不可能放棄大規模種植藥材。
以各種方式賺得的名聲,正是使用之時,也正是為此事保駕護航之時。
而羊耽向曹操所請的,則是讓曹操代羊耽廣邀各地世家豪強以及商賈在一個半月後,也就是八月十五前往泰山參與雅集共賞明月。
這次的雅集,羊耽則取名為“大同雅集”,寓意為天下大同,也是羊耽在設想中迅速通過名聲變現錢糧的路子。
唯一讓羊耽有些遲疑的,則是向曹操建言前往幽州平亂掌握兵權之事。
就憑公孫瓚的水平,起跑線相近的情況下,想要壓得住曹操的概率極低極低。
因此在中平四年這個節點,曹操請戰入幽州平亂,無疑能借到一股東風就此起勢。
讓羊耽有所憂慮的,則是曹操借勢而起占盡幽州之地,以幽州鐵騎自北而下,橫掃天下之勢必然更甚於原軌跡。
這對於未確定投效之人的羊耽而言,或會是一筆好投資,也可能會養出一個心腹大患。
不過,再三思量了一番後,羊耽卻是灑然地笑了。
歸根到底,羊耽所著眼的都是整個家國天下,希望能早日終結亂世,使漢人安居樂業。
誰主天下,羊耽不是很在乎,在乎的是這天下太平。
因此,羊耽打算推舉劉備前往青州平定黃巾,既是為了報答劉備的救命之恩,也是希望青州戰亂早日停歇。
如今大力建言曹操往幽州而去,也是希望幽州能夠早定。
若不加幹預,那麽勾結烏桓的張純直至兩年後方才梟首。
須知,這一場動亂不僅席卷幽州,還攻破了渤海、清河、平原,蔓延至冀州、青州,讓整個黃河以北都蒙上了血色陰影,無數百姓被烏桓人的馬蹄所踏。
曹操此去,必然是對遏製動亂有益,使北方百姓少受外族劫掠之苦。
羊耽捫心自問這一番對曹操的建言,或有私心,卻也是無愧於家國。
臨近亂世的大漢,就如同一件破爛漏風的衣衫,初露鋒芒的羊耽目前能做的也就是嚐試縫縫補補,盡可能庇佑萬民了。
而在羊耽關上窗戶,躺回榻上就寢之時,曹操並沒有回府,而是前去尋找父親曹嵩,與曹嵩密談到了將近天明。
向朝廷請戰容易,但朝廷為何無力以雷霆之勢鎮壓幽州動亂,無非就是朝廷已經沒有多餘的錢糧可用。
即便允了曹操的請戰,給了曹操官身兵權,也隻會讓曹操前往冀州自行招募兵馬北上平亂。
因此,曹操若要有所作用,那麽就必須讓自家的大貪官父親出血不可。
說服曹嵩,並不容易。
在曹嵩看來,曹操此舉卻是吃力不討好,自備錢糧為幽州平亂,圖什麽?
烏桓人再如何凶悍,還能跨過黃河威脅中原不成?
與其自備錢糧前去幽州拚命,還不如拿這筆錢向天子買官,足可保證曹操在朝廷中混得舒舒服服。
這也是朝廷以及各個世家對於幽州之亂的普遍看法,那便是讓幽州冀州自行想辦法平亂就是了。
羌人打進了三輔之地,還有威脅司隸的可能,不得不重視。
可遠在幽州的動亂,對於如今的朝廷來說已經騰不出多少精力去理會了。
而在曹操費了極大的功夫說服曹嵩後,已近天明。
曹操顧不得歇息,又速速令人準備了兩大車的禮物,以作告別贈禮,然後一路相送了羊耽等人三裏之遠。
行至三裏亭,羊耽朝著前來相送的眾人躬身行禮,道。
“諸位莫要再送,且回吧。”
昨晚被曹操熬了一夜的曹嵩本就是為了作秀,走了這麽遠早就走累了,正想順勢開口應下來之時。
曹操卻是先一步地執著羊耽的手,不舍地說道。“再送一裏。”
羊耽無奈之下,隻得應允,又行了一裏。
“孟德,且回吧。”
曹操仍是不舍地說道。
“今日一別,操將往北,君去泰山,不知何日才能再見,且容我再送一裏。”
羊耽亦不禁生出幾分感慨,又容曹操再送了一裏,行至五裏,開口勸道。
“孟德,且回吧。”
“操與叔稷之情,又豈止五裏之長,請容我再送一送。”曹操誠摯地說道。
可羊耽看著曹嵩那累得快要原地躺下的模樣,明白曹操能撐得住,曹嵩已經要熬不住了。
再送下來,那可就不僅僅是送別自己,曹操還得順手把曹嵩給送走了。
羊耽稍加沉吟後,吟道。
“丈夫誌四海,萬裏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
這幾句一出,讓曹操的表情更是動容,忍不住開口勸道。
“叔稷不如與我同往幽州,為萬民平亂,何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