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烽火映史河 富金山巒鑄鐵壁
字數:4299 加入書籤
第135章 烽火映史河 富金山巒鑄鐵壁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九月二日。
在霍山至葉家集一線,139師與日軍第13師團的對峙已持續月餘。雙方雖未爆發大規模戰鬥,但前沿陣地間的摩擦、偵察分隊之間的遭遇戰、冷槍冷炮的襲擾從未停止。這種低強度的“你來我往”,如同兩個絕世高手對決前的相互試探,緊繃的神經和不斷累積的小規模傷亡,讓戰線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壓抑的張力。
而在史河沿岸,一場場風暴已然降臨。
史河,這條蜿蜒於大別山西北麓的河流,此刻失去了往日的寧靜。河水在夕陽的餘暉下泛著冰冷的鐵灰色,仿佛預感到即將被鮮血染紅。河南岸,富金山及其周邊山嶺如同沉默的巨獸,匍匐在暮色漸濃的天幕下,其陡峭的山脊和茂密的植被,構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這道屏障之後,便是通往武漢北部門戶的要道。
駐守於此的,是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這支由黃埔一期名將宋希濂率領的德械師(第36師、第87師、第88師改編調整而來)部隊,自淞滬、南京一路浴血奮戰至此,雖曆經補充,但骨幹猶存,裝備相對精良,戰鬥意誌極為頑強。他們深知,腳下的富金山陣地,將是阻敵西進的關鍵鎖鑰,絕不容有失。
軍長宋希濂將軍親臨前沿,用望遠鏡久久地凝視著北岸。遠處,日軍第13師團的太陽旗隱約可見,大量的步兵、騎兵、炮兵正在頻繁調動,塵土飛揚。一種大戰將至的窒息感,壓迫著每一位守軍官兵的神經。
“告訴各師、各團,鬼子今晚必有動作。眼睛都給我瞪大嘍!人在陣地在!”宋希濂的聲音沙啞卻堅定,命令通過電話線和傳令兵迅速傳遍各級陣地。
士兵們默默地檢查著手中的武器——中正式步槍、仿製馬克沁的二四式重機槍、迫擊炮、手榴彈。彈藥被有序地分發到每個射擊位。工兵們最後一遍加固著土木掩體、鐵絲網,挖掘著防炮洞。沒有人說話,隻有金屬碰撞的輕響和鍬鎬掘土的沙沙聲,混合著初秋夜晚微涼的空氣,透著一股悲壯的肅殺。
果然,當最後一抹天光被地平線吞噬,夜幕徹底籠罩大地時,北岸日軍的炮火準備開始了。
沒有任何試探,一開始便是極致瘋狂與猛烈!
“咻——轟!!”
“咻咻咻——轟轟轟!!”
先是尖銳刺耳的呼嘯聲撕裂夜空,緊接著,地動山搖的爆炸聲便如同連綿不絕的驚雷,在富金山守軍陣地上炸響!日軍第13師團集中了所屬山炮兵第19聯隊以及加強的野戰重炮兵大隊,超過百門的各種口徑火炮,向著南岸中國軍隊的陣地開始了毀滅性的覆蓋射擊。
刹那間,整個富金山仿佛被點燃了一般!火光一團接一團地衝天而起,巨大的爆炸聲浪震得人耳膜欲裂,五髒六腑都跟著翻騰。灼熱的氣浪裹挾著彈片、碎石、泥土和折斷的樹木,向四周瘋狂席卷。
日軍炮擊之猛烈、之精準、之持久,遠超以往任何一次戰鬥。75mm山炮、105mm榴彈炮、甚至150mm重榴彈炮的炮彈,如同冰雹般密集地砸落。整個山頭仿佛被犁了一遍又一遍,剛剛加固好的工事在重炮麵前如同紙糊一般被輕易撕碎。鐵絲網被炸成扭曲的廢鐵,交通壕被塌方的泥土填平,精心布置的火力點連同裏麵的士兵一起被炸上天。
濃烈的硝煙味和嗆人的塵土味彌漫在空氣中,幾乎令人窒息。巨大的爆炸聲淹沒了其他一切聲音,許多士兵被震得口鼻流血,暫時失去了聽力。
炮擊持續了整整一個小時!在這漫長如一個世紀的時間裏,富金山的守軍們隻能蜷縮在盡可能深的防炮洞和掩體裏,忍受著這煉獄般的煎熬。每一次近失彈的爆炸,都讓大地劇烈顫抖,泥沙簌簌落下,仿佛下一刻整個山頭都會崩塌。不斷有防炮洞被直接命中,裏麵的士兵瞬間化為齏粉,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
第71軍36師106旅某團一營營長李誌剛,緊緊靠在一個相對堅固的石縫掩體裏,泥土落了他滿頭滿身。他透過觀察孔向外望去,隻見外麵已是一片火海,原本熟悉的地形地貌完全變了樣。他咬著牙,對著身邊同樣麵色慘白卻緊握步槍的傳令兵吼道:“告訴各連!穩住!鬼子的炮一停,步兵就要上來了!準備戰鬥!”
仿佛是為了印證他的話,日軍的炮火開始向陣地縱深延伸,重點打擊二線陣地和可能的增援路線。前沿陣地的壓力稍減,但幸存下來的士兵們還來不及喘口氣,耳邊已經傳來了另一種令人心悸的聲音——密集的、如同潮水般的皮靴踏步聲和嘰裏呱啦的日語嘶吼聲!
“鬼子上來了!!進入陣地!!”各級軍官聲嘶力竭的呼喊聲在各處響起。
幸存的中國士兵們迅速從廢墟和掩體中鑽出,撲向各自殘破的戰位。許多人身上還帶著傷,軍裝被撕破,臉上混合著硝煙、泥土和鮮血。他們操起武器,拉動槍栓,將成捆的手榴彈蓋子擰開,擺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借著月光和陣地燃燒的火光,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日軍步兵,如同蝗蟲般湧過因夏季雨水減少而水位下降的史河河道,向著富金山前沿陣地發起了集團衝鋒!他們頭上戴著略顯滑稽的屁簾帽,挺著明晃晃的刺刀,在軍官的督戰下,發出野獸般的嚎叫,瘋狂地向上衝來。輕重機槍和擲彈筒緊隨其後,提供著掩護火力。
“打!給老子狠狠地打!!”李誌剛營長一聲怒吼,抄起一挺輕機槍,對著山下湧來的黑影猛烈掃射!
“噠噠噠噠——!”
“砰!砰!砰!”
“轟!轟!”
刹那間,沉寂了片刻的富金山陣地再次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守軍所有的輕重機槍、步槍、迫擊炮一齊開火,編織成一道道密集的火網,向著山下傾瀉而去!
衝在最前麵的日軍士兵如同割麥子般成片倒下,慘叫聲不絕於耳。但後麵的日軍仿佛毫無畏懼,踏著同伴的屍體,繼續嗷嗷叫著向上猛衝!日軍的機槍和擲彈筒也拚命壓製著守軍的火力點,不斷有中國士兵中彈倒地。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雙方在富金山前沿每一個山頭、每一道棱線、甚至每一個彈坑展開了慘烈的爭奪。陣地上槍聲、炮聲、爆炸聲、喊殺聲、慘叫聲響成一片,火光閃爍,將夜空映照得忽明忽暗。
日軍依仗其兵力優勢和“武士道”精神的狂熱,進攻一波接著一波,仿佛永無止境。守軍則憑借地形優勢和誓死堅守的決心,頑強地阻擊著敵人。許多陣地失而複得,得而複失,反複拉鋸。手榴彈像雨點一樣在雙方士兵中間爆炸,刺刀見紅的白刃戰在陣地各處頻頻爆發。
一個小時後,日軍第一次大規模的進攻被打退了,山坡上留下了數百具屍體。但守軍的傷亡同樣慘重,許多連排建製被打殘,彈藥消耗巨大。
然而,還不等守軍官兵們搬運傷員、補充彈藥,日軍的炮擊又開始了!雖然強度和持續時間不如第一次,但仍然給守軍造成了新的傷亡和混亂。炮擊過後,日軍的第二次進攻接踵而至!
就這樣,整個夜晚,富金山陣地都籠罩在血與火的煉獄之中。日軍的進攻仿佛海浪,一波退去,一波又起,中間夾雜著幾乎不間斷的炮火轟擊和飛機投彈(天明後)。守軍第71軍,尤其是扼守主峰的36師官兵,承受著難以想象的壓力和傷亡。
士兵們打紅了眼,機槍槍管打紅了,就澆上水冷卻,或者幹脆撒尿降溫,接著打!彈藥手犧牲了,軍官、文書、炊事員頂上!沒有退路,身後就是武漢!許多身負重傷的士兵拉響手榴彈,與衝上陣地的日軍同歸於盡。連長犧牲了排長上,排長犧牲了班長上,班長犧牲了老兵上!陣地前日軍屍體堆積如山,而守軍的鮮血也浸透了富金山的每一寸土地。
這是一場純粹意誌與血肉的較量,是鋼鐵與忠魂的碰撞。沒有取巧,沒有退路,隻有最原始、最殘酷的消耗與堅持。
當九月三日的黎明艱難地穿透濃重的硝煙,照亮這片喋血的山嶺時,富金山主陣地依然牢牢掌握在第71軍手中。但放眼望去,陣地早已麵目全非,焦土三尺,屍骸枕藉,殘破的軍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訴說著昨夜的無盡慘烈。
日軍第13師團的攻勢暫時停頓,忙於清理傷亡,重組隊伍。但誰都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更殘酷的戰鬥,還在後麵。
{曆史旁白:富金山阻擊戰,是武漢會戰中外圍最慘烈的一場戰役。71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傷亡約15000人,僅上萬多人的36師戰後僅剩800壯士,但也讓日軍在豫南遭受到了第一次沉痛打擊,阻擊日軍十晝夜,擊斃日軍4000餘人,傷約1萬人,日軍13師團連續五次補充兵員。也是國軍最後一支德械師的最後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