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虎略奇謀 直指合肥動乾坤
字數:4946 加入書籤
岩洞內,油燈的光芒將王林、王光道、鍾光邦三人的身影投在粗糙的岩壁上,隨著火苗微微晃動。那份來自武漢的、冰冷的調令依舊攤在桌上,像一塊寒鐵,壓抑著空氣。
王林的目光從地圖上合肥的位置抬起,掃過政委和參謀長緊鎖的眉頭,他深吸一口氣,打破了沉默。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石破天驚的力量,瞬間驅散了洞內的壓抑與沉悶。
“政委,參謀長,武漢的命令,是陽謀,是借刀殺人,想把我139師三萬將士的血肉填進平原的絞肉機裏,順便削掉我們的根基。我們不能按他們的劇本走。”
他頓了頓,看到兩人眼中深以為然卻又因無計可施而愈發凝重的神色,話鋒陡然一轉,手指猛地戳在地圖上那個被無數藍色箭頭環繞的後方樞紐——合肥!
“但困守待斃,絕非我王林的風格!鬼子把主力都堆到了西邊,想著畢其功於一役打下武漢,他們的後方,尤其是這裏——合肥!畑俊六的老巢,第二軍的前進指揮部所在,現在就是個空架子!一座堆滿了彈藥、糧食、藥品,卻沒多少兵防守的金山!”
王光道和鍾光邦幾乎是同時吸了一口涼氣,身體不由自主地前傾,目光死死盯住合肥,又猛地抬起看向王林,眼中先是極度的震驚,隨即爆發出難以置信的、豁然開朗的亮光!
“打合肥?!”王光道失聲低呼,但隨即眼神就變得銳利起來,大腦飛速運轉,“直搗黃龍……圍魏救西線!這……這想法太膽大了!但……若是真能成……”
鍾光邦猛地推了推眼鏡,呼吸都急促了幾分:“師長!此言當真?合肥如今防衛如此空虛?若真能奇襲得手,繳獲其兵站物資還在其次,關鍵是必然震動華中日軍全局!西進之敵聞聽老巢被端,軍心必亂,後勤斷絕,整個攻勢都可能瓦解!這……這確實是一步跳出死局、甚至盤活全局的妙棋!奇棋!”
兩人都是久經戰陣、嗅覺敏銳的高級指揮員,瞬間就意識到了這個方案的巨大戰略價值和破局可能性。剛才的愁雲慘霧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極度亢奮而又帶著審慎的灼熱目光。
“但是,師長,”王光道迅速冷靜下來,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麵,點出了最關鍵的問題,“合肥再空,也不是紙糊的。我們如何能確保在敵人回援之前,迅速攻克並完成繳獲?更重要的是,打下來之後,我們這三萬多人,如何從四麵八方向合肥撲來的日軍重兵集團中間撤出去?往哪裏撤?這簡直是虎口奪食,稍有不慎,就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政委所慮極是。”鍾光邦接口道,目光再次投向地圖,手指劃著合肥周邊,“日軍主力雖西進,但其第3、第10、第13、第16師團皆可回援。依托淮南鐵路、津浦鐵路,其機械化部隊和重裝備回運速度會非常快。我們必須想辦法拖慢他們的腳步,為我們攻城和撤離爭取出寶貴的時間窗口。還有撤離方向,最理想的撤離方向還是得回撤回大別山,依托大別山的地形才能擺脫敵軍的圍剿”
王林看著兩位戰友既興奮又無比謹慎的模樣,嘴角勾起一絲盡在掌握的笑意。他走到地圖前,拿起鉛筆,聲音沉穩而清晰,將腦海中經由係統推演並完善的計劃和盤托出:
“這些問題,我都考慮過了。此戰,我們分三步走!”
他的筆尖首先點在合肥外圍廣大的區域:“第一階段,障眼法與癱瘓戰!在大部隊出擊之前,我們先給他來個四麵開花,大搞破襲!”
“命令:丁偉的第二旅,分兵兩路!派一個精銳團,前出至固始一帶,專打平漢線!另一個團,運動至廬江、桐城區域,破壞淮南鐵路線!他們的任務不是殲敵,而是用一切手段——扒鐵軌、炸橋梁、毀涵洞——讓這兩條最重要的鐵路動脈癱瘓!”
“同時,電令江北支隊的黃木生,讓他也兵分兩路!一路破襲津浦鐵路滁州段,一路給我狠狠打蚌埠段!”
“如此一來,四路兵馬同時在外圍發動大規模破襲戰!第一,能實實在在地癱瘓合肥周邊日軍最主要的快速機動通道——鐵路!沒了火車,小鬼子的重炮、戰車、大隊步兵靠兩條腿和卡車在破破爛爛的公路上爬,回援速度至少被拖慢三天,甚至更久!這就為我們攻城的第二階段贏得了最關鍵的時間!”
“第二,這陣勢擺出來,鬼子會怎麽想?他們會認為,我139師被逼急了,開始用最拿手的遊擊破襲戰法,襲擾他們的後勤線,試圖遲滯其西進攻勢。他們絕不會想到,我們鬧出這麽大動靜,真正的目標,是他們後心窩子的合肥!這是最好的障眼法!”
王光道和鍾光邦聽得連連點頭,眼神越來越亮。這一步棋,既是實戰需求,更是心理博弈,一箭雙雕!
王林的筆尖然後重重地圈住了合肥:“第二階段,隱蔽接敵,中心開花!就在破襲戰打得如火如荼,吸引日軍所有注意力的時候,我師主力——除留守傷員和必要警戒部隊外,全部人馬,偃旗息鼓,隱蔽機動,秘密運動到合肥城外指定攻擊位置!”
“選定夜間,突然發起總攻!各旅、團按照事先分配的目標,同時猛撲合肥兵站、物資倉庫、野戰醫院、城郊機場、城區日軍指揮部、通訊樞紐……所有有價值的目標!打他一個措手不及,趁其兵力空虛、指揮混亂,一舉拿下合肥!”
“攻克之後,立刻由林火旺的後勤保障團和師直屬部隊,加上孔傑的418旅,負責全力打掃戰場!收繳一切能帶走的武器、彈藥、糧食、藥品、被服、通訊器材!同時,迅速鞏固城防,做出要固守的姿態。”
“而其餘三個旅——陳阿海的417旅、李雲龍的新一旅、周誌明的新三旅,則毫不遲疑,立刻以營、團為單位,向合肥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縣城(如肥東、肥西、舒城、長豐等)發起猛烈攻擊!攻下縣城,聲勢要大,攻勢要猛!要給鬼子造成一種錯覺:我139師不僅打下了合肥,還要以此為中心,擴大戰果,建立一大片根據地!這樣一來,日軍大本營和華中派遣軍司令部會怎麽判斷?他們會認為我們‘利令智昏’,企圖長期占據合肥地區。這就會迫使西線的日軍主力,不是簡單的回援,而是必須‘全力’回援,甚至可能調動更多部隊,試圖將我們‘聚殲’於合肥周邊!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慌亂和決策難度,為我們最終的撤離創造更混亂的局麵!”
“妙啊!”鍾光邦忍不住擊節讚歎,“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攻城是實,擴地是虛!既能極大震懾敵人,又能巧妙地掩飾我軍的真實意圖——我們根本不想守,也守不住!”
王光道也徹底明白了王林的構思,接著話頭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和擔憂:“那麽最關鍵的就是第三階段,金蟬脫殼!我們往哪裏撤?鬼子以及所有關注的勢力都會判斷,我們打完了,搶完了,最合理的歸宿就是退回我們熟悉的大別山。那麽他們的回援大軍,尤其是從西線回來的部隊,必然會沿著大別山北麓和東麓回援,張開口袋,等著我們帶著大量繳獲、行動遲緩的部隊鑽進去,然後在大別山邊緣和我們打一場他們期望的決戰。那樣的話,即使我們能進山,也必然損失慘重,繳獲盡失。”
王林的目光變得深邃而銳利,筆尖猛地向南一劃,重重地點在長江南岸的皖南山區!“所以,我們絕不能回大別山!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的計劃是:命令丁偉的新二旅,在我軍完成對南方縣城的佯攻後,開始脫離接觸,帶著(繳獲)西進,做出全軍向大別山撤退的假象!實際是輕裝,他們旅新兵比例稍高,但骨幹仍在,執行此誘敵任務最為合適。輕裝讓他們能夠迅速進入大別山,不與敵軍主力會戰,與我們在山中養傷的三千多傷員匯合。然後,就地化整為零,分散隱藏於茫茫大別山中!”
“武漢會戰不可能無限期打下去,遲早會結束。到時候,圍攻武漢的日軍和北岸的國軍主力都會撤離或調整部署。那麽,丁偉旅就可以在大別山中站穩腳跟,建立我們新的敵後抗日根據地!不必追趕主力,他們就是一顆釘在大別山的釘子!”
“而我們139師主力,”王林的筆尖堅定地越過長江,落在南岸的黃山山脈,“攜帶主力以及大部分的繳獲物資,不向西,不向北,而是向南!強渡長江,進入皖南黃山地區!當然了,最開始的時候特戰隊的任務就是先潛伏到江邊尋找渡船,整理隱蔽待用”
“皖南那裏山高林密,同樣適合遊擊作戰。更重要的是,剛剛組建的新四軍軍部就在附近,他們極度缺乏武器彈藥和物資。我們從合肥繳獲的大量裝備物資,自己肯定用不完,正好可以支援兄弟部隊,幫助他們迅速打開局麵,壯大力量。我們139師也可以在黃山地區休整補充,與丁偉的大別山根據地、黃木生的江北根據地以及新四軍根據地遙相呼應,未來整個華中敵後我軍的抗戰局麵都將為之改觀!”
洞內一片寂靜,隻有油燈燃燒的劈啪聲和王林話語落地後的餘音。
王光道和鍾光邦徹底被這個大膽、精密而又極具前瞻性的計劃震撼了。這不僅僅是一場戰術奇襲,更是一場戰略級的布局!一環扣一環,虛虛實實,既解了眼前被逼入平原決死的危局,又謀劃了撤離後的長遠發展,甚至還兼顧了支援兄弟部隊!
“好!好一個‘攻合肥、滯援敵、詐撤誘敵、南渡長江’!”王光道猛地一拍大腿,臉上因激動而泛起紅光,“師長,此計雖險,但步步為營,深合兵法奇正之道!我同意!”
鍾光邦也重重點頭,眼鏡後的目光充滿了敬佩與決斷:“師長深謀遠慮,卑職歎服!此方案不僅破局,更是開創局麵!我完全讚成!當立刻細化部署,準備實施!”
王林看著兩位最親密的戰友統一了思想,心中最後一塊石頭落地。他沉聲道:“好!既然你們同意,那我們立刻行動。參謀長,你立即草擬給丁偉旅和黃木生支隊的命令,詳細規定破襲目標、開始時間、持續時間和要求,第一階段破襲戰,五天後統一開始!”
“政委,你負責全軍的思想動員和保密工作,此計劃除我三人及執行關鍵任務的旅級主官外,絕不可泄露分毫!”
“我負責統籌全局,並細化第二、第三階段的作戰方案和兵力部署。這一次,我們要給畑俊六,給蔣介石,給所有人,一個大大的‘驚喜’!”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圖上的合肥,眼神銳利如刀,仿佛已經看到了那座重鎮在139師的鐵拳下顫抖的模樣。
“合肥,就是我等破局重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