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正行財路

字數:4100   加入書籤

A+A-


    翌日,上午。
    林天盛身穿牛仔外套,腳踩雙運動鞋,走進西九龍重案。陳升打著哈欠,埋頭翻查卷宗,也無心再打招呼。
    雖然,追贓是件好活計,但辦案都逃不脫辛苦。
    張錦榮還是那副皮夾克,摩托手套的老派裝扮,來到林天盛麵前說道:“盛哥,昨晚耘仔聯係我了。”
    “點樣,有心回來嗎?”
    林天盛對四大沙展裏的拳王鄧耕耘最為欣賞。
    在“吃喝嫖賭”裏頭,唯獨一個吃字最純粹,以重案組的業務來講,真需要一個身手好的。
    張錦榮道:“他約我們晚上到摩星嶺見麵,在智慧家裏。另外,安全答應會回來,隻要重案組下調令。”
    “安全還說,昨天智慧有打電話約他。”
    林天盛喔了一聲,目露深思,不得不考慮最壞的情況,那就是目前職位最高的鍾智慧打算單幹。
    “那就去摩星嶺,對了,叫上安全。”
    真發生那種事,他也攔不住智慧,隻能想辦法拉攏耕耘。
    這時皮誌邦身穿花襯衫,雙手叉腰,拿著一份卷宗走過座位,丟下案子道:“阿盛,閑著沒事幹是不是,搞定這單案子。”
    “知道了,皮sir......”
    林天盛翻開卷宗,看了兩眼,是一起去年一月份發生的懸案。
    西九龍不設刑事科,所有凶殺案件都歸重案組管理,在無突發要案的情況下,警員幹最多的事情,便是調查陳年舊案。
    當然,隻限於74年後的命案,大多都很新鮮,因為,在總華探長的時代,刑事偵緝處的破案率是百分之一百。
    出來混的江湖人都知“命案必破”,幹活前要抽簽,安排人頭頂包的。
    所以,連總部刑事處都不設“積案組”,壓根沒有多年積案。
    馬德龍端來茶杯,走過頭瞄了眼卷宗,口中道:“盛哥,你常喝的菊蒲,咦,龍蝦灣醫生碎石案啊?”
    以前在水塘跟過林天盛的,都熟知他的喜好,前灣仔探長的人品不一定好,但品味一定值得信任。
    開始是為掩人耳目,後來林天盛喝習慣,隻好“繼承遺產”咯。隻希望五毒探長在女人的品味上棒一點。
    “老馬,你知道這起案子?”林天盛眼神驚訝。馬德龍笑道:“盛哥,死者叫黎鴻全,在尖東金巴利道開私人診所的,四十出頭,一年薪水過十萬,可是年輕有為。給人騙到龍蝦灣做掉,當時都登上報紙,引起熱議。”
    “那段時間,你光顧著釣魚,可能沒注意,但港九當差的警員,大多都是知道的。”
    “一起看看卷宗,聊聊想法。”林天盛把卷宗放下,並未想靠查案立功上位,可不介意培養培養夥計。
    因為,在港警內部破案立功更像技術型業務,有技術的,當然可以混得很好,但升職上位,隻有行動,管理兩條路線。前者是靠一線行動,緝凶追賊,掌握槍杆子,後者是行政管理,製度考核,以人事權為主。
    破案,鑒證,情報等部門,更偏向輔助。看當局對兩位副處長的職權設定,便可窺見分曉。
    馬德龍剛收了錢,跟定盛哥,當然是想多露露臉的,便樂嗬嗬坐下來道:“好啊,盛哥。”
    林天盛前世的軍事素質,或可在行動上表現突出,但對辦案查凶沒任何經驗,聊了一陣,叫上何立,張錦榮,劉毅達一起參謀參謀。
    皮誌邦把案子扔給他,更沒指望查出真凶,無非是不想他表現的太舒服。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嘛。”
    數小時後。
    陳升忽然揚聲:“施幫辦請全組午餐,樓下的趙記餐廳,夥計們過來點餐。”
    “又有人請午餐?”
    林天盛微微愣神。
    陳升拿來一張發黃的紙質菜單,來到林天盛麵前:“林sir,不用客氣,施辦幫剛泡到空姐。”
    “請大家一餐飯,算便宜他了。”
    施展鵬隔著一排工位,笑道:“全組人都有份。”
    “那就可不同你客氣咯。”
    林天盛把菜單交給馬德龍等人,一人點了一個套餐,再交給施幫辦的夥計。那名夥計收齊菜單,拿起打電話喊外賣,隻用半個鍾,常做外送的茶餐廳,便把裝滿套餐飯的泡沫箱放在桌麵。
    夥計們照每份套餐上的手寫字簽,前來認領,幾分鍾後,四十多名重案組夥計,站在辦公區裏,滿臉笑容,興致勃勃的聊天吃飯。
    幹完一份雞腿飯後,馬德龍將盒子扔回泡沫箱,隨手撕了張紙巾,擦擦嘴角:“盛哥,我去鑒證看一看物證。”
    林天盛道:“幾件衣服和一把鑰匙扣,能有什麽作用?”
    “不知道,總不能幹坐著吧,看完物證,再去死者家裏看看。”馬德龍道:“閑著都是閑著。”
    “行,辛苦。”
    “達仔,你陪老馬去。”林天盛點了頭蝦兵蟹將,便堂而皇之地打開報紙,做起鹹魚。
    《星島日報》有個樓市跟蹤板塊,會追蹤有代表性的住宅成交,每日公告成交價。
    幾乎每天都在漲。
    “樓市......”
    林天盛目光落在樓市板塊上,有種莫名既視感,心裏漸漸誕生一個想法。
    “財路嘛,想來錢快,還是得跟上風頭。站風口上的豬都能飛,八十年代的風口,最便捷的便是樓市。”
    “或許,可以找人操盤一間樓市經紀公司?”
    要知道,樓市帶動的可不止是地價,仲有工程,建築,裝修,二手市場等,林林總總,百多個行業。
    其中開發商隻是最掙錢的一個,但不代表其它行業掙的少。
    想當大開發商,政界,商界,需要打點的人很多,手頭得有巨額資本。
    玩不轉的話,可以試試下遊行業。
    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依舊有“貝殼”,“安居客”類似的經紀公司,隻不過,把線上改為鋪麵。
    目前港島做房屋經紀的公司不少,可卻處於剛剛起步,還沒有成規模的大企業。
    手上三十多萬,足夠做啟動資金。
    在樓市的黃金年代,好的房屋經紀,一年都可以掙數上百萬,隨便一間店麵,帶來的成交額都以數千萬計。
    哪怕不用做的很大,也足夠把第一桶金,打成第一個金碗!
    起家足夠用了。
    好的時代,果然是機會遍布,昨夜苦苦思索無頭緒,翻一番報紙,在超越當代的視野下,立刻便有好項目。
    他心頭不禁有些激動,喝著菊普,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思索道:“不過,要找一個好的操盤手,還得是自己人,就像......樂哥身邊的豬油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