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藍鴞幽靈、句町國與白晶
字數:9381 加入書籤
突然間,一陣輕微的沙沙聲打破了原本的寧靜,這聲音就像微風吹過樹葉時發出的那種細微聲響。然而,這沙沙聲卻顯得有些異常,似乎在這靜謐的氛圍中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
緊接著,一個低沉而濕潤的聲音傳入了人們的耳朵。這聲音既不高亢也不尖銳,卻帶著一種讓人毛骨悚然的寒意。它就像來自地獄深處的呢喃,讓人不禁心生恐懼。
眾人聞聲皆循跡望去,目光最終落在了呂家村議事廳外的一棵桑樹上。在那棵樹的枝頭,站著一隻奇形怪狀的生物。
這隻生物的頭部形狀酷似貓頭,兩隻眼睛渾圓,其中一隻圓睜著,透露出一種神秘而詭異的氣息;而另一隻眼睛則緊閉著,仿佛在沉睡中。它的身軀卻類似於鳥類,雙翅展開時,黑色的羽翼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更令人驚奇的是,這羽翼的顏色會在瞬間發生變化,須臾間竟幻化成了藍色。在這掌燈時分,那藍色的羽翼若隱若現,仿佛是一隻“藍鴞幽靈”,給人一種虛幻而迷離的感覺。
這隻“藍鴞幽靈”靜靜地站在樹枝上,它的身體與周圍的環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它本來就屬於這片樹林,是這片土地的一部分。它透過樹葉的縫隙,用那隻睜開的眼睛冷漠地觀察著人族,仿佛在審視著這些外來者。
藍鴞幽靈
而此時,薑虹亦所率藍鴞幽靈小組傳來消息,在武威郡老山一帶,發現申公豹的一處巢穴。
李丙辰當即請命,率部前往支援作戰。看到新婚不久的墨蓮,那略帶不舍的迷離眼神,帝賀當機立斷,命令她帶領所屬太極劍陣之藍鴞幽靈小組,一同前往老山,而她的護衛任務則暫時交由巨子墨巫帶墨家村護法執行之。與此同時,帝賀亦令正與李雨宸熱戀中的靳品俠率所屬藍鴞衛,一同前往老山。
帝賀嚴令,此役必須取得戰果,爭取活捉申公豹此惡賊,為楊玉老將軍報仇,若不能生擒,至少也要搗毀其老山巢穴。
別墨九子之藍鴞幽靈小組原本打算一同前往,然而當帝賀凝視著眼前那如同夢幻一般的“藍鴞幽靈”時,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這隻神秘的生物仿佛散發著一種無法言喻的魅力,讓帝賀深信它的出現絕非偶然。
帝賀決定讓別墨九子留在哀牢山一帶,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來建設藍鴞幽靈的訓練校場。他相信這是神的旨意,也是祖先的指引。這隻“藍鴞幽靈”的降臨必定有著特殊的意義,而建立訓練校場則是實現這個意義的重要一步。
帝賀的想法是,這個訓練校場不僅僅是為了訓練人類所擁有的“藍鴞幽靈”,更重要的是要去探尋更多與眼前這隻“藍鴞幽靈”相似的生物。他堅信,這些神秘的生物或許能夠與人類的“藍鴞幽靈”攜手合作,共同發揮出超乎想象的力量。畢竟哀牢山是海底龍族的主要遷徙地,自有其神性所在,說不定這些“藍鴞幽靈”生物也是海底龍族的後裔。
帝賀滿懷期待地展望未來,當這些藍鴞幽靈真正展現出它們的強大實力時,那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他不禁想象著,這些藍鴞幽靈在空中盤旋,它們的翅膀如同藍色的閃電劃破天際,發出震耳欲聾的鳴叫。它們的攻擊如狂風暴雨般猛烈,讓敵人無處可逃。
帝賀相信,這樣的場景一定會給人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驚喜。而他,作為這個計劃的推動者,也將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
關於藍鴞幽靈的訓練校場的選址,李淵提出的建議非常有建設性,他認為這個校場應該建在太極山的太極峰上。
太極峰位於藍色太陽宇宙圖示處的旁邊,地理位置十分獨特。這裏的腹地空間極為廣闊,能夠提供充足的訓練場地,同時又相對隱秘,非常適合作為藍鴞幽靈這樣的高級特工進行訓練的場所。
呂洞賓師兄對於這個提議非常讚同,表示自己曾經去過太極峰,對那裏的環境有著深刻的印象。他認為太極峰的靈氣十分充沛,是一個非常適合修行的地方。而且那裏的風景美不勝收,讓人不禁心生向往。不僅如此,他甚至還想要在那裏建造一座太極道觀呢。
李淵聽呂洞賓這麽說,大笑起來:“呂道長若能在太極峰建道觀,那可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一來藍鴞幽靈訓練校場有了道家長者護持,二來你也能在那裏潛心修行,給墨家村帶來仙氣,護佑村民乎。”
眾人皆頷首應是。
帝賀亦甚為欣喜,深感此乃絕妙之安排,遂當即決斷此事,並將建設“藍鴞幽靈”校場之任務委於別墨九子,而後禹羌山莊必將全力協作之。
與此同時,帝賀已命明堂將藍鴞幽靈之特訓教程資料經由禹羌山莊之交通驛站的暗衛通道送至哀牢山,別墨九子將成為這特訓校場的首批教官。
而此時此刻,莊逍、莊遙、莊遊三兄弟以及他們想在君平書院推廣莊學並充當教書先生的一眾好友們,正緊跟著海來阿木,一同踏上返回賀蘭山北典城的征程。莊家三兄弟被任命為教育大臣侍郎,協助教育大臣柳下惠分別管理君平書院、夏庠和夏序。
原因無他,隻因君平書院、夏庠和夏序這三所學府即將迎來“秋季開學”的重要時刻。柳下惠此刻正忙得焦頭爛額、不可開交,猶如被無數要事纏身,事無大小,皆需親力親為,前期籌備工作繁雜瑣碎,多不勝數,乃至未來王妃戴驚鴻亦被“征召”以助一臂之力,足見其忙碌之甚。
麵對如此緊張的局麵,人手短缺的問題愈發凸顯出來。因此,莊逍等人的到來,無疑給教育大臣帶來了一絲曙光,他們急需這些生力軍的加入,以緩解燃眉之急。
而海來阿木此時卻肩負著更為重要的使命——回去操勞開國大典的籌備事宜。他不僅要負責禦史台的日常工作,確保朝廷的公正與清明,還要兼任新夏朝開國大典籌備小組的秘書長,統籌規劃這場曆史性盛會的每一個細節。
身為秘書長,海來阿木肩負著與各方協調溝通之重任,以確保大典籌備工作之順利推進。其需與禮部官員共商儀式流程、與戶部官員研討場地布置、與吏部官員確定賓客名單等諸事。每一環節皆至關重要,稍有差池,便可能影響整個大典之成功舉辦。
幸而,他攜回一得力之助手,前巨子墨塵。
呂端陽將隨眾人一同前往北典城擔任史官一職,協助太常宗政明月整理羌人史詩的前期資料。其母黃崢心有惴惴,言道此子自幼未嚐離呂家村半步,而今遠赴他鄉,恐難自顧。然其父呂海洲卻頗為放心,認為小兒亦應如長子般出外曆練,好男兒誌存高遠,如此方能有所成就。
呂洞賓提及將與弟弟一同前往賀蘭山,他須返回北武當山廟遴選一位道長接任主持之位,而後再折返哀牢山全力籌建太極道觀。黃母聞此,心中終是安穩不少,有兄長相伴些許時日,弟弟便能自立了。
而呂海洲夫婦將陪同帝賀前往句町國取“白晶”。
在路上,經由呂海洲詳細說明,帝賀才明白為何藍晶是取白晶的信物了。
源於長江中遊的濮人,因數戰皆敗而臣服於大禹,被歸入羌人部落。其曾屯守北川之營盤山,後移師哀牢山,與呂氏一族等哀牢山人合力征服滇池流域諸部,終以百濮部落之名統禦文山之地(主要區域在今文山州之廣南縣與西林縣),並將所居牡宜之山更名為營盤山。
《漢書》有這樣一段描述:“句町......其地為牂牁南境,與交趾、鬱林兩郡相接。”滇國和夜郎國是它的近鄰,而今天的廣南縣就在它的腹地。
漢王朝對這些偏遠地方的小國沒有分到郡縣裏麵去,而是對這些地方實行了一種“以故俗治”的政策:即歸附漢朝的地方小國,可以沿襲舊俗和治理。這些小國享受縣級待遇,相當於侯。
(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位於廣西、雲南、貴州三省交界處,在史籍記載中稱為西南夷,與滇池流域的古滇國、主要分布在貴州境內的夜郎國、這兩個強盛一時的古國都有著世代相傳的貴族。)
《華陽國誌》對句町國也有記載:“南中(雲南)在昔蓋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漢時受封迄今”“(句町)其置自濮,王姓毋”。
由於曾隸屬於羌人部落,羌鼓亦成為百濮部落的戰鼓。後來,當他們獨立建國時,仿照羌鼓製作了青銅銅鼓。銅鼓乃部族權力之象征。
夏朝末年,長公主夏雲曦帶領由原塗山氏部落族群組成的東路隊伍,潛回會稽山尋找原百越族群,尋求支持。後因商人的窮追猛打,夏雲曦率領百越族眾,應小公主夏雲夢之召,南遷曼尼普爾。途經文山地區時,將百濮部落一並帶上,命其負責斷後,阻擊商人追兵,並沿途收容掉隊的百越族人。
當他們行至哀牢山紅河穀地的那片芭蕉樹前,竟發現被砍倒的芭蕉樹已萌生出些許新芽。向來不知砍倒的芭蕉樹能如此迅速地倒抽芽的百越族眾貴族們,料想前方隊伍早已遠去多時,遂決然放棄了對夏雲曦所率青壯力量的追趕。畢竟,他們已連續十數日“奔逃”,實已無力前行。
此後,他們便在哀牢山的紅河穀內(今新平哀牢山)安定下來。因部落中人腰間常係一條長長的彩色腰帶,這個貴族部落遂有了一個雅致的名號——即今之“花腰傣”。花腰傣人自稱為“傣雅洛”,意即“遷徙中的落伍者”。
花腰傣人與呂氏族群和李家村的李氏一族,以及百濮部落,起初是聚居一處的,依羌鼓仿製的青銅銅鼓,正是此聯盟族群的標識。墨家村人是後來自無淚之城遷徙過來的。
自昆侖山上下來接應末代夏朝貴族遺老的西王母族戰士,也曾在此短暫棲息,而後他們一路抵達瀘沽湖,成為摩梭族;另一路則到了金川、丹巴一帶,現今建立了東女國。亦即摩梭族與東女國的皇族同源同宗,都是從昆侖山上下來的西王母族,這也就是摩梭族聖女雲朵也即梅紅衣的元丹通紅蟲珀是取“赤晶”的緣由了。
據《水經注》記載,商周時期或更早,紅河上遊,有“濮人”居住。濮人,是哀牢山人的主要族群之一,源自海底龍族的百濮部落,上古時期居住在長江中遊,曾為大禹效力,歸置於羌人部落戰隊。
後來因繁衍生息、人丁興旺,哀牢山腹地住不下了,百濮部落才陸續遷回文山地區,成為了“句町人”。現今或改名為壯族,以示區別於當地的傣族。
據考證,“句町”在古壯語中是部落聯盟的意思。句町人延續了遠古濮人用羽毛裝飾的傳統,不僅建立了與漏臥國齊名的句町國,也把中原和楚地的文化淵源留在了墓葬的形製中。最早的句町國是包含後來分出去的夜郎國和古滇國的。
呂海洲還提及文山地區遺存著豐富的岩畫,從當地岩畫中可以看到用羽毛裝飾的人物形象和銅鼓,有銅鼓遺存的地方幾乎都有岩畫,在鼓腰上也有跳羽人舞的人物形象。文山岩畫或是對之上民族遷徙及融合史詩的記錄,甚者隱藏著天庭龍族的信息。
呂夫人黃崢,乃是呂洞濱和呂端陽的母親,其身世頗為不凡。原來,她乃是濮人之後,與句町國的皇族有著同源同宗的淵源。
而她的姐姐黃瑩,更是嫁給了句町國現任國王毋波,成為了王後。如此一來,呂夫人與句町國皇室之間的關係便更為緊密了。
正因為如此,當需要前往句町國取“白晶”時,由呂夫人夫婦二人陪同前往,無疑是最為合適不過的選擇。畢竟,他們不僅對句町國的情況較為熟悉,而且與皇室有著親緣關係,能夠更好地溝通和協調。
眾人一路沉默地前行著,氣氛顯得有些凝重。他們的目的地是句町國,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度。盡管沿途的景致在不斷變化,但沒有人有心思去欣賞這些美景,大家都專注於腳下的道路,穩步向著句町國邁進。
帝賀走在隊伍的最前方,他的心中既充滿了期待,又夾雜著些許忐忑。他對句町國的了解僅限於一些傳聞和道聽途說,對於即將見到的國王毋波,他更是一無所知。然而,他深知這次會麵的重要性,所以他必須保持鎮定和自信。
經過漫長的跋涉,他們終於抵達了句町國。句町國的城牆高聳入雲,給人一種威嚴而莊重的感覺。呂夫人黃崢作為句町國王室的外戚,引領眾人進宮很快就見到了國王毋波和王後黃瑩。
帝賀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看準時機,催動禹羌琉璃法杖的神力。
瞬間,一股強大的力量從法杖中湧出,帝賀的身形緩緩升起,懸停於虛空之中。他的周身散發出令人敬畏的金黃色光芒,仿佛一尊神祇降臨塵世。這神奇的一幕讓句町王室的眾人都驚呆了,他們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地望著帝賀,甚至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和禮儀。
片刻之後,句町王室的眾人回過神來,他們紛紛跪地叩首,不敢有絲毫怠慢。國王毋波趕緊向落地後的帝賀呈上了“白晶”。
這原本藏匿於雲朵之中的白晶石,乃是“藍晶”的白色變體。白水晶素有“淨化心靈”之寓意,又被稱作“千年冰石”。古時的道士們認為,白水晶可助人冥想,提升精神層次,增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其被視作一種祥瑞之物,象征著圓滿,有助於帶來安寧與幸運。用於祈福、許願,效果尤佳,亦可充作護身符、平安符,更能增添人體能量,增強視力,改善風水。
“白晶”在帝賀的手中宛如一顆閃耀的明珠,散發著奇異而迷人的光芒。這光芒仿佛具有生命一般,與藍晶相互呼應,彼此交織,形成了一道絢麗的光帶。
這道光芒迅速蔓延開來,如同一股強大的能量波,席卷了整個空間。它與禹羌琉璃法杖上的碧璽和墨晶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使得這兩件寶物也被激發,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在這一瞬間,白晶和藍晶的光芒逐漸收斂,它們像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最終匯聚於帝賀手中的禹羌琉璃法杖上。法杖頂端的紫鳳凰守護著的五色寶石太陽,原本空缺的白晶位置,此刻竟然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自動歸位。
而藍晶則在光芒的包裹下,化為一朵盛開的藍蓮花,緩緩地飄落在托舉五色寶石太陽的位置上,與其他寶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能量場中,那強大的能量波動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不斷地衝擊著人們的心靈。而此時此刻,句町王室的眾人卻完全沉浸在極度的激動之中,他們的情緒如同被點燃的火焰一般,熊熊燃燒。
隻見這些人紛紛雙膝跪地,身體前傾,以最虔誠的姿態匍匐在地上。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敬畏和崇拜之情,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湧出眼眶,順著臉頰滑落。有的人甚至無法抑製內心的激動,一邊哭泣,一邊向前爬行,仿佛要將自己的全部身心都奉獻給眼前的帝賀。
當他們終於爬到帝賀麵前時,便毫不猶豫地低下頭,用嘴唇輕輕觸碰帝賀的雙腳,以此來表達他們對帝賀最崇高的敬意。這個舉動雖然看似簡單,卻蘊含著無盡的虔誠和敬畏,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為彰顯句町王室之崇敬,句町王毋波親率王室,將依楚風精心鑄造之青銅音樂編鍾敬奉於實賀。此編鍾共計兩堵(二十四件),其中有十四件鎏金紐鍾,另有十件甬鍾,配以鎏金青銅龍紋套頭及青銅虡(鍾架)兩套。其形製規整,傳承先秦禮樂之製,乃西漢貴族雅樂“樂懸”之關鍵構成。
紐鍾?:頂部有鈕環,音色清亮,多用於旋律演奏。
甬鍾?:頂部為長柱形甬柄,音域低沉,常用於和聲支撐。
14件編鈕鍾的鍾腔內壁均有楔形音梁,但兩式編鈕鍾的音梁形狀不同,調音方法為刻鑿法。
編鍾通體鎏金,紋飾精美,體現了漢代青銅鑄造的高超技藝。
帝賀滿心歡喜地接受了這份禮物,因為他深知這音樂編鍾對於新夏朝的開國大典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在這個具有曆史意義的時刻,這些編鍾將被用於祭祀天地祖先、宴請貴賓等重大場合,以彰顯新王朝的威嚴和莊重。
不僅如此,這些編鍾還具有“禮樂教化”的作用。它們所發出的悠揚樂音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培養人們的品德和修養。在新夏朝的開國大典之後,這些編鍾將被放置在君平書院中,成為學子們學習音樂和文化的重要工具。
通過聆聽編鍾的聲音,學子們可以領略到古代音樂的魅力,感受其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這不僅有助於他們提高音樂素養,更能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禮樂教化”的熏陶,成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
帝賀麵帶微笑,語氣誠懇地向句町國王和王後發出邀請:“尊敬的句町國王、王後,新夏朝即將舉行開國大典,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時刻。我真誠地希望您二位能夠撥冗光臨,與我們一同見證這個偉大的時刻。”
句町國王和王後對視一眼,彼此都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喜悅和期待。他們欣然接受了帝賀的邀請,毋波國王說道:“非常感謝帝賀陛下的盛情邀請,我們一定會準時參加新夏朝的開國大典,共同慶祝這個曆史性的時刻。”
黃瑩王後也微笑著補充道:“能受到如此誠摯的邀請,我們深感榮幸。相信這次開國大典一定會成為一場盛大而難忘的慶典。”
閑談之際,黃瑩王後問及兩位侄子近況,呂夫人答曰,幼子呂端陽已赴新夏朝任史官之職。因幼子首次獨自行走在外,其母甚為掛懷,長兄呂洞賓遂伴其同行。且呂洞賓尚需回賀蘭山北武當廟遴選下任主持,而後將折返哀牢山籌建太極道觀,故而未能前來,還望姨父姨母海涵。
毋波與黃瑩皆言無妨,盡可理解,待日後得閑時再一同相聚。
在詳細了解申公豹的情況之後,毋波忽地言及,近日句町國邊境有神秘勢力蠢蠢欲動,似與申公豹存有牽連。
帝賀聞之,眉頭緊蹙,深知此事恐非那般簡單。他當機立斷,商請句町國遴選出武力值最為強橫的若幹勇士,趕赴哀牢山太極峰藍鴞幽靈訓練校場,接受緊急特訓,以成藍鴞幽靈之外的編外特勤小組。此後,此小組可與藍鴞幽靈一同協同作戰,強化句町國之防禦力量,以應對申公豹等暗黑勢力。
毋波王聽完後,毫不猶豫地當場拍板,表示完全同意這個提議。他深知這種高級特工模式對於國家的安全至關重要,因此決定立刻付諸行動。
毋波王轉過身,目光落在大將軍毋佛身上,嚴肅地命令道:“毋佛,你立刻挑選一批勇敢無畏、身體素質過硬的士兵,組成一支特訓隊。你親自帶隊,前往藍鴞幽靈太極峰訓練校場,接受最嚴格的特訓。”
毋佛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他毫不猶豫地領命道:“遵命,大王!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挑選出最優秀的士兵,帶領他們完成特訓。”
毋波王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我希望通過這次特訓,能夠培養出一批精英特工,他們不僅要有出色的戰鬥技能,還要具備高度的智慧和應變能力。將來,我們要在句町國軍隊中全麵推廣這種高級特工模式,讓我們的國家安全得到更堅實的保障。”
毋佛再次表示決心:“大王放心,我定會全力以赴,將特訓隊訓練成一支無堅不摧的特工隊伍。”
最後,毋波王鼓勵道:“去吧,毋佛,我期待著你們的歸來,為句町國帶來更強大的國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