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老靈魂
字數:6889 加入書籤
夢中也有夜晚,在那漫漫長夜中,撫仙湖中的夢龍敖丙不忍在夢中睡眠,他再次夢到了與心愛的撫仙初初相識的情景。
當敖丙循著海底龍族先人的足跡,跋涉千山萬水,最終從封於龍川江河穀中的祿豐縣黑井古鎮的東大井中露出頭來,化為人形,他邂逅了此生的唯一摯愛,撫仙。
最為令人心潮澎湃的,當屬黑井古鎮那些隨處可見的雛菊花了。它們恰似春天裏的使者,在草叢中、在石縫間、在溪邊、在路旁,乃至在那些被人忽略的角落,靜靜地盛開著。
久居深泉黑水的敖丙,從未目睹過如此之多的美麗花朵,他為其深深著迷。
這些雛菊,於春夏之際,略顯默默無聞。它們不像那些爭妍鬥豔之百花,於春夏之交,競相綻放,以絢麗色彩和馥鬱香氣吸引眾人目光。
反之,雛菊擇一低調沉穩之法,靜靜生長,默默積聚力量。待百花皆已凋零,大地漸被秋意籠罩,雛菊方始展露其真正魅力。
它們綻放出金燦燦之花朵,一朵朵、一團團、一片片,如繁星般點綴於大小山路、溪流岸邊及村落鄰近之所有空隙中。這些花朵雖小,卻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敖丙正沉浸在雛菊的美麗中,不遠處的撫仙也在歡快地采摘著雛菊,這是她最喜愛的花兒。她的笑聲如銀鈴般清脆,順著微風飄進了敖丙的耳朵。
敖丙循聲望去,隻見撫仙身著淡藍色的衣裳,穿梭在雛菊花叢中,宛如一隻靈動的蝴蝶。她的手中已經捧了一大束雛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年方十六的撫仙宛如這片美景中的焦點,柔橈嬛嬛,輕舞盈盈。
她身著一件無袖齊腰的緊身小襖,搭配麂皮短裙,如此裝扮將其苗條勻稱的體態展露無遺。
她的肌膚勝雪,泛著淡淡的紅暈,宛若吹彈可破。尤其是那如束素般纖細的腰肢,上方高聳的雙峰,令人不禁遐想連篇。
再看她的麵容,秀麗的臉龐上,一雙靈動的眼眸恰似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輝。而那盛滿笑意的兩個酒窩,更是為她增添了幾分俏皮與可愛。
任何人隻要看她一眼,都會被她的美麗所吸引,甚至會因此而失魂落魄。
敖丙被這一幕深深吸引,不知不覺地朝著撫仙走去。
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敖丙一眼萬年,一見鍾情,撫仙自此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
撫仙察覺到有人靠近,轉過頭來,看到敖丙的瞬間,她的眼睛亮了起來。
兩人相視一笑,仿佛時間都靜止了。
敖丙走到撫仙身邊,輕聲說道:“這雛菊真美,就像你一樣。”
撫仙臉頰緋紅,將手中的一束雛菊遞給敖丙,“送你。”
敖丙接過雛菊,那淡淡的清香縈繞在鼻尖,他的心也仿佛被這香氣填滿。
從那以後,雛菊便成了他們愛情的象征,見證著他們在塵世中的甜蜜與溫暖。
今夜,月光如水灑在撫仙湖的湖麵上,撫仙的身影在敖丙的夢境中若隱若現,她宛如仙子般嫋嫋娉娉地走來,每一步都輕盈而優雅。
敖丙的目光被她深深吸引,他不由自主地伸出雙手,想要撫摸她那如瓷器般光滑的麵龐。
然而,當他的指尖即將觸碰到撫仙的臉頰時,卻突然感到一陣空虛。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手竟然穿過了撫仙的身體,仿佛她隻是一個幻影。
敖丙的心中湧起一股失落和無奈,他眼睜睜地看著撫仙在他麵前漸漸消失,隻留下一片虛無。
敖丙瞬間驚醒,他猛地在夢中睜開眼睛,他同樣看到了門願法師。
而與帝賀不同的是,他看到的是當下的門願法師,為籌建萬鬆寺化緣歸來的門願法師,並非帝賀在夢中逆向穿越回兩千後的現世而看到的是雪竇山上雪竇資聖禪寺的門願法師。
那個身影緩緩地抬起頭,露出了一張蒼白而冷竣的臉。他的眼睛如同深潭一般,透露出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氣息。
"我是門願法師。"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大波那銅棺中躺著的人正是你心愛的撫仙。"
敖丙瞪大了眼睛,心中猶如掀起了驚濤駭浪。“可為何我守護這銅棺數千年,都感受不到她的氣息?伏羲還說她已跌落極深黃泉殞命。”敖丙急切地追問,聲音中滿是痛苦與疑惑。
門願法師緩緩說道:“伏羲所言半真半假,是敖烈用障眼法欺騙了他。撫仙確實曾陷入危機,但她的一縷殘魂隨肉身被封印在大波那銅棺之中,以青晶的靈力滋養存續。隻是這股殘魂太過微弱,且被施加了特殊的禁製,所以你難以察覺。”
敖丙緊緊握著拳頭,“那可有辦法讓她蘇醒?”
門願法師點了點頭,“辦法是有,你需要借助與青晶靈應的青綠玉簪,至黃泉路上的奈何橋找回撫仙的‘老靈魂’,即能解開大波那銅棺上的禁製,再以你的龍元滋養她的殘魂,就能喚醒她。”
敖丙眼神堅定,“請問法師,如何尋得那青綠玉簪?無論多艱難,我定要救她。”
門願法師微笑著說道:“‘青綠玉簪’近在眼前,就戴在帝賀的王妃戴驚鴻的頭上。戴王妃目前人就在撫仙湖的孤山島上,為你的撫仙籌建‘撫仙樓’呢。”
敖丙聽聞,心中燃起希望,可隨即又犯了難。他雖為龍族,卻對人間的規矩不甚了解,貿然向素不相識的戴王妃借取玉簪,不知是否可行。
門願法師仿若洞察敖丙心中所想,告知他戴王妃知曉他的存在。王妃曾目睹他與帝賀、呂洞賓共同斬殺撫仙湖水獸之景,理應會借他青綠玉簪。
然而,敖丙務必在鎮龍鼎鑄成之前,將撫仙的“老靈魂”引回,因為撫仙在大波那銅棺中的殘魂大限將至,如未能及時尋回撫仙的“老靈魂”,則撫仙將魂飛魄散而不能輪回轉世。
同時,因鎮龍鼎鑄就之後,按約定,青晶需由帝賀收回。青晶的歸位關乎笛狀隕石的尋覓,此乃手持禹羌琉璃法杖的帝賀之曆史使命。
而笛狀隕石又與指天劍的回歸緊密相連,必須在大禹龍鼎的下一次修複期來臨前尋得。
倘若被大禹龍鼎鎮壓的妖龍敖烈在大禹龍鼎的下一次修複期間,因為封印力量減弱而逃脫束縛,必將給海底龍族已上岸的人類帶來毀滅性的災難,而指天劍是唯一可以斬殺妖龍敖烈的神兵。
敖丙不明“老靈魂”為何物,遂向門願法師求教。
門願法師言道,老靈魂者,乃未飲孟婆湯之靈魂也,尚憶前世之事,未過奈何橋,未至極深黃泉。
門願法師又問敖丙,撫仙之麵可有酒窩。
敖丙答曰,有也。生前,其最喜撫仙之酒窩,每飲吻之,撫仙輒羞澀無比。
門願法師曰,此即矣。
撫仙深愛汝,過奈何橋時,不肯飲忘汝等愛情之孟婆湯,執意留存愛之記憶,故孟婆不許其過奈何橋輪回轉世。
撫仙就這樣成為了奈何橋前孤獨的魂魄,數千年在那裏遊蕩徘徊。由於她的臉頰上有一個深深的酒窩,是遊魂的老前輩了,所以被奈何橋前遊蕩的魂靈們稱為“老靈魂”。
原來,撫仙生前為了拯救萬民,毅然決然地跳下了黃泉,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因為她的這一舉動,積累了巨大的功德,所以她不必遭受無間阿鼻地獄的痛苦折磨。
孟婆看到撫仙如此有功德,便決定將她“囚禁”在禹墟的“天匭”之中保護起來,並用一朵萬年紅蓮滋養她,等待她被釋放的那一天。
撫仙的老靈魂
而這一天的到來,需要借助利用女媧補天神石製作而成的青綠玉簪。因為這根玉簪是當年伏羲送給女媧的定情信物,女媧曾用自己的元血滋養之,即將部分靈識封印於青綠玉簪之中,在上昆侖煉石留給撫仙作為今後相認的信物。
母女同心,隻要近身方圓數裏,女媧即能收到青綠玉簪的信息,而撫仙隻要佩戴此青綠玉簪,玉簪就會發出光茫四身的靈光,便能引導其尋得母親女媧。
而之後撫仙也用自己的元血滋養玉簪,久之,青綠玉簪便有了靈性,能認得元主的靈識,也就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夠引導撫仙的老靈魂回到她原本的身體裏,並喚醒之。
原來如此,但夢龍直男敖丙除了撫仙之外,沒有與人類特別是女人打交道的經驗,是故他還是不敢直接去找戴王妃借取青綠玉簪。
看到這種情況,門願法師心中一動,立刻做出了一個決定——陪同敖丙一同前去拜訪戴王妃,向她借取那支青綠玉簪。
敖丙聽到門願法師的提議後,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對門願法師的這個決定感到非常滿意,因為有門願法師的陪伴,他覺得這次借取玉簪的任務肯定會順利完成,他知道帝賀和戴王妃都很尊敬門願法師。
敖丙滿心歡喜地學著人類的樣子向門願法師行了一個標準的作揖禮,以表達他對門願法師的感激之情。這個作揖動作做得十分規範,顯示出敖丙對門願法師的敬重。
門願法師麵帶微笑,緩緩伸出手,輕柔地扶起敖丙,仿佛這一動作蘊含著無盡的慈悲與善意。
敖丙見狀,連忙起身,恭敬地再次向門願法師行了一禮。
門願法師微笑著回應,他的笑容如春花綻放,溫暖而親切。他輕聲說道:“夢龍啊,不必如此多禮。你我之間的法緣,尚未了結呢。”
敖丙聞言,心中略感詫異,不禁問道:“法師,這是何意呢?”
門願法師微微一笑,解釋道:“300年後,貧僧還需借助你的力量,前往龍宮尋取那部珍貴的《華嚴經》啊。”
敖丙聽得一愣,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還有如此奇妙的法緣。他有些失神地喃喃道:“還有這樣的好事?小龍我除了799年後將化身白龍馬隨那帝賀化身的唐僧去西天取經,竟然還有如此法緣……”
門願法師見狀,嘴角的笑容更甚,他繼續說道:“不僅如此,你與撫仙所孕育的孩子,將會成為《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他將向眾生講述那五十三參的故事呢。”
敖丙聽聞此言,心中震撼不已,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門願法師,仿佛這一切都如同夢幻一般。
看著滿臉困惑、似乎還有很多問題想要詢問的敖丙,門願法師連忙擺了擺手,示意他先不要說話。然後,門願法師語速飛快地解釋道:“現在當務之急是找到戴王妃,借到那支青綠玉簪。至於華嚴經的事情,我們可以稍後再詳細討論。”
敖丙雖然心中仍有諸多疑問,但他也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於是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門願法師的意見。緊接著,門願法師二話不說,拉起敖丙的手,如離弦之箭一般,向著孤山島疾馳而去。
兩人的身影在空中急速掠過,仿佛兩道閃電劃破天際。風在他們耳邊呼嘯而過,卻絲毫不能影響他們前進的速度。敖丙緊緊跟隨在門願法師身後,不敢有絲毫怠慢。
當他們來到孤山島時,發現戴驚鴻正在與眾人一起忙碌地搭建民工們的臨時營帳。陽光灑在她的頭上,仿佛給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敖丙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邁步上前,恭敬地向戴驚鴻行禮道:“王妃殿下,在下敖丙,有一事相求。”
戴驚鴻見狀,停下手中的工作,微笑著看著敖丙,問道:“哦?何事?”
敖丙連忙將要引回撫仙的“老靈魂”以及門願法師所說的關於青綠玉簪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戴驚鴻,並懇切地請求她能將青綠玉簪借給他,以救撫仙一命。他承諾待事情辦妥之後,一定會將青綠玉簪完好無損地歸還。
門願法師也在一旁詳細地解釋了事情的緣由,希望戴驚鴻能夠理解他們的難處。
戴驚鴻聽完之後,微微一怔,她上下打量著敖丙,眼中閃過一絲猶豫。茲事體大,青綠玉簪關係著能否尋回青晶,她可不敢擅自做主。
戴驚鴻猶豫片刻後,還是對敖丙說道:“此事關係重大,我需等帝賀自元謀回來後,再做定奪。”
敖丙心中雖然有些焦急,但也明白戴驚鴻的顧慮,他點點頭表示理解。
然而,時間緊迫,大波那銅棺中的撫仙殘魂大限將至,不能殘存太久,於是門願法師提議道:“王妃殿下,事不宜遲,不如我們一同趕往元謀,找帝賀商量此事,也好盡快做出決定。”
戴驚鴻思考片刻,覺得這個提議不無道理,便答應了下來。
{偈語}
龍樹菩薩,龍勝(又名龍猛),從龍宮取回下本之《華嚴經》,《華嚴經》方得以再現於世。
《華嚴經》是一部具有啟悟小說性質的經典,經中所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表現了求道精神,不同於一般佛經,具有啟悟小說的性質。《華嚴經》蘊含著深邃靈動的禪悟思維。圓融既是華嚴的至境,也是禪的至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