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開測

字數:5016   加入書籤

A+A-


    每個考場的布置都是相同的。
    一左一右,加起來大約有五十個隔間。
    像是美食街的攤位,又像是自助餐的小包間。
    但不同在於,是完全開放的。
    每五個考室前,就站著一名考執勤的京吏,相當於監考官。
    考場裏,唯一能帶的東西隻有幹糧。
    在進入自己的考室前,京吏便會檢查幹糧,以免夾帶。
    操,忘了檢查包袱。
    倒不是覺得他娘會害他。
    就怕江氏搞什麽節目效果,在每個餡餅裏包一張紙條,上麵寫點母愛如山的小應援話——兒子加油。
    查出夾帶是會直接取消考試資格,並且這輩子都不能夠再參加科舉,比高考的處罰還嚴厲。
    好在的是,京吏打開包袱,依次將每一個餅掰開後,發現並無異常。
    接著,就讓宋時安進入掛了自己姓名牌的考室。
    逼仄的考室裏,下麵墊了一張涼席,席上是一張標準書案。
    書案上擺著統一的筆,墨,還有空白的草稿紙,以及被強調沒有替換的考紙。
    對,考試的草稿紙也是要回收備案的,相當重要。
    在書案旁邊,還有一個水桶,裏麵有一個長木勺,是考試時的飲用水。
    幾乎一整天,考生的吃,喝,休息,都在這裏進行,直到考試結束。
    如廁的話要向監考吏打報告,由衛士親自帶到了廁所。
    盯著你尿。
    幾十年的科舉發展到現在,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的嚴格和專業了。
    雖說世家掌握了最多的教育資源,大虞的統治階層,還是那些天龍人,但這絕對是廣大寒門學子一個逆天改命的機會。
    隻要中了舉,不說能當官,政策上麵會特許一些權利,能夠有至多兩千畝的免稅田產額度。
    然後那些鄉紳富豪隻是把田產掛靠在你名下,基本上這輩子都吃喝無憂了。
    同樣,對宋時安這樣的豪門庶子,也是一個‘以下犯上’的機會。
    庶子一輩子都要對嫡子縮頭,不能做逾越的行為。
    唯有這個時候,可以合理的挑戰嫡出的地位。
    就是考得比你好啊,那咋了?
    當然,宋時安的對手不是宋策,那個十五歲的小孩子。
    哪怕考中了普通舉人,也隻能當吏,而且留在京都的可能性不大。
    他要衝擊的,是直接能夠候補官員的亞元。
    或者說,不用候補直接就崗的解元。
    不然的話,還得靠家裏的關係。
    隻有擁有獨立人格,才有發言權。
    陸續的,考生入座,進入考室。
    宋時安能夠看到對麵的一排考生,但距離很遠,完全看不到書寫內容。
    在巳初前一刻(8點45分),錦衣衛攜帶著密封好的試卷,來到了考場。
    坐正在中央的主考官起身,對其恭敬的作揖行禮。
    接著,雙手接過試卷。
    在之前的科舉時,因為規則的不太健全,經常有泄題的情況發生。
    但在狠狠的殺了幾波頭,基本上全程由錦衣衛監督執行後,就沒有泄題的事情發生了。
    再者就是,國子監那幾位出題的大佬,現在還‘關’在裏麵由專人送飯呢。
    考場的氣氛,相當的壓抑。
    或許是剛才錦衣衛的出現,對麵的幾位考生都有些手抖了。
    錦衣衛確實是哈人。
    試想一下,當你講了一個政治笑話,然後房梁上的錦衣衛笑了。
    第6章開考了!
    在一刻的等待,到了巳初之時,貢院裏,突然的錘響了銅鍾聲。
    考試,開始了!
    這個考場裏的主考官起身,將密封好的試卷袋拿起,四名京吏圍了過去。
    主考官對四位吏展示著完好的封條,表明沒有問題後,緩緩的,拆開了封條。
    拿出了試卷。
    接著,高聲朗誦道:“辭賦科,開考。
    令考生以‘書’為題,做一篇辭賦,要求文字流暢,立意深刻。”
    沒過多久,主考官再一次的高聲強調重複:
    “辭賦科,開考。
    令考生以‘書’為題,做一篇辭賦,要求文字流暢,立意深刻。”
    說完間隔幾秒,最後又講了第三遍。
    這是程序的一部分,科考的時候人會非常緊張,第二三遍防止考生沒聽到,或者是聽錯題。
    不過他說了第一遍後,宋時安就在草稿上記下來了,一個字不差。
    然後,開始審題。
    讓他做一篇辭賦,那有點難為人。
    但985文科研究生宋時安,在自己的腦海裏麵翻出來一篇來,那是沒什麽問題的。
    提到書,自然就是那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嗯,能說出這種話確實是很超前了。
    宋時安了解過大虞的科考評定形式。
    可以說,非常的寬泛。
    隻要與題幹相關,或者說可以延伸的想到,就不算跑題。
    ‘書’這個半命題,能夠延伸的就太多了。
    首先,書籍。
    古之先賢創造了書。
    書,總結那個時代的精華。
    可以從好書的意義,給人的道德啟迪層麵進行作文。
    然後,就是看書。
    這個時代有很多書,甚至因為生產力的進步,市民階層的出現,話本小說都有了。
    當然,不能寫你喜歡看這類書。
    這就好比高考的時候,題目是書籍,然後你寫:平時就愛整點網絡小說看看。
    雖說網絡小說裏麵不乏一些好的小說,比如《我超》這種,但要考慮到閱卷老師自身的情況,以及考試的嚴肅性。
    科舉這幫子閱卷大佬,基本上都是老學究。
    話本小說這種近些年出現的產物,不用說,他們絕對是厭惡至極的。
    可就那樣去吹聖人書,無論文筆如何,立意確實是低了。
    對了,提升立意有個很好的方式——辯證法。
    盡信書,不如無書。
    這個角度寫好,絕對是能夠出彩的。
    但是…
    有冒犯的風險。
    最終,在思索一番後,宋時安逐漸的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書是什麽?
    用來讀的。
    讀書是什麽?
    學習。
    那麽,關於學習,最經典,且相當富有文采的,不就呼之欲出了嗎?
    這一刻,博覽古之先賢書籍,集千年濃縮精華於一身的宋時安,將毛筆蘸上墨汁。
    在大學的他,就學過毛筆字,還拿過區裏的業餘毛筆字大賽殿軍。
    字還算不錯。
    但這篇文章出世後,字的問題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
    提筆於稿紙之上,宋時安直接請神,揮毫落下兩個大字:
    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