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女人孩子才能領粥水
字數:4298 加入書籤
說完,把一個密封的黑色細竹筒放在桌子上。
沈硯“嗯”了一聲,目光掠過窗外昏黃燈火,淡淡吩咐:“我等會再看,你安排人送十個饅頭、兩桶水給謝家,別驚動旁人。”
展風領命,心裏卻犯嘀咕——主子竟親自吩咐送糧送水,看來那武藝高強的謝鋒在主子心裏分量不輕,又想起那塊送出去的烏木令牌,直覺告訴他,謝鋒以後肯定會成為他的同僚。
下房內,矮桌上的鍋碗水杯還沒來得及收拾。
忽聽“篤篤篤”三聲輕叩,小二諂媚的嗓音隔著門板傳來:“客官,沈大人賞的饅頭、清水到了。”
屋裏瞬間炸鍋。
李月蘭手忙腳亂去收拾矮桌上的東西,謝秋芝反應最快,抓起鍋碗閃身進了空間。
等終於收拾好,門開一條縫,小二笑眯眯遞進兩桶清冽井水、一屜雪白饅頭,分量與店中賣的一毫不差。
“沈大人說了,路上辛苦,給諸位添口糧。”
小二特意把“沈大人”三個字咬得清楚。
謝家人麵麵相覷。
李月蘭連聲道謝,接過東西,小二一走,四人圍著桶和屜子發呆。
謝文掰開一個饅頭,鬆軟雪白,與自家買的粗糧饅頭一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謝秋芝眨眨眼:“看來招安的心真沒死……”
謝鋒歎口氣:“吃人家的嘴短,這人情比欠銀子難還。”
這人情,比驛站的水還沉。
夜深了,謝鋒又回到了板車上,謝廣福也回到下房睡覺。
裏正佝僂著背,坐在板車轅上,手裏舉著水囊慢慢喝,是剛才新得的井水。
“鋒哥兒,”他聲音發啞,“再這麽走下去,咱們謝家村怕是要折一半。今兒又抬出去兩個,脫水,高熱,眼看就不行了。”
謝鋒枕著胳膊躺在板車板上,望著滿天星鬥。
“辦法也簡單,”謝鋒壓低聲音,卻比夜風更穩,“進了汝陽府,咱們把公賬全部換成麥麩、粟米和清水,能買多少買多少。
每天晚上支鍋,隻給本村放粥,領粥時隻能老弱婦孺本人到場,壯漢代領不給。那些漢子想天天領粥,就得讓自家女人孩子活著,餓著渴著就斷了下頓,粥一斷,他們的勞力也喝不到湯。如此一來,誰還敢把老婆孩子半道丟下?”
裏正攥著煙袋,額頭青筋直跳:“可二十一兩全砸進去,以後村裏就空了!”
“叔,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青山就是咱的女人和孩子;隻要人在,銀子還能再掙。
要是人沒了,金山銀山也是墳頭土。”
裏正沉默半晌,終把煙袋往地上一磕:“成!明日我就找三爺、六爺拍板——哪怕把公賬花得見底,也不能再死人了。”
第二天一早,謝裏正找到族老三爺和六爺先把昨夜謝鋒的打算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到汝陽府後,把公賬二十一兩銀子一次花光,全買麥麩、粟米、清水。每天傍晚支鍋放粥,隻給本村老弱婦孺本人領,壯漢代領不給。粥一斷,壯漢也餓肚子,便不敢再把女人孩子扔在半路上。”
話音落下,族老們一時鴉雀無聲。
謝三爺用拐杖在地上頓了三下,聲音沙啞卻有力:
“當年我領頭開荒,靠的就是‘強的背弱的,弱的撐強的’。如今荒年,再講一次老理,人若在,地就在;人沒了,銀子隻是陪葬。我點頭。”
謝六爺把煙袋鍋在鞋底磕了磕,煙灰落地,像落下一截舊愁:“我修石板路那陣,最怕的不是石頭硬,是人心裏散了。這法子把全村綁成一根繩,好!花光銀子也值。”
這消息像風一樣刮過謝家村的隊伍。
老弱婦孺先是愣住,繼而眼眶通紅。一個老太拄著拐杖,顫顫巍巍走到自己媳婦麵前,第一次挺直了腰:“原來我這把老骨頭還能救孫子的命?”
幾個餓得發飄的小丫頭片子也擠在一起,嘰嘰喳喳:
“咱們能領粥,爹就不敢扔下咱!”
“對,咱們是全家的大功臣!”
壯漢們起初麵麵相覷,有人低聲嘀咕:
“二十一兩一次花光?以後咋辦?”
可一對上族老冷厲的眼神,便都噤了聲。
謝大虎把銅鑼敲得咣咣響:
“誰不服,現在就出列!自己背糧背水,別進謝家村的粥棚!”
人群瞬間安靜。謝老太遠遠張了張嘴,終究沒敢再吱聲。
驛站下房裏,謝秋芝伸了個大懶腰,肩背上的骨頭“哢啦”輕響,這一覺睡得沉,連夢都沒來得及做。
李月蘭已經把自己的小包袱重新紮得四角分明,一邊係繩一邊笑:“精神頭回來了,等會兒走路可不喊累。”
兩人剛繞到自家板車旁,就聽見前麵人群鬧哄哄的議論聲。
“二十一兩全買糧?專供咱女人娃子?”
“對頭!謝鋒提議的,裏正和族老也拍了板,壯漢要敢嫌拖累,連粥都喝不上!”
聲音裏帶著久違的底氣。
謝秋芝眼睛一亮,踮著腳尖朝人群裏看,正好對上謝鋒的目光,她調皮地抬手,衝哥哥悄悄比了個大拇指——“哥,這招高!”
謝鋒正彎腰綁車轅,被妹妹冷不丁一誇,忍不住翹起嘴角,又故作鎮定地回了個“小事”的口型。
這小動作落進不遠處沈硯的眼裏,他剛洗漱完,遠遠看著謝秋芝比完大拇指後得意地晃腦袋,像隻偷到穀子的小雀,他心裏忽然生出一點陌生的羨慕。
原來有人可以這樣肆無忌憚地衝兄長撒嬌、耍寶,而兄長也甘之如飴地接住。
沈硯垂下眼,拇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玉佩,唇角微不可察地揚起:“有個會笑會耍寶的妹妹,真好。”
兩日後,終於看到汝陽府灰青色的城牆。
隻是這城牆在暮色裏像一堵冷鐵,城門緊閉,吊橋高懸。
城下黑壓壓聚著三四千流民,衣衫襤褸,眼窩深陷。
逃荒的隊伍一靠近,便聞到風裏飄來的酸腐味,心裏齊齊打了個突。
“完了……真是鐵閘不開。”
“咱走了幾百裏,就堵在這兒?”
議論聲剛起,便有人開始抽泣,老弱婦孺摟成一團,像風中枯草。
沈硯勒住韁繩,從懷中取出那方烏木鎏金令牌,高舉過肩。
冷金“代天巡狩”幾個字在夕光下一閃,守城校尉神色驟變,單膝點地:“參見沈大人!”
“開城門,遷徙移民者有序入城,敢阻者軍法從事。”
沈硯嗓音不高,卻壓得周遭哭喊頓止。
校尉額頭見汗,連聲應諾,卻仍低聲回稟:“尚需片刻調度,請大人先入。”
沈硯側首,望向官差和謝鋒。
“城門會開,最多半個時辰。我先一步進城,汝陽府內見。”
說罷,一拱手,帶著展風策馬穿過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