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倭國“貴族”×抗戰皇牌特工43

字數:2614   加入書籤

A+A-


    籃子裏有時是自家雞下的蛋,有時是剛摘的鮮嫩蔬菜,有時是給未來侄子侄女做的小衣裳。
    “晚緹,快看,我扯了塊新布,這顏色給娃娃做繈褓最軟和了。”
    白珊一進院門就揚聲喊道,臉上帶著爽朗的笑容,仿佛能驅散一切陰霾。她手腳麻利,放下東西就幫著掃地、挑水,嘴裏還不停念叨:
    “你呀,現在可是雙身子的人,千萬別累著,有什麽重活累活,等我來了做,或者喊隔壁張嬸搭把手。”
    陸晚緹心裏暖暖的,拉著白珊的手坐下:“姐,你總這麽跑來跑去,太辛苦了。”
    “辛苦什麽?”白珊嗔怪地看她一眼。
    “屹淮是我親弟弟,你是我弟妹,你肚子裏是我們白家的血脈,我不操心誰操心?再說了,我能為他做的,也就是照顧好你了。”
    說到這裏,她眼神微微一黯,隨即又振作起來。
    “他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不久後,父親陸敬文也千方百計托關係,輾轉來到了村裏。當他看到女兒獨自住在略顯簡陋的農舍,眼眶立刻就紅了。
    這位在革命風雨中從不皺眉的硬漢,此刻聲音都有些哽咽:
    “晚晚,苦了你了……爸爸來晚了。”
    他帶來了不少緊俏的營養品和厚實的布料,更是直接將組織上發給他的部分津貼,強硬地塞到陸晚緹手裏。
    “拿著,給自己和孩子買點好的。別拒絕,這是爸爸的心意,也是我虧欠你和你母親的……” 話語中充滿了無盡的愧疚與補償之心。
    陸敬文身份特殊,不能久留,但他幾乎每個月都會想辦法來住上一兩天,看看女兒,也動用自己的人脈關係,確保她們母女在村裏不受委屈。
    村裏的鄉親們都是淳樸善良的人。他們不知道陸晚緹的具體來曆,但都知道她是“自己人”,是革命戰士的家眷,丈夫正在前線打仗。
    於是,東家送來一把新摘的豆角,西家端來一碗剛磨的豆腐,鄰居張大娘時常過來幫她縫縫補補,李大叔會默默地把院子的柴火堆得老高。
    “白家媳婦,有啥事就言語一聲,別客氣。”村長每次路過小飯店,都會樂嗬嗬地叮囑一句。
    在這種被親情和鄉情緊密環繞的氛圍裏,陸晚緹的整個孕期過得異常平穩。
    產婆都是白珊和幾位有經驗的嬸娘早早預定好的。她幾乎沒為什麽事情操過心,身體也被照顧得很好。
    隨著肚子越來越大,行動漸漸不便,孕晚期時,陸晚緹便聽從勸告,將小飯店暫時關門歇業。
    “等孩子生了,身子養好了,再看情況開不開。”她對前來關心的老主顧們解釋道。
    白珊更是幹脆,直接收拾了行李,帶著自己剛滿三歲的兒子,搬了過來常住。
    “我在這兒,你夜裏起身也好有個照應。我家那小子,也能幫你跑跑腿,撿撿柴火。”白珊的安排不容拒絕,陸晚緹知道,這是姐姐能給予的最踏實的安全感。
    在一個春寒料峭的淩晨,陸晚緹順利生下了一對龍鳳胎。響亮的啼哭聲劃破寂靜,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喜悅。
    哥哥先出聲,聲音洪亮,小拳頭攥得緊緊的;妹妹稍晚一些,哭聲細細的,像小貓一樣。
    陸晚緹虛弱地躺在床上,看著並排放在身邊兩個紅彤彤、皺巴巴的小家夥,眼淚混合著汗水流了下來。白屹淮第一次食言了,他沒有回來。
    白珊喜極而泣,小心翼翼地抱著兩個孩子,嘴裏不住地念叨:“像。這眉眼,像屹淮。太好了,我們白家有後了,還是兩個。”
    陸敬文接到消息,以最快速度趕了過來。他抱著外孫和外孫女,激動得手都在發抖,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老淚縱橫:
    “好,好。平安就好。”他親自給兩個孩子取了名——哥哥叫白煜辰,寓意光明與希望,驅散黑暗;妹妹叫白昕玥,寓意如新月般明亮珍貴,寄托美好未來。
    孩子們的到來,讓清靜的小院徹底熱鬧起來。咿咿呀呀的學語聲,咯咯的歡笑聲,偶爾響起的啼哭聲。
    陸敬文幾乎長住下來,這位曾經運籌帷幄的幹部,如今熟練地給孩子換尿布、喂米湯,臉上總是帶著慈祥的、滿足的笑容。
    白珊更是忙前忙後,不僅要照顧月子裏的弟媳,還要操心兩個小的和一個大的(自己兒子),但她甘之如飴。
    在親人們無微不至的嗬護下,陸晚緹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身體恢複得很快。
    她看著父親和姐姐為了孩子們忙得團團轉,心中充滿了感激,也讓她因為白屹淮缺席而有些空落落的心,被這份濃濃的親情填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