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至少……他動了心
字數:5104 加入書籤
周聿深比誰都要明白“我想見你”的份量,也預見了可能帶來的後果,或許會將她推的更遠。
但他必須得說。
總不能讓她背負著“是她越界”的枷鎖離開。
蔚汐的背脊瞬間繃緊,像是被這兩句話的灼熱燙到。
她清晰地感受到那道坦蕩目光,沉甸甸地落在她的背後,帶著一種她從未在周聿深身上看見過的、近乎執拗的坦誠。
他說他想見她。
不是公事公辦的解釋,不是上級對下級的關切。
而是剝離了所有身份和顧慮後,一個男人對心儀女人的、最直白也最危險的表達。
這比任何流言都更具有衝擊力。
因為它赤裸裸地印證了那些流言並非空穴來風。
至少……他動了心。
理智在叫囂著讓蔚汐盡快離開,可她整個人卻仿佛被定格在了青石板路上。
沉默中,她無意識地攥緊了垂在身側的手心。
周聿深看著她僵硬背影下細微的、幾乎難以捕捉的顫抖,心底的那陣澀意翻滾得更加洶湧。
他下頜線緊繃著,本能地向前邁了半步。
“書記!”
一個熟悉而略顯急促的聲音突然從巷子另一端傳來,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僵持。
梁秘書快步走來,臉上帶著不得不打斷的歉意和緊迫,聲音清晰穿透了暮色:“時間快到了,參加協調會的幾位專家和會場那邊的同誌都在等著,我們必須馬上趕過去。”
周聿深邁出的那半步硬生生頓住。
他眼底翻湧著的情緒被強行壓下,隻餘下一片深不見底的沉靜。
他最後看了一眼蔚汐單薄纖瘦的背影。
沒有等到她的回頭。
梁秘書壓低聲音,再次提醒:“書記……”
周聿深的聲音恢複了慣常的沉穩,聽不出絲毫波瀾,“知道了。”
說完,他邁開長腿,步履沉穩地走進了小巷深處。
那場暴雨中的撐傘、匿名的郵件、批注的書籍、醉酒的電話、克製的輕吻,都成了埋在這個夕陽餘暉中的秘密。
無聲無息,也無需再提。
他完全尊重了她的選擇。
蔚汐站在原地,看著空蕩蕩的巷口,攥緊的拳頭緩緩鬆開,掌心留下幾個深深的月牙印痕。
夕陽的最後一點餘暉也隱沒了。
小院近在眼前。
她推開那扇沉重的、吱呀作響的木門。
徹底隔絕了外麵曾讓她恐慌也讓她心動的身影。
……
暖黃的光線灑滿了這小小的院落。
外公正佝僂著腰,在堆放的幾個舊木箱子前仔細地整理著雜物,動作緩慢而專注。
“小汐回來啦?”外婆係著圍裙從廚房探出頭,笑容慈祥,“快去洗手,馬上開飯,今天燉了你外公最拿手的藥膳雞。”
外公也停下手中的動作,朝她看了一眼,“臉色這麽差,是不是胃病又犯了?”
蔚汐鼻尖微酸,她搖了搖頭,然後快步走向外婆。
她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卻又無比踏實:“外婆我回來了,哇,好香啊……”
外婆心疼地打量著她略顯蒼白的臉,“搬家的事你別操心了,你舅舅都安排妥當了,幹嘛還非要跑這一趟?”
“這不是怕你們臨時反悔,不住我那邊了。”蔚汐這才想起正事,忙問,“舅舅找好搬家公司了嗎?”
外婆一邊撇著鍋裏的浮沫,一邊說道:“你舅舅下午來電話了,他們公司把咱們全巷子老街坊的搬家工作都承包了,免費的,就當是支持你的工作,也是回饋街坊鄰居這麽多年對咱們家的照顧。”
蔚汐一愣,“舅舅的安保公司?他們……還搬家?”
外婆笑著解釋:“我也納悶呢,但他說他們公司人多車多,這點小事不在話下,就當是團建鍛煉了。”
蔚汐更想哭了,她心裏明白,舅舅的公司並沒有這些業務,他是為了給她打好梧桐裏後續改造的基礎人情。
萬一出現什麽問題,至少街坊鄰居不會為難她。
**
一周時間。
梧桐裏的老房子都徹底清空。
外公正在水榭蘭亭外麵的院子裏規劃著他的“新藥材圃”,外婆則是幫她把房間上上下下都打掃了一遍,廚房裏還咕嘟咕嘟燉著中藥,一切都安穩地過渡了。
蔚汐將小院和仁泉堂的鑰匙統一交到了街道辦主任那兒,改造計劃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回到單位,生活也進入了一種新的“平穩”軌道。
蔚汐清晰地感覺到,周聿深這個名字,連同他帶來的所有驚心動魄和曖昧不清,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從她的工作環境裏抹去了。
無論是需要當麵溝通的細節,還是需要臨時補充的材料,再也沒有直接點名讓她去書記辦公室,或者單獨留下她。
所有的工作安排,都是通過梁秘書或者陸處長層層傳遞下來。
幾次重要的部門會議,周聿深依舊坐在主位。
目光銳利,提問精準,掌控全局。
他的視線偶爾會掃過城建處的位置,目光平靜地掠過蔚汐,但沒有任何多餘的停留,更無一絲一毫曾經深夜凝視時的深沉與炙熱。
他甚至沒有再像之前那樣,在工作場合或者非正式場合與她有過任何的偶遇。
這是一種上位者獨有的克製和不動聲色。
周聿深尊重了她劃下的界限,甚至執行得比她預想中的更加徹底,更加疏離。
“梧桐裏項目目前核心難點集中在兩方麵:一是三號地塊三棟文保建築的修繕方案,專家評審對內部結構加固細節仍有分歧,預計需要再協調一輪,二是整個片區的雨汙分流管網改造……”
周聿深沒有抬頭,隻是屈起食指,在報告某一頁的旁邊,輕輕扣了兩下實木桌麵。
聲音並不大,卻讓李副局長的匯報戛然而止。
“文保建築的修繕方案,”周聿深終於開口,聲音清晰地傳入到每個人的耳中,“分歧點在於內部架構的加固方式,A方案保守,但工期長;B方案創新,但風險略高。”
“我的意見是,明天上午十點,請省文物局、古建院的幾位權威專家,連同設計院、施工方,在這裏開一個技術論證會,李副局長負責協調,最遲後天下午,方案定稿送我桌上。”
李副局長連忙應道:“是,書記!馬上安排!”
周聿深的目光轉向窗外片刻,似乎想到了什麽,又轉回會議桌,聲音依舊沉穩,卻多了一絲凝重:
“另外,青林縣那邊剛報上來,今年梅雨季降水量預測比往年高出三成,他們幾個沿河的低窪鄉鎮,防汛壓力很大。”
會議室的氣氛瞬間更加緊繃。
防汛是天大的事。
周聿深又安排了水利和應急部門,務必重點排查青林縣所有中小型水庫和往年出現過險情的位置。
當青林縣和梧桐裏的工期像山一樣壓下來。
已經沒有人有心思關注那些舊聞了。
流言蜚語像失去了養分一樣,漸漸平息下去。
蔚汐心無旁騖地處理著手頭的工作、圖紙、數據、會議紀要,一切都按部就班。
外公外婆的到來也慢慢補好了她的氣色。
隻是偶爾夜深,在書房裏處理文件的間隙,蔚汐的目光會不經意地掃過書架一角。
那本金黃色封麵的《金字塔原理》靜靜立著。
有時,她會無意識地抽出它,指尖停留在某一行他留下的思考軌跡上,微微失神。
“舊時筆記,或可作箋。”
“春深細讀,方得真意。”
——亥時三刻 燈下隨筆
這句真意,她曾以為是讀懂書中的邏輯框架。
此刻在燈下,才隱約明白,是他欲借文字傳遞的、落筆時已然存在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