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大唐皇家軍事學院
字數:5708 加入書籤
高士廉瞬間就明白了。
對啊!
他怎麽就沒想到這一層!
對於太子來說,進學院是一個天大的機遇!
“是啊殿下!”
高士廉也激動起來,一拍大腿。
“褚大人說得對!”
“這可是陛下給您的恩典,是您名正言順插手軍務,培養自己勢力的最好機會!”
“您想想,李靖大將軍是什麽人?那是軍神!能得他親自指點,是多少武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您若是能學得一二,將來無論是領兵還是禦將,都將受益無窮!”
“至於那韓信和郭嘉……”
高士廉頓了頓,臉上閃過不屑。
“不過是程處輝的兩個家臣,能有什麽真本事?”
“就算他們想在學院裏搞什麽小動作,有陛下和李靖大將軍在,他們也翻不起什麽浪花來!”
“您正好可以借此機會,看看程處輝的底細,順便把那些優秀的學員,都拉到我們這邊來!”
兩人一唱一和,說得李承乾怦然心動。
是啊。
父皇這是在幫我?
讓我去軍事學院,跟未來的將領們打好關係,建立屬於我自己的軍事力量?
可一想到那兩個副院長是程處輝的人,李承乾心裏就直發怵。
“可是……萬一在學院裏,本宮又對上他的人……”
“那本宮豈不是又要……”
“殿下!”
褚遂良加重了語氣。
“此一時彼一時!”
“在學院裏,您是太子,是學員!他們是副院長,是老師!一切都按規矩來!”
“他程處輝還能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他的手下對您做什麽不成?”
“再說了,您身邊還有那麽多勳貴子弟,他們都是您的同學,天然就跟您站在一邊!”
“這是拉攏人心的最好時機!”
李承乾的內心在天人交戰。
一邊是被程處輝打壓的恐懼。
一邊是手握兵權,真正掌控自己命運的渴望。
他深吸一口氣,眼中重新燃起了鬥誌。
“好!”
“如果父皇召見本宮,要求本宮去武院,那本宮便去!”
他挺直了腰杆,臉上露出傲然。
“不過,你們也別太當回事。”
“這天下,終究是要靠文人來治理的。”
“武人?不過是一群莽夫罷了。”
“等我大唐四海升平,不再需要打仗了,他們這些人,終究是要被淘汰的。”
“到時候,天下還是我們讀書人的天下!”
看著李承乾這副強行挽尊的模樣,褚遂良和高士廉都在心中默默歎了口氣。
太子殿下啊……
都什麽時候了,還抱著這種文貴武賤的老思想。
看來,還是得想辦法,讓他無論如何都得去這個武院。
這不僅僅是陛下的意思,更是太子唯一的翻盤機會了!
……
與此同時。
南詔王府裏。
程處輝正趴在桌子上,拿著一根炭筆,在一張巨大的地圖上寫寫畫畫。
嘴裏還念念有詞。
“嗯……從長安修一條水泥路到洛陽,搞個客運專線,票價五十文一位,應該能賺翻。”
“東都洛陽的房地產也得搞起來,學區房概念炒一波。”
“還有江南,魚米之鄉啊!”
“搞點特色旅遊,什麽夢回大唐主題樂園,沉浸式劇本殺,絕對火爆!”
對於李世民搞的那個什麽大唐皇家軍事學院,他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開學校?
多累啊。
哪有搞錢來得實在。
至於那兩個副院長的名額,還是他爹程咬金死皮賴臉求來的。
說是不能讓太子黨一家獨大,必須得派人去摻摻沙子。
程處輝拗不過,就把還在南詔幫他練兵的韓信和郭嘉的名字報了上去。
反正這倆一個是兵仙,一個是鬼才,當個副院長綽綽有餘。
就在程處輝暢想著自己的商業帝國時,李世民的聖旨又到了。
“陛下又找我?”
程處輝一臉不情願地從地圖上抬起頭。
“就不能讓我安安靜靜地當個鹹魚藩王嗎?”
雖然嘴上抱怨,但他還是麻溜地進了宮。
禦書房內。
李世民看著程處輝那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
“處輝啊,朕設立軍事學院,你怎麽看?”
李世民想聽聽他的意見。
結果程處輝打了個哈欠。
“挺好的啊,陛下英明,為我大唐培養後備人才,千秋功業。”
李世民眼角抽了抽。
這小子,又在跟朕打馬虎眼!
他換了個話題。
“朕讓你推薦兩個副院長,你推薦的韓信和郭嘉,是何許人也?”
“哦,我府上的兩個門客,一個擅長帶兵,一個擅長謀劃,我覺得挺合適的,就推薦了。”
程處輝說得輕描淡寫。
李世民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門客?
你家的門客能跟李靖並列當副院長?
你這小子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啊!
李世民決定不跟他繞圈子了,直接逼他。
“朕今日叫你來,不是為了軍事學院的事。”
“是為幽州以北,那片新得的土地!”
李世民指著牆上掛著的巨大地圖,神情嚴肅。
“這片土地,廣袤無垠,但人煙稀少,異族雜居,是個天大的麻煩!”
“朕想聽聽,你有什麽經略之策?”
李世民已經找程處輝談過好幾次了,每次這小子都找各種理由搪塞過去。
今天,他必須逼著程處輝拿出一個方案來。
程處輝一看躲不過去了,隻好走到地圖前。
他盯著那片廣大的區域,腦子飛速運轉。
片刻之後,他開口了。
“陛下,想要經略此地,其實不難。”
“我大唐如今的國策,是向東,向北,但臣以為,目光可以放得更長遠一些。”
“在經略此地的同時,我們應該把目光投向西方。”
“吐穀渾以西,那片更加廣袤的土地!”
李世民眉頭一挑。
“繼續說。”
“幽州以北,我們可以先搞軍墾。”
程處輝終於說到了正題上。
李世民眼睛一亮,追問道。
“軍墾?”
“對,就是軍墾。”
程處輝點了點頭。
“派最精銳的邊軍駐紮,作為防衛力量。”
“然後,將內地的百姓、工匠,分批遷徙過去,把他們編組成半兵半民的屯墾部隊。”
“至於那些高句麗的降卒,正好可以讓他們去修路、開礦、幹各種苦力活,物盡其用。”
“如此一來,不出三年,幽州以北,就能成為我大唐新的大糧倉!”
李世民聽得連連點頭,眼中滿是讚許。
這個方法好!
既解決了土地開發的問題,又加強了邊防,還處理了戰俘。
一舉三得!
“好!此法大善!”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程處輝。
“既然這法子是你想出來的,那朕看,這經略幽州以北的差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