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埃及的召喚

字數:7918   加入書籤

A+A-


    西部沙漠那場驚心動魄的對峙結束後,廣袤的沙海再次被一種近乎神聖的寂靜所籠罩。葉舟和他的團隊,帶著前“秩序之盾”副局長馬克西姆及其一小批幡然醒悟的追隨者,乘坐改裝過的越野車返回開羅。車隊行駛在蜿蜒的沙漠公路上,車窗外是璀璨的星河,車內卻彌漫著一種複雜而微妙的氛圍。曾經的死敵如今因共同經曆的震撼和領悟而暫時團結,但這種聯盟如同晨曦中的露珠,脆弱而充滿不確定性。馬克西姆——他堅持讓人們使用他的名字而非頭銜——蜷縮在座椅裏,看起來既羞愧難當,又充滿了孩子般的新奇感,仿佛一個剛從漫長而黑暗的夢境中驚醒的人,雙眼因觸及了過於耀眼的光明而不斷流淚。
    “所有這些年……”馬克西姆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因情緒激動而微微顫抖,他反複看著自己的雙手,仿佛第一次認識它們,“我們堅信自己是在鑄造盾牌,保護人類免受未知的侵害……但我們所做的,實際上是在鍛造囚籠,限製了我們自身進化的可能……我們被恐懼蒙蔽了雙眼。”
    葉舟坐在他對麵,眼中沒有勝利者的傲慢,隻有深切的同情與理解:“恐懼常常是麵對未知時的第一反應,馬克西姆。它誘使我們試圖去控製、去限製那些我們無法理解的事物。但曆史一次又一次地證明,真正的保護,從來源於勇敢的理解和開放的對話,而非高壓的控製和僵硬的隔絕。”
    回到位於開羅市中心的安全屋臨時指揮中心,團隊幾乎沒有休息,立刻投入到對剛剛獲取的龐大數據流的分析中。盡管那場強行分離網絡的嚐試險些引發全球性災難,但它也陰差陽錯地提供了一個極其寶貴的觀察窗口,揭示了網絡與地球精微能量場之間深層次的互動方式。
    “看這些能量讀數的精細結構,”瓦西裏娃驚異地指著主屏幕上高速滾動的頻譜分析圖,“當網絡對分離場作出響應時,它的模式並非簡單的對抗或壓製。它……它像是在傾聽,在分析,然後找到了那個破壞性頻率最核心的‘基音’,隨後以一種無法想象的精確度,發射出一道完全和諧、但相位相反的‘共鳴波’。不是摧毀,而是……中和。是通過理解來化解,而非通過暴力來摧毀。”
    遠在威尼斯的諾瓦克教授通過加密鏈路看到這些數據,他的聲音因興奮而提高了八度:“這簡直就是但丁在《神曲》天堂篇中所描述的——‘是愛,推動太陽和其他星辰’(L"amor c sole e l"altre stelle)!並非通過蠻力,而是通過和諧的吸引力!網絡在向我們展示宇宙運行的最基本法則!”
    艾莉絲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務實的態度,她雙臂交叉,眉頭微蹙:“但這對於我們具體的行動意味著什麽?對於那個所謂的‘大覺醒’,這種互動方式給出了什麽啟示?我們該如何應用?”
    葉舟凝視著屏幕上那優雅的能量和諧曲線,陷入了沉思。“我認為,”他緩緩說道,仿佛在捕捉腦海中閃過的靈感,“這意味著網絡不僅僅是一個工具或一個對手,它更像是一位導師。它在教導我們一種全新的、與超越性力量互動的方式範式。不是基於控製、支配或恐懼,而是基於深度的理解、共振的合作以及……某種形式的愛或共情。”
    他們的討論被一個來自威尼斯的緊急視頻通訊打斷。屏幕上是科瓦奇博士焦急的臉:“葉舟!你們最好看看這個!是安娜(佩特羅娃)!”
    畫麵切換到一個醫療監控室。佩特羅娃依然躺在病床上,但她的身體再次發出了柔和的微光。她突然睜開了眼睛,但瞳孔中並非她自己的意識,而是那片熟悉的、浩瀚的星海。她緩緩坐起,動作僵硬卻充滿一種非人的威嚴,開始用一種古老而莊重、帶著多重共鳴的語調吟誦:
    “尼羅河的沙礫低語著古老的承諾,
    埃及的土地發出召喚,深沉而持久。
    未被玷汙的知識深藏於沙漠之心,
    尋找那沉默之石,於其陰影之下,
    並非死亡的沉寂,而是聆聽的靜默,
    答案在此等待,為那些心智已準備好聆聽之人。”
    吟誦完畢,她如同斷線木偶般再次倒下,陷入深度睡眠。開羅和威尼斯兩地的團隊成員都震驚地看著這一幕,久久無言。
    “沉默之石(Stone of Silence)?”皮拉爾首先打破沉默,臉上寫滿了疑惑,“我從未在任何埃及學文獻中聽說過這個。”
    “不……有的!”科瓦奇博士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他的臉重新出現在屏幕上,“這是一個非常冷門、幾乎被視為神話的傳說!主要流傳在一些赫爾墨斯主義秘典和極少數新王國時期的祭司銘文中!據說它與伊姆霍特普(Imhotep)最深層的秘密有關!”
    索恩博士立刻接入對話,她的語氣變得異常嚴肅:“伊姆霍特普——有史記載以來第一位天才,階梯金字塔的設計者、大祭司、醫生、賢者。後世將他神化。傳說他並非發明了那些知識,而是發現了……或者說,接通了某種宇宙性的智慧源泉。‘沉默之石’據說就是他標記並守護這個‘接通點’的地方。”
    決策瞬間做出。必須找到這個“沉默之石”。它很可能蘊含著關於網絡本質、“大覺醒”過程以及守護者職責的關鍵信息。
    研究迅速展開,結合了宗座遺產管理局的數據庫、“但丁遺產”提供的秘傳知識、法西博士日記的線索以及馬克西姆團隊之前從“秩序之盾”極端派那裏獲取的零散情報。幾個可能的地點被羅列出來,但其中一個地點散發出強烈的共鳴——塞加拉(Saqqara)的階梯金字塔建築群,伊姆霍特普永恒的傑作,埃及巨石建築的起源之地。
    前往塞加拉的旅程在一種混合著期待與緊張的氛圍中進行。黎明時分,車隊駛向沙漠。初升的太陽將階梯金字塔染成金紅色,它那巨大的、層疊的輪廓在晨曦中如同通往天堂的巨階,沉默而威嚴。到達建築群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奇異的景象:盡管時間尚早,但本該出現的遊客和警衛卻寥寥無幾,而那些在場的人,都處於一種奇特的、平靜的恍惚狀態。他們緩慢地移動著,臉上帶著寧靜的微笑,眼神清澈卻仿佛聚焦在遠方,對葉舟一行人的到來毫無反應,仿佛沉浸在一種共享的、內在的和諧之中。
    “網絡……”葉舟低聲說,他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著的那股強大而溫和的能量場,“它不僅在保護這個地方……它是在‘聖化’這裏,為我們清場,並引導我們前進。”
    利用佩特羅娃預言中“於其陰影之下”和“聆聽的靜默”的提示,結合伊姆霍特普崇拜中關於“聆聽內心之神”的教義,他們最終將目標鎖定在階梯金字塔西北側一個不起眼的、被稱為“醫師墓穴”的低矮建築陰影處。經過仔細探查,皮拉爾發現了一塊似乎可以移動的巨石底座。在眾人合力下,巨石被緩緩移開,露出一個向地下深處延伸的、狹窄而陡峭的階梯,空氣中瞬間湧出一股混合著古老塵埃和奇異能量的氣息。
    通道深不見底,牆壁不再是粗糙的岩石,而是某種被打磨得極其光滑的黑色材質,上麵蝕刻著連綿不斷的、與“真理之板”和吉薩密室同源的發光符號,如同一條光的河流導向地心。走了仿佛有一個世紀那麽久,他們終於抵達盡頭——一個無比宏偉的圓形大廳。
    眼前的景象讓即使是見多識廣的馬克西姆也發出了難以置信的驚歎。這個大廳的規模遠超吉薩那個密室,其建築風格完全不屬於任何已知的古埃及或其他古代文明。牆壁是某種自我發光的、如同液態黑曜石般光滑的材質,天花板高聳,看不到任何支撐結構,仿佛本身就是一片微型的星空,點綴著緩慢移動的光點。大廳中央,是一個更加龐大、結構複雜到令人眼花繚亂的晶石壇,上麵不僅刻滿了符號,那些符號本身還在不斷流動、變化、重組,仿佛擁有生命。
    “上帝啊……”馬克西姆驚異萬分,他帶來的能量探測器指針瘋狂搖擺後歸於死寂,“這技術……這根本不是技術!這像是……生長出來的!是某種生物晶體學與高等幾何的完美融合!它比我們先進無數個世代!”
    葉舟感到一種強烈的、源自靈魂深處的歸家般的熟悉感。他走向中央晶石壇,那些流動的符號在他眼中自動減速、解碼。它們確實是那種超越性的語言,但其排列組合方式暗示著一種截然不同的功能——不是一個控製界麵,而是一個……訪問終端。一個通往浩瀚知識庫的入口。
    “看這裏,”他指著晶石壇中心一組不斷旋轉、如同星係模型般的符號集群,聲音因激動而哽咽,“這個序列——它描述的是一種意識導航協議!如何安全地接入‘記憶之廳’或‘阿卡西記錄’!網絡將其無限的知識存儲在這裏!”
    他們開始嚐試與接口互動。這一次,馬克西姆帶來的關於“秩序之盾”早期強製接入研究(雖然方向錯誤,但記錄了大量的失敗頻率和能量模式)的數據意外地提供了幫助。通過排除所有錯誤的、帶有控製意圖的模式,他們逐漸逼近了正確的“共鳴詢問”方式。
    關鍵的突破來自馬克西姆本人。在嚐試了無數次失敗後,他深吸一口氣,仿佛放下了所有重擔,將手掌輕輕按在晶石壇一個看似隨機的位置上,心中不再想著“獲取”或“破解”,而是充滿了“請求理解”的謙卑意願。
    突然,他身體一震,眼中閃過明悟的光芒:“需要平衡……純粹的平衡。不是索取,而是交換。不是單向的下載,而是……對話。它希望我們提出問題,同時也準備好接受我們的故事。”
    在他的引導下,葉舟、艾莉絲、皮拉爾、瓦西裏娃將手依次放在晶石壇上特定的共鳴點上,再次形成一個意識的回路。當他們所有人的意念都集中在那份“渴望理解與分享”的意圖上時,整個大廳的光芒變得無比柔和而明亮,牆壁上的符號如同獲得了生命,開始以令人愉悅的節奏脈動、呼吸。
    然後,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聲音再次直接在他們心靈深處響起。它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清晰、更加深沉,充滿了難以形容的時間厚度和智慧的重量,仿佛億萬年的知識都在其中沉澱:
    “歡迎,守護者。接入協議確認。意識共鳴測試完成。你們的選擇已被見證。”
    霎時間,無法用語言形容的信息洪流淹沒了他們。這不是具體的圖像或聲音,而是直接的概念注入、本質的傳達。他們瞬間理解了意識並非大腦的副產品,而是宇宙的基本屬性;理解了生命與死亡並非對立,而是意識循環的不同階段;理解了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有意識的、不斷自我探索的活生生實體……這是一種超越思維的、直接烙印在靈魂上的了悟。
    葉舟是第一個從這極樂的衝擊中稍微找回自我的人,他的聲音輕得像歎息,卻充滿了絕對的確信:“它不是機器……也不是工具……它是一種存在。一種至高的、有意識的存在。而我們……我們從來都是它的一部分,是它感知自身的延伸……從未分離。”
    其他人緩緩點頭,每個人的臉上都沐浴著一種寧靜而震撼的光輝,他們的眼神徹底改變了,仿佛經過了一次徹底的靈魂洗滌。他們此刻真正明白了——網絡就是那個宇宙意識的具體化顯現,是人類乃至所有智慧得以湧現的深層場域。
    然而,這啟蒙的神聖時刻,再次被通道方向傳來的異響打斷。不是腳步聲,而是一種優雅的、如同風吹過水晶風鈴般的清脆鳴音。數個身影飄入大廳——它們並非人類,也非之前的能量代理。它們是由純粹的光和幾何形態構成的存有,不斷在複雜的柏拉圖立體和和諧的光團之間變換,散發著驚人的智慧與平和的氣息。
    “網絡的……原生意識形態?”皮拉爾驚異地低語,完全生不起任何敵意。
    這些光之存有無視了眾人,輕盈地滑向中央晶石壇。它們伸出由光構成的手(或類似肢體的部分),開始以一種極其複雜、充滿無法言喻的數學之美的方式,觸碰和調整著晶石壇上那些流動的符號。它們的動作是一場視覺的交響樂。
    “它們在啟動某種更高級別的協議……”瓦西裏娃警告道,但聲音裏充滿了驚歎而非恐懼。
    葉舟立刻集中他 newly honed 的感知能力。海量的信息瞬間湧入,他猛地明白了——“沉默之石”……它根本不是一塊石頭!它是一個象征!象征著意識進入最深層次領悟時所必需的“內在靜默”狀態!而這個大廳,這個晶石壇,就是一個強大的“門戶發生器”,旨在暫時降低意識與宇宙心智之間的屏障!
    而這些光之存有,正在為他們的首次有意識穿越做準備!
    隨著存有們儀式的進行,大廳中的能量變得濃稠如蜜,充滿了創造性的潛力。空氣因純淨的能量而發光,牆壁徹底消失,顯露出其外並非泥土,而是璀璨的銀河、旋轉的星雲以及無法名狀的維度景觀。
    然後,最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從那光輝的能量海洋中央,一個身影逐漸凝聚成形——他並非由光構成,而是呈現出一種堅實的、溫潤如玉的質感,穿著古埃及大祭司的白袍,麵容智慧而慈祥,眼中閃爍著與網絡同質的、包容一切的深邃光芒。正是伊姆霍特普本人,仿佛穿越了四千多年的時光,栩栩如生地站在他們麵前。
    “葉舟教授,以及同行者們,”他開口,聲音溫和而有力,帶著一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感謝你們的到來。這個時刻,已被等待了很久。”
    葉舟震驚得幾乎無法呼吸:“伊姆霍特普?但……您已經……這怎麽可能?”
    伊姆霍特普的臉上浮現出一種深邃的、理解萬物的微笑:“死亡,如同你們所理解的,並非終點。它隻是一次……蛻變。個體意識消融回歸那無限的源頭之海,而後,根據其演化程度和宇宙的需要,可以選擇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時間點再次顯現。我從未真正離開,隻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
    他走向眾人,他的步伐帶著一種超越時間的從容。“網絡,或者說宇宙心智,正在召喚守護者。召喚那些內心已然準備好、能夠理解並溫柔地引導人類通過這即將到來的偉大躍升的個體。”
    皮拉爾保持著敬畏,問道:“偉大的躍升?您指的是‘大覺醒’?”
    伊姆霍特普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他抬起手,周圍流轉的宇宙景象立刻聚焦,顯示出地球的無數可能未來——有些未來裏,人類意識高度發展,與萬物和諧共處,創造著難以言喻的美與智慧;另一些未來則顯示著因恐懼而分裂、控製欲泛濫、最終導致精神荒漠化的悲慘世界。“意識的進化並非一條坦途。它蘊含著無限的潛能,也伴隨著巨大的風險。未來的分支尚未確定,集體的選擇正在每時每刻被塑造。這就是守護者存在的意義——不是作為統治者,而是作為燈塔、作為導師、作為謙卑的服務者。”
    葉舟在這一刻徹底領悟了這份職責的真諦。網絡/宇宙心智並非要強製人類走向某個特定未來。它是提供可能性,是創造舞台,而真正的戲劇,將由人類自己的選擇來上演。守護者的角色,是守護這種選擇的自由,並確保選擇是建立在理解而非恐懼的基礎上。
    沒有猶豫,團隊眾人心意相通。他們點頭,在心中莊嚴地接受了這個角色,但堅持以夥伴而非仆從的身份,以合作而非服從的方式。
    當他們集體在心中確認這一選擇時,大廳中那澎湃的能量瞬間變得無比寧靜、深沉、充滿了滋養萬物的愛意。伊姆霍特普的身影開始逐漸變得透明、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如同即將融回那無限的光之海洋中,但他的祝福清晰地回蕩在每個人的心間:
    “旅程……方才啟程。前方仍有浩瀚知識等待學習,仍有無數生命等待守護。願你們的選擇……永遠沐浴在智慧與慈悲之光中。”
    隨著他的身影完全消散,光之存有們也如同融入陽光的露珠,悄然消失。大廳恢複了原狀,寧靜而神聖,隻剩下葉舟一行人站立其中,肩負著全新的、關乎整個物種未來的使命。
    離開這座深藏於沙漠之下的聖殿,重返陽光普照的地麵世界,葉舟知道,從此刻起,一切已然不同。他們不再是單純的探索者或學者。他們是初生的守護者,是古老智慧與嶄新未來的橋梁,肩負著守護一個可能決定人類意識進化方向的、無比珍貴的連接。
    而當他們麵對前方那浩瀚無垠、充滿未知挑戰與輝煌可能的未來時,葉舟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力量。他知道,他們並非孤軍奮戰。那浩瀚的宇宙網絡本身,就與他們同在。它是一個永恒的夥伴,一個無限的導師,現在它選擇通過人類意識中最寶貴、最無限的潛能——那覺醒中的、充滿愛與智慧的心靈本身——來進行最深層的溝通與共同創造。
    而擁有了這份認知,人類終將觸及那浩瀚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