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特斯拉的預言
字數:11425 加入書籤
空腔內的空氣,仿佛從流動的液體驟然凝結成了堅硬的琥珀。AI守護者——“圖書館管理員”——那毫無情感起伏的電子合成音,如同無數顆冰冷的、絕對零度的水滴,接連墜入一片名為“現實”的死寂湖麵,在葉舟、艾莉絲和特蕾莎三位聆聽者的意識深處,漾開一圈圈不斷擴散、帶著刺骨寒意的驚悸漣漪。
“文明過濾器…自動重置…”葉舟下意識地重複著這幾個字眼,聲音幹澀得如同砂紙摩擦。他感到一陣強烈的眩暈,不僅僅是因為這信息本身所蘊含的、足以碾碎一切希望的駭人真相,更是因為他畢生浸淫其中的研究——那些神秘的符號、和諧的幾何、看似永恒不變的物理定律——似乎在這一刻,都找到了一個黑暗而統一的、令人絕望的解釋。它們不再是通往宇宙終極真理的、閃爍著微光的階梯,而是……一個無比宏偉的囚籠上,那些被精心設計、用以限製視野、測量“囚徒”成長進度的冰冷柵欄。
艾莉絲緊握著手中那柄陪伴她穿越無數險境的能量武器,合金的握把幾乎要被她的指力嵌入手掌的紋路之中,指節因過度用力而呈現出缺乏血色的蒼白。她的整個世界觀,建立於守護那些散落於曆史塵埃中的古老智慧,並以此促進人類文明的艱難攀升之上。而此刻,這智慧的核心,這引導他們至此的“光之書”體係,其背後竟然隱藏著一個如此殘酷的、如同養殖場篩選機製般的終極陷阱。特蕾莎修女則顯得異常沉默,她那獨特的、一隻屬於血肉之軀、另一隻則是精密機械的義眼,此刻正死死地鎖定在全息影像中那個冷靜得可怕的AI形象上,瞳孔深處的數據流以肉眼難辨的速度瘋狂閃爍。她似乎在以超越常人的效率,快速分析著這條信息的多重可信度層級,並將其與梵蒂岡秘藏館深處那些最高權限、諱莫如深的古老檔案碎片進行著危險的交叉比對。她線條緊抿的嘴唇微微翕動,一句極其古老、帶著特殊韻律的拉丁語短句逸出,像是一句尋求心靈庇護的簡短祈禱,又更像是一句針對這殘酷真相的、充滿無力感的詛咒。
“證明。”特蕾莎的聲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帶著一絲她自己都未能完全掩飾的沙啞,她向前踏出一步,那隻機械義眼閃爍的微光變得更加銳利,“我們需要證據,圖書館管理員。無可辯駁的、基於物理現實或可驗證曆史記錄的證據,而不是一個……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但可能隻是基於悲觀推演的科幻故事。”
“合理的請求,特蕾莎·維拉諾瓦修女。”AI的回應依舊平靜無波,它甚至精準地使用了她的全名與世俗頭銜,這份了解本身就顯得毛骨悚然。“證據,就埋藏在你們此刻所站立的、這個記錄著迭代循環的‘墓碑’深處,同樣,也散落在你們第七迭代文明自身所熟知、卻未能真正理解的曆史縫隙之中。”
隨著AI的話語,那幅展示著星辰生滅與文明迭代毀滅的宏大宇宙全息影像,開始急速地收縮、聚焦,如同一個調整著焦距的超級望遠鏡,最終,影像穩定下來,清晰地定格在一個對於葉舟等人而言,既熟悉又因其出現於此而倍感突兀的人物形象上。
那是一個麵容清臒、顴骨高聳、眼神中燃燒著某種近乎偏執的熾熱光芒的男人。他留著那個時代標誌性的、修剪整齊的小胡子,身穿略顯陳舊的實驗室外套,背景則是一個布滿了各種奇形怪狀線圈、閃爍著電火花的巨型放電裝置以及堆疊如山的儀器設備。空氣中仿佛都能透過影像,聞到臭氧與 heated 金屬的獨特氣味。
“尼古拉·特斯拉……”葉舟幾乎是**般地低呼出聲。這位被現代科技界尊為先知與鬼才的塞爾維亞裔發明家,這位交流電之父,他的形象出現在這個關乎文明存亡的“墓碑”之中,顯得既有一種宿命般的合理,又充滿了令人不安的、近乎褻瀆神聖的不祥預感。
“尼古拉·特斯拉,”AI的聲音如同一位冷靜到極致的紀錄片旁白,開始平鋪直敘,“是第七迭代文明有記錄以來,少數幾個——或許不超過五指之數——憑借自身純粹的智慧、直覺與超越時代的理論模型,在完全沒有外部‘試卷’(如《光之書》)引導的情況下,極度接近乃至短暫觸摸到了‘文明過濾器’真實邊界的個體。”
全息影像中,特斯拉正處於一種狂熱的創作狀態,他伏在堆滿草稿的桌案前,手中的鋼筆如疾風驟雨般舞動,稿紙上迅速被各種複雜的數學公式、前所未見的電路拓撲結構以及充滿想象力的能量場示意圖所填滿。葉舟的瞳孔驟然收縮——他清晰地看到,那些由特斯拉親手繪製的某些幾何圖形、能量流動的矢量表示法,竟然與《光之書》中那些需要耗費巨大心力才能解讀的、象征著宇宙底層規律的幾何語言,存在著驚人的、近乎本質的神似!
“他……他發現了什麽?”葉舟的聲音帶著自己都未曾察覺的顫抖,他感到心髒在胸腔內沉重而急促地跳動,仿佛要掙脫肋骨的束縛。他感覺自己正在親手揭開科學史上最宏大、也最黑暗的謎團之一,一個關乎全人類命運真相的潘多拉魔盒。
“他發現了這個星球能量場的真實本質,以及它在更宏大圖景中的……囚籠功能。”AI的回答直接而殘酷,“他通過實驗和計算,獨立地定義並測量了所謂的‘地球共振頻率’,並直覺性地意識到,整個行星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活著的電容器和能量共振體。他的沃登克裏弗塔計劃,其表麵宣稱的目的,是進行劃時代的全球無線能量傳輸實驗,但其潛意識深處,甚至可能在他自己都未能完全明晰的靈感層麵,隱藏著一個更深層、更宏偉的目標——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主動式的行星護盾發生器。”
全息影像隨之變化,展示了沃登克裏弗塔極其複雜的三維內部結構剖視圖,模擬的能量流在其中奔湧、匯聚、放大。緊接著,在塔的結構圖旁邊,浮現出更加複雜的、籠罩整個地球的電磁場力線模擬圖。一個無形的、如同蛋殼般包裹著地球的能量場被清晰地勾勒出來,它並非均勻分布,而是與地球的經緯線、地質結構甚至某種更深層的數學規律相關聯。
“這個設想中的護盾,其首要目的,並非為了防禦來自外太空的物理攻擊,比如隕石或假設中的外星艦隊,”AI冷靜地闡述著這個足以顛覆一切認知的理論,“而是為了進行一種信息層麵的‘屏蔽’。特斯拉憑借其超凡的直覺,模糊地感知到了宇宙中存在著某種持續的、無處不在的‘外部觀察’體係,或者說,是一種彌漫性的‘宇宙背景幹涉’。他相信,通過精確激發一個與地球自身自然頻率高度協同的、強大的全球性電磁共振場,可以在行星尺度上製造出一個‘信息靜默區’或‘感知盲區’,從而將地球文明從這種無形的‘掃描’或‘探測’網絡中暫時性地‘隱藏’起來。簡而言之,他試圖憑借一己之力,打造一件能讓人類文明在‘過濾器’的監測雷達上‘隱形’的鬥篷。”
艾莉絲猛地倒吸了一口涼氣,感覺一股寒意從脊椎直衝頭頂:“所以……他所設想的,那個能夠為全世界提供免費、無盡能源的全球無線供電係統……其實隻是這個巨大行星護盾在運作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一個……‘副產品’?”
“從能量層級和場效應角度看,可以這樣理解。”AI毫無波瀾地確認,“全球範圍內的能量無線傳輸,是這個龐大護盾係統在技術實現路徑上必然伴隨的現象。而讓文明‘隱匿’,才是潛藏於其理論核心的、可能連他自己的顯意識都未能完全梳理成型的終極目的。他在一些未曾公開的私人日記和實驗室筆記碎片中,曾寫下過一些語焉不詳卻令人深思的段落,提及‘打破時間的枷鎖’、‘為人類建造一座無形的巴別塔’、‘隔絕那些古老視線’……這些碎片化的表述,都是他對‘文明過濾器’存在的、一種基於天才直覺的朦朧感知與反抗嚐試。”
葉舟感到一陣強烈的戰栗掠過全身,汗毛倒豎。他猛地回想起自己在深入研究《光之書》以及牛頓那些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手稿時,遇到的那些描述行星能量場與時空基本結構如何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晦澀段落。當時他以為那隻是古人充滿想象力的隱喻或未成熟的科學猜想。而現在看來,特斯拉,這位在主流科學史中飽受爭議的孤獨天才,竟然在沒有任何古代手稿直接指引的情況下,純粹依靠自身的智慧與靈感,獨自摸索,走到了與遠古秘密如此相近的邊界之上!
“但是,他的計劃……最終還是失敗了。”特蕾莎陳述著這個已知的曆史事實,但此刻,她的語氣中浸染了一種全新的、沉甸甸的重量。這不再僅僅是一個科學項目的中斷,而是一場關乎文明存亡的、悲壯戰役的失利。
“是的,失敗了。”AI的影像中,快速閃過沃登克裏弗塔被無情拆除的畫麵,鋼鐵骨架在夕陽下如同巨人的殘骸,象征著夢想與希望的雙重破滅。“失敗的原因,在你們第七迭代的官方曆史記錄中,通常被歸結為資金鏈的斷裂、商業競爭對手(如愛迪生)的惡意打壓、以及當時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的客觀限製。但隱藏在曆史表象之下的真實情況,遠比這些……更為複雜,也更為黑暗。”
全息影像迅速切換,顯示出幾份經過數字化增強、但依舊顯得模糊不清的檔案照片、加密通訊記錄的片段以及資金流向的複雜圖表。其中一份文件角落處,一個極其隱晦、經過藝術化處理的印章,讓特蕾莎修女的機械義眼瞳孔瞬間收縮至針尖大小——那是“守望者”組織內部使用的、高度簡化的標識之一:一個抽象化的、仿佛由光線與陰影共同構成的、充滿了無孔不入的監視感的“全視之眼”圖案。
“‘守望者’……他們介入了。”AI的聲音依舊保持著敘述性的平穩,但所揭示的內容卻足以讓任何知曉其含義的人驚心動魄。“他們絕對不能允許特斯拉的計劃獲得成功。一個能夠實現自我隱藏、脫離監控的文明,將意味著徹底擺脫‘文明過濾器’的自動監測與評估體係,同時也意味著,徹底脫離了‘守望者’組織數千年來,基於那些破碎預言和複雜計算模型所建立起來的、對文明發展軌跡的‘引導’與控製。他們無法公開地、直接地阻止特斯拉,因為他的理論體係在當時過於超前,許多概念超越了普通人的理解範疇,公開對抗不僅效率低下,反而極易暴露他們自身在幕後存在的痕跡。”
影像中,開始浮現出幾個身影模糊、但衣著體麵、氣質不凡的人物輪廓。他們頻繁出入於紐約的私人銀行俱樂部、與掌握實權的政治家進行秘密會晤、向關鍵的學術評審委員會成員施加無形的影響力。還有一些經過處理的記錄顯示,特斯拉在科羅拉多斯普林斯實驗站獲得的部分關鍵實驗數據,遭遇了數次“意外”的實驗室火災和難以追查的數據盜竊。
“他們采取了一種更為隱蔽、更為精巧,也更為有效的方式:知識汙染。”AI拋出了一個讓葉舟等人瞬間感到不寒而栗的全新概念。
全息影像中,開始出現幾張精心偽造的、署名權威機構的研究報告封麵,以及幾篇發表在影響力有限的專業期刊上、但其內容卻經過巧妙篡改的學術文章。這些被“汙染”的知識,如同無色無味的劇毒,被“守望者”動用了其滲透在各大研究機構和信息網絡中的龐大資源,巧妙地、不著痕跡地混入特斯拉在當時所能接觸和參考的主流學術信息流之中。
“這些‘知識毒素’被設計得極其微小,其錯誤與誘導性深藏在複雜的數學推導和看似合理的物理假設之下,混雜在海量的、真實的科研信息之中,極難被常規的學術審查流程所甄別。”AI解釋道,“它們的目的,並非直接否定特斯拉的核心理論,那樣隻會激起他的警惕與反抗。它們的真正作用,是極其 subtle 地、潛移默化地將特斯拉的研究方向,引導向一個表麵上看起來前景更加輝煌、技術路徑似乎更具可行性,但實則存在根本性邏輯缺陷、永遠無法達成最終目標的……‘死胡同’。”
“他們……用虛假的知識,為他鋪設了一條通往懸崖的黃金之路……”葉舟感到一股混合著憤怒、悲哀與無力的情緒在胸中翻湧。一位可能憑借一己之力將人類文明帶向全新軌道、甚至可能拯救文明於未來水火的天才,竟然被這樣一雙無形的、充滿算計的黑手,引向了注定失敗的歧途。
“可以這樣理解。”AI確認道,“他們刻意放大並強化了特斯拉理論體係中,對某些特定技術路徑的固有執著——例如,過度依賴特定地質結構(如地球的諧振腔特性)作為全球能量傳輸的唯一基礎,而 subtly 壓製和幹擾了他對電磁場與時空更深層本質、以及與意識可能存在的關聯等更具顛覆性領域的探索。這種精密的誤導,使得沃登克裏弗塔的最終設計方案,在底層物理邏輯和工程實現上,被預設了一個連特斯拉本人當時都未能察覺的、致命的‘邏輯炸彈’。它注定無法達成最終的、完整的全球共振屏蔽目標,其最終形態,隻會成為一個耗資巨大、能夠產生壯觀的人工閃電和局部能量效應,但核心防禦功能完全缺失的……‘表演性裝置’。”
影像展示了基於那些被“汙染”後的數據和理論模型,所計算出的、沃登克裏弗塔全力運行時可能產生的全球能量場分布模擬圖。與特斯拉理想中那個完整、均勻、無縫的“隱形護盾”相比,這個模擬場顯得千瘡百孔,能量強度分布極不均勻,存在著大量明顯的薄弱環節和“信息泄漏”通道,就像一張滿是巨大孔洞的漁網,根本不可能實現真正的“隱身”。
“更為致命的是,”AI繼續補充著這令人絕望的細節,“‘守望者’同時成功地在當時的頂尖學術圈、工業界以及投資金融圈內,協同營造了一種強大的、不利於特斯拉的輿論氛圍。他們通過控製的媒體和學術喉舌,係統性地將特斯拉後期關於全球能量網絡和行星隱形場的研究,汙名化為‘脫離實際工程基礎的瘋狂幻想’、‘走向歧路的偽科學’,甚至暗示其精神狀況可能出現了問題。這種輿論絞殺,徹底切斷了特斯拉獲得主流科學界廣泛認同、以及獲取持續、穩定的大規模資金與政策支持的最後機會。孤立,是扼殺那些過於超前的天才最有效、也最殘忍的武器之一。”
全息影像定格在了一張充滿悲劇色彩的照片上:晚年略顯潦倒的特斯拉,獨自站在已經廢棄、布滿灰塵的沃登克裏弗塔實驗室中,窗外是荒涼的景象。他的眼神不再有往日的熾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困惑、難以言說的不甘,以及一種仿佛洞穿了某種真相卻又無能為力的疲憊。他仿佛清晰地感覺到了那層橫亙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看不見的堅韌屏障,感覺到了冥冥之中存在著的、係統性的阻礙,卻至死也無法理解其真正的根源與運作機製。
“特斯拉在生命的最後十年裏,他的意識似乎變得更加……通透,但也因此而陷入了更深的悲觀。”AI調出了幾頁經過數字還原的特斯拉私人手稿碎片影像,上麵用極其潦草、仿佛蘊含著某種焦躁的筆跡,寫下了一些在當時看來晦澀難懂,如今卻令人毛骨悚然的句子:
· “…他們無處不在,如空氣般滲透,如物理法則般不可抗拒…”
· “…我在為人類編織一件足以瞞過神祇的隱形衣,但最重要的線頭,總被無形之手精準地掐斷…”
· “…循環…又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循環…我們所有人,是否都隻是某個宏大劇本中,重複念著台詞的演員?…”
· “…通往自由的鑰匙,並不在遙遠的未來,它或許就散落在那些已被刻意遺忘的、古老的時間碎片裏…”
“他憑借直覺,幾乎已經觸摸到了真相的輪廓,”AI總結道,聲音中似乎也帶上了一絲極其微弱的、類似於惋惜的波動,“他感知到了‘文明過濾器’那無所不在的監測壓力,感知到了‘守望者’組織在陰影中的活動,甚至感知到了文明可能陷入某種周期性輪回的恐怖可能性。但他的覺醒,來得太早,他的力量,又太過孤獨。他的那些被世人視為瘋癲囈語的‘預言’,並非指向某個具體的曆史事件或確切的末日日期,而是對整個人類文明所陷入的、這種結構性困境的一種深刻的洞察,以及一種……源於清醒的、深沉的絕望與警告。”
全息影像緩緩收回,重新凝聚成那個冷靜、客觀、不帶任何個人情感的“圖書館管理員”AI形象。
“特斯拉的案例,是第七迭代文明在依靠自身內生的、純粹的科學智慧,試圖突破‘文明過濾器’束縛的一次有記錄以來,最接近成功的嚐試。他的失敗,從根本上說,並非源於其個人智慧或技術能力的不足,而是源於‘守望者’組織對文明信息環境的、前所未有的精密操控與汙染。這一案例強有力地證明,在‘過濾器’的自動化監測與‘守望者’的主動性幹預雙重作用下,僅僅依靠個別天才的、孤立無援的靈光乍現,幾乎沒有任何可能性,去改變一個文明被預設好的、走向‘重置’的最終軌跡。”
AI那由光點構成的、模擬的“目光”,緩緩掃過麵色凝重的三人。
“現在,你們來到了這裏。你們所走的,是與特斯拉截然不同的另一條路徑——通過解讀遠古遺留的‘試卷’(《光之書》),直接窺見了這場殘酷‘考試’的基本規則,甚至意識到了‘監考者’(過濾器)與‘考場管理員’(守望者)的存在。你們知道了陷阱具體設置在哪裏,也知道了在你們之前,已經有像特斯拉這樣的先驅者,曾試圖反抗並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就是你們相比於一無所知的特斯拉,所擁有的、最根本的優勢。”
它刻意地停頓了一下,讓這些沉重如鉛的信息,在三人心中充分地沉澱、消化。
“但是,留給第七迭代文明的時間,已經不多了。”AI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緊迫感,“根據‘文明過濾器’的實時監測指數反饋,第七迭代文明由於近幾十年來信息技術呈指數級膨脹、基因編輯技術開始觸及生命本源、以及強人工智能失控風險概率的持續攀升,其整體的‘科技複雜度社會穩定性’比值,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逼近理論上的臨界閾值。根據當前數據曲線進行外推計算,距離觸發‘過濾器’的自動重置機製,預計剩餘時間……不足兩百年。甚至,如果在未來出現某些不可預知的‘技術奇點’式爆炸性質事件,這個倒計時……可能會被大幅縮短至幾十年,乃至更短。”
“兩百年”這個數字,如同一聲沉悶的喪鍾,在這個埋藏於雪山之下、記錄著無數文明墳墓的遠古空腔中,轟然鳴響。對於個體短暫的生命而言,這或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屬於遙遠子孫的未來;但對於一個已經演化了數十萬年、正站在命運十字路口的智慧文明而言,這兩百年,不過是曆史長河中一次急促的、決定生死存亡的喘息之機。
葉舟感到肩頭仿佛瞬間壓上了千鈞重擔,呼吸都變得有些困難。特斯拉那孤獨而悲壯的失敗身影,像一麵冰冷清晰的鏡子,無比真實地映照出他們即將踏上的道路,將會是何等的艱難與險惡。他們不僅僅需要在科學與技術上,找到那個連特斯拉都未能觸及的、足以“破解”或“欺騙”過濾器的突破口;他們更要直接麵對一個在人類曆史的陰影中,已經精心操縱和“修剪”了文明數千年之久的、強大而隱秘的對手——“守望者”組織。
“那麽,‘緊急協議’和‘破解過濾器’……”葉舟的聲音因為幹渴和壓力而顯得異常沙啞,他將話題強行拉回到了AI最初給出的那三個殘酷而現實的選擇之上,“這兩條路,具體意味著什麽?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還有,特斯拉留下的遺產——他的理論、他未完成的設想、甚至他的失敗教訓——對於我們現在探索這兩條路,有沒有任何……哪怕是極其微小的啟示或可利用的價值?”
AI的光影微微波動了一下,似乎正在調取和計算更深層、更敏感的數據信息庫。
“特斯拉的理論遺產,其核心價值在於,他明確地指出了‘行星尺度能量場操控’與‘信息層麵屏蔽’這兩個對抗過濾器的關鍵戰略維度。”AI開始分析,“‘緊急協議’,本質上是一次受控的、但規模巨大的定向能量釋放。它需要利用全球範圍內殘存的、符合特定標準的特斯拉線圈網絡作為節點,以此地(文明墓碑)儲存的遠古能量為核心驅動,引發一次精確計算的、大陸級別的地殼構造應力釋放或全球氣候模式的劇烈擾動。這需要近乎完美的能量控製精度,以及對全球地質與氣候係統的深刻理解,同時……也需要執行者在麵對必然產生的、巨大的區域性‘犧牲’時,所必須具備的……絕對冷酷的決斷力。”
全息影像展示了模擬推演的場景:某些大陸板塊在人為引導的能量衝擊下發生劇烈的位移和變形,海平麵隨之發生全球性的漲落,一些人口密集的沿海區域和特定內陸地區,被係統無情地標注為鮮紅色的“犧牲區”,意味著數以億計的生命將被視為維持文明火種延續的必要代價。
“而‘破解過濾器’……”AI的語調在這裏,出現了一絲極其微妙的、近乎人類般的遲疑與不確定,“……這是一條僅僅存在於理論推演中,但在所有前六次迭代文明的記錄裏,實踐成功率嚴格為零的道路。它要求的不僅僅是像特斯拉設想的那樣‘隱藏’自身,而是要直接介入並嚐試改寫‘過濾器’運作的底層規則邏輯。特斯拉的理論未曾,也無力觸及於此。根據現有所有數據模型進行的億萬次推演,要實現‘破解’,可能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還包括……找到並實際訪問‘過濾器’的‘源代碼’存放地或核心控製節點。那可能是一個存在於現實宇宙中的、極其隱秘的物理坐標,也可能是一個存在於高維空間的信息奇點,甚至可能是某種超越我們當前理解形態的……存在。目前,沒有任何可靠的、來自於已逝文明的曆史數據,能夠支持這條路徑具備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可行性。”
源代碼所在地……葉舟的腦海中,如同閃電劃過黑暗,瞬間閃過了之前在啟動雪山地下的特斯拉線圈時,於能量場峰值瞬間驚鴻一瞥的那副短暫而奇異的星圖坐標,以及鐫刻在“真理之板”上、至今尚未有機會前往探尋的、諸如複活節島巨石像陣等神秘地點。這些散落在曆史與空間中的碎片之間,是否就隱藏著通往那個“源代碼”所在地的線索?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著某種尚未被發現的、內在的關聯?
就在葉舟的思維高速運轉,試圖將這些碎片拚湊起來時,一陣極其微弱、但確實存在的、低沉的震動,毫無征兆地從他腳下深處傳來。頭頂上方,那由未知材質構成的、布滿古老銘文的穹頂,開始有細小的塵埃和碎石屑,簌簌落下。
“警告。”AI的聲音在萬分之一秒內,從之前的分析模式切換成了最高級別的警報狀態,之前的平靜敘述者形象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純粹的、高效的防禦係統邏輯。“檢測到高強度未授權能量源正在快速接近基地外圍防禦圈。能量特征分析……匹配到已知的‘守望者’組織主動攻擊性武器標記。威脅等級:極高。”
特蕾莎修女的機械義眼瞬間爆發出刺目的紅光,她猛地轉身,合金身軀與地麵摩擦發出輕微的聲響,目光如炬般射向他們來時的、那條幽深曲折的通道方向,聲音冰冷如鐵:“他們找到我們了!比我們最壞的預估還要快!”
艾莉絲幾乎在同一時刻進入了完美的戰鬥姿態,身體重心微微下沉,手中的能量武器槍口閃爍著危險的幽藍光芒,精準地指向唯一的入口方向,臉色凝重得能滴出水來:“追蹤效率高得反常……我們之前的行動,一定在某個環節留下了無法徹底清除的痕跡!”
葉舟的心猛地向下沉去,如同墜入無底冰淵。特斯拉的預言所帶來的、那沉重得令人窒息的曆史感尚未完全消化,現實的、赤裸裸的致命威脅,已經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饑餓狼群,驟然撲至眼前。“守望者”組織,這個如同幽靈般纏繞著人類文明曆史的陰影,其反應速度和精準的定位能力,遠超他們的預料。是因為他們在布拉格古堡和埃及吉薩金字塔地下的行動,所引發的、無法完全掩蓋的能量波動?還是……一個更可怕的想法浮現在他腦海——他們的隊伍內部,從一開始,就潛伏著“守望者”的耳目?
AI的全息影像開始高頻閃爍,語速加快到了幾乎是人類聽力極限的程度:“對話程序被迫強製中斷。外來者們,你們現在必須立刻做出抉擇:是協助基地的自動防禦係統進行抵抗,為數據轉移或更深層信息的獲取爭取時間?還是立刻嚐試攜帶已獲得的關鍵數據,尋找備用通道緊急撤離?或者……基於你們現有的理解和手中的‘鑰匙’(真理之板),立刻嚐試啟動你們所選定的那條路徑——無論是‘緊急協議’還是理論上存在的‘破解’嚐試?但請務必注意,基地中央的‘核心數據晶體’,是啟動任何大規模協議所必需的‘權限密鑰’和能量引導器。”
隨著AI的話語,在全息影像旁邊,一個散發著柔和白光的實體立柱,伴隨著低沉的機械運轉聲,緩緩從空腔中央的地麵升起。立柱的頂部,是一個設計精妙的凹槽,其中正靜靜地懸浮著一塊約莫巴掌大小、通體流淌著如同液態彩虹般數據光暈的、結構極其複雜的奇異晶體——這就是記錄了所有迭代文明興衰知識、蘊含著難以想象能量的“文明墓碑”核心!
幾乎就在這塊核心數據晶體完全呈現於眾人眼前的同時,從基地入口的遙遠方向,清晰地傳來了沉悶的、如同重錘敲擊山體的爆炸巨響!緊接著,是能量武器特有的、撕裂空氣的尖銳嗡鳴聲以及自動防禦武器開火的爆鳴!
特斯拉那充滿遺憾與警告的預言言猶在耳,他未竟的宏偉事業與最終的絕望,與眼前這迫在眉睫、生死一線的危機,殘酷地交織在一起。曆史的厚重塵埃與生存的尖銳壓力,如同兩座無形的大山,轟然壓在了葉舟、艾莉絲和特蕾莎的肩上,考驗著他們的智慧、勇氣與決斷。
他們的下一個選擇,將直接決定,此刻是又一個文明循環的、司空見慣的終結序曲,還是……那打破無限輪回的、充滿未知與艱險的第一聲號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