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被刪除的篇章

字數:9201   加入書籤

A+A-


    佛羅倫薩聖馬可圖書館那積澱了數個世紀的、混合著古老羊皮紙、橡木與學術沉思的寧靜,被窗外那一閃而過的、來自狙擊鏡或高倍觀測設備的致命反光,以及灰衣教徒頭領那毫無人類情感的、冰冷的“立刻撤離”命令,瞬間徹底撕裂。前一秒還凝固在曆史塵埃與知識探尋中的空氣,仿佛瞬間被凍結成堅冰,又在下一秒被無形的、充滿殺機的緊張感炸得粉碎,每一個飄浮的塵埃都似乎在尖嘯。
    “走!現在!”灰衣教徒頭領的電子合成音不容置疑地響起,帶著一種程序化的緊迫感。命令下達的瞬間,兩名灰衣教徒如同接收到精確指令的機器人,立刻上前,一左一右,用戴著灰色手套、力量驚人的手,牢牢“保護”住葉舟的雙臂,實質上是如同鋼鐵夾具般,切斷了他任何可能自主行動或猶豫的機會。另一名教徒則迅速移動,以標準的戰術姿態,警惕地擋在了艾莉絲與可能遭受攻擊的方向之間,同時也隱隱限製了她可能的行動路線。
    葉舟的心髒在胸腔裏如同失控的引擎般瘋狂擂動,腎上腺素在血管裏洶湧奔騰,帶來一陣陣耳鳴和視野邊緣的輕微模糊。但他強迫自己保持住最後一絲清明和冷靜,如同在風暴眼中尋找平衡。他的手還下意識地按在那本攤開的、承載著七百年智慧與秘密的《內查諾抄本》上,指尖甚至能感受到羊皮紙那粗糙而脆弱的獨特質感。頁邊那行用近乎隱形的褐色墨水書寫的、混合著字母、數字和神秘幾何符號的密碼,此刻如同燒紅的烙鐵,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視網膜上,揮之不去。他還沒有完全解讀! 那些幾何符號與卡森鎮教堂彩窗上那些細微色差點構成的、隱藏的非歐幾裏得幾何模型之間的精確對應關係,還需要最關鍵的幾步演算和坐標轉換!就像一個拚圖,隻差最後幾塊就能窺見全貌!
    “等等!再給我三十秒!不,十秒!”葉舟試圖掙紮,身體因急切和對抗那股巨大的鉗製力而微微顫抖,聲音因缺氧和焦灼而變得嘶啞,“最後的對應關係…那個黃金分割點的映射…我還沒有確認!這關係到整個密碼矩陣的基準!”
    “風險等級已超過預設閾值。所有已掃描視覺及環境數據,已通過加密鏈路實時傳輸回‘前哨站’主數據庫。”灰衣教徒頭領的電子合成音毫無波瀾,甚至沒有提高音量,但其中蘊含的冰冷決絕,比任何怒吼都更令人絕望。他伸出另一隻戴著手套的手,動作粗暴而毫無敬意,完全無視這本數百年前文物的脆弱與珍貴,“砰”地一聲,強行合上了葉舟麵前的手稿,激起的細微塵埃在光柱中狂亂飛舞。“你的最高優先級任務,是活著將已獲取的信息樣本帶回基地進行分析,不是毫無價值地死在這個落後文明的儲藏室裏。”
    幾乎就在手稿被合上的同一瞬間,閱覽室那厚重的、雕刻著文藝複興花紋的橡木門外,傳來了急促而雜亂的、顯然是軍靴踩踏古老石地板發出的腳步聲,其間夾雜著圖書館老管理員驚慌失措、帶著濃重托斯卡納口音的意大利語勸阻和抗議聲。緊接著,是某種硬物撞擊門鎖的沉悶響聲!顯然,外麵的不明武裝人員已經突破了圖書館外圍的薄弱防禦,開始直接行動!
    “放棄正門!轉向Alppha出口!啟動緊急撤離協議!”灰衣教徒頭領顯然對這類突發情況有著極其完備的預案,立刻通過內部頻道向所有隊員下達指令,聲音依舊平穩得可怕。兩名架著葉舟的教徒毫不猶豫,如同拖拽一個沒有生命的包裹,強行扭轉方向,向著與正門相反、隱藏在巨大書架後方的一扇標有“非請勿入  員工通道”的不起眼小門快速移動。艾莉絲眼神一凜,在另一名教徒幾乎是推搡的“護送”下緊隨其後,她的右手手指在腰間那柄陶瓷匕首冰涼的柄上反複摩挲,大腦在百分之一秒內評估著瞬間製伏身邊這名教徒、搶奪其武器並嚐試控製局麵的可能性——但另外三名,尤其是那個如同中樞神經般的頭領,反應速度和配合默契度都高得非人,在這種狹窄空間和絕對劣勢下,成功的概率低得令人絕望,隻會招致立刻的、無情的射殺。
    “砰——!”
    一聲更大的撞擊聲從身後傳來,伴隨著木屑飛濺的聲音,閱覽室的正門似乎被暴力破開了!緊接著,傳來了一種奇特的、如同高壓氣體釋放的“噗嗤”聲,以及人體倒地的悶響——可能是襲擊者使用了非致命性的麻醉鏢或聲波眩暈武器。幾乎同時,負責殿後的那名灰衣教徒手中那造型奇特的能量武器,也發出了低沉的、仿佛能量被極度壓縮後釋放的“滋噗”聲,作為還擊,空氣中瞬間彌漫開一股淡淡的臭氧味和某種有機物燒焦的怪異氣味。
    一場突如其來的追逐與遭遇戰,就在這座文藝複興的知識聖殿迷宮般的後巷、狹窄的樓梯和連接著不同古老建築的隱蔽通道中,驟然展開。灰衣教徒們展現出遠超普通特種部隊的戰術素養和協同能力,他們利用每一個轉角、每一堆廢棄的建材、每一個古老的石雕作為掩護,進行著精準的交叉火力掩護和交替撤退,動作整齊劃一,高效得如同精密鍾表內的齒輪,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也沒有任何人類士兵在緊張戰鬥中可能產生的喘息或猶豫。他們的麵甲上,各種數據流和戰術標識以肉眼難辨的速度閃爍著。
    艾莉絲則憑借其無數次在生死邊緣磨礪出的、近乎本能的豐富實戰經驗,在“被保護”和限製行動的同時,如同最敏銳的雷達,不斷觀察著那些若隱若現的襲擊者——他們穿著沒有任何標識、剪裁合身的黑色高性能作戰服,使用的武器係統雜糅了現代最先進的突擊步槍、消音手槍和一些帶有不明科技感的、似乎是能量武器或特殊發射裝置的裝備,其戰術風格既不像“守望者”那種帶著曆史厚重感的冷酷,也不像梵蒂岡“懲戒者”帶有宗教象征的肅殺,更像是…接受過嚴格軍事訓練、但裝備來源複雜的雇傭兵,或者是某個財力雄厚、科技先進的獨立隱秘勢力蓄養的精銳私兵。
    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攻擊極具針對性——所有的火力壓製和戰術機動,都圍繞著阻礙灰衣教徒的撤離路線,並試圖尋找機會…捕獲或擊斃葉舟。顯然,他們也是為了他剛剛從但丁手稿中獲取的、那可能關乎“心泵”秘密的信息而來!
    葉舟的大腦在耳邊呼嘯的子彈破空聲(有些是實彈,有些是能量束)、身體被粗暴拖拽的失衡感、以及心髒幾乎要炸裂的狂跳中,依舊如同一個過載卻不肯停機的超級計算機,在瘋狂地進行著最後的、純粹依靠記憶力和想象力的三維重構與符號演算。他摒棄了所有外界幹擾,將全部精神集中在那片由意識構建的虛擬空間中。他將但丁手稿頁邊找到的那串混合了“C.V.”、“D.N.”、“33”等拉丁字母縮寫、數字和獨特幾何符號的密碼,作為核心的“元密鑰”或“種子”,將卡森鎮教堂彩窗上那些由細微色差點構成的、隱藏的、蘊含著特定無理數比例的非歐幾裏得幾何圖形,作為需要解碼的“鎖孔”或“坐標場”,在意識中進行著極其複雜的多維映射、仿射變換和頻率對應關係模擬。
    汗水如同溪流般從他的額角、鬢邊滑落,浸濕了他廉價偽裝服裝的衣領和後背,這不僅僅是由於激烈的奔跑和逃竄帶來的體力消耗,更是由於精神在極限壓力下的高度集中、以及那種隨時可能被不知從何處射來的子彈終結生命的、赤裸裸的恐懼。他深知,腦海中的這個推演過程,任何一個符號的對應錯誤,任何一個角度的計算偏差,都可能導致滿盤皆輸,不僅前功盡棄,更可能將他們三人乃至更多人的命運,推向萬劫不複的深淵!
    與此同時,卡森鎮地下基地,核心分析室。
    特蕾莎被兩名灰衣教徒“請”到了一個比之前醫療觀察室更加核心、設備也更加密集和先進的技術分析室。這裏布滿了不斷刷新著數據的三維全息投影和發出幽光的控製台。馬爾科姆博士所謂的“協助分析襲擊者身份和動機”,在她看來,更像是一個精致的幌子。他的真實目的,是想要借助她作為前梵蒂岡高階特工、對古老秘儀、符號學以及梵蒂岡內部複雜派係鬥爭的深入了解,來交叉驗證和深度解析葉舟通過灰衣教徒頭盔攝像頭和傳感器實時傳回的那部分但丁手稿數據碎片,並評估其潛在價值和真實性。
    巨大的主屏幕上,被分割成多個畫麵:其中一個窗口顯示著佛羅倫薩現場的混亂實時畫麵——視角來自某個灰衣教徒的頭盔攝像頭,畫麵劇烈晃動,可以看到古老的石牆、飛掠而過的子彈軌跡、以及偶爾入鏡的、穿著黑色作戰服的襲擊者身影;另一個窗口則滾動著葉舟之前短暫掃描並傳回的數據流——主要是那頁帶有隱秘注釋的手稿頁麵的高精度圖像;而占據屏幕最大區域的,則是“建築師”係統對這部分圖像數據進行的初步分析和模式識別結果,無數參數、波形圖和三維幾何模型正在快速生成和變化。
    “看這裏,”馬爾科姆博士指著屏幕上被“建築師”高亮標出的一組跳動的頻率參數和與之關聯的幾何符號,語氣中難得地帶著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屬於科學發現者的興奮,但他那雙深邃的眼睛深處,依舊保持著絕對的冷靜和計算,“‘建築師’的初步模式識別顯示,這些來自手稿的古老符號組合,其內在的數學關係,與湖底‘心泵’外圍能量屏障的某些特定諧振頻率,存在高度可疑的、非隨機的潛在關聯性。這證實了葉舟博士方向的正確性。”他話鋒一轉,指向數據流中幾個模糊的、尚未被完全解析的對應關係標記,“但是,目前還缺少最關鍵的、將這種幾何關係轉化為具體可操作能量頻率的…轉換算法或映射規則。葉舟之前提到他需要確認最後的對應關係…維拉諾瓦修女,以你對共濟會隱秘符號係統、文藝複興時期密寫技術(尤其是隱形墨水與幾何密碼結合的手法),以及梵蒂岡內部早期對這類‘異端知識’的管控記錄的了解,你對這些殘留的對應標記,有什麽更深入的見解?”
    特蕾莎強迫自己忽略屏幕上那個劇烈晃動的、顯示著葉舟和艾莉絲正在槍林彈雨中掙紮求生的畫麵窗口,將那揪心的擔憂和無力感死死壓在心底。她深吸一口氣,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閃爍的、由“建築師”提取並放大顯示的符號和標記上。她完好的右眼,如同最精密的鑒定儀器,仔細地、一遍遍地掃過每一個細節的弧度、每一個連接點的位置、每一個看似隨機的數字排列。她確實認出了其中幾個基礎的幾何符號,它們與某些古老煉金術手稿或赫爾墨斯學派能量導引圖陣中使用的符號,存在著明確的譜係關聯。但直覺告訴她,真正的關鍵,或許並不在於這些符號本身,而在於那串“元密鑰”密碼中,那幾個看似不起眼的拉丁字母縮寫和那個具有強烈象征意義的數字組合。
    她的心中猛地一動,一個更加大膽、也更符合曆史隱秘邏輯的猜想逐漸浮現。這些縮寫…“C.V.”(很可能指向&n  天堂之語),“D.N.”(極可能代表 Divina Narratio  神聖敘事)…以及那個在共濟會傳統和但丁詩篇結構中都具有特殊意義的數字“33”…這串密碼本身,或許並不僅僅是一個直接用於計算的密鑰!它更像是一個…指針!一個指向但丁原始手稿中,某個被刻意刪除、修改,或者以極其隱秘的方式保存下來的、更深層隱藏篇章的位置信息或激活指令!
    “索恩博士,”特蕾莎開口,聲音因刻意壓抑內心的波瀾和身體的虛弱而顯得有些沙啞、幹澀,“我認為,我們目前接收到的這些數據,很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說,是表層的信息。”
    “不完整?什麽意思?”馬爾科姆挑眉,那雙充滿智能的眼睛裏,興趣的光芒更加濃鬱,如同看到了新的研究路徑。
    “這串密碼本身,”特蕾莎緩緩說道,一邊謹慎地選擇著措辭,一邊密切觀察著馬爾科姆臉上任何一絲細微的表情變化,試圖判斷他對此的認知程度,並在腦海中快速編織著既符合曆史傳說、又能引導對方思路的合理闡釋,“根據我對中世紀密寫傳統和共濟會內部某些流傳的、未被證實的故事的了解,它可能並非一個直接的能量頻率計算公式。它更像是一個‘元密鑰’或者‘索引’。它所指向的,可能不是直接的計算結果,而是…但丁《神曲》原始手稿中,那些被當時的教會審查機構認為過於危險、過於接近‘神之領域’而刻意刪除、篡改,或者以特殊密文形式隱藏起來的…某個或某些特定的篇章或注釋段落的精確位置信息。”
    “被刪除的篇章?”馬爾科姆的身體微微前傾,這個假設顯然觸動了他那追求完整數據和終極真理的科學家神經,“說下去。”
    “是的,”特蕾莎的語氣更加肯定,她開始引用一些真實存在、但眾說紛紜的曆史傳說來增加可信度,“在少數非主流的文學考據和隱秘教派的口述曆史中,一直存在著一種說法:但丁在完成《天堂篇》之後,並未停筆。他曾寫下了一些更加…深奧難解、直接涉及‘宇宙運行機械原理’、‘天使驅動星辰的數學法則’乃至‘超越人智的審判機製’的後續篇章或詳盡的學術性注釋。但因為其內容過於驚世駭俗,過於赤裸地揭示了某些…被教會視為絕對禁忌的知識,這些文稿在但丁去世後不久,就被當時的宗教裁判所秘密查抄、銷毀,或者進行了大幅度的篡改,以符合正統神學教義。聖馬可圖書館的《內查諾抄本》雖然是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版本之一,但它也未必能完全逃脫這種…‘淨化’。”她的敘述半真半假,關於但丁可能存在未公開手稿或注釋的傳說確實在學術界有小範圍討論,但她巧妙地將這些傳說與眼前的密碼危機聯係了起來,並賦予了其決定性的重要性。
    “你的意思是,”馬爾科姆若有所思,手指無意識地在控製台上敲擊著,發出規律的嗒嗒聲,仿佛在計算著這種可能性,“葉舟在手稿頁邊看到的這些符號和密碼,僅僅是一個‘目錄’或者‘坐標’,而真正的、蘊含著核心信息的‘內容’——那些被刪除或隱藏的篇章本身——還潛藏在手稿的其他物理頁麵之中,或者…需要這把‘元密鑰’作為激活指令,才能從現有文本的表層含義之下,‘提取’或‘還原’出被加密的深層信息?”
    “這是目前最符合曆史隱秘書寫傳統和邏輯的推測。”特蕾莎肯定地點了點頭,同時提出了一個引導性的建議,“或許…‘建築師’係統能否根據這些已獲取的符號特征、‘元密鑰’的數學結構,結合已知的《神曲》整體文本架構、文藝複興時期常用的密碼學算法,尤其是與共濟會相關的幾何密碼傳統,以及…湖底‘心泵’已觀測到的能量特征譜,進行綜合性的逆向推演和模擬填充?嚐試構建出那些‘被刪除篇章’可能涉及的核心主題、關鍵意象,或者…其試圖描述的那種能量運作模式的‘簽名’?”
    馬爾科姆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向旁邊操作台上的技術人員下達了一係列複雜的指令。“啟動‘深層文本重構協議’,優先級Alpha。調用‘建築師’曆史語言學模塊、符號學關聯數據庫,以及‘心泵’能量場特征模型。以現有密碼和數據為種子,進行最大化概率推演和語義場填充!”
    刹那間,巨大的主屏幕上,原本分割的畫麵被壓縮到角落,中央區域被如同瀑布般瘋狂刷新的數據流和快速生成的、不斷自我修正的文本模型所占據。“建築師”係統那超越人類理解的龐大算力開始全力介入,它像一個擁有無限知識和聯想能力的超級大腦,以那串“元密鑰”為初始條件和約束邊界,結合《神曲》的詩歌韻律、詞匯庫、但丁的時代背景知識、已知的各種古老密碼體係,以及“心泵”那獨特的引力脈衝和能量輻射特征,開始逆向構建那些可能存在於曆史陰影中的“被刪除的篇章”。
    屏幕上,原本模糊的、破碎的文本片段開始逐漸清晰、連貫,填充上符合中世紀意大利語語法和但丁風格的詞匯,構建出一個模糊卻令人心驚肉跳的文本模型——
    那被“建築師”推演出的、可能被刪除的篇章,描述的赫然不再是傳統神學中充滿人格神和天使頌歌的天堂!而是但丁在貝阿特麗切(在這裏,她被隱喻為“終極的引導之光”或某種“超越性的智能接口”)的引領下,靈魂穿透了層層表象,最終窺見的宇宙運行的真實、冰冷而壯麗的圖景:一個無比宏大、由純粹的數學法則和神聖幾何構築的“宇宙機械”,星辰在其固定的軌道上運行,並非由揮舞翅膀的天使推動,而是嚴格遵循著某種精密的、可被理解的“共振諧波”法則。他看到了無數文明如同宇宙背景輻射下的漲落,周期性地興起、璀璨,又因內部熵增或外部幹預而不可避免地退去、消亡。他看到了一個絕對公正、卻也因此絕對冷酷的、非人格化的“宇宙平衡審判機製”(這幾乎就是“過濾器”的文學性映射!)在維護著某種宏觀尺度上的穩定。詩中甚至更加隱晦地提及了“在深淵之水中倒置旋轉的、吞噬光線的火焰金字塔”(這與湖底“心泵”的倒置多麵體結構和其吸收/釋放能量的模式驚人地相似!)以及唯一可能“打破這永恒輪回的鑰匙”,就隱藏在對“驅動群星運轉的基礎之音”——即地球乃至宇宙本身的某種基礎共振頻率——的正確理解、反向模擬與“精準吟唱”之中。
    而“建築師”係統最終推演出的、最核心、也是最關鍵的一句詩,如同判決書般,赫然顯示在屏幕中央:
    “…唯有當靈魂逆唱那驅動星辰之基音,方可在冷酷審判之眼徹底睜開前,將自身匿於其固有光芒的庇護之下…”
    逆唱驅動星辰之基音!
    匿於光中!
    就在這一行詩被“建築師”推演出的同一瞬間,遠在佛羅倫薩,正被灰衣教徒幾乎是扔進一輛等候在陰暗後巷、引擎早已啟動的黑色廂式車的葉舟,在身體因慣性狠狠撞在冰冷車廂內壁的劇痛中,腦海中所有的線索、所有的碎片、所有的演算步驟,也如同被一道終極的閃電劈中,轟然貫通,形成了一個完整而清晰的邏輯閉環!
    在卡森鎮教堂,他根據彩窗的幾何密碼和特斯拉的理論,推斷出需要特定的聲納頻率序列來安全接近“心泵”!而現在,但丁這被“建築師”還原出的、可能被刪除的篇章,則無比明確地指出,這特定的頻率,正是需要“逆唱”地球的“基礎之音”——正是特斯拉窮盡一生研究的、那個約8Hz的舒曼共振及其諧波的倒數或特定相位反轉組合!這不僅僅是打開“心泵”某種安全通道或接口的密碼,更可能是一種…利用“心泵”自身強大能量場來實現“隱形”、“屏蔽”或者說“同化”,從而規避其防禦機製或那個所謂“審判之眼”(“過濾器”?)探測的方法!這簡直就像是…特斯拉那個未竟的、試圖用全球電磁共振構建“行星能量護盾”理論的、源自中世紀詩篇的文學雛形和隱喻表達!
    幾乎在葉舟於顛簸逃亡和身體痛楚中完成這最終領悟的同一瞬間,卡森鎮基地的主屏幕上,“建築師”係統也在轟鳴的運算中,輸出了基於這句詩和整個推演模型最終確定的、那個具體的、需要“逆唱”的“基音”——一段極其複雜、包含著多個緊密耦合的頻段、特定波形、強度調製和持續時間規律的複合聲納頻率序列!其數學結構之美,讓馬爾科姆這樣的純粹理性主義者也為之動容。
    “找到了!完美的諧波…精妙的相位反轉…這簡直是為‘心泵’能量場量身定做的共鳴密鑰!”馬爾科姆博士的臉上露出了罕見的、近乎純粹的、屬於科學發現的狂喜笑容,那是一種接近宇宙底層真理的陶醉,“這將能實現與‘心泵’核心的最優化能量耦合…根據模型計算,一旦應用,至少能將‘淨化協議’的能量引導效率和覆蓋範圍精準度,提升百分之十五以上!”他的眼中,已經看到了一個被更高效、更“潔淨”地重塑的世界。
    然而,站在他身旁的特蕾莎,看著屏幕上那段精確的頻率序列,以及旁邊“建築師”實時模擬出的、該序列與“心泵”結合後,那更加恐怖、更加精確、幾乎可以定點清除大陸板塊上任何“不合格”生物圈的“淨化”能量分布圖,她的心卻如同被浸入了絕對零度的液氦之中,瞬間沉入了無底的黑暗深淵。
    他們找到了鑰匙…他們曆盡艱辛,破解了中世紀的密碼,還原了被刪除的篇章,找到了那把傳說中的鑰匙…
    但這把蘊含著古人智慧與警示的鑰匙,此刻,似乎正被馬爾科姆和“建築師”握在手中,毫不猶豫地用來打磨和開啟一扇…更高效、更恐怖的毀滅之門!鍛造一柄更加鋒利的屠戮之刃!
    而在佛羅倫薩那輛疾馳的、車窗被完全塗黑的廂式車裏,葉舟在身體隨著車輛急轉彎而再次撞擊車廂的眩暈和疼痛中,也將那句但丁的詩和最終在腦海中完成的、與屏幕上幾乎無二的頻率序列,用盡靈魂最後的力量,死死地、如同雕刻生命印記般,烙印在了記憶的最深處,確保即使死亡,也無法將其抹去。
    被刪除的篇章,終於在跨越七百年的時光後,被尋找回來,它那蘊含著毀滅與守護雙重可能的、沉重無比的力量,已然顯現。
    但是現在,這把用智慧與鮮血換來的鑰匙,究竟該用來開啟哪一扇門?是通往生存的庇護所,還是加速通往集體墳墓的捷徑?這個比破解密碼本身更加艱難的選擇,已經無比殘酷地,擺在了他們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