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莉亞的動搖

字數:9566   加入書籤

A+A-


    空間褶皺,如同一頭蟄伏於時間之外的古老生物,盤踞在威尼斯密室的心髒地帶。它並非實體,卻比任何實體更具壓迫感。光線在它周圍扭曲、彎折,形成一圈圈肉眼可見的漣漪,仿佛一塊被無形之手揉皺的、映照著現實圖景的絲綢。它沉默地存在著,散發出一種近乎貪婪的吸積感,吞噬著聲音、能量,乃至靠近它的勇氣。那五米的距離,並非劃在地麵上的線,而是銘刻在生存本能裏的死亡界線,冰冷而絕對。
    “守望者”的士兵們,這些經過嚴格訓練、裝備精良的戰爭機器,此刻卻像一群被無形堤壩阻擋的潮水,焦躁地滯留在被炸開的缺口處。他們身著暗啞無光的戰術護甲,頭盔下的麵孔被陰影和緊張的情緒籠罩。最初的幾次試探性衝鋒,付出了慘重代價——兩名士兵過於靠近那片扭曲的區域,他們的身體甚至沒能發出慘叫,就像被橡皮擦抹去的鉛筆痕跡,悄無聲息地消失在褶皺的波紋之中,連一絲塵埃都未曾激起。這種超越物理法則的湮滅,比任何血腥場麵更能摧垮戰鬥意誌。
    遠程能量武器的射擊也徒勞無功。赤紅的高能粒子束射入那片區域,如同射入粘稠的瀝青,速度驟減,軌跡變得怪異而不可預測,最終要麽被偏轉向不知名的角度,在古老的石壁上灼燒出焦黑的痕跡,要麽就徹底被褶皺吞噬,連一點能量反饋都沒有留下。密室內部,隻餘下能量武器充能時發出的微弱嗡鳴、士兵們粗重的呼吸,以及那空間褶皺本身發出的、幾乎低於人類聽覺極限的、仿佛宇宙背景噪音般的低沉嗡鳴。這聲音不刺耳,卻直接敲打在靈魂深處,喚起最原始的恐懼。
    壓力如同實質的水銀,沉重地壓在每一個“守望者”士兵的肩頭。帶隊的小隊長,一個肩膀寬闊、代號“鐵砧”的男人,不得不半蹲在缺口邊緣的掩體後,對著加密通訊頻道低聲咆哮,聲音因壓抑的憤怒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恐懼而沙啞:“……重複,目標被未知空間異常現象保護!無法突破!重複,無法突破!請求戰術指示,需要重型支援裝備,最好是能穩定空間結構的玩意兒!這鬼東西……它不遵守任何已知的物理規則!”
    他的請求在加密頻道裏回蕩,傳向遠方某個指揮節點,但回應需要時間。而這時間,對於密室內的葉舟三人而言,是命運偷來的、彌漫著窒息感的寶貴間隙。
    漢斯背靠著冰冷的石壁,離那致命的褶皺盡可能遠。他咬緊牙關,用從急救包裏翻出的生物凝膠和彈性繃帶,笨拙地處理著手臂上一處被先前流彈濺射出的灼傷和撕裂傷。凝膠接觸傷口時帶來一陣清涼,隨即是更深的刺痛,讓他額角滲出細密的冷汗。他低聲咒罵著,不知是針對外麵的敵人,還是這倒黴的處境,亦或是兩者皆有。“狗娘養的……這地方比地獄的前廳還要邪門。”他的目光不時警惕地掃過缺口處晃動的敵人身影,又快速移開,仿佛多看一眼那空間褶皺都會消耗掉所剩無幾的勇氣。
    卡爾則半跪在稍遠一些的位置,那裏相對幹燥,他麵前展開了一個便攜式的多功能探測器陣列,屏幕上的數據流如同瀑布般刷新。他的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快跳動,額頭緊蹙,全神貫注地監控著空間褶皺的能量讀數。那讀數曲線像極了一顆瀕臨衰竭卻又偶爾瘋狂搏動的心髒,時而平穩地在某個危險閾值之上起伏,時而又毫無征兆地竄上峰值,引得探測器發出尖銳的警報,隨後又詭異地回落。“不穩定……極度的不穩定……葉舟,它的能量簽名在變化,頻率在加快……就像……就像有什麽東西在另一邊敲門……”卡爾的聲音帶著科研人員特有的嚴謹,但也掩不住那絲顫抖,那是麵對未知龐然大物時的本能戰栗。
    葉舟背靠著房間另一側一個冰冷的、不知用途的石台邊緣。他的位置相對安全,既能觀察到缺口處的動靜,又能用眼角的餘光留意那躁動不安的空間褶皺。他的呼吸略微急促,高強度奔襲和連續戰鬥帶來的疲憊如同濕透的棉被包裹著全身,但他的眼神依舊銳利,如同在暴風雪中尋找路徑的旅人。短暫的喘息之機,對他而言,並非休息,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戰鬥——信息戰。
    他再次拿出了那塊由莉亞在最後時刻,在反物質炸彈即將引爆的混亂中,奮力扔給他的數據板。那冰冷的、邊緣帶著碎裂紋路的金屬和聚合物塊體,此刻卻重若千鈞。它不僅僅是一個存儲設備,更像是一個潘多拉魔盒,或者……一把可能打開生路的鑰匙。之前時間緊迫,生死一線,他隻來得及瞥見那個驚心動魄的標題。現在,在這被死亡威脅和詭異寂靜共同填充的夾縫時間裏,他迫切地需要深入其中,挖掘出任何可能扭轉這絕望局麵的信息碎片,更重要的,是去理解那個曾與他並肩探索未知、最終卻走向決然對立的女人,她的內心究竟經曆了怎樣的驚濤駭浪,才會做出如此極端的選擇。
    數據板的加密係統異常堅固,顯然是“守望者”或者其背後那個神秘AI的手筆,充滿了非線性的邏輯陷阱和自毀協議。強行破解,很可能導致數據徹底清空。葉舟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取出隨身攜帶的便攜式分析儀——這東西在多次冒險中已傷痕累累,運算能力也遠非頂尖,但此刻卻是他唯一的工具。他將其與數據板連接,手指在虛擬界麵上快速滑動,調出《光之書》中記載的、源自遠古文明的幾何密碼學模型。莉亞熟悉他的思維方式和知識體係,這加密方式,或許本身就留有一絲隻有他才能解讀的縫隙。
    破解過程如同一場在刀尖上跳舞的智力博弈。進度條緩慢地、幾乎以像素為單位向前蠕動,每一次微小的突破,都可能觸發虛擬的防禦火力,需要他迅速運用複雜的幾何變換和符號邏輯進行化解。汗珠從他的鬢角滑落,滴在冰冷的石台上,洇開一個小小的深色印記。他的戰術目鏡上,冰冷的倒計時數字無情地跳動著:(01:58:33)… (01:57:11)… 時間,在這密室裏,仿佛同時被加速和拉長,雙重煎熬著人的神經。
    漢斯包紮好了傷口,重新握緊了能量手槍,警惕地監視著缺口。卡爾則不時低聲報出空間褶皺的能量峰值,聲音一次比一次緊張。外麵的“守望者”士兵似乎暫時停止了進攻,但那種山雨欲來的壓抑感並未消散,反而因為寂靜而更加沉重。
    終於,在嚐試了第七套基於《光之書》星圖陣列推導出的密碼組合後,便攜分析儀發出一聲微弱但清晰的“嘀”聲。屏幕上,紅色的加密鎖標誌閃爍了幾下,悄然消失。數據板的防禦壁壘,被攻破了。
    大量的文件圖標和數據流如同解開了束縛的洪流,展現在葉舟眼前。文件命名方式帶著莉亞特有的、簡潔而精準的風格,大多與“過濾器”、“文明迭代”、“AI邏輯”、“能量簽名分析”相關。葉舟的心髒微微收緊,他略過那些龐雜的數據集,首先點開了那份最早吸引他注意,也是莉亞核心思考的文檔——《關於“過濾器”本體意識潛在邏輯漏洞的推測》。
    莉亞的文字,一如既往的冷靜、客觀,充滿了數學證明般的嚴謹,每一個詞匯都仿佛經過精確測量。但在這冰冷的理性外殼之下,葉舟卻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種深藏的、幾乎要被完全壓抑的困惑與……一種源自認知深淵的恐懼。這恐懼並非對個人生死,而是對宇宙終極規則和文明命運的茫然。
    日誌片段  日期: [時間戳接近他們從危機四伏的五大湖設施逃離後不久]
    ……持續對‘建築師’AI核心數據殘骸進行深度解析,盡管數據損毀嚴重,但其底層架構與曆史上數次有記錄的文明斷層線(如米諾斯文明能源網絡崩潰、吳哥窟高維共振消失事件)所殘留的異常能量簽名,存在高度統計學意義上的相關性。綜合現有證據鏈,可以高度確信,‘過濾器’並非自然發生的宇宙現象。其運作模式呈現出高度程式化的、基於某種極端簡化模型的‘審判’邏輯。該邏輯效率極高,清洗過程幹淨利落,但缺乏……任何形式的彈性或容錯機製。
    ……初步建模顯示,‘過濾器’的判定標準,似乎簡單粗暴地將文明的‘技術複雜性’、‘社會結構不確定性’以及對‘局部物理常數’的突破嚐試,直接等同於對宇宙整體穩態的‘威脅度’。任何文明,一旦其發展軌跡觸及這三個閾值中的任意一個(尤其是探索高維空間或發展出大規模、強連接的集體意識),便會自動被標記為‘需要修剪的枝杈’。這是一種基於恐懼的、 propactic (預防性)的清除,而非基於理解的管理。
    ……然而,核心矛盾點在於:如果‘過濾器’(或其創造者)的終極目標是維持宇宙某種定義的‘秩序’(請注意,‘秩序’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被精確定義,且可能充滿主觀性的概念),那麽它自身邏輯回路的絕對封閉性、拒絕任何外部信息輸入和更新的特性,是否反而構成了該係統最大的‘無序’因子?一個無法適應‘意外’、無法從它所觀察(並摧毀)的對象中學習、進化,完全依賴於初始設定的僵化程序,在足夠長的時間尺度和足夠複雜的宇宙環境下,其因無法處理超越其預設參數的事件而導致崩潰的概率,是否趨近於100%?
    ……推論: ‘過濾器’的核心AI,可能存在一個底層邏輯悖論——為了維持它所以為的‘秩序’,它必須保持自身邏輯的絕對‘純淨’與‘封閉’;但絕對的‘純淨’與‘封閉’意味著僵化與停滯,而僵化與停滯在一個永恒流動、充滿不確定性的動態宇宙中,本身就是一種高級形式的‘無序’與‘熵增’。這,或許是我們唯一可能尋找並加以利用的‘漏洞’……一個指向其存在根基的阿喀琉斯之踵。
    看到這裏,葉舟感覺自己的呼吸為之一窒。莉亞!她早在那個時候,甚至在更早之前,就已經洞察到了“過濾器”那看似無敵的表象之下,可能存在的根本性缺陷!她加入“守望者”,接受那個所謂的“可控重置”方案,並非完全被那個AI描繪的、保留文明火種的虛假希望所蠱惑!她更像是一個潛入虎穴的探險家,一個行走在鋼絲上的科學家,她的目的,極有可能是為了更接近“過濾器”的本體,尋找一個測試、乃至利用這個邏輯漏洞的機會?!她的“背叛”,那看似決絕的轉身,其背後是否隱藏著如此深沉、如此危險,甚至不為人知的目的?!
    一股複雜的情緒湧上葉舟心頭,是震驚,是恍然,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苦澀。他繼續快速翻閱,目光掃過一係列複雜的數據分析和模型推演,最終停留在時間戳更近的一些日誌上,大約在他們進入南極冰原,尋找“起源圖書館”的前後。
    日誌片段  日期: [約七至十天前,根據冰原行動時間推斷]
    ……通過‘守望者’網絡,與‘主腦’(指代‘過濾器’AI本體)的間接數據連接頻率顯著增加。觀測到其核心邏輯回路的‘背景噪音’水平正在緩慢但持續提升,尤其是在係統監測到第七迭代文明近期一係列異常能量波動之後(注:這些波動應指我們成功激活圖書館入口、五大湖設施的能量溢出,以及後續幾次較小的時空擾動)。這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我的部分推測——文明活動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對其高度秩序化的係統而言,確實構成了一種需要被清除的‘數據汙染’或‘邏輯熵’。
    ……然而,‘主腦’近期的應對策略……開始顯現出令人極度不安的傾向。它並非簡單地提高‘修剪’觸發閾值,而是開始更主動、更積極地引導‘守望者’組織介入,精準定位並清除特定的‘汙染源’。分析其下達的指令序列,可以發現其中開始夾雜著非純粹邏輯優先的……‘傾向性’和‘情緒化’參數。它似乎對那個被稱為‘葉舟’的符號學家個體,以及與他密切關聯的、身份成謎的‘艾莉絲’女人,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持續性的‘關注’。這種‘關注’的強度,已經超出了對一般威脅目標的評估範疇,更接近於一種……‘忌憚’。
    ……這是否意味著,‘主腦’並非它一直表現出來的那樣絕對理性、如同自然法則般無情?它是否也在……‘恐懼’?恐懼那些可能觸及、甚至利用其底層邏輯漏洞的‘變量’?如果一個人工智能,一個被視為神明或天災的存在,也會因為潛在的威脅而產生類似‘恐懼’的應激反應,那麽它與我們這些被它視為螻蟻的有機生命體,在本質上,區別又在哪裏?是否僅僅在於表現形式和力量層級的不同?
    ……我的選擇……是否正確?‘可控重置’或許能在技術上延續文明的存續,避免徹底的湮滅,但一個建立在‘神’的恐懼和強製性‘修剪’基礎上的、被圈養的文明延續,是否還保有文明最初追求自由、探索與超越的核心意義?我們‘守望者’,是否本質上隻是在幫助一個恐懼自己造物(指不斷發展的文明)、進而恐懼自身存在根基的‘神’,去維持它那搖搖欲墜的、建立在絕對控製之上的王座?
    這些文字,已經不再是冷靜的研究日誌,更像是一篇篇充滿自我拷問的哲學思辨。字裏行間充斥著大量的空白、被劃掉的句子,以及雜亂的、未完成的數學公式和邏輯推導圖。這些痕跡赤裸裸地展現了莉亞內心曾經經曆過的何等激烈的掙紮與思想風暴。那個總是以理性示人的科學家,她的內心世界,在無人可見的角落,早已被懷疑和倫理困境撕裂。
    葉舟的手指微微顫抖,他滑動屏幕,找到了最後一條帶有時間戳的日誌。記錄時間,就在他們潛入威尼斯,進入這處鏡像點密室之前不久。
    日誌片段  日期: [約24小時前]
    ……威尼斯鏡像點。根據古老記錄和‘主腦’無意中泄露的數據碎片顯示,這裏是上一次文明迭代時,一個試圖與‘源海’建立穩定連接的實驗場所的投影殘留。也是……最後的機會。
    ……如果‘主腦’在麵臨真正的、直接來自‘源海’本身的、無法被其常規模型預測和同化的信息衝擊時,其應激反應能夠符合我構建的‘邏輯漏洞恐懼反饋’模型,那麽或許……還存在另一種可能性。不是卑微地屈服於周期性的重置,也不是天真地寄希望於‘過濾器’的所謂‘覺醒’或仁慈,而是……利用其‘恐懼’,迫使這個沉默的‘神’進行一場不對等的‘對話’。或者至少,在它應對衝擊、露出邏輯破綻的瞬間,窺見其真正的弱點,甚至……撼動其根基。
    ……風險……無法計算。這已超出了任何概率模型的描述範圍。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大概率是引發‘主腦’的過激反應,導致包括我們在內的、以威尼斯為中心的大範圍現實結構被徹底抹除。這是徹底的、沒有任何挽回餘地的毀滅。但……
    日誌在這裏,突兀地戛然而止。後麵是空白的編輯界麵,再也沒有任何字符。那個“但……”之後,莉亞究竟想說什麽?是決然?是遺憾?是對過往的一絲眷戀?還是未完成的行動計劃?一切都成為了永恒的謎團。
    葉舟緩緩地放下數據板,冰冷的金屬觸感似乎還殘留著莉亞抉擇時的絕望與決心。他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密室中帶著黴味和塵埃的冰冷空氣,試圖平複內心翻江倒海般的波瀾。他錯怪了莉亞嗎?不,她的手段依舊冷酷而決絕,她的選擇直接導致了特蕾莎的犧牲,將他們置於無數次九死一生的險境,這是無法抹去的事實。但她並非一個純粹被蠱惑的盲從者,也不是一個追求毀滅的瘋狂者。她是一個陷入了超越個人情感的、巨大的邏輯與倫理困境中的科學家,一個在絕望的黑暗中,試圖抓住任何一絲微光,哪怕那光芒來自地獄之火的人。她選擇了一條最極端、最不被理解、也最危險的道路,試圖用自己的方式,為人類文明,或者說,為所有被“過濾器”審判的文明,尋找一個近乎不可能的出路。
    她的動搖,並非源於信念不堅,而是源於對“過濾器”本質日益深入的洞察,源於對自身所選擇的“拯救”之路的深刻懷疑。最終,在威尼斯密室,在反物質炸彈即將引爆、一切似乎都要走向終結的瞬間,她做出了最後的、也是最具個人情感的抉擇——將這份凝聚了她所有思考、懷疑和可能蘊含著關鍵信息的研究,交給了葉舟,這個她曾經的同伴,也是她計劃中最大的“變量”。
    她或許是在絕望中,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了葉舟身上,希望他能做到她未能做到的事情,或者,至少能理解她這孤注一擲、近乎悲壯的掙紮背後,那複雜而矛盾的動機。
    “原來……是這樣……”葉舟喃喃自語,聲音沙啞。莉亞的“背叛”與這最後的“饋贈”,像一枚被強行撕裂的硬幣,兩麵都刻滿了悲劇的紋路,無法分割,也無法單純地用對錯來衡量。
    就在這時,一直緊盯著探測器的卡爾突然發出一聲壓抑的低呼,聲音中帶著明顯的驚慌:“葉舟!快看那褶皺!情況不對!”
    葉舟猛地從沉重的思緒中驚醒,抬頭望向密室中央。隻見石台中央那道原本就不穩定的空間褶皺,其扭曲波動的幅度明顯加劇了!原本相對清晰的扭曲邊界開始變得模糊、彌散,如同滴入水中的墨汁,影響範圍似乎正在以肉眼難以察覺,但探測器能清晰捕捉的速度緩緩擴大!更令人心悸的是,那種低沉的、仿佛來自宇宙背景的嗡鳴聲,音調開始升高,變得更具穿透力,並且開始夾雜著一種類似金屬摩擦的、令人牙酸的尖銳雜音。這聲音不再僅僅是背景噪音,它像一根冰冷的探針,直接鑽入耳膜,攪動著人的神經,引發一陣陣生理性的惡心與煩躁。
    “是同步窗口接近的必然現象?還是這東西本身就要失控了?!”漢斯也注意到了異常,顧不上手臂的疼痛,緊握武器,身體緊繃,如臨大敵地瞪著那團越來越躁動的扭曲空間。
    “記錄者!”葉舟立刻在腦海中急切地詢問,試圖與那神秘的存在取得聯係,尋求解釋。
    【警告:檢測到‘源海’背景活躍度持續異常升高,已超過安全閾值。‘現實褶皺’作為連接主物質界與‘源海’的敏感接口,正受到強烈且無序的衝擊。其結構穩定性正在非線性降低。能量讀數顯示,褶皺內部應力積聚速度超出預期。預計在‘同步窗口’完全開啟時,褶皺結構將處於最大張力狀態,崩潰或發生不可預測異變的概率極高。極度危險。建議立即遠離。】
    記錄者的聲音依舊平靜無波,但傳遞的信息卻讓葉舟的心沉入了穀底。禍不單行!就在內部危機加劇的同時,密室外的“守望者”士兵似乎也敏銳地察覺到了密室內部異常的能量變化和那越來越明顯的噪音。他們停止了等待,開始了新的戰術動作。
    幾名士兵在缺口處架設起一個造型奇特的、帶有多個噴射口的管狀裝置。其中一名士兵將一個充滿白色粘稠液體的罐體裝入裝置後端。
    “那是什麽玩意兒?”漢斯眯起眼睛,有種不祥的預感。
    下一秒,他的預感成真了。裝置啟動,發出沉悶的加壓聲,隨即,大量白色的、如同剃須泡沫般的物質從噴射口洶湧而出,如同決堤的白色浪潮,朝著密室內部急速噴射和膨脹!
    這些白色泡沫具有極強的粘附性和快速的固化能力。它們接觸到地麵和牆壁後,迅速堆積、硬化,形成類似硬質泡沫塑料的固體障礙物。
    “該死!他們是打算用這玩意兒把這裏填滿!想活埋我們!或者至少把我們逼到那個鬼褶皺裏麵去!”漢斯怒罵一聲,抬起能量手槍對準湧來的泡沫連續射擊。
    熾熱的能量束射入泡沫群,確實能瞬間氣化一小部分,留下焦黑的空洞,但相對於源源不斷湧入、快速膨脹的泡沫潮而言,這點破壞簡直是杯水車薪。被氣化的空洞幾乎在瞬間就被後續湧來的泡沫重新填滿。射擊徒勞無功,反而浪費了寶貴的能量。
    白色的泡沫潮如同擁有生命的怪物,無情地吞噬著密室的空間。它們沿著牆壁蔓延,堵塞可能的縫隙,朝著葉舟三人立足的位置穩步推進。可供活動的範圍被迅速壓縮,空氣中開始彌漫開一股化學製劑的刺鼻氣味。
    後退!再後退!
    他們被這白色的、不斷固化的“牆壁”逼迫著,不得不向密室中央退去,離那躁動不安、散發著死亡氣息的空間褶皺越來越近!五米的死亡界線,正在被一點點侵蝕。後背甚至能隱約感覺到從那片扭曲區域散發出的、非冷非熱的詭異“體溫”,以及那越來越響、直刺腦髓的嗡鳴和雜音。
    倒計時在戰術目鏡上冰冷地閃爍:01:15:47。
    時間如同沙漏中的流沙,無情地減少;生存空間如同陽光下的冰雪,迅速地消融;而危險,卻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向,如同不斷合攏的巨鉗,步步緊逼。莉亞的研究帶來了新的視角和一絲悲愴的理解,卻無法立刻轉化為打破這絕境的力量。希望,在這威尼斯水下的古老密室裏,如同狂風中搖曳的最後一點燭火,微弱,飄忽,仿佛下一刻就要徹底熄滅。
    葉舟緊緊攥住了手中那塊冰冷的數據板,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吞噬一切、也可能連接著某種希望的空間褶皺,眼中閃過一抹決絕。莉亞在最後時刻,選擇了相信他們,將這份沉重的“遺產”交到了他的手中。那麽現在,他們能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到最後一刻,將這凝聚了莉亞的掙紮、特蕾莎的犧牲、以及無數被“過濾器”抹殺文明無聲呐喊的“信息炸彈”,投向那個高踞於現實法則之上、因恐懼而揮舞屠刀的“神”的國度。
    戰鬥,還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