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南極序曲

字數:5844   加入書籤

A+A-


    威尼斯密室內的絕望是物理的、窒息的。空氣粘稠得如同凝固的膠體,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吞咽混合著化學泡沫刺鼻氣味的泥漿。那空間褶皺發出的低頻嗡鳴,不再僅僅是背景噪音,它仿佛直接震蕩著骨髓,帶來一種令人齒冷的、源自物理法則崩壞的戰栗。白色的、快速固化的泡沫已經淹沒了他們的小腿,如同擁有生命的白色苔蘚,仍在不知疲倦地從缺口處洶湧而入,像一場緩慢而堅定的雪崩,無情地吞噬著每一寸可供立足的空間,要將一切活物連同這古老的秘密一同封存在永恒的冰冷之中。葉舟、漢斯和卡爾,這三個被困在絕境的靈魂,被迫退守到房間中央那冰冷的石台邊緣,身後就是那躁動不安、光影扭曲、仿佛隨時會張開維度巨口的空間褶皺。他們已經退無可退。
    “媽的,這幫混蛋是想把我們和這鬼東西一起打包處理了!連清理都省了!”漢斯一邊用匕首徒勞地劈砍著不斷湧來、觸手般纏繞的泡沫,一邊從牙縫裏擠出咒罵。能量手槍垂在身側,在這種環境下,它還不如一把工兵鏟有用。每一次劈砍,隻能在硬化的泡沫上留下淺白的劃痕,旋即被新的、柔軟的泡沫覆蓋。他的手臂因持續用力而微微顫抖,傷口在繃帶下隱隱作痛。
    卡爾徒勞地試圖用多功能工具在已經齊膝高的泡沫牆中挖出一條通向側壁的可能通道,但他的努力如同精衛填海。泡沫凝固的速度遠超他的挖掘,剛扒開一點,周圍的泡沫就流淌過來,迅速填補,甚至將他工具的尖端也粘附住。“不行!凝固速度太快了!粘性太強了!這樣下去……這樣下去我們最多再有十分鍾,就會被完全困死在這裏!”他的聲音帶著一絲絕望的喘息,眼鏡片上蒙了一層焦急的水汽。
    葉舟的半個身子幾乎已經緊緊貼在冰冷的、刻滿未知紋路的石台上。空間褶皺散發出的非引力拉扯感愈發清晰,像無數隻無形的手在撕扯他的防護服,甚至試圖穿透物質,直接剝離他的靈魂。他死死盯著戰術目鏡上那鮮紅的、如同生命倒計時的數字——00:58:11。
    不到一個小時!同步窗口即將開啟,而他們,卻可能在這之前就成為這密室永恒的琥珀囚徒。
    然而,對比起威尼斯這物理層麵的、可見的絕境,此刻正在南極冰原之下萬古寒冰與岩石包裹中的“起源圖書館”核心,正上演著一場更為徹底、更為凶險的、發生在意識層麵的戰爭。那裏的絕境,無形,卻更能摧垮存在的根基。
    (視角切換:南極核心)
    這裏沒有粘稠的泡沫,沒有步步緊逼的敵人,甚至沒有聲音。隻有無垠的、由純粹信息和能量構成的星海,在超越物理維度的“空間”中靜謐而狂暴地流淌。無數文明的光點如同宇宙初生時的星雲,旋轉、碰撞、湮滅、重生。
    艾莉絲懸浮在這片數據星海的中央,雙目緊閉,眉頭鎖成一個痛苦的結,原本矯健的身體此刻微微蜷縮,不受控製地顫抖著。她不再是那個在威尼斯水道間縱躍、槍法精準、意誌如鋼的戰士,更像是一葉被拋入了狂暴信息宇宙風暴中的孤舟,船體吱嘎作響,帆纜盡斷,隨時可能被一個意識的巨浪拍成齏粉。
    “記錄者”那冰冷的、由純粹光與幾何線條構成的化身,靜靜懸浮在她前方不遠處。它沒有情感,隻是高效地、持續地將調整後的衝擊模式參數,以及從威尼斯密室、從全球殘存的幾個能量錨點網絡反饋回來的狀態信息,編譯成艾莉絲能夠理解的感知信號,一股腦地注入她已然不堪重負的意識海。
    【同步窗口期:00:58:09。定向衝擊模式參數加載97.3%。執行者意識穩定性:38.7%(持續下降)。警告:穩定性低於安全閾值,存在意識溶解風險。】
    那冰冷的提示音,如同喪鍾,在她混亂的腦海中回蕩。
    艾莉絲的感知,已被徹底撕裂和淹沒。
    她分散的“視線”一角,“看”到了威尼斯密室內,葉舟等人被不斷上漲的白色泡沫和那越來越不穩定的空間褶皺逼迫到石台邊緣的絕望景象;她破碎的“聽覺”中,混雜著全球網絡中,埃及節點那如同風中殘燭般微弱而斷續的回應、西藏節點劇烈起伏、仿佛隨時會中斷的不穩定波動,以及複活節島節點那死寂般的、令人心沉的沉默;而更龐大、更令人窒息的,是那道來自月球背麵、穿透了三十八萬公裏虛空冰冷投射而來的注視——那是“過濾器”本體,如同懸於整個星球乃至文明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其“歸零”程序的倒數計時,與她所承載的“同步窗口”冰冷地並行,像兩列注定要相撞的列車,發出刺耳的汽笛。
    然而,所有這些外部信息的壓力,與她此刻正在承受的內部意識衝擊相比,幾乎微不足道,如同海浪邊的泡沫與整個深海的區別。
    “記錄者”所謂的“意識強化訓練”,其本質,是一種近乎殘酷的“嫁接”和“鍛造”。它並非溫和的知識灌輸或精神引導,而是將艾莉絲作為一個碳基生命體的、相對脆弱的精神感知力,強行與圖書館那浩瀚如煙、結構迥異的非碳基文明數據庫,以及更底層、更狂暴、更原始的“源海”背景輻射而進行有限度卻極其粗暴的連接。這過程,就像是要將一條小溪,瞬間擴容成容納整個海洋的河道。
    她感覺自己像一個被不斷吹脹的氣球,皮膚和靈魂都被拉伸到了極限,透明的薄膜下是沸騰翻滾的、不屬於她的信息洪流,下一秒就會“嘭”的一聲,徹底炸裂,化為虛無。無數陌生的記憶碎片、知識結構、情感顆粒——屬於那些形態各異、早已被“過濾器”抹去的非碳基生命的狂喜、冰冷的憤怒、探索未知的執著、麵對終極真相的絕望,以及最後時刻,那席卷一切的、麵對無可抗拒之力時的無邊恐懼——如同億萬顆攜帶信息的病毒,蠻橫地侵入她的意識核心,與她自身屬於艾莉絲·卡德拉的記憶、情感瘋狂地糾纏、碰撞、相互侵蝕。
    意識的戰場上,硝煙彌漫,屍橫遍野——那些“屍骸”,是她原本穩固的認知。
    她看到了特蕾莎博士在反物質爆炸的炫目光芒中回過頭來,但那眼神不再是熟悉的平靜與睿智,而是充滿了某種晶體結構文明特有的、億萬個體同時哀鳴的悲傷;她看到了莉亞在空間褶皺那扭曲的光影前消失的最後一刻,嘴角似乎勾勒出一絲難以理解的、屬於某種能量生命體的、近乎解脫的微笑;她甚至看到了自己童年時在波西米亞山穀中奔跑的模糊片段,與一些由流動光線和共鳴聲波構築的水晶般城市的景象重疊、交織……
    真實與虛幻的界限正在熔解。“我”是誰?是艾莉絲·卡德拉,一個擁有血肉之軀,為信念而戰的人類戰士?還是某個早已消亡的非碳基意識,在這具碳基軀殼中偶然激起的、最後的回響?或者……她隻是一個臨時的、粗糙的、承載了太多沉重信息的可憐容器,一件即將被用作投向高維存在的武器、用完即棄的工具?
    劇烈的頭痛早已超越了物理層麵,變成了存在性的撕裂感。她感覺自己的意識像一塊被投入恒星熔爐的凡鐵,正在被無法理解的高溫熔化、提純、強行鍛打成另一種形態,而掌控這一切的“工匠”——“記錄者”的手,卻冰冷、精確,沒有絲毫的溫度與憐憫。
    【穩定性:35.1%。臨界接近。建議執行者集中殘餘意念,錨定核心認知模塊。重複,錨定核心認知。】 “記錄者”的聲音仿佛從極遙遠的虛空彼岸傳來,帶著被幹擾的靜電雜音,顯得模糊而飄忽。
    錨定……核心認知?
    在這意識即將徹底分崩離析的風暴眼中,艾莉絲憑借著一絲近乎本能的生命韌性,艱難地、如同在海底淤泥中摸索珍珠般,搜尋著那個問題答案。什麽是她絕對無法放棄的、構成“艾莉絲”這個獨立存在的最堅硬基石?是什麽讓她之所以是她,而不是別的什麽意識聚合體?
    不是她磨練出的戰鬥技巧,不是波西米亞石匠會灌輸的信條,甚至不是對葉舟那份潛藏心底、尚未言明卻也來不及言明的情感……
    是……“不屈服”。
    對看似既定命運的不屈服!對任何強加於身的枷鎖和審判的不屈服!對那高高在上、視眾生為草芥的冰冷意誌的不屈服!
    從她得知特蕾莎死訊,決心踏上複仇之路開始;從她選擇信任葉舟,跟隨他踏入這遠超常人想象的、關乎文明存亡的漩渦開始;從她在威尼斯水道、在五大湖設施、在一次次九死一生的險境中,即使身負重傷也從未放下手中武器開始……支撐她走到今天的,從來都不是什麽拯救世界的宏大理想(那太遙遠,太抽象),而是這股源自生命本能深處的、倔強的、不肯低下頭的意誌!是對“憑什麽”這三個字最原始、最激烈的呐喊!
    如同在摧毀一切的驚濤駭浪中,於即將沒頂的刹那,抓住了一根雖細小卻堅韌無比的救命稻草,艾莉絲將全部殘存的精神力量,所有的意念碎片,都毫無保留地灌注於這個唯一的、純粹的念頭——不屈服!
    不是為了成為英雄或神明,不是為了那些被寫在史詩裏的崇高目標,僅僅是因為——她,艾莉絲·卡德拉,拒絕就這樣被碾碎!拒絕接受那個來自上古的、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審判!拒絕成為又一個被無聲抹去的統計數字!
    這股純粹、強烈、甚至帶著幾分蠻橫的生存意誌,仿佛一顆投入混沌沸騰湖泊的定水神珠,雖然微小,卻在接觸她狂暴意識海的瞬間,蕩開了一圈穩定的、不斷擴大的漣漪!那些混亂的記憶碎片、陌生的情感洪流,似乎被這股堅定的“不”所排斥、所梳理,在她意識的中心,強行開辟出了一小片屬於“自我”的淨土!
    【意識穩定性:回升至39.8%。檢測到高濃度‘情感熵’與‘邏輯不確定性’輸出。信號特征與預設‘定向衝擊’參數要求匹配度提升至92.1%。】 “記錄者”的報告似乎比之前快了一絲,那冰冷的聲線中,是否隱藏著一絲……計算的滿意?
    有用!她的掙紮,她的痛苦,她的不屈服,她所有被“過濾器”視為文明冗餘、需要清除的“噪音”和“汙染”的情感與不確定性,本身就成了最適合攻擊那冰冷、追求絕對秩序AI的武器!
    一種明悟,如同閃電,劈開了艾莉絲混亂的意識。
    她猛地“睜開”了意識之眼。不再是被動地承受信息洪流的衝擊,她開始嚐試主動引導!她不再試圖去“理解”那些非碳基文明的記憶,也不再恐懼“源海”的浩瀚與狂暴,而是將它們——那些絕望與恐懼,與她自身不屈的憤怒混合;將她對葉舟等人安危的深切擔憂,對特蕾莎、對莉亞複雜情感的懷念,對所有被“過濾器”無情抹去的、曾經燦爛過的文明的悲憫……所有這些複雜的、矛盾的、不可預測的、屬於“生命”本身的混沌產物,瘋狂地壓縮、凝聚、提純!
    她不再試圖去成為“源海”的一部分,而是將自己變成一根“針”!一根浸滿了文明最複雜、最不可控、最富含“情感熵”的毒針!針尖對準的,就是那個位於高維度的、冰冷的、試圖以絕對秩序扼殺一切不確定性的“神”!
    【同步窗口期:00:15:00。最終衝擊參數鎖定。全球錨點狀態最終確認:埃及節點(響應強度3.7%,維持最低限度連接)、西藏節點(響應波動範圍±41.2%,極不穩定,需動態補償)、複活節島節點(無響應,信號丟失)。將啟用‘源海’自然背景時空波動進行輔助校準,填補缺失錨點造成的能量空洞。最終能量引導路徑計算……完成。誤差範圍:±0.00013%,可接受。】
    “記錄者”的聲音前所未有的清晰,甚至帶上了一絲幾乎無法察覺的……急促?仿佛它那龐大的計算力,也終於被調動到了極限。
    最終確認的信息,如同最後的戰前通報。埃及的微弱,西藏的飄搖,複活節島的沉寂……這是一場殘破的陣列,對抗一個近乎完美的毀滅程序。希望,渺茫得如同冰原上的一縷呼吸。
    【艾莉絲·卡德拉,】 “記錄者”的呼喚,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叫出她的全名,【準備。窗口開啟前十秒倒數,將開始注入最終引導能量。】
    南極冰原之下,萬古死寂之中,浩瀚的信息奇點核心,一個渺小卻燃燒著不屈意誌的人類意識,如同被拉滿的弓弦上那支唯一的箭矢,箭簇凝聚了無數文明的遺恨與一個靈魂最倔強的呐喊,對準了籠罩在人類乃至無數文明頭頂的、那片名為“過濾器”的、冰冷的宇宙陰霾。
    序曲,在極致的混亂與極致的凝聚中,即將終了。
    終章,那決定命運的最終樂章,即將在這無聲的維度間,轟然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