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吳承恩,承的是誰的恩?

字數:7226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嘴角扯了扯。
    尿了?
    怎麽可能?
    他早就過了控製不住尿的年紀。
    李世民虎目圓睜。
    “大孫,休得胡言。”
    “小心皇爺爺揍你。”
    李易笑眯眯道。
    “皇爺爺,那咱們爺倆搭把手?”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嗤笑道。
    “大孫,你這小胳膊小腿,真要跟皇爺爺較量?”
    “雖是我這拳法沒你熟,但是體格在這呢。”
    李易搖頭晃腦。
    “皇爺爺,這你就不懂了。”
    “我有我的優勢......”
    “比如?”李世民隨口道。
    “猴子偷桃!”李易大喊一聲。
    李世民頓時感覺下身一陣寒意襲來。
    他心裏一陣握草,下意識用手去捂。
    便在此時,麵前一陣惡風襲來。
    李世民一驚,便見到麵前一隻小腳瞬間出現在他的臉上。
    啪!
    李世民隻感覺臉一痛,不由得後退了幾步。
    他倒吸了口冷氣,一臉震驚的看著李易。
    “大孫,你不是要偷桃嗎?”
    李易正色道。
    “兵不厭詐啊,皇爺爺。”
    “這套孫子兵法,你好好品。”
    李世民:“......”
    ................
    三日後。
    甘露殿。
    “回稟皇太孫殿下,隆昌號這個月賬簿情況大概如此,若是殿下想要抽取一些錢財,約莫能拿出十萬貫的現銀。”武媚娘一襲宮裙,手中捧著一份賬簿。
    李易點點頭。
    “十萬貫差不多了。”
    “就按照我跟你說的做。”
    “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長安開起幾家報社來。”
    “名字嘛,就叫大唐報社好了。”
    “然後,咱們再做一份報紙。”
    他旋即又將報紙的概念娓娓道來。
    這些東西,之前跟武媚娘提過,如今便是更加詳細的闡釋一番。
    少頃。
    武媚娘若有所思。
    “妾身知曉。”
    “不過皇太孫殿下說是要做一份報紙。”
    “可這報紙要向賣的出去,恐怕光靠那些枯燥的新聞,未必能夠吸引到百姓。”
    “畢竟即便是那些有錢、識字的富人也未必會願意花錢去找一些時政新聞來看,他們恐怕更願意在青樓花錢。”
    “而願意花錢看這些的,終究是少數。”
    李易看了一眼麵露擔憂的武媚娘,打了個響指。
    “不錯,你說的很對。”
    “所以,咱們要另辟蹊徑。”
    武媚娘一愣,黛眉輕蹙,頗為疑惑。
    “皇太孫殿下的意思是......”
    李易笑眯眯道。
    “那報紙不僅要報道時政新聞,還可以刊載一些有趣的故事嘛。”
    “隻要讓百姓們被這個故事吸引,那之後想要讓百姓們一直購買報紙,也不是不可能。”
    “雖說此舉有些取巧,但是隻要百姓們願意花錢購買報紙看故事,等到他們買到手,自然也是會願意看看其他的新聞......”
    “畢竟這是花錢買的,隻看一個故事未免有些虧,隻要他們看其他新聞,那報紙的作用就達到了。”
    武媚娘聞言一怔,略一思索,旋即點了點頭。
    “皇太孫殿下所言甚是。”
    “不過這有趣的故事,恐怕要好好搜集一番,需要一些時間。”
    李易搖了搖頭道。
    “不用去搜集,我這就有!”
    他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武媚娘心裏一驚,脫口而出。
    “太孫殿下,要親自撰寫?!”
    李易搖了搖頭,笑容神秘。
    “不,是你寫!”
    武媚娘:“???”
    ................
    約莫過了旬日。
    長安城內的溫度漸漸熱起來。
    小龍鰝的騙局似乎已經是上半年的事情了。
    除了與此騙局相關的百姓,其餘不少人大多是忘得差不多了,長安城內又趨於平靜。
    長安城內。
    各國商人在街頭巷尾,或是往西市去賣貨,或是準備離開,而酒館中停留的行腳商人則是更多,頗為熱鬧,吵吵嚷嚷。
    便在此時,一群穿著綠色板正短袖短褲的孩童們出現在街道上,響亮的嗓子嚎叫起來。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報。”
    “一麵走,一麵叫。”
    “今天的新聞真正好。”
    “三個銅板就買一份報!”
    周圍路過的百姓、酒館商人以及外地旅人,全都愣住了。
    這童謠小調在孩童們充滿稚氣的嗓音下,顯得格外的輕快,悅耳,倒是讓一眾從未聽過這樣怪異曲調的百姓們吸引了目光。
    這時,酒館內一個粗獷的嗓音響起。
    “兀那小子,你們在做什麽?”
    為首的那孩童長得黝黑粗壯,大聲道。
    “在賣報紙。”
    “大叔,你要不要買?”
    剛剛說話那人沒吭聲,旁邊一中年文士笑道。
    “報紙,又為何物?”
    那孩童大聲道。
    “此《大唐周報》,乃是將過去一周之內,長安發生的諸多事宜全部匯總挑選出重要的消息、以及朝廷頒布的各項政令、重要告示,全都刊載其上。”
    “有了這《大唐周報》,就能輕鬆知道你想要的消息,還有這報紙上有新鮮有趣的故事,又有國子監、弘文館名儒大師點評文章,隻要三文錢一份!”
    剛剛問話的那中年文士本來隻是略帶驚訝的聽著,聽到後麵國子監、弘文館幾個字,頓時眼睛一亮。
    “來,給我來上一份。”
    那孩童便立刻高興的笑起來,上前將報紙送過來。
    那中年文士接過,便聞到了上麵的墨香味,入手一握,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厚實一些,粗略一看,上麵則是密密麻麻的字跡。
    仔細看下去,赫然是一篇有關今年稅賦的文章,他頓時沉浸下去。
    旁邊的眾人見到這中年文士買了,也有些好奇。
    不過畢竟三個銅板對許多人而言,雖然不貴,但是買什麽吃的不好,何必要花在這勞什子的報紙上。
    一時間,除了少數幾人願意購買之外,大部分人都持觀望態度。
    那群孩童們麵麵相覷,忽然一人高呼到。
    “這報紙可是皇太孫殿下親自創辦的,他還在這報紙上留了對咱們百姓的話。”
    “這可是能接觸皇太孫殿下教導的機會,隻要三文錢,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周圍本來頗為猶豫的百姓們聞言頓時轟然炸開,猶如沸騰的開水,氣氛瞬間熱烈起來。
    皇太孫近月來可是長安城的風雲人物。
    不少百姓因為小龍鰝騙局受過其恩惠。
    更重要的是,皇太孫那可是天潢貴胄,未來的皇帝繼承人,這樣尊貴的人物,跟天上的神仙一樣,一輩子都見不到一次。
    如今,隻要三文錢,就能買到一份皇太孫殿下留話的報紙,簡直是可太值當了。
    四舍五入,咱們也是跟皇太孫說上話了。
    另一邊。
    一處酒樓的三樓樓閣上。
    武媚娘微微側身,有些驚訝。
    “那些孩童是英國公、盧國公、鄭國公、鄂國公的孫子,還有十四皇子?”
    “太孫殿下,究竟是怎麽做到讓這些貴族子弟願意幹這賣報的活的。”
    她此前與李易商量這報童的人選,李易曾坦言讓貧苦人家的孩子來擔任報童給些報酬。
    武媚娘覺得這個提議挺好的,卻沒想到李易先找來了這一幫權貴子弟。
    更離譜的是,這些權貴子弟居然一點都不抗拒,反倒是樂在其中。
    李易笑眯眯道。
    “免費的勞力,不用白不用嘛。”
    “等報社穩定下來,再招募那些報童。”
    “現在先讓他們頂一頂,省點成本。”
    武媚娘哭笑不得。
    “免費?他們倒是很聽太孫殿下的話。”
    李易笑眯眯道。
    “害,都是弘文館的學生嘛,很好打發的。”
    “給他們開點民間實踐證明,有助於他們增加學分,一個個都十分踴躍參與。”
    武媚娘聽得一臉懵,有些聽不懂李易口中的實踐證明,學分是什麽意思,不過大概猜的出來,應該都是這位皇太孫的手筆。
    她心裏有些嘀咕,這位皇太孫殿下總是能出人意料,做事滴水不漏。
    想到此,她忽然像是想起來什麽事情一般,表情頗為複雜道。
    “皇太孫殿下口述、讓我撰寫的《西遊記》,為何要以吳承恩,為筆名?”
    李易瞥了他一眼,有些奇怪道。
    “當然要有筆名,難道我堂堂皇太孫,用自己真名去寫小說,豈不是荒唐,讓禮部那幫家夥知道了,又要彈劾來,彈劾去。”
    武媚娘抿了抿紅豔豔的唇瓣,眼神複雜。
    “妾身哪裏是那個意思。”
    “妾身的意思是,為何要叫吳承恩,不叫其他的筆名?”
    李易心裏有些嘀咕。
    這女人真夠麻煩的,不就一個筆名麽,糾結個屁。
    他隨口道。
    “隨便取的,不必在意。”
    武媚娘眼皮一顫。
    隨便取的?
    吳承恩,武承恩?
    這承的是誰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