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壞消息:被大孫寫死了,好消息:整活了

字數:5899   加入書籤

A+A-


    旁邊的官員見狀,心裏暗罵程咬金這廝真是湊不要臉,便也連忙上前稱讚皇太孫。
    在場的都是官場老油子,老狐狸中的老狐狸,豈能不知道李世民此言,雖然是有意回答魏征,但是更多的是炫耀自家大孫。
    否則,這一番話中蘊含帝王禦極之術,沒道理跟他們這些臣子講,分明是炫耀皇太孫的智慧。
    一時間,殿內群臣稱讚如潮。
    “皇太孫殿下……真乃神童降世!”
    “太孫殿下有陛下風範。”
    “生孫當如皇太孫殿下。”
    “太孫殿下如此,大唐江山社稷穩固矣。”
    “......”
    李世民聽得心裏暗爽,麵上卻是風輕雲淡。
    好似自家大孫所作所為不過尋常罷了。
    待到好一會兒,他才揮揮手,讓殿內眾人安靜下來。
    魏征這才緩緩道。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皇太孫殿下小小年紀,便有極高的境界。”
    “老臣汗顏。”
    周圍眾人麵麵相覷。
    魏大噴子,就這麽簡單的屈服了。
    ..........
    半個時辰後。
    諸多大臣退下,隻留下長孫無忌。
    李世民笑罵道。
    “這魏征,還在朕麵前玩心眼子,真是老匹夫。”
    長孫無忌微微一笑。
    “魏征自知自己剛正頑固的聲名在外,被陛下賦予這麽大的監察之權,就注定他隻能做一個孤臣。”
    “如今上表,不過是為了自絕於臣黨之外。”
    “既叫天下大唐官員忌憚,也叫陛下放心。”
    “不過他恐怕也沒想到陛下會引出皇太孫的話。”
    李世民微笑不語。
    誰說魏征是迂腐頑固的憨直之人,那他才是傻子。
    這位以耿直直諫著稱的著實是個聰明人。
    長孫無忌旋即又拱手笑道。
    “太孫殿下如此聰明,陛下可謂是後繼有人。”
    李世民也頗有些感慨。
    “朕年輕的時候衝鋒陷陣,落下不少病根。”
    “這些年來,也總覺得自家疾病纏身,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撂挑子了。”
    “一直以來便憂心於下一任繼承大統之人。”
    “太子處理朝政沒什麽太大問題,但不夠優秀。”
    “且心性不定,德行有虧。”
    “而青雀才智有餘,卻心狠手辣,沒有當皇帝的胸襟。”
    “晉王雖心中有些城府手段,但是骨子裏還是婦人之仁,猶豫不決,沒有帝王的氣魄。”
    “至於其餘等皇子不提也罷。”
    長孫無忌微微頷首。
    他跟李世民的關係不僅僅是君臣那般,更是大舅哥和妹夫,李世民許多話說的也無須掩飾。
    之所以不考慮其他皇子,也並非僅僅是因為嫡、庶,更重要的是因為那些皇子不是長孫皇後所出。
    若非長孫皇後,李承乾這太子的位置坐不到今天。
    李世民旋即又笑道。
    “朕正有些遊移不定的時候,大孫就出現了。”
    “朕這才發現皇室之中,又有芝蘭玉樹。”
    “這小子不僅聰明,最重要的是天生當皇帝的料。”
    “朕要悉心培養他,直到他能接手整個大唐,朕才舍得死。”
    長孫無忌拱手道:“陛下洪福齊天,必然壽與天齊。”
    李世民擺了擺手。
    “這些話都是假的,誰人能不死。”
    “朕隻希望能活到大孫成婚、繼承大統的那一天。”
    他話音落下,便見到一個身影半躬身的迅速走進來,正是內侍監劉恩泰。
    “陛下,報紙來了,報紙來了。”
    李世民聞言,頓時精神一振。
    他朝著旁邊的長孫無忌微微一笑。
    “這些日子困乏疲倦了,總是愛拿大孫的《大唐周報》找找樂子,等到習慣了,現在若是不看,總覺得心癢難耐。”
    長孫無忌當然知道皇帝是在掩飾尷尬,不免一笑。
    “微臣府中也是,都愛看那孫猴子的故事解乏。”
    “微臣忙完公務,也經常拿報紙來,看看新聞,以及故事,以此來放鬆。”
    李世民笑眯眯道。
    “原來如此,輔機竟也是讀者。”
    “今日大孫這新一期的報紙出版。”
    “劉恩泰這廝知道朕愛看,便取了過來。”
    “不如咱倆一起看看。”
    “大孫這《西遊記》著實有些意思。”
    長孫無忌聞言,本想推辭,不過想到若是自己就這麽走了,萬一皇帝心裏不悅。
    畢竟皇帝的這點小癖好被自己知道了,若是自己不一同呆上一會兒,難免讓人覺得自己剛剛那話是在敷衍。
    長孫無忌旋即點了點頭,笑道。
    “也好。”
    李世民這才將劉恩泰送來的《大唐周報》拿來。
    劉恩泰則是讓人下去倒茶過來。
    李世民熟練的翻開《大唐周報》,直到最後的娛樂版塊。
    “嘖,大孫每次一期刊登三回,倒也是頗多。”
    “隻是可惜若是能天天有,就最好了。”
    長孫無忌笑嗬嗬的捋了捋胡須。
    “好故事總是要構思。”
    “就好比今日的故事,也必然極為精彩。”
    “這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皇帝地府還......還魂?”
    長孫無忌胖乎乎的臉上,小眼睛頓時瞪得溜圓,倒吸一口冷氣。
    旁邊的李世民也是一愣,下意識看去,待到看清標題,臉上的笑容僵住。
    這......大孫把他給寫死了?
    不是,哥們。
    說好的,給他寫神氣一點呢?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不穩,獲得紫色寶箱*1】
    兩人麵麵相覷。
    還是長孫無忌靈機一動,輕咳道。
    “陛下莫急,說不定皇太孫殿下別出機杼。”
    李世民尋思也是,旋即與長孫無忌看下去。
    等到看到文中寫魏征和李世民對弈,夢中斬龍後,李世民有些不爽。
    媽的,大孫怎麽把魏征寫這麽帥。
    之後便是涇河龍王冤魂夜入宮闈索命。
    這段劇情,李易修改了一番,讓李世民並非原文般驚懼患病,而是設定李世民於夢中初遇龍王時,雖有片刻驚詫,但旋即恢複帝王威儀。
    文中寫道:李世民端坐龍榻,目光如炬,直視龍王冤魂,沉聲道:“朕乃天子,代天牧民,自有天命。汝觸犯天條,當有此劫,非朕失信。陰陽有別,休得在此攪擾清平!”
    之後龍王索命不成,旋即退卻。
    李世民則是因“天命”壽終正寢,魂歸地府。
    之後則是李世民魂入地府。
    即便麵對森羅殿的陰森景象與十殿閻羅的威嚴,李世民毫無猥瑣怯懦之態。
    他步履沉穩,神態自若,環顧四周,氣度雍容,仿佛巡視自家疆域。
    原文中則是將李世民寫的頗為膽小,毫無帝王氣度。
    李易好歹也不能黑自己皇爺爺,便修改了這一段,讓自家皇爺爺在地府直麵閻羅鬼神,也是淡然自若,極有帝王風範。
    看的李世民爽的頭皮發麻。
    旁邊的長孫無忌也是微微頷首。
    之後內容則是判官崔玨懾於李世民人間帝王的威儀與功業,添壽,主動查勘生死簿。
    發現李世民陽壽未盡確屬勾魂差錯後,崔玨恭敬稟明閻王,並奉旨在生死簿上為皇帝添壽二十年。
    李世民此後回歸人間。
    這一段劇情,無論是直麵涇河龍王冤魂、還是傳說中恐怖的地府、閻羅鬼神,都是鎮定自若、談笑風生,將大唐皇帝的威嚴逼格寫足了。
    少頃。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大唐周報》,頗為滿意。
    看到“自己”在地府各種裝逼,著實給他爽到了。
    壞消息:被大孫寫死了。
    好消息:整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