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李唐皇室的傳統愛好
字數:3761 加入書籤
李世民腦海裏剛剛閃過這個念頭,麵前的畫麵漸漸閃爍。
旁白聲響起。
【開元盛世後期,承平日久,玄宗漸生驕惰之心,倦怠朝政,沉迷享樂,強奪兒媳楊玉環為妃。李林甫專權,口蜜腹劍,堵塞言路,排擠賢良,張九齡等忠直之臣被貶黜,朝堂之上,阿諛奉承之風盛行。】
畫麵漸漸定格在富麗堂皇、樂舞升平的宮殿中。鬢發已顯斑白的李隆基,正攬著一位傾國傾城的絕色佳人,沉醉在《霓裳羽衣曲》的靡靡之音中。絲竹管弦,不絕如縷,珍饈美饌,羅列如山。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不穩,獲得紫色寶箱*1】
李世民臉色頓時變得黑如鍋底,難看至極。
這混賬居然連自己的兒媳婦都納為妃子,簡直畜生!
尼瑪,即便是老子也沒幹這麽過分的事呀!
他心裏忽然有些擔憂起來。
當年他玄武門之變後,把李元吉的老婆接了回來,還讓她給自己生了兒子。
李治是勾搭了庶母當皇後。
李隆基直接搶了兒媳婦當貴妃。
這尼瑪後世之人該如何評價他大唐皇室的名聲?
難道要說李唐皇室的傳統愛好是搞不倫?
他氣得腦袋嗡嗡作響,耳邊的旁白聲繼續響起。
【玄宗寵幸楊貴妃,愛屋及烏,重用其族兄楊國忠。楊國忠身兼數十使職,專權跋扈,與李林甫爭權奪利,後更取代其位,結黨營私,賄賂公行,致使吏治腐敗,民怨沸騰。】
畫麵中,楊國忠身著紫袍,趾高氣揚地出入宮闈,其黨羽遍布朝野,府邸門前車水馬龍,皆是行賄求官之人。
而民間,則出現了衣衫襤褸的流民和因賦稅沉重而賣兒鬻女的慘狀。
【為製衡邊患,玄宗在邊境廣設節度使,並賦予其統轄數州軍政財賦之大權。尤以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最為跋扈。安祿山表麵憨直忠誠,深得玄宗與貴妃信任,實則野心勃勃,暗中積蓄力量。】
畫麵聚焦在安祿山身上。
便見到安祿山拖著肥胖的身軀在宮廷中跳著胡旋舞,引得玄宗和楊貴妃開懷大笑。
待到安祿山跳舞完畢,伏在楊貴妃麵前自稱“胡兒”,極盡諂媚之態,整個大殿之上皆是喜氣洋洋的模樣,李隆基與楊貴妃樂不可支。
李世民見狀,眉頭微微一蹙,不由得憤憤道:“這安祿山堂堂節度使,連自己的臉麵都不要,甘願當一個奴婢來討皇帝歡心,如此不顧體麵,必然有更大的野心,這李隆基居然看不出來!”
正當他吐槽的時候,畫麵漸漸轉動。
安祿山在軍營中日夜操練胡漢精兵,甲胄精良,戰馬高大,其心腹史思明等人時常聚眾密謀。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蓄謀已久的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名,於範陽起兵。安祿山手下鐵騎猶如洪水猛獸,自河北南下,直撲中原。】
李世民聞言,心神一震,緊緊盯著麵前的畫麵。
不知何時,畫麵已經定格在一處城門,城門之上“範陽城”三個大字熠熠生輝。
城下,叛軍如潮水一般殺進城中,旌旗蔽日,殺意沸騰。
沿途的州縣猝不及防,被叛軍席卷,大部分被攻陷,少部分投降,一時之間烽火連天。
大唐百姓四處潰逃,道路上屍橫遍野。
【安史之亂爆發。承平日久的中原腹地,武備鬆弛,州縣守軍一觸即潰。安祿山手下叛軍勢如破竹,僅用三十餘日,便攻陷東都洛陽。次年正月初一,安祿山於洛陽稱帝,國號大燕。六月,叛軍攻破潼關,長安門戶大開!】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不穩,獲得金色寶箱*1】
李世民“嗡”的一聲,腦袋一片空白。
他頓時反應過來,安史之亂的“安”可不就是指安祿山嗎?
這廝一手挑起的叛亂,席卷整個大唐,給中原百姓帶來了極大的重創。
麵前的畫麵不斷閃爍。
大唐的精銳士兵在奸臣的胡亂指揮之下不斷潰敗,屍橫遍野。
叛軍鐵蹄踏破潼關,殺害了無數百姓。
看得李世民目眥欲裂,他臉色難看,不由得回想起李隆基似乎頗有武略,難道就不能阻擋這場叛亂?
關中精兵尚存,若是李隆基親率將士一戰,或許還有機會。
他腦海裏剛剛閃過這個念頭,旋即旁白聲再度響起。
【叛軍攻破潼關之後,唐玄宗倉皇逃離長安,直奔蜀地。行至馬嵬驛,隨行禁軍將士以楊國忠弄權專政、楊貴妃禍國殃民為由發動兵變,誅殺楊國忠,逼迫玄宗賜死楊貴妃。】
麵前的畫麵漸漸出現在馬嵬驛外,陣陣風雨飄搖。
一個個身穿鎧甲的士兵舉著武器,憤怒地呼喊。
一名身著紫袍的官員被亂刀砍死。
楊貴妃則拿著白綾自縊而死。
馬車之內,唐玄宗老淚縱橫,花白的頭發更添了幾許憔悴。
李世民臉色默然,歎了口氣。
之前還被他寄予厚望、曾創下無數功績的這位後世子孫,昔日的聖君,居然到老了會是這般貪生怕死、孱弱不堪的模樣,簡直是讓人唏噓。
【安史之亂曆時八年,席卷大半個大唐。戰火所至,生靈塗炭,戶口銳減,千裏蕭條。藩鎮割據之勢,由此形成。強盛的大唐帝國,急轉直下,步入深淵,大唐自此一蹶不振。】
李世民死死地盯著那最後定格的畫麵。
奢靡的宮廷宴樂、鐵蹄踏破山河、叛軍席卷洛陽長安,倉皇逃竄的天子......
李世民心裏一片悲涼。
從武氏代周重奪江山,再到開元盛世。
他以為大唐要重新崛起了。
沒想到,不過是轉瞬即逝。
安史之亂後麵的,他也知道了。
吐蕃人趁機蠶食安西四鎮,割斷了大唐與西域的聯係,烽煙四起。
曾經隻能仰仗大唐鼻息的小國,儼然已經成為危及大唐生死的大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