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相處

字數:3242   加入書籤

A+A-


    南喬離開後的第一天清晨,蘇予錦在米豆輕微的哼唧聲中醒來。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下意識地向身旁摸去,卻隻觸到冰冷的空枕。一瞬間,離別的現實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她急忙起身,將米豆從小床上抱起。小家夥似乎是餓了,小嘴不停地做著吮吸的動作。蘇予錦手忙腳亂地準備奶粉,這才想起南喬在時都是他負責夜間喂奶。
    “沒事,媽媽能行。”她輕聲自語,仿佛在給自己打氣。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鑰匙轉動的聲音。南母拎著大包小包走了進來,臉上堆著熱情的笑容:“錦錦醒啦?我特意起了個大早,去菜市場買了最新鮮的鯽魚,給你燉湯下奶。”
    蘇予錦勉強笑了笑:“媽,不用這麽麻煩的。”
    “這有什麽麻煩的!”南母已經係上圍裙,麻利地走進廚房,“你現在最重要的是養好身體,奶水足了,米豆才能長得壯實。”
    不一會兒,廚房裏飄來魚湯的香味。蘇予錦喂完米豆,將他放在客廳的爬行墊上,想去廚房幫忙,卻被南母推了出來。
    “你去歇著,這裏我來就行。”南母說著,從袋子裏掏出一包中藥,“這是我特意找老中醫配的催奶方子,加在湯裏最好了。”
    蘇予錦看著那包深褐色的藥材,心裏有些猶豫:“媽,其實我奶水夠的,不用特意加藥...”
    “哎呦,你們年輕人不懂,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方子,管用!”南母不由分說地將藥材倒入湯中。
    午餐時,南母端上一大碗濃白的鯽魚湯,特意強調:“這湯我熬了三個小時,精華都在裏麵了,必須全部喝完。”
    蘇予錦聞著濃重的藥味,勉強喝了幾口,實在難以下咽。南母見狀,臉色頓時沉了下來:“我起早貪黑地為你忙活,你就喝這麽點?不為你自己想,也得為米豆想想啊!”
    蘇予錦隻好硬著頭皮將整碗湯喝完。午後,她感覺乳房脹痛得厲害,奶水確實多了,但米豆吃不完,她隻得偷偷去衛生間將多餘的奶水擠掉。
    接下來的幾天,類似的矛盾不斷發生。南母堅持要用傳統尿布,認為紙尿褲“悶屁股”;她總喜歡給米豆穿得過多,生怕他著涼;好幾次都被嚇都一激靈。她還時常不敲門就進入臥室,說是“看看孩子睡得怎麽樣”。
    最讓蘇予錦難以適應的是飲食。南母做的菜總是油膩重口,與她習慣的清淡口味相去甚遠。但每次她委婉提出想自己做飯,南母就會擺出受傷的表情:“是不是嫌我做得不好吃?”
    一天晚上,米豆莫名哭鬧不止。蘇予錦檢查了尿布、喂了奶、量了體溫,一切正常,但孩子就是哭個不停。南母聞聲趕來,摸了摸米豆的額頭,突然說:“這孩子怕是嚇著了,得叫一叫。”
    說著,她拿出一碗水和三根筷子,開始一種古老的“叫魂”儀式。蘇予錦看得目瞪口呆,想要阻止又不知如何開口。
    “媽,這...這不太科學吧?”她最終忍不住說。
    南母立刻板起臉:“什麽科學不科學!我們老一輩都是這麽過來的,南喬小時候受了驚嚇,我也是這麽叫好的!”
    那一刻,蘇予錦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她想念南喬,想念那個能夠理解她、支持她的伴侶。她拿出手機,想給南喬發信息訴說委屈,但想到他工作繁忙,最終隻發了一句:“一切安好,勿念。”
    深夜,米豆終於睡著後,蘇予錦獨自在廚房熱剩菜當晚餐。她望著窗外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母親說過的話:“婚姻不隻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好多時候。想和婆婆說點什麽,卻又不知道說什麽!
    她意識到,與婆婆的相處需要智慧和耐心。直接對抗不是辦法,但完全妥協也會讓自己疲憊不堪。必須找到平衡點。
    第二天,當南母又端來油膩的湯品時,蘇予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笑著說:“媽,您手藝真好!不過醫生說我需要控製油脂攝入,要不您教我做幾個清淡的菜?我也好學學您的拿手菜。”
    南母先是一愣,隨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啊!南喬最愛吃我做的紅燒肉了,我先教你這個!”
    就這樣,婆媳二人在廚房裏找到了共同語言。蘇予錦虛心學習,不時誇讚婆婆的廚藝;南母也逐漸放開手,讓兒媳參與廚房工作。雖然觀念差異仍在,但至少有了溝通的橋梁。
    一周後的傍晚,蘇予錦正在準備晚餐,米豆突然發燒。她量了體溫,38.5度,頓時慌了神。南母見狀,二話不說披上外套:“我去藥店買退燒藥,你先用溫水給孩子擦身。”
    那一刻,蘇予錦看到了婆婆眼中的關切與緊張,心中的芥蒂突然消散了許多。當南母冒著細雨買藥回來,渾身濕透卻第一時間查看孫子的狀況時,蘇予錦真誠地說:“媽,謝謝您。”
    南母擺擺手,語氣卻軟了許多:“謝什麽,米豆也是我的孫子啊。”
    那晚,婆媳二人輪流照顧發燒的米豆,直到淩晨體溫終於降下來。蘇予錦為婆婆泡了杯熱茶,二人坐在客廳裏,第一次心平氣和地聊起了天。
    “南喬小時候也經常發燒,”南母望著窗外的夜色,緩緩說道,“他爸常年在外工作,都是我一個人帶他。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麽好的條件,每次孩子生病,我都整夜不敢合眼。”那時候交通不方便,去醫院要走幾公裏。
    蘇予錦靜靜地聽著,突然理解了婆婆那些過度保護行為背後的原因。
    “媽,我知道您是為我們好。”她輕聲說,“但有時候,我們可以試著用更科學的方法來照顧米豆,您說呢?”
    南母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你們年輕人懂得多,以後都聽你的。”
    那一刻,蘇予錦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她不僅在學習如何做母親,也在學習如何經營家庭關係。南喬不在身邊的日子固然艱難,但她也在這個過程中成長了許多。
    睡前,她給南喬發了條長信息,沒有抱怨,隻講述了米豆退燒的經過和婆婆的辛苦。很快,南喬回複:“辛苦你了,謝謝你能理解媽媽。想念你們,很快回來。”
    蘇予錦看著身邊熟睡的兒子,心中湧起一股力量。她知道,前方的路還很長,但她已經準備好麵對一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