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他的那套邏輯來反駁自己

字數:4795   加入書籤

A+A-


    劉啟的眼睛裏閃爍著最原始的資本家的光芒。
    “用不了太久,草原上的貴族就會發現。”
    “他們辛辛苦苦一整年弄出來的牛羊皮毛,還不夠換我們一匹綢緞。”
    “為了買到這些好東西,他們隻會拚了命地壓榨下頭的牧民。”
    “那些被榨幹了的牧民,一旦活不下去,會怎麽選?”
    劉啟的嘴角,勾勒出一道如同魔鬼般的弧線。
    “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逃到我們這邊。”
    “我會分給他們土地,發給他們工具,教會他們怎麽耕種。”
    “讓他們嚐到安穩度日的甜頭,遠比當一個隨時會餓死的牧民幸福得多。”
    “此消彼長,孛兒帖那個所謂的大元帝國,根子就被我一點點徹底掏空了。”
    “到了那個時候,我一兵一卒都不用動。”
    “她那個建立在沙丘上的帝國,自己就會塌得一幹二淨。”
    蘇錦兒聽得渾身發冷,這哪是什麽治國方略。
    這分明是一套最精密也最歹毒的種族滅絕計劃。
    這個男人,竟想用一根看不見的經濟絞索,去活活勒死一個民族。
    這種殺人不見血的法子,讓她從靈魂深處感到恐懼。
    “那……萬一孛兒帖看穿了你的計謀,不跟我們做生意怎麽辦?”
    蘇錦兒問出了她覺得最要命的問題。
    “她敢嗎?”
    劉啟不屑地冷笑出聲。
    “一個剛坐上皇位的女人,最缺的是什麽?”
    “不是戰功,是穩定。”
    “她急需用最快的速度收買人心,鞏固她那根本不穩的統治。”
    “我給她的那些物美價廉的商品,就是她收買人心的最好籌碼。”
    “她可以用這些東西賞賜部下,籠絡那些搖擺不定的部落頭人。”
    “甚至能把這些東西當軍餉發下去,來穩固軍心。”
    “這種一本萬利的買賣,她找不出任何理由拒絕。”
    “就算她真的有那麽一瞬間的清醒,看穿了我的意圖。”
    “她也根本停不下來了,因為她手下那些貴族和士兵。”
    “一旦品嚐過我們大瀝王朝的繁華,就再也回不去了。”
    “誰敢擋著他們享受這一切,誰就是他們的死敵。”
    “到那時候,不用我出手,他們內部自己就會把孛兒帖撕成碎片。”
    劉啟的分析,像最鋒利的手術刀。
    把人性裏最貪婪自私的一麵,剝得鮮血淋漓。
    蘇錦兒心裏清楚,劉啟贏定了。
    從孛兒帖決定自立為皇的那一刻,她的結局就已經注定。
    她輸給了人性,更輸給了這個比她更懂人性的,可怕男人。
    而劉啟的草原戰略開始布局的同時。
    一場針對他的新風暴,也正在新長安的朝堂上,無聲地醞釀著。
    第二天大朝會,劉啟直接當眾宣布了他對北方草原的最新決定。
    對孛兒帖的叛亂行徑,他不僅沒半句譴責。
    反而下旨大加封賞,直接承認了她那個大元女皇的合法性。
    甚至宣布,要對草原全麵開放邊境貿易。
    草原上的商人可以用牛羊馬匹,來換大瀝王朝的鐵器絲綢和茶葉。
    這個決定丟出來,整個朝堂當場就炸了。
    無論是蘇勳王坤為首的舊派官僚,還是以孔融崔鶯鶯為代表的新派。
    全都被劉啟這個近乎“賣國”的決定給震得說不出話來。
    “大將軍,萬萬不可!”
    新上任的軍部總長王坤,先站了出來,他那張布滿刀疤的老臉漲得通紅,滿是焦急。
    “那孛兒帖的狼子野心,人盡皆知,如今非但不發兵征討,反要資敵。”
    “這不就是養虎為患,自掘墳墓嗎?”
    “一旦讓草原部落搞到我們精良的鐵器,他們的實力必然暴漲。”
    “將來他們再次南下,我大瀝的北方邊境,恐怕就再沒安穩日子過了。”
    王坤的擔憂,幾乎是朝堂上所有武將的心聲。
    在這些傳統軍人看來,對付草原這種遊牧民族,就隻有一個字,打。
    把他們打怕打殘,才能換來老實。
    任何形式的懷柔退讓,在他們眼裏都是軟弱可欺的信號。
    “王總長說的有道理。”
    一向與王坤不對付的內閣首輔蘇勳,這次也罕見地站在了同一邊。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老話雖舊,道理卻實。”
    “我們跟草原人打了上千年,他們的德性誰不清楚?”
    “就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你對他好一分,他反倒覺得你欠他十分。”
    “今天我們開放邊貿,明天他們就敢讓我們割地。”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請大將軍三思。”
    蘇勳這番話,也讓那些舊派文官紛紛附和。
    盡管他們在政治上已被劉啟徹底壓製。
    可這種關係到“民族大義”的關頭,他們還是覺得必須站出來說幾句。
    就在舊派官員群情激奮,口誅筆伐之時。
    新派的領袖,當朝太傅孔融,也出乎所有人意料地站了出來。
    “臣,附議。”
    孔融對著劉啟行了個標準軍禮,聲音不高,立場卻格外堅定。
    “大將軍曾教導我們,凡事要從‘實用主義’出發。”
    “那麽從‘實用’的角度看,資助一個潛在的敵人來換取短暫和平。”
    “這筆賬,怎麽算都是虧本的。”
    “況且,此舉會嚴重打擊我軍的士氣。”
    “會讓前線的將士們感覺,自己的浴血奮戰變得毫無價值。”
    “更會讓天下的百姓誤以為,我們向一群叛匪低了頭。”
    “這對我們剛剛建立的威信,會是一次致命的傷害。”
    孔融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不卑不亢。
    就連劉啟聽完,都在心裏暗暗為他點了下頭。
    這老家夥被自己“開導”之後,確實是長進不少。
    已經懂得用他的那套邏輯來反駁自己了。
    隨著孔融的表態,以崔鶯鶯為首的新派官員也紛紛站出來。
    都表示反對這項看似“綏靖”的政策。
    整個朝堂之上,竟然出現了空前絕後的一致對外。
    所有人的矛頭都指向了劉啟,希望他能收回這個決定。
    看著台下那一張張寫滿“忠義”和“擔憂”的臉。
    劉啟臉上,卻浮現出一個讓所有人都琢磨不透的笑容。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
    他緩緩從主位上站起身,聲音平靜。
    “但你們想過沒有,打仗,是要花錢的,而且花的不是一筆小錢。”